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我国的财政扶贫制度也逐渐完善。财政扶贫制度是在新时代下保障社会公平、关爱社会弱势群体、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法律制度,其顺利实行的重要前提便是农村财政扶贫资金的科学、合理和高效的使用与管理,因此,有关于农村财政扶贫资金的使用和管理工作就变得十分重要,其对财政扶贫制度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基于此,深入分析我国农村财政扶贫资金使用和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的建议,以期可以提高我国农村财政扶贫资金使用和管理工作的质量,为我国财政扶贫制度的顺利实行作出贡献,推动我国的民生福利事业。
关键词 农村;财政扶贫资金;资金使用;资金管理
中图分类号:F812.8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6.36.032
1 农村财政扶贫资金使用和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1.1 体制松散
财政扶贫管理体制涉及的部门非常多,有些部门职能不同但权限平级,往往各自为政,出于各自利益考虑而出台各自的政策,没有做到有机统一,从而导致农村财政扶贫资金使用和管理体制松散。由于各部门分管的区域不同、政策不同,所以在农村财政扶贫资金的利用上方法和标准不一,在农村财政扶贫资金的使用和管理细节上分散无序。
1.2 制度执行力不足
目前,我国部分的行政管理部门依旧存在着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问题,农村财政扶贫资金使用和管理制度关系国计民生,意义重大,如果任由形式主义作祟,制度不能有效落实,将严重影响社会的和平与稳定[1]。同时,由于各部门各自为政,没有统一的执行标准,导致使用和管理制度在执行过程中出现各种业务上的交叉和错乱,这也是资金使用和管理制度执行力不足的一个重要原因。
1.3 资金使用和管理工作的滞后性
我国的农村财政扶贫资金使用和管理工作具有一定的滞后性,这是由于资金在运营管理上存在漏洞,最主要的原因在于该工作往往是在事后进行,但由于信息具有时效性,当发现使用和管理问题时再提出解决方案,往往已经错过了解决问题的最佳时机。同时,由于我国目前的农村财政扶贫资金使用和管理工作的重心在于保全资金,所以在农村财政扶贫资金的投资运营上無法做到实时监控,使资金的使用和管理工作带有严重的滞后性。
2 提高工作质量的相关对策
2.1 建立健全相关的财政扶贫制度
目前,我国的财政扶贫制度依旧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因此,只有不断健全相关的财政扶贫制度,才能发挥农村财政扶贫资金的真正作用,常言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只有制度本身越来越完善,农村财政扶贫资金的利用才能越来越合理,农村财政扶贫资金的使用和管理工作才能越来越顺利。
2.2 提高资金使用和管理制度的执行能力
强化农村财政扶贫资金征收力度,最重要的便是要提高农村财政扶贫资金制度的执行能力,首先,要提高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通过各种有效的途径对在职人员进行系统培训;其次,要利用各种招聘渠道广招人才,通过提高在职人员的薪酬福利留住人才;最后,要对所有在职人员,尤其是高层领导人员进行思想教育,确保农村财政扶贫资金制度的执行能够落实到实处。
2.3 加强相关部门的协同合作
农村财政扶贫资金的使用和管理工作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工作,其过程中涉及多个部门,因此,要提高农村财政扶贫资金使用和管理工作的工作效果,就必须统筹全局,加强相关部门的协同合作,实现部门间的信息共享,做到各部门之间相互帮助、相互监督,共同执行好农村财政扶贫资金的使用和管理工作[2]。
2.4 建立健全资金使用和管理监督机制
首先,要加强政府监督力度,对于违法犯罪行为予以严厉打击,做到执法必严。其次,要强化社会监督作用,力求做到全民参与,共同监督,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广大人民群众是国家的主人,只有发动广大人民群众共同监督,农村财政扶贫资金使用和管理工作才能更有成效。最后,要做好内部监督工作,由于内部监督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可以在事前、事中和事后使用和管理工作中发挥独特的作用。
2.5 完善农村财政扶贫资金信息共享制度
实现农村财政扶贫资金的信息共享,就意味著实现了整个财政扶贫系统信息的公开化和透明化,农村财政扶贫资金的流向也就清晰明了,有效的避免了资金流向不明、贪污腐败的情况。此外,实现农村财政扶贫资金的共享,还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同一地区内财政扶贫标准的一致性,维护了社会公平和公民的基本权益。
3 结语
只有在有充足的农村财政扶贫资金作为经济支持的前提下,财政扶贫制度才能谈得上实行、发展和完善,财政扶贫制度一旦缺少了农村财政扶贫资金,只能是一个理想化的空壳而没有任何实际的社会作用。因此,重视农村财政扶贫资金的使用和管理工作,健全农村财政扶贫资金使用和管理制度,完善农村财政扶贫资金监管体系,才能从根本上保障农村财政扶贫资金的安全性和完整性,提升农村财政扶贫资金的利用效率,目前,我国的农村财政扶贫资金使用和管理工作还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但随着我国法律制度的不断完善,我国的农村财政扶贫资金使用和管理工作一定可以有质的飞越。
参考文献
[1]张燕.农村财政扶贫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治理对策[J].贵州农业科学,2007,35(3):157-159.
