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的生活、工作节奏不断加快,社会压力也随之增大,功能性胃肠病发病率也逐年增多,但是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清楚。当前普遍认为病因是多方面因素造成的,除了与动力障碍有关外,还与精神因素有关系。功能性胃肠病主要是指具有腹痛、腹胀、腹泻、便秘等消化系统病症的一类疾。功能性胃肠病极为常见,成为了当前医学界极为关注的一类疾病。本文主要对于功能性消化不良、肠易激综合征、慢性便秘进行了分析,并对功能性胃肠病药物治疗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对功能性胃肠病进行了药物治疗展望。
【关键词】 功能性胃肠病;药物治疗;进展;研究
1 前言
近些年来,国内对于功能性胃肠病进行了广泛的研究,之所以一直被人们研究,主要是因为功能性胃肠病不仅在普通人群中较为常见,同时流行病学资料也显现在功能性胃肠病的重叠症中,患病者的临床症状十分复杂,极大的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并且治疗费用较高,对家庭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2 功能性胃肠病的常见病分析
2.1 功能性消化不良:功能性消化不良主要表现为上腹部疼痛,有烧灼感,并且餐后上腹饱胀,伴有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的症状。有关证据表明精神病理因素与功能性消化不良有关,功能性消化不良和胃功能二者之间存在着相关性。自身的生活事件及其环境既可以影响胃肠生理的功能,也可以导致应激和焦虑,导致动力紊乱。
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一般采用经验治疗,主要包括抑制酸分泌、促动力药、抗抑郁药等。为了达到更好的效果,我们可以针对功能性消化不良采用个体特意病理研究,进行对症治疗。
2.2 肠易激综合征:当前与肠易激综合征有关的现象包括肠道高敏感、肠道动力紊乱、环境应激、精神病理因素等,但是没有能解释肠易激综合征全部症状的。
2.3 难治性慢性便秘的诊治:慢性便秘的治疗主要是是改善胃肠传输时间、软化粪便、诱导排便反射,并维持长期有效。总原则为个体化的治疗,包括了对患者的精神心理状态进行分析,推荐合理的膳食结构,对有明确病因者进行病因的治疗。可选用的药物包括渗透性、容积性、刺激性泻药、润滑剂、促动力药、灌肠剂、益生菌等。其中聚乙二醇的推荐级最高,聚乙二醇的作用机制比较独特,对于各种便秘都有效果,更加的符合便秘的治疗,具有安全、疗效确切、耐受性好、适应症广、口感好等特点,成为便秘药物的首选。
3 功能性胃肠病药物治疗存在的问题
3.1 如何优选治疗药物:正常的胃肠运动是在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下,由交感—副交感神经系统、脑肠轴及其平滑肌细胞进行相互调配维持的。相关的制剂可以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改善胃肠动力的药物,如胃动素激动剂、胆囊收缩素拮抗剂、阿片激动剂等。第二类是作用在脑肠轴的药物,包括促肾上腺皮质释放因子拮抗剂、生长抑素受体激动剂、三环类抗抑郁药物等。
3.2 如何面对较为难治的功能性胃肠疾病:首先应分析诊断是否正确,是否存在着安全隐患,同时需要检查治疗措施是否得当,最重要的是建立较好的医患关系,互相信任,最后进行个体治疗。
4 功能性胃肠病的药物展望
近些年来神经胃肠病药物的不断进步主要是因为基因药物学的研究,基因药物主要指基因水平控制药物代谢,转运药物,所以,具有特异靶向性。调节胃肠道运动及其内脏敏感性药物仍然是现在以及未来研究的热点。
中枢神经系统可通过脊髓通路和迷走神经协调肠肌的运动,药物治疗可通过两方面进行调控这些传导通路,对于功能性胃肠病的治疗非常有效,谷氨酸受体和阿片受体有望成为功能性胃肠病的干预目标。
在动力剂的研究方面有很大的进展,可以分为两大类,第一是促动力剂,主要有胃动素激动剂等,当前仍然显示其价值。当前,研究一些有直接和间接促动力效应的受体水平药物已经成为一个热点,治疗低动力性胃肠肝功能障碍,如胃轻瘫、慢性便秘、功能性消化不良等有很好的疗效。另一类抑制高动力性胃肠运动障碍,当前研究的有速激肽和乙酰胆碱自主受体抑制剂等。现在医学正在向内脏感知药物治疗研究,基因的表达能够很明确的显示不一样的传导通路在不同的基因所表达的不同因子,在同一传导通路上感觉神经支配着不同的靶点。所以,受体和离子通道的表达使每一类传入神经元有了特殊的指纹征,成为药物治疗的目标。对于调节内脏敏感性的药物当前还没有确切的靶向药物,作用外周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受体拮抗剂、速激肽受体有望有一定的疗效。
5 小结
随着神经胃肠病学和人类基因组的飞速发展,治疗功能性胃肠病的药物已经进入到了基因药物的时代,相信在不久的未来靶向作用药物能够给患者带来福音。
参考文献
[1]赵荣莱.胃肠道功能性疾病的Rome Ⅱ标准[J].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01,9(1):43-44.
[2]代海萍.奥美拉唑联合多潘立酮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观察[J].中国临床保健杂志,2004,7(2):128~129.
[3]孙燕,侯晓华.内脏感觉过敏与功能性胃肠病[J].临床内科杂志,2005,5(22):359~360.
