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过去20年,是中船重工军民协调发展、实现由扭亏脱困求生存向建设行业创新型全球领军企业迈进的20年。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会议发表重要讲话指出,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前赴后继、英勇奋斗的根本动力。回首中船重工自1999年7月1日在原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部分企事业单位基础上重组成立至今20年发展历程,我们深切感到,正是坚决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坚守初心使命,我们才能够坚持不懈、始终如一聚力兴装强军、聚焦主业主责,并成功研制出一大批扬我军威壮我国威、举世瞩目的重大装备,为海军战略转型和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过去20年,是中船重工军民协调发展、实现由扭亏脱困求生存向建设行业创新型全球领军企业迈进的20年。国家强,经济体系必须强,企业实力必须强。成立之初,面对总体亏损2.7亿元、工业企业亏损面高达57%等重重困难,中船重工坚决贯彻党中央路线方针政策,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党的建设,抓党建从工作出发,抓工作从党建入手,把对党忠诚体现和落实到确保完成国家重点工程任务和保好军、做稳船、强力发展非船上,实现了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近年来,我们贯彻中央新发展理念和高质量发展要求,制定颁布“新时代中船重工高质量发展战略纲要”,推动海洋装备走向深远海、海洋装备技术跨进陆空天,促进风、光、氢、核等清洁能源产业和重质能源轻烃化项目持续发展,加快建设船舶行业创新型全球领军企业。1999年至2018年,中船重工资产总额由330亿元增长到超过4900亿元,年均增长超过15%;营业收入由152亿元增长到3185亿元,年均增幅超过17%;利潤总额由亏损2.7亿元增长到88.6亿元,2015年以来连年递增20%以上;自2011年进入世界500强以来排名提升218位,2018年蝉联全球入榜造船企业首位,经济运行质量持续向好,综合实力和国际影响力显著提升。
过去20年是中船重工推进我国海军武器装备实现跨代跃升的20年
国无重器不强,人无精神不立。中船重工作为我国海军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试验、服务、保障的主体力量,始终把军工科研生产作为政治责任和首要任务,全力推进我国海军武器装备由近海防御型向远海防卫型跨越、由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能型转变、由注重平台作战向注重体系作战转型。我国首艘航母辽宁舰已交付使用并初步形成航母编队体系化作战能力,自主设计、自主建造、自主配套的我国首艘国产航母已转入海试,形成了我国自主的航母设计规范和技术标准体系、巨系统工程管理体系、军民协调开放协作体系,实现了我国航母发展从“用起来”到“造起来”的跨越,正在加快向“强起来”迈进;潜艇、水面舰艇、水中兵器等装备综合作战性能大幅提升,驱逐舰跨入万吨级行列,有关性能指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为我国海军提升现代化体系作战能力提供了重要装备支撑。
其中,干部职工积极传承“听党话、跟党走、把一切献给党”的优良传统,大力弘扬军工精神、航母精神、载人深潜精神,汇聚了强军报国的强大精神力量。
过去20年是中船重工引领我国船舶行业实现创新驱动跨越发展的20年
船舶工业是军民结合的战略性产业和现代综合性产业。中船重工作为我国船舶工业的国家队、主力军,20年来坚持自主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结合,加强基础设施和技术创新能力建设,引领我国船舶行业有效应对亚洲金融危机影响,并抓住2003年至2008年全球船市繁荣机遇,加快建立现代造船模式,从技术、管理、标准、规范等方面赶超国际先进,国际市场份额和竞争力不断提升,有力推动我国成为世界第一造船大国。根据有关统计,1999年我国造船产量、新接订单、手持订单全球占比分别仅为4.9%、13%、4.8%,大幅落后日本和韩国,到2011年三大指标全球占比分别达41.2%、46.9%、44.9%,已全面跃居世界第一。
面对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对全球船舶市场持续影响,中船重工引领我国船舶行业在研发绿色节能减排船型,以及高端船舶与海工装备、深化管理降本增效和调整产业产品结构上狠下功夫,推进转型升级发展。全球首艘30.8万吨超大型智能原油船、全球首艘安装风帆的VLCC等完工交付;研制的蛟龙号深海载人作业潜器成功下潜7062米,创造了世界同类载人作业潜器最大下潜纪录;研制的三峡升船机提升高度113米、提升重量15500吨,创世界之最;总包建造的世界首座半潜式智能渔场交付挪威用户,填补了深海养殖高端装备的空白,占据相关领域国际竞争优势。
