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的一位编老年杂志的朋友告诉我:山东老年大学招生,最火的是学唱歌,报名的人排了三天三夜;
这还不算什么,上海的老年大学招生,报考钢琴和芭蕾甚至需要托关系。他们在家里弹着孙子(或外孙女)的钢琴,把门和窗户统统打开,边弹边放声高歌:“九九那个艳阳天来哟,十八岁的哥哥坐在河边……”那些学芭蕾的姥姥和奶奶,在“北风那个吹,雪花那个飘……”的旋律里迎风起舞;
济南的几位年过花甲的男人女人,骑着自行车到了拉萨;
一年四季,都有白了头发、精神矍铄的背包客徒步从桃花峪登泰山;
青春不老的人就生活在我们身边。他们说起年轻时的第一次约会还会羞红了脸;她们在整理一件湖蓝色的连衣裙时,一股暖流还会流遍她们的全身。说起遥远的雪山,他们会心潮澎湃;看到怒放的春花,他们自己也笑成了一树繁花。
所以,《致青春》狂扫五亿票房,那些看起来并不年轻的人为之哭,为之笑,是因为他们心中不灭的激情,青春之火在燃烧。
我们特别做了这个小小的话题,致正在经历第一次或第二次青春的你们和我们!
为什么不能60岁学芭蕾?为什么不能80岁穿嫩粉嫩绿的衣服?
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
——活在当下、乐享人生第二次青春期
◎ 文/方方
似乎每个人心底深处都藏着一个离经叛道的梦想,每个人心里都有青春年少时未尽的遗憾,给一个出口,随时就能灿烂。
大多数人都没有勇气和机遇完全抽离当前的角色,走上另一个生命轨道。于是,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发现许多替代物——30岁的女人捧着八卦周刊八某某明星的狗血事;40岁的女人是萝莉style的忠实拥趸。已经退休在家的爸爸妈妈是《非诚勿扰》等众相亲节目的铁杆粉丝,而穿越剧穿越小说,更是借着所有平凡女人儿时就有的公主梦捞得金山银山……
无论是关注和自己生活毫不相干的人或事,还是有勇气偏离人生既定的轨道,潇洒游走,其核心都在追逐爱情、美丽、梦想及当下的感觉。积极心理学专家说:“角色和不一样体验的第一作用就是要带来刺激感。关注那些吸引眼球的事情,聊的时候很兴奋,甚至满面涨红,其实都是一种替代性的人生体验,他们通过这些角色,体验青春的感觉。”
“谁说人生就要工作、生子,要有追求?”35岁的蒋冰已有5年不工作了,旅行,看电视剧是她现在生活的重心,穿着打扮都是嫩粉嫩绿,“我好像迎来了自己第二次青春期。”
这也许是青春期没完成的生命命题。“青春期的课程就是统一自我,逐渐觉察到我是谁,我要做什么,从而建立一个稳定的自我,也有一段成熟且情绪稳定的人生。”这也是电影《致青春》吸引人所在。很多人在青春年少时,将大好光阴用在为升学、为成绩所困,糊里糊涂地就交了人生成长的白卷。等到长大成人、生活稳定之后,开始探索自我。这时候,遗憾、不满足总会萦绕着你,心底还不时有着强烈的声音在召唤你:离开既定的轨道,人生不是只有一个标准答案。
日复一日的生活容易令我们感觉麻木,丧失存在感。当一个人功成名就,进入稳定生活阶段后,容易陷入一种虚无感,甚至感受不到自身的存在,而那些看似违背日常轨迹的经历正是一条获得存在感的通道。它引发刺激,激发我们的感觉,帮助我们建立存在感。这是一种我们赖以生存的内心感受。
一个从小优异的乖乖女一定要回到儿时故乡,重新翻次学校的墙才算完成了儿时想做个坏学生的青春梦想,而有人只需要看几集《甄嬛传》就感觉生活有了生命力……其实所有的外在形式带来的只是感官上一时的刺激,重要的是,通过第二次青春期,我们要找到一条回归自己内心的道路。
许多年后,当我们回忆青春时,或许会想起住在我上铺的姐妹,回想起多年以前,在大学校园里谈祖国、山川、河流的那个下午,那时候,我们有梦想、有哭泣、有爱情。