[2]苏泽民,鲁平.关于农村财政扶贫资金管理的几点思考[J].经济研究,2011(9):55.
(责任编辑:刘昀)
关键词 农村;财政扶贫资金;资金使用;资金管理
中图分类号:F812.8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6.36.032
1 农村财政扶贫资金使用和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1.1 体制松散
财政扶贫管理体制涉及的部门非常多,有些部门职能不同但权限平级,往往各自为政,出于各自利益考虑而出台各自的政策,没有做到有机统一,从而导致农村财政扶贫资金使用和管理体制松散。由于各部门分管的区域不同、政策不同,所以在农村财政扶贫资金的利用上方法和标准不一,在农村财政扶贫资金的使用和管理细节上分散无序。
1.2 制度执行力不足
目前,我国部分的行政管理部门依旧存在着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问题,农村财政扶贫资金使用和管理制度关系国计民生,意义重大,如果任由形式主义作祟,制度不能有效落实,将严重影响社会的和平与稳定[1]。同时,由于各部门各自为政,没有统一的执行标准,导致使用和管理制度在执行过程中出现各种业务上的交叉和错乱,这也是资金使用和管理制度执行力不足的一个重要原因。
1.3 资金使用和管理工作的滞后性
我国的农村财政扶贫资金使用和管理工作具有一定的滞后性,这是由于资金在运营管理上存在漏洞,最主要的原因在于该工作往往是在事后进行,但由于信息具有时效性,当发现使用和管理问题时再提出解决方案,往往已经错过了解决问题的最佳时机。同时,由于我国目前的农村财政扶贫资金使用和管理工作的重心在于保全资金,所以在农村财政扶贫资金的投资运营上無法做到实时监控,使资金的使用和管理工作带有严重的滞后性。
2 提高工作质量的相关对策
2.1 建立健全相关的财政扶贫制度
目前,我国的财政扶贫制度依旧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因此,只有不断健全相关的财政扶贫制度,才能发挥农村财政扶贫资金的真正作用,常言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只有制度本身越来越完善,农村财政扶贫资金的利用才能越来越合理,农村财政扶贫资金的使用和管理工作才能越来越顺利。
2.2 提高资金使用和管理制度的执行能力
强化农村财政扶贫资金征收力度,最重要的便是要提高农村财政扶贫资金制度的执行能力,首先,要提高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通过各种有效的途径对在职人员进行系统培训;其次,要利用各种招聘渠道广招人才,通过提高在职人员的薪酬福利留住人才;最后,要对所有在职人员,尤其是高层领导人员进行思想教育,确保农村财政扶贫资金制度的执行能够落实到实处。
2.3 加强相关部门的协同合作
农村财政扶贫资金的使用和管理工作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工作,其过程中涉及多个部门,因此,要提高农村财政扶贫资金使用和管理工作的工作效果,就必须统筹全局,加强相关部门的协同合作,实现部门间的信息共享,做到各部门之间相互帮助、相互监督,共同执行好农村财政扶贫资金的使用和管理工作[2]。
2.4 建立健全资金使用和管理监督机制
首先,要加强政府监督力度,对于违法犯罪行为予以严厉打击,做到执法必严。其次,要强化社会监督作用,力求做到全民参与,共同监督,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广大人民群众是国家的主人,只有发动广大人民群众共同监督,农村财政扶贫资金使用和管理工作才能更有成效。最后,要做好内部监督工作,由于内部监督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可以在事前、事中和事后使用和管理工作中发挥独特的作用。
2.5 完善农村财政扶贫资金信息共享制度
实现农村财政扶贫资金的信息共享,就意味著实现了整个财政扶贫系统信息的公开化和透明化,农村财政扶贫资金的流向也就清晰明了,有效的避免了资金流向不明、贪污腐败的情况。此外,实现农村财政扶贫资金的共享,还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同一地区内财政扶贫标准的一致性,维护了社会公平和公民的基本权益。
3 结语
只有在有充足的农村财政扶贫资金作为经济支持的前提下,财政扶贫制度才能谈得上实行、发展和完善,财政扶贫制度一旦缺少了农村财政扶贫资金,只能是一个理想化的空壳而没有任何实际的社会作用。因此,重视农村财政扶贫资金的使用和管理工作,健全农村财政扶贫资金使用和管理制度,完善农村财政扶贫资金监管体系,才能从根本上保障农村财政扶贫资金的安全性和完整性,提升农村财政扶贫资金的利用效率,目前,我国的农村财政扶贫资金使用和管理工作还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但随着我国法律制度的不断完善,我国的农村财政扶贫资金使用和管理工作一定可以有质的飞越。
参考文献
[1]张燕.农村财政扶贫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治理对策[J].贵州农业科学,2007,35(3):157-159.
[2]苏泽民,鲁平.关于农村财政扶贫资金管理的几点思考[J].经济研究,2011(9):55.
(责任编辑:刘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