过去20年是中船重工在深化改革中增强发展动力与活力的20年
事业发展没有止境,深化改革没有穷期。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中船重工是我国国有企业和军工体制机制改革的见证者和参与者。成立伊始,中船重工贯彻中央部署要求,推进公司制改革,建立规范母子公司体制,理顺集团公司总部与成员单位关系;推进骨干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规范法人治理结构,并通过债转股、军民分立破产、破产重组、股改上市等多种形式,推进企业改革改制。积极推进资本运营,整合海洋装备业务资产成立中国重工并于2008年上市,在我国率先启动军工重大装备总装资产证券化试点,开创了军工重大装备总装业务进入资本市场的先河。
党的十八大以来,认真贯彻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部署,把坚持党的领导和完善公司治理统一起来,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国有企业制度,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点落实在资源重组整合、专业化整合上,提高产业链竞争优势与专业化发展实力。同时,坚持产生融、融促产、产融结合谋发展,聚焦军工科研生产和军民协调发展推进资产证券化,整合动力业务打造出全球技术门类最全、国内最大动力装备上市公司中国动力;收购中电广通、更名为中国海防,打造海洋电子信息板块资本运作平台,并将有关研究所资产和业务注入其中,开创了军工科研院所资产证券化新模式。中船重工已拥有5家上市公司,目前市值超过1800亿元,资产证券化率超过50%,自2015年以来市场募集资金538.8亿元,显著增强了发展实力,并为社会资本参与国防军工建设搭建了平台。 回顾过去,聚力强装强企20年成果丰硕;展望未来,坚守初心使命向深蓝再谱新篇。进入新时代,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西方政客炒作修昔底德陷阱。世界经贸形势更加复杂多变,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不断抬头。美国挑起同我国经贸摩擦,全面打压、遏制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市场信心造成影响。同时,我国海上方向面临的威胁上升,海洋安全对國家安全和发展战略全局的影响愈发凸显。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央企业必须发挥国民经济顶梁柱和国防科技工业主力军作用。中船重工作为军工央企,重任在肩、责无旁贷,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奋力推进海军武器装备跨代跃升、早日实现“强起来”的新跨越,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更大贡献。
一要坚守初心使命。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断强化中船重工作为军工央企的政治导向,树牢“四个意识”、增强“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主线,同深入贯彻落实习总书记对中船重工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紧密结合起来,同传承和弘扬许党报国、把一切献给党的军工魂,以及军工精神、航母精神、载人深潜精神等紧密结合起来,在坚守初心使命中增强理论武装、坚定信仰信念、提高政治站位,不断增强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提高运用党的创新理论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能力。
二要履行强军首责。要全面贯彻习近平强军思想,聚焦战斗力标准,着眼增强体系作战能力,深化海军作战样式与战法研究,以作战需求和技术进步牵引驱动装备发展,不断完善海军武器装备顶层研究、总体设计、系统集成、总装建造、服务保障五位一体研制与产业发展体系,高质量完成好航母、核潜艇、常规潜艇、水面舰艇、水中兵器、动力机电、电子信息等高新技术武器装备研制生产任务,加强装备基础理论体系和可靠性试验验证能力建设,不断提高舰船武器装备适应复杂电磁环境、复杂地理环境、复杂气象水文环境和高强度对抗环境的能力,为建设世界一流海军提供世界一流海军武器装备。
三要坚持创新驱动。要按照建设创新型国家要求,深入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担当我国海洋领域创新骨干力量,统筹推进科技创新、组织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重点加强核心技术自主可控,对照短板瓶颈,打好舰船动力、核心元器件、关键原材料、基础软件、先进制造工艺等攻坚攻关。加强预先研究、基础研究、前沿技术和颠覆性技术研发,夯实基础、抢占主导权。持续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健全创新激励机制,加大力度吸引和积聚一批行业领军人才,加快突破核心关键技术,加快成果转化,培育发展新动能。