致你们正在经历的青春
——你会笑着讲出你曾经哭过的青春
◎ 文/林楚方(《壹读》出品人兼主编)
赵薇的电影勾起我一堆回忆。坦率说,电影里的青春,远没我的青春出彩。我这出彩中有幻灭有血色,也有让人往前走的力量。老套路,讲几个故事吧。
第一个故事有关暴力。1997年,我92级(我是中国政法大学94级)一师兄毕业前,把憋了四年的愤怒倾泻到另一师兄身上,后一个差点被捅死,前一个被勒令退学。退学后他不敢告诉家人,而是说因为成绩太好,进了一个大机关。事实上,他在法大东门开了家叫“卡萨布兰卡”的餐馆。我听别人讲过他的故事,他成绩不错,性情中人,写一手好文章。受他影响,我第一次看完《卡萨布兰卡》这部电影,记住了英格丽·褒曼。类似血色故事在我毕业时也有一次,主角是我最好的朋友。他用铁棍敲了另一个同学的头,血溅一床。这是充满压抑、愤怒、暴力的青春。要说电影,我还是喜欢《阳光灿烂的日子》的味道,那才是青春。
第二个故事有关死亡。还是1997年,本系一女生被举报盗窃。同宿舍女生的化妆品、钱、内衣、床单……都偷,偷完写在日记里。她喜欢看别人着急的样子,她把偷来的东西一件件毁掉,享受摧毁别人心爱之物的乐趣。女生后来被开除。其实她家境很好,是我们年级屈指可数坐飞机往返故乡的人。她能力超强,是学生会最能干、最会处理人际关系的。她被赶出学校后再也未见,直到几年前得到消息,她回到家乡,一脚踏进黑道,后来因吸毒而死。去年同学见面说起她,无不难过甚至落泪,包括当年举报她的人,一致认为那是种病,却被当做品质问题,最终把她送上死路。
第三个故事有关爱情。我大一时喜欢联谊寝室一女生,凭直觉她也喜欢我,可我不敢表白,便委托同宿舍哥们转交礼物,女生没收,还留了一堆难听话。受委托的朋友安慰我说,“她太难看啦!你怎会喜欢她呢?!”过了几天,他们好上了。以后,无论在食堂、教室还是路上,每次碰到我,他们都变得更亲密,生怕我破坏他们。爱情友情两路杀手,让我悲痛欲绝,此后的大学,我没谈过像样的恋爱,只把恋爱当游戏,追不同女生,换不同女友,像个浪子,就这样演绎青春爱情故事。我归结为感情受伤。多年后,我和她在MSN遇到。问起当年,她说,“少不更事,当时只想和你作对,就想和你作对……后来才知道为什么。”她说完这段话,我多年积郁瞬间化解,很爽,这段青春可以埋掉了。
那时校园也有自杀,青春嘛,幻想过,混蛋过,甚至寻死过,都不算稀奇,我在感情受伤时也这样,但回忆起来觉得好笑。后来,我跟别人说,多艰难多万不得已,都不能自杀,何况像恋爱失败、工作无着,真不是什么大事,别说站在十年之后看当下,就是一年后看当下,也都是小事,或者故事、可笑的事,甚至是别人的事。有句话大概这样说:有一天你会笑着说出曾经让你悲痛欲绝的故事。尤其是青春。
这还不算什么,上海的老年大学招生,报考钢琴和芭蕾甚至需要托关系。他们在家里弹着孙子(或外孙女)的钢琴,把门和窗户统统打开,边弹边放声高歌:“九九那个艳阳天来哟,十八岁的哥哥坐在河边……”那些学芭蕾的姥姥和奶奶,在“北风那个吹,雪花那个飘……”的旋律里迎风起舞;
济南的几位年过花甲的男人女人,骑着自行车到了拉萨;
一年四季,都有白了头发、精神矍铄的背包客徒步从桃花峪登泰山;
青春不老的人就生活在我们身边。他们说起年轻时的第一次约会还会羞红了脸;她们在整理一件湖蓝色的连衣裙时,一股暖流还会流遍她们的全身。说起遥远的雪山,他们会心潮澎湃;看到怒放的春花,他们自己也笑成了一树繁花。
所以,《致青春》狂扫五亿票房,那些看起来并不年轻的人为之哭,为之笑,是因为他们心中不灭的激情,青春之火在燃烧。
我们特别做了这个小小的话题,致正在经历第一次或第二次青春的你们和我们!
为什么不能60岁学芭蕾?为什么不能80岁穿嫩粉嫩绿的衣服?
