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实验教学是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初中物理的重要教学,其有着落实物理课程标准、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作用。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虽然部分教师有重视实验教学,但却多数时候无法更好地开发和利用实验课程资源。因而,本文主要是对初中物理实验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进行分析。
关键词:初中物理;实验课程;资源开发
在初中物理实验课程的教学中,深入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非常重要,初中物理教师需要在教学中开发和利用实验课程资源,让学生们在实验探究中,对物理概念、公式、规律等进行概括总结[1]。
一、挖掘日常生活中的实验资源,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在物理课程教学中,实验教学是重要环节。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不少初中学校都有配备实验室,会在实验室中配备较为齐全的实验器材和设备,以便教师们开展实验教学。然而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许多初中物理教师虽然有注重实验教学,却存在忽视学生实际体验的情况。还有部分教师在实验教学中,并没有真正的应用适合的实验器材。实际上,哪怕部分器材被收录进了实验室,但并不是所有的实验器材都适合学生的实验学习。面对这样的情况,也就需要初中物理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对日常生活中的实验器材资源进行积极的开发和应用。特别是实验室中的器材,更是要分类整理,在具体的教学中应用合适的器材,以避免实验事故的发生。必要时,教师也可以在了解实验教学的重要性后,组织学生们自己根据所学知识,利用生活中的材料制作实验器材。学生们在器材的制作中,可以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加深对物理学习乐趣的感受;可以在学生创造思维的锻炼中,促进学生动手能力的提升。
在这过程中,教师们需要从两方面着手。第一是设计探究实验小制作和发明活动。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教师需要对日常生活进行深刻的关注,引导学生巧妙应用生活用品,如鸡蛋、水、硬纸片和矿泉水瓶等,开展演示的惯性实验。或者学生可以利用生活用品,进行物理小发明[2]。比如,教师在对“生活中的透镜”一课进行讲解后,此时的学生都会初步的了解凸透镜。这时教师可以提出相关的要求:自己动手对一架简单的照相机进行实验制作。课堂上,学生们可以对照相机的制作过程和方法进行交流,交流后对自己制作过程中出现的现象以及最终的实验结论进行讲解。或者教师可以直接让学生们拿出两块生活中的镜子和两个牙膏盒,尝试着对潜望镜进行制作。而除了这种方式,教师们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变废为宝的活动。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废旧物品,制作物理器材。这样可以在变废为宝的活动中,加强学生对物理的感受,了解到生活和物理之间的关联。从而在教学亲切感的增强中,促进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的提升。
二、定期开放学校实验室,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物理的实验基础就是实验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们需要对实验室资源进行充分利用。在这当中,教师可以利用实验室原有的物品和仪器,对多种物理演示实验和探究实验进行设计。如教师在教学完“电压 电阻”的课程知识后,就可以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验,通过实验,对串联和并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进行感知和体验。对于一些具有较大难度的物理实验,教师则可以加强对学生的指导,让学生们分布完成。教师则需要在学生的实验过程中,巡视和点拨学生,让学生们在实验中发现问题,做好实验记录,实验结束后再进行实验讲评,改正学生的错误。其次,在教师们开放和利用实验课程资源时,学校方面需要提供对应的帮助,那就是定期开放实验室[3]。只有開放实验室,教师才能对实验室的资源进行充分应用,才能指导学生在课后自主实验探究,对相关的实验模型进行动手制作。如,教师在讲解完“电流”的知识后,就要在开放实验室后,组织物理兴趣学习小组,诱导学生在实验室中,应用导线、灯泡、电流表等仪器,开展探究实验。这样可以将学生的理论知识转变为实践技能,从而在发挥实验室资源的真正效益下,提升学生的实验能力。
三、开展自制教具活动,培养师生创新能力
新课程标准对实验探究和实践活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多数时候,学校都是配置雷同的实验器材,这样整齐划一的器材,实际上不利于教师的个性化教学,在很大程度上,也限制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因而,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们需要和学生群策群力,对教具的自制活动进行大力的组织开展。比如,教师在开展“阿基米德原理”的教学时,需要用到许多溢水杯,但实验室中没有充足的溢水杯,教师要直接指导学生分组实验。此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们自己思考要怎么做才能使得每个人都有溢水杯。在问题中,学生们明白,在溢水杯不充足的情况下,可以自己制作。适时,教师需要明确制作溢水杯所需要的材料,如易拉罐、气嘴等,让学生们自己制作溢水杯。通过制作,解决实验器材不足的难题,也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又如,在“电磁继电器”的教学中,课本上并没有要开展实验教学的要求[4]。此时,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教学情况,设置实验教学环节。在此当中,教师要指导学生,自己收集实验所需要的器材,如电源、电磁继电器、红绿发光二极管、废旧起辉器中的双金属片(受热弯曲)等。利用这些器材,设计出火灾自动报警器,而后再通过对火灾自动报警器的应用,实现对电磁继电器电路工作情况的演示。学生们需要在完成后,分别观察该装置,甚至可以在其在观察后,写出一份实验报告。这样的方式,可以让学生们更加深刻的理解知识,明白器材的制作方式。从而在实验资源的顺利应用中,达到高效的实验教学。
结语:
总而言之,初中物理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对实验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通过对日常生活中实验资源的挖掘、学校实验室的开放和实际实验器材的手动制作等,深化学生对知识的记忆理解,加强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创造力和想象力。
参考文献
[1] 李清春. 初中物理实验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探究[J]. 中外交流,2020,27(15):211.
[2] 吴克榕. 初中物理实验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探究[J]. 学周刊,2020(29):25-26.
[3] 陆孝青. 初中物理实验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实践与研究[J]. 新智慧,2020(33):57-58.