四要持续深化改革。要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决策部署,按照“两个一以贯之”要求,建设中国特色现代国有企业制度,完善党组织发挥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领导作用与董事会、经理层按程序依法依规履职尽责行权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要深入落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求,推动船舶总装、动力板块、电子信息及有关配套领域重组整合取得更大成效,提高供给效率和质量。完善激励约束与考核分配机制,更大激发创新创业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要坚持产生融、融促产、产融一体谋发展,不断完善产业发展投融资平台,推进清洁能源、军贸物流、特种装备、特种气体等业务资产在中小板或创业板上市,积极探索科创板上市,持续深化市场化债转股,汇集资金促创新、强实体,支撑我国海洋装备行业在与世界一流强手竞争中不断做强做优做大。
五要推进高质量发展。要加快实施新时代中船重工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9-2021年),统筹谋划和推进高质量发展。持续推进船舶与海工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品牌产品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在研发设计、经营接单、生产管理、人才建设等方面全面提升,不断向高技术高附加值领域拓展延伸。积极推进海洋装备走向深远海、海洋装备技术跨进陆空天,实现海洋装备、动力与机电装备、战略新兴产业和生产性现代服务业等有限、相关多元发展,充分发挥清洁能源产业链优势,聚焦风、光、氢、核清洁能源产业和重质能源轻烃化重大项目,打造具有全球竞争优势的清洁能源产业链,培育壮大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强法治船舶建设,促进合规经营,狠抓管理提升,深化瘦身健体提质增效,以高质量发展的实绩为实现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会议发表重要讲话指出,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前赴后继、英勇奋斗的根本动力。回首中船重工自1999年7月1日在原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部分企事业单位基础上重组成立至今20年发展历程,我们深切感到,正是坚决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坚守初心使命,我们才能够坚持不懈、始终如一聚力兴装强军、聚焦主业主责,并成功研制出一大批扬我军威壮我国威、举世瞩目的重大装备,为海军战略转型和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过去20年,是中船重工军民协调发展、实现由扭亏脱困求生存向建设行业创新型全球领军企业迈进的20年。国家强,经济体系必须强,企业实力必须强。成立之初,面对总体亏损2.7亿元、工业企业亏损面高达57%等重重困难,中船重工坚决贯彻党中央路线方针政策,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党的建设,抓党建从工作出发,抓工作从党建入手,把对党忠诚体现和落实到确保完成国家重点工程任务和保好军、做稳船、强力发展非船上,实现了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近年来,我们贯彻中央新发展理念和高质量发展要求,制定颁布“新时代中船重工高质量发展战略纲要”,推动海洋装备走向深远海、海洋装备技术跨进陆空天,促进风、光、氢、核等清洁能源产业和重质能源轻烃化项目持续发展,加快建设船舶行业创新型全球领军企业。1999年至2018年,中船重工资产总额由330亿元增长到超过4900亿元,年均增长超过15%;营业收入由152亿元增长到3185亿元,年均增幅超过17%;利潤总额由亏损2.7亿元增长到88.6亿元,2015年以来连年递增20%以上;自2011年进入世界500强以来排名提升218位,2018年蝉联全球入榜造船企业首位,经济运行质量持续向好,综合实力和国际影响力显著提升。
过去20年是中船重工推进我国海军武器装备实现跨代跃升的20年