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
——活在当下、乐享人生第二次青春期
◎ 文/方方
似乎每个人心底深处都藏着一个离经叛道的梦想,每个人心里都有青春年少时未尽的遗憾,给一个出口,随时就能灿烂。
大多数人都没有勇气和机遇完全抽离当前的角色,走上另一个生命轨道。于是,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发现许多替代物——30岁的女人捧着八卦周刊八某某明星的狗血事;40岁的女人是萝莉style的忠实拥趸。已经退休在家的爸爸妈妈是《非诚勿扰》等众相亲节目的铁杆粉丝,而穿越剧穿越小说,更是借着所有平凡女人儿时就有的公主梦捞得金山银山……
无论是关注和自己生活毫不相干的人或事,还是有勇气偏离人生既定的轨道,潇洒游走,其核心都在追逐爱情、美丽、梦想及当下的感觉。积极心理学专家说:“角色和不一样体验的第一作用就是要带来刺激感。关注那些吸引眼球的事情,聊的时候很兴奋,甚至满面涨红,其实都是一种替代性的人生体验,他们通过这些角色,体验青春的感觉。”
“谁说人生就要工作、生子,要有追求?”35岁的蒋冰已有5年不工作了,旅行,看电视剧是她现在生活的重心,穿着打扮都是嫩粉嫩绿,“我好像迎来了自己第二次青春期。”
这也许是青春期没完成的生命命题。“青春期的课程就是统一自我,逐渐觉察到我是谁,我要做什么,从而建立一个稳定的自我,也有一段成熟且情绪稳定的人生。”这也是电影《致青春》吸引人所在。很多人在青春年少时,将大好光阴用在为升学、为成绩所困,糊里糊涂地就交了人生成长的白卷。等到长大成人、生活稳定之后,开始探索自我。这时候,遗憾、不满足总会萦绕着你,心底还不时有着强烈的声音在召唤你:离开既定的轨道,人生不是只有一个标准答案。
日复一日的生活容易令我们感觉麻木,丧失存在感。当一个人功成名就,进入稳定生活阶段后,容易陷入一种虚无感,甚至感受不到自身的存在,而那些看似违背日常轨迹的经历正是一条获得存在感的通道。它引发刺激,激发我们的感觉,帮助我们建立存在感。这是一种我们赖以生存的内心感受。
一个从小优异的乖乖女一定要回到儿时故乡,重新翻次学校的墙才算完成了儿时想做个坏学生的青春梦想,而有人只需要看几集《甄嬛传》就感觉生活有了生命力……其实所有的外在形式带来的只是感官上一时的刺激,重要的是,通过第二次青春期,我们要找到一条回归自己内心的道路。
许多年后,当我们回忆青春时,或许会想起住在我上铺的姐妹,回想起多年以前,在大学校园里谈祖国、山川、河流的那个下午,那时候,我们有梦想、有哭泣、有爱情。
致你们正在经历的青春
——你会笑着讲出你曾经哭过的青春
◎ 文/林楚方(《壹读》出品人兼主编)
赵薇的电影勾起我一堆回忆。坦率说,电影里的青春,远没我的青春出彩。我这出彩中有幻灭有血色,也有让人往前走的力量。老套路,讲几个故事吧。
第一个故事有关暴力。1997年,我92级(我是中国政法大学94级)一师兄毕业前,把憋了四年的愤怒倾泻到另一师兄身上,后一个差点被捅死,前一个被勒令退学。退学后他不敢告诉家人,而是说因为成绩太好,进了一个大机关。事实上,他在法大东门开了家叫“卡萨布兰卡”的餐馆。我听别人讲过他的故事,他成绩不错,性情中人,写一手好文章。受他影响,我第一次看完《卡萨布兰卡》这部电影,记住了英格丽·褒曼。类似血色故事在我毕业时也有一次,主角是我最好的朋友。他用铁棍敲了另一个同学的头,血溅一床。这是充满压抑、愤怒、暴力的青春。要说电影,我还是喜欢《阳光灿烂的日子》的味道,那才是青春。
第二个故事有关死亡。还是1997年,本系一女生被举报盗窃。同宿舍女生的化妆品、钱、内衣、床单……都偷,偷完写在日记里。她喜欢看别人着急的样子,她把偷来的东西一件件毁掉,享受摧毁别人心爱之物的乐趣。女生后来被开除。其实她家境很好,是我们年级屈指可数坐飞机往返故乡的人。她能力超强,是学生会最能干、最会处理人际关系的。她被赶出学校后再也未见,直到几年前得到消息,她回到家乡,一脚踏进黑道,后来因吸毒而死。去年同学见面说起她,无不难过甚至落泪,包括当年举报她的人,一致认为那是种病,却被当做品质问题,最终把她送上死路。
第三个故事有关爱情。我大一时喜欢联谊寝室一女生,凭直觉她也喜欢我,可我不敢表白,便委托同宿舍哥们转交礼物,女生没收,还留了一堆难听话。受委托的朋友安慰我说,“她太难看啦!你怎会喜欢她呢?!”过了几天,他们好上了。以后,无论在食堂、教室还是路上,每次碰到我,他们都变得更亲密,生怕我破坏他们。爱情友情两路杀手,让我悲痛欲绝,此后的大学,我没谈过像样的恋爱,只把恋爱当游戏,追不同女生,换不同女友,像个浪子,就这样演绎青春爱情故事。我归结为感情受伤。多年后,我和她在MSN遇到。问起当年,她说,“少不更事,当时只想和你作对,就想和你作对……后来才知道为什么。”她说完这段话,我多年积郁瞬间化解,很爽,这段青春可以埋掉了。
那时校园也有自杀,青春嘛,幻想过,混蛋过,甚至寻死过,都不算稀奇,我在感情受伤时也这样,但回忆起来觉得好笑。后来,我跟别人说,多艰难多万不得已,都不能自杀,何况像恋爱失败、工作无着,真不是什么大事,别说站在十年之后看当下,就是一年后看当下,也都是小事,或者故事、可笑的事,甚至是别人的事。有句话大概这样说:有一天你会笑着说出曾经让你悲痛欲绝的故事。尤其是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