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企业的中高层主管,通常都将演讲能力和沟通能力视为提升领导力的重要内容。无论是对于深得语言表达益处的沟通高手,还是对于那些不善言辞的人,都希望孩子可以青出于蓝。甚至,许多家长热衷于给孩子上演讲班、朗诵班、讲故事班等,都是为了培养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
除先天性格因素外,为什么同龄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表达愿望会相去甚远呢?家长是否考虑过孩子为什么不爱说话?该如何培养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又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使孩子成为一个爱说、爱表达的人呢?
故事一:不表达就“冷淡”她
陈莉 32岁 儿子4岁 行政主管
我本身就是一个非常活泼外向的人,加上又是做行政工作的缘故,经常要与人合作与沟通,我深知语言表达和沟通对人的重要性。而对于孩子的教育,我也格外重视引导他的语言表达能力,但我发现,儿子却常常是“沉默是金”。特别是在公共场合,根本就是一言不发,根本不理人。
一次,我从幼儿园接儿子,在路上遇到了我的同事。同事刚要和我儿子打招呼,我就连忙先和她说话:“你儿子放学了吗?”她刚回答完“在家呢”,又想和我儿子说话,我又立刻岔开话题,谈她的儿子,把同事的注意从我儿子身上调转过来。而母亲一谈到自己的孩子,通常都有说不完的话。我儿子开始还乖乖听着,后来就开始哼哼,我不理他;后来开始拉着我想走,我还是不理他。这时,儿子有点忍不住了,产生了强烈的被忽视的感觉,他很想插嘴或者引起我们的注意,但我可不给他这个机会。终于,儿子实在没办法了,他感觉自己太被忽略了,忙叫“阿姨,阿姨……”哈哈,果然没过二十分钟,儿子就如我所愿地开口了。而同事也很热情地和儿子打招呼,儿子也超常发挥的和同事聊着天,一下子形势大变,焦点人物一下子就从同事的孩子转向了我儿子。和同事分开后,儿子很是开心的对我说“很喜欢这个阿姨”。
于是,我意识到其实孩子更渴望被喜爱和被重视,希望自己是焦点,这也是人之天性。如果我们可以利用好孩子这种小小的嫉妒心,有时就可以激发他表达和表现的欲望。
故事二:不怕“有点儿烦”
杨坤鹏 37岁 女儿4岁 市场销售
一次,女儿对我说:“爸爸,你知道吗?我对你的爱就像大海一样”。那一刹那,我真是有点激动。没想到女儿才这么小,就可以说出这么充满感情、表达着丰富情感的话。当然,这样的经典还很多。在我看来,女儿不仅是心思细腻,而且还非常地善于语言表达。
而女儿无论是在幼儿园还是在我们所住的小区,都很招人喜欢。因为她不仅嘴甜,而且特别喜欢给大家念诗、讲故事。
想一想,女儿之所以这么喜欢和善于表达,与妻子的引导不无关系。在每天睡前,妻子一定会给女儿讲故事,并且常常一讲就是讲到她睡着为止,这个习惯从她两岁多就开始了。现在女儿已经是不听故事就不睡了。有时,女儿还会给我讲故事,尽管她说的故事并不完整、断断续续,甚至有错误百出的地方,但我都兴趣十足地听,并且我从不教育她和指出她的错误,我不想打消她的兴趣。在我看来,语言表达能力其实就是理解能力的外在体现,而语言就是一个将理解的东西输出的过程,而这个输出系统是需要慢慢磨合的。
我很佩服妻子,她总是可以不厌其烦配合孩子,也因此提升了她的表达能力。有一个情景,一直让我印象深刻。有一段时间,女儿在她妈妈做饭时,特别喜欢玩“敲门”的游戏,女儿敲三下厨房门,妻子在里面问:“是谁呀?”女儿在厨房门外说:“是我。”“请进!”女儿进去:“妈妈!”妻子表现出很惊讶的样子:“咦?是薇薇呀!你好。”薇薇说:“你好。晚饭快好了吗?”“很快就好了。”“好的,妈妈再见!”“薇薇再见!”女儿蹦跳着笑着离开了,并且把厨房门关上。
接着,女儿又开始敲门,以上的对话和动作又几乎一点儿不差的重复一遍。那次,我数了数,女儿一共将这个情节重复了近二十次。而我最佩服的是,妻子可以不厌其烦地用非常饱满的热情配合孩子的“游戏”,直至开饭。
这不就是《天线宝宝》中的情节吗?看似简单重复的情境和对话,却可以给孩子带来无限的乐趣。而就是在这样的日积月累中,培养了孩子对语言表达的兴趣。
责任编辑:孔 龙
除先天性格因素外,为什么同龄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表达愿望会相去甚远呢?家长是否考虑过孩子为什么不爱说话?该如何培养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又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使孩子成为一个爱说、爱表达的人呢?