国无重器不强,人无精神不立。中船重工作为我国海军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试验、服务、保障的主体力量,始终把军工科研生产作为政治责任和首要任务,全力推进我国海军武器装备由近海防御型向远海防卫型跨越、由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能型转变、由注重平台作战向注重体系作战转型。我国首艘航母辽宁舰已交付使用并初步形成航母编队体系化作战能力,自主设计、自主建造、自主配套的我国首艘国产航母已转入海试,形成了我国自主的航母设计规范和技术标准体系、巨系统工程管理体系、军民协调开放协作体系,实现了我国航母发展从“用起来”到“造起来”的跨越,正在加快向“强起来”迈进;潜艇、水面舰艇、水中兵器等装备综合作战性能大幅提升,驱逐舰跨入万吨级行列,有关性能指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为我国海军提升现代化体系作战能力提供了重要装备支撑。
其中,干部职工积极传承“听党话、跟党走、把一切献给党”的优良传统,大力弘扬军工精神、航母精神、载人深潜精神,汇聚了强军报国的强大精神力量。
过去20年是中船重工引领我国船舶行业实现创新驱动跨越发展的20年
船舶工业是军民结合的战略性产业和现代综合性产业。中船重工作为我国船舶工业的国家队、主力军,20年来坚持自主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结合,加强基础设施和技术创新能力建设,引领我国船舶行业有效应对亚洲金融危机影响,并抓住2003年至2008年全球船市繁荣机遇,加快建立现代造船模式,从技术、管理、标准、规范等方面赶超国际先进,国际市场份额和竞争力不断提升,有力推动我国成为世界第一造船大国。根据有关统计,1999年我国造船产量、新接订单、手持订单全球占比分别仅为4.9%、13%、4.8%,大幅落后日本和韩国,到2011年三大指标全球占比分别达41.2%、46.9%、44.9%,已全面跃居世界第一。
面对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对全球船舶市场持续影响,中船重工引领我国船舶行业在研发绿色节能减排船型,以及高端船舶与海工装备、深化管理降本增效和调整产业产品结构上狠下功夫,推进转型升级发展。全球首艘30.8万吨超大型智能原油船、全球首艘安装风帆的VLCC等完工交付;研制的蛟龙号深海载人作业潜器成功下潜7062米,创造了世界同类载人作业潜器最大下潜纪录;研制的三峡升船机提升高度113米、提升重量15500吨,创世界之最;总包建造的世界首座半潜式智能渔场交付挪威用户,填补了深海养殖高端装备的空白,占据相关领域国际竞争优势。
过去20年是中船重工在深化改革中增强发展动力与活力的20年
事业发展没有止境,深化改革没有穷期。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中船重工是我国国有企业和军工体制机制改革的见证者和参与者。成立伊始,中船重工贯彻中央部署要求,推进公司制改革,建立规范母子公司体制,理顺集团公司总部与成员单位关系;推进骨干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规范法人治理结构,并通过债转股、军民分立破产、破产重组、股改上市等多种形式,推进企业改革改制。积极推进资本运营,整合海洋装备业务资产成立中国重工并于2008年上市,在我国率先启动军工重大装备总装资产证券化试点,开创了军工重大装备总装业务进入资本市场的先河。
党的十八大以来,认真贯彻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部署,把坚持党的领导和完善公司治理统一起来,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国有企业制度,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点落实在资源重组整合、专业化整合上,提高产业链竞争优势与专业化发展实力。同时,坚持产生融、融促产、产融结合谋发展,聚焦军工科研生产和军民协调发展推进资产证券化,整合动力业务打造出全球技术门类最全、国内最大动力装备上市公司中国动力;收购中电广通、更名为中国海防,打造海洋电子信息板块资本运作平台,并将有关研究所资产和业务注入其中,开创了军工科研院所资产证券化新模式。中船重工已拥有5家上市公司,目前市值超过1800亿元,资产证券化率超过50%,自2015年以来市场募集资金538.8亿元,显著增强了发展实力,并为社会资本参与国防军工建设搭建了平台。 回顾过去,聚力强装强企20年成果丰硕;展望未来,坚守初心使命向深蓝再谱新篇。进入新时代,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西方政客炒作修昔底德陷阱。世界经贸形势更加复杂多变,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不断抬头。美国挑起同我国经贸摩擦,全面打压、遏制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市场信心造成影响。同时,我国海上方向面临的威胁上升,海洋安全对國家安全和发展战略全局的影响愈发凸显。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央企业必须发挥国民经济顶梁柱和国防科技工业主力军作用。中船重工作为军工央企,重任在肩、责无旁贷,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奋力推进海军武器装备跨代跃升、早日实现“强起来”的新跨越,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更大贡献。