[4] 万国才. 初中物理实验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研究[J].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7,1(26):70,75.
关键词:初中物理;实验课程;资源开发
在初中物理实验课程的教学中,深入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非常重要,初中物理教师需要在教学中开发和利用实验课程资源,让学生们在实验探究中,对物理概念、公式、规律等进行概括总结[1]。
一、挖掘日常生活中的实验资源,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在物理课程教学中,实验教学是重要环节。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不少初中学校都有配备实验室,会在实验室中配备较为齐全的实验器材和设备,以便教师们开展实验教学。然而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许多初中物理教师虽然有注重实验教学,却存在忽视学生实际体验的情况。还有部分教师在实验教学中,并没有真正的应用适合的实验器材。实际上,哪怕部分器材被收录进了实验室,但并不是所有的实验器材都适合学生的实验学习。面对这样的情况,也就需要初中物理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对日常生活中的实验器材资源进行积极的开发和应用。特别是实验室中的器材,更是要分类整理,在具体的教学中应用合适的器材,以避免实验事故的发生。必要时,教师也可以在了解实验教学的重要性后,组织学生们自己根据所学知识,利用生活中的材料制作实验器材。学生们在器材的制作中,可以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加深对物理学习乐趣的感受;可以在学生创造思维的锻炼中,促进学生动手能力的提升。
在这过程中,教师们需要从两方面着手。第一是设计探究实验小制作和发明活动。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教师需要对日常生活进行深刻的关注,引导学生巧妙应用生活用品,如鸡蛋、水、硬纸片和矿泉水瓶等,开展演示的惯性实验。或者学生可以利用生活用品,进行物理小发明[2]。比如,教师在对“生活中的透镜”一课进行讲解后,此时的学生都会初步的了解凸透镜。这时教师可以提出相关的要求:自己动手对一架简单的照相机进行实验制作。课堂上,学生们可以对照相机的制作过程和方法进行交流,交流后对自己制作过程中出现的现象以及最终的实验结论进行讲解。或者教师可以直接让学生们拿出两块生活中的镜子和两个牙膏盒,尝试着对潜望镜进行制作。而除了这种方式,教师们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变废为宝的活动。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废旧物品,制作物理器材。这样可以在变废为宝的活动中,加强学生对物理的感受,了解到生活和物理之间的关联。从而在教学亲切感的增强中,促进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的提升。
二、定期开放学校实验室,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物理的实验基础就是实验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们需要对实验室资源进行充分利用。在这当中,教师可以利用实验室原有的物品和仪器,对多种物理演示实验和探究实验进行设计。如教师在教学完“电压 电阻”的课程知识后,就可以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验,通过实验,对串联和并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进行感知和体验。对于一些具有较大难度的物理实验,教师则可以加强对学生的指导,让学生们分布完成。教师则需要在学生的实验过程中,巡视和点拨学生,让学生们在实验中发现问题,做好实验记录,实验结束后再进行实验讲评,改正学生的错误。其次,在教师们开放和利用实验课程资源时,学校方面需要提供对应的帮助,那就是定期开放实验室[3]。只有開放实验室,教师才能对实验室的资源进行充分应用,才能指导学生在课后自主实验探究,对相关的实验模型进行动手制作。如,教师在讲解完“电流”的知识后,就要在开放实验室后,组织物理兴趣学习小组,诱导学生在实验室中,应用导线、灯泡、电流表等仪器,开展探究实验。这样可以将学生的理论知识转变为实践技能,从而在发挥实验室资源的真正效益下,提升学生的实验能力。
三、开展自制教具活动,培养师生创新能力
新课程标准对实验探究和实践活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多数时候,学校都是配置雷同的实验器材,这样整齐划一的器材,实际上不利于教师的个性化教学,在很大程度上,也限制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因而,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们需要和学生群策群力,对教具的自制活动进行大力的组织开展。比如,教师在开展“阿基米德原理”的教学时,需要用到许多溢水杯,但实验室中没有充足的溢水杯,教师要直接指导学生分组实验。此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们自己思考要怎么做才能使得每个人都有溢水杯。在问题中,学生们明白,在溢水杯不充足的情况下,可以自己制作。适时,教师需要明确制作溢水杯所需要的材料,如易拉罐、气嘴等,让学生们自己制作溢水杯。通过制作,解决实验器材不足的难题,也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又如,在“电磁继电器”的教学中,课本上并没有要开展实验教学的要求[4]。此时,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教学情况,设置实验教学环节。在此当中,教师要指导学生,自己收集实验所需要的器材,如电源、电磁继电器、红绿发光二极管、废旧起辉器中的双金属片(受热弯曲)等。利用这些器材,设计出火灾自动报警器,而后再通过对火灾自动报警器的应用,实现对电磁继电器电路工作情况的演示。学生们需要在完成后,分别观察该装置,甚至可以在其在观察后,写出一份实验报告。这样的方式,可以让学生们更加深刻的理解知识,明白器材的制作方式。从而在实验资源的顺利应用中,达到高效的实验教学。
结语:
总而言之,初中物理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对实验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通过对日常生活中实验资源的挖掘、学校实验室的开放和实际实验器材的手动制作等,深化学生对知识的记忆理解,加强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创造力和想象力。
参考文献
[1] 李清春. 初中物理实验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探究[J]. 中外交流,2020,27(15):211.
[2] 吴克榕. 初中物理实验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探究[J]. 学周刊,2020(29):25-26.
[3] 陆孝青. 初中物理实验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实践与研究[J]. 新智慧,2020(33):57-58.
[4] 万国才. 初中物理实验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研究[J].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7,1(26):70,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