故事一:不表达就“冷淡”她
陈莉 32岁 儿子4岁 行政主管
我本身就是一个非常活泼外向的人,加上又是做行政工作的缘故,经常要与人合作与沟通,我深知语言表达和沟通对人的重要性。而对于孩子的教育,我也格外重视引导他的语言表达能力,但我发现,儿子却常常是“沉默是金”。特别是在公共场合,根本就是一言不发,根本不理人。
一次,我从幼儿园接儿子,在路上遇到了我的同事。同事刚要和我儿子打招呼,我就连忙先和她说话:“你儿子放学了吗?”她刚回答完“在家呢”,又想和我儿子说话,我又立刻岔开话题,谈她的儿子,把同事的注意从我儿子身上调转过来。而母亲一谈到自己的孩子,通常都有说不完的话。我儿子开始还乖乖听着,后来就开始哼哼,我不理他;后来开始拉着我想走,我还是不理他。这时,儿子有点忍不住了,产生了强烈的被忽视的感觉,他很想插嘴或者引起我们的注意,但我可不给他这个机会。终于,儿子实在没办法了,他感觉自己太被忽略了,忙叫“阿姨,阿姨……”哈哈,果然没过二十分钟,儿子就如我所愿地开口了。而同事也很热情地和儿子打招呼,儿子也超常发挥的和同事聊着天,一下子形势大变,焦点人物一下子就从同事的孩子转向了我儿子。和同事分开后,儿子很是开心的对我说“很喜欢这个阿姨”。
于是,我意识到其实孩子更渴望被喜爱和被重视,希望自己是焦点,这也是人之天性。如果我们可以利用好孩子这种小小的嫉妒心,有时就可以激发他表达和表现的欲望。
故事二:不怕“有点儿烦”
杨坤鹏 37岁 女儿4岁 市场销售
一次,女儿对我说:“爸爸,你知道吗?我对你的爱就像大海一样”。那一刹那,我真是有点激动。没想到女儿才这么小,就可以说出这么充满感情、表达着丰富情感的话。当然,这样的经典还很多。在我看来,女儿不仅是心思细腻,而且还非常地善于语言表达。
而女儿无论是在幼儿园还是在我们所住的小区,都很招人喜欢。因为她不仅嘴甜,而且特别喜欢给大家念诗、讲故事。
想一想,女儿之所以这么喜欢和善于表达,与妻子的引导不无关系。在每天睡前,妻子一定会给女儿讲故事,并且常常一讲就是讲到她睡着为止,这个习惯从她两岁多就开始了。现在女儿已经是不听故事就不睡了。有时,女儿还会给我讲故事,尽管她说的故事并不完整、断断续续,甚至有错误百出的地方,但我都兴趣十足地听,并且我从不教育她和指出她的错误,我不想打消她的兴趣。在我看来,语言表达能力其实就是理解能力的外在体现,而语言就是一个将理解的东西输出的过程,而这个输出系统是需要慢慢磨合的。
我很佩服妻子,她总是可以不厌其烦配合孩子,也因此提升了她的表达能力。有一个情景,一直让我印象深刻。有一段时间,女儿在她妈妈做饭时,特别喜欢玩“敲门”的游戏,女儿敲三下厨房门,妻子在里面问:“是谁呀?”女儿在厨房门外说:“是我。”“请进!”女儿进去:“妈妈!”妻子表现出很惊讶的样子:“咦?是薇薇呀!你好。”薇薇说:“你好。晚饭快好了吗?”“很快就好了。”“好的,妈妈再见!”“薇薇再见!”女儿蹦跳着笑着离开了,并且把厨房门关上。
接着,女儿又开始敲门,以上的对话和动作又几乎一点儿不差的重复一遍。那次,我数了数,女儿一共将这个情节重复了近二十次。而我最佩服的是,妻子可以不厌其烦地用非常饱满的热情配合孩子的“游戏”,直至开饭。
这不就是《天线宝宝》中的情节吗?看似简单重复的情境和对话,却可以给孩子带来无限的乐趣。而就是在这样的日积月累中,培养了孩子对语言表达的兴趣。
责任编辑:孔 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