[4]柯美云,张艳丽.重视心理因素与功能性胃肠疾病关系的研究[J].诊断学理论与实践,2006,5(1):1~2.
[5]张尚志.精神性胃肠病诊治中若干具体问题探讨[J].胃肠病学和肝病學杂志,2001,10(4):372~373.
【关键词】 功能性胃肠病;药物治疗;进展;研究
1 前言
近些年来,国内对于功能性胃肠病进行了广泛的研究,之所以一直被人们研究,主要是因为功能性胃肠病不仅在普通人群中较为常见,同时流行病学资料也显现在功能性胃肠病的重叠症中,患病者的临床症状十分复杂,极大的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并且治疗费用较高,对家庭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2 功能性胃肠病的常见病分析
2.1 功能性消化不良:功能性消化不良主要表现为上腹部疼痛,有烧灼感,并且餐后上腹饱胀,伴有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的症状。有关证据表明精神病理因素与功能性消化不良有关,功能性消化不良和胃功能二者之间存在着相关性。自身的生活事件及其环境既可以影响胃肠生理的功能,也可以导致应激和焦虑,导致动力紊乱。
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一般采用经验治疗,主要包括抑制酸分泌、促动力药、抗抑郁药等。为了达到更好的效果,我们可以针对功能性消化不良采用个体特意病理研究,进行对症治疗。
2.2 肠易激综合征:当前与肠易激综合征有关的现象包括肠道高敏感、肠道动力紊乱、环境应激、精神病理因素等,但是没有能解释肠易激综合征全部症状的。
2.3 难治性慢性便秘的诊治:慢性便秘的治疗主要是是改善胃肠传输时间、软化粪便、诱导排便反射,并维持长期有效。总原则为个体化的治疗,包括了对患者的精神心理状态进行分析,推荐合理的膳食结构,对有明确病因者进行病因的治疗。可选用的药物包括渗透性、容积性、刺激性泻药、润滑剂、促动力药、灌肠剂、益生菌等。其中聚乙二醇的推荐级最高,聚乙二醇的作用机制比较独特,对于各种便秘都有效果,更加的符合便秘的治疗,具有安全、疗效确切、耐受性好、适应症广、口感好等特点,成为便秘药物的首选。
3 功能性胃肠病药物治疗存在的问题
3.1 如何优选治疗药物:正常的胃肠运动是在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下,由交感—副交感神经系统、脑肠轴及其平滑肌细胞进行相互调配维持的。相关的制剂可以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改善胃肠动力的药物,如胃动素激动剂、胆囊收缩素拮抗剂、阿片激动剂等。第二类是作用在脑肠轴的药物,包括促肾上腺皮质释放因子拮抗剂、生长抑素受体激动剂、三环类抗抑郁药物等。
3.2 如何面对较为难治的功能性胃肠疾病:首先应分析诊断是否正确,是否存在着安全隐患,同时需要检查治疗措施是否得当,最重要的是建立较好的医患关系,互相信任,最后进行个体治疗。
4 功能性胃肠病的药物展望
近些年来神经胃肠病药物的不断进步主要是因为基因药物学的研究,基因药物主要指基因水平控制药物代谢,转运药物,所以,具有特异靶向性。调节胃肠道运动及其内脏敏感性药物仍然是现在以及未来研究的热点。
中枢神经系统可通过脊髓通路和迷走神经协调肠肌的运动,药物治疗可通过两方面进行调控这些传导通路,对于功能性胃肠病的治疗非常有效,谷氨酸受体和阿片受体有望成为功能性胃肠病的干预目标。
在动力剂的研究方面有很大的进展,可以分为两大类,第一是促动力剂,主要有胃动素激动剂等,当前仍然显示其价值。当前,研究一些有直接和间接促动力效应的受体水平药物已经成为一个热点,治疗低动力性胃肠肝功能障碍,如胃轻瘫、慢性便秘、功能性消化不良等有很好的疗效。另一类抑制高动力性胃肠运动障碍,当前研究的有速激肽和乙酰胆碱自主受体抑制剂等。现在医学正在向内脏感知药物治疗研究,基因的表达能够很明确的显示不一样的传导通路在不同的基因所表达的不同因子,在同一传导通路上感觉神经支配着不同的靶点。所以,受体和离子通道的表达使每一类传入神经元有了特殊的指纹征,成为药物治疗的目标。对于调节内脏敏感性的药物当前还没有确切的靶向药物,作用外周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受体拮抗剂、速激肽受体有望有一定的疗效。
5 小结
随着神经胃肠病学和人类基因组的飞速发展,治疗功能性胃肠病的药物已经进入到了基因药物的时代,相信在不久的未来靶向作用药物能够给患者带来福音。
参考文献
[1]赵荣莱.胃肠道功能性疾病的Rome Ⅱ标准[J].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01,9(1):43-44.
[2]代海萍.奥美拉唑联合多潘立酮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观察[J].中国临床保健杂志,2004,7(2):128~129.
[3]孙燕,侯晓华.内脏感觉过敏与功能性胃肠病[J].临床内科杂志,2005,5(22):359~360.
[4]柯美云,张艳丽.重视心理因素与功能性胃肠疾病关系的研究[J].诊断学理论与实践,2006,5(1):1~2.
[5]张尚志.精神性胃肠病诊治中若干具体问题探讨[J].胃肠病学和肝病學杂志,2001,10(4):372~3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