一要坚守初心使命。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断强化中船重工作为军工央企的政治导向,树牢“四个意识”、增强“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主线,同深入贯彻落实习总书记对中船重工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紧密结合起来,同传承和弘扬许党报国、把一切献给党的军工魂,以及军工精神、航母精神、载人深潜精神等紧密结合起来,在坚守初心使命中增强理论武装、坚定信仰信念、提高政治站位,不断增强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提高运用党的创新理论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能力。
二要履行强军首责。要全面贯彻习近平强军思想,聚焦战斗力标准,着眼增强体系作战能力,深化海军作战样式与战法研究,以作战需求和技术进步牵引驱动装备发展,不断完善海军武器装备顶层研究、总体设计、系统集成、总装建造、服务保障五位一体研制与产业发展体系,高质量完成好航母、核潜艇、常规潜艇、水面舰艇、水中兵器、动力机电、电子信息等高新技术武器装备研制生产任务,加强装备基础理论体系和可靠性试验验证能力建设,不断提高舰船武器装备适应复杂电磁环境、复杂地理环境、复杂气象水文环境和高强度对抗环境的能力,为建设世界一流海军提供世界一流海军武器装备。
三要坚持创新驱动。要按照建设创新型国家要求,深入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担当我国海洋领域创新骨干力量,统筹推进科技创新、组织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重点加强核心技术自主可控,对照短板瓶颈,打好舰船动力、核心元器件、关键原材料、基础软件、先进制造工艺等攻坚攻关。加强预先研究、基础研究、前沿技术和颠覆性技术研发,夯实基础、抢占主导权。持续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健全创新激励机制,加大力度吸引和积聚一批行业领军人才,加快突破核心关键技术,加快成果转化,培育发展新动能。
四要持续深化改革。要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决策部署,按照“两个一以贯之”要求,建设中国特色现代国有企业制度,完善党组织发挥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领导作用与董事会、经理层按程序依法依规履职尽责行权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要深入落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求,推动船舶总装、动力板块、电子信息及有关配套领域重组整合取得更大成效,提高供给效率和质量。完善激励约束与考核分配机制,更大激发创新创业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要坚持产生融、融促产、产融一体谋发展,不断完善产业发展投融资平台,推进清洁能源、军贸物流、特种装备、特种气体等业务资产在中小板或创业板上市,积极探索科创板上市,持续深化市场化债转股,汇集资金促创新、强实体,支撑我国海洋装备行业在与世界一流强手竞争中不断做强做优做大。
五要推进高质量发展。要加快实施新时代中船重工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9-2021年),统筹谋划和推进高质量发展。持续推进船舶与海工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品牌产品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在研发设计、经营接单、生产管理、人才建设等方面全面提升,不断向高技术高附加值领域拓展延伸。积极推进海洋装备走向深远海、海洋装备技术跨进陆空天,实现海洋装备、动力与机电装备、战略新兴产业和生产性现代服务业等有限、相关多元发展,充分发挥清洁能源产业链优势,聚焦风、光、氢、核清洁能源产业和重质能源轻烃化重大项目,打造具有全球竞争优势的清洁能源产业链,培育壮大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强法治船舶建设,促进合规经营,狠抓管理提升,深化瘦身健体提质增效,以高质量发展的实绩为实现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