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资源定价改革,在深秋时分陷入全民热议。
根据阶梯电价的征求意见稿,本次阶梯电价所增加的电费收入主要用于电网企业,一是弥补节能减排等环境成本增支因素;二是用于居民用户电表改造支出;三是弥补由于燃料成本上涨增加的电网企业购电成本。
此方案的直接受益者是电网企业,这是部分反对阶梯电价的民众的一个理由。而其他的资源改革,也曾与电价改革一样遭遇争议。成品油价格改革后,亦被质疑在国际油价“跌时慢调涨时快调”。10月12日,发改委官员出面声明,“实施阶梯电价的出发点是促进节能减排,节能减排的目的是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人人都将是阶梯电价制度的受益者”。
一个国际公认的节能价格杠杆,却在中国遭遇质疑。这是否与中国资源产品价格的定价机制有关?
中国电价是计划经济的“遗产”,被业界称为“世界最复杂电价”,不仅品种繁多,而且交叉补贴严重。电压等级越低,需要变压的次数越多,供电成本也就越大,这是供电常识。那么,220伏的居民用电,因成本最大,本应电价最高;但在中国,其价格却远远低于工商业用电。此中缘由,是因为对低成本的工商业用电收取高电价,补贴高成本的居民用电。
这形成了一个“怪圈”:因为信息不对称等因素,居民在享受低电价时,对发改委的“好心”普遍不买账,认为此事天经地义。而发改委因考虑CPI等因素,对调整居民电价思前顾后,导致积弊日深。而矛盾之根源,在于一些部门在价格管理方面惯于使出“有形的手”。
中国能源研究会吴钟瑚告诉《财经国家周刊》,实施居民阶梯电价方向正确,但是方案和出台时机都未设计好,“方案出台前,和民众沟通不够、阳光不足”,加之目前自来水、天然气等产品纷纷涨价,“只涨不降”的阶梯电价出台机会尴尬。
针对这场纷争,华北电力大学教授曾鸣告诉《财经国家周刊》,中国电价整体偏低是公认的事实,但此次的阶梯电价方案“用处不是很大”,管理负担会很重,达不到发改委设想的目的。
“发电侧的价格还没有理顺,何谈需求侧?”在著名电力市场专家、上海大学教授言茂松看来,发改委在需求侧搞居民阶梯电价是“舍本逐末”。
2002年,中国启动电力改革,国务院以国发[2002]5号文件下发《电力体制改革方案》,5号文确立的步骤是“厂网分开、主辅分开、主多分离、输配分开”。按规定,厂网分开后,诸发电企业本该在区域电力市场实行竞价上网,从而实现上网电价的“价格发现”,但由于接踵而至的电荒等种种原因,竞价上网在事实上已经停滞。
长期以来,中国电价的构成基本是“厂七网三”。言茂松认为,占电价成本70%的发电侧市场必须首先开放,“只要发电侧的价格发现机制建立,竞价形成的成本降低就会逐渐传导至需求侧。”
然而,中国的上网电价和销售电价均是发改委制定;而主辅分离、主多分离、输配分离尚未完成,输配电价的成本没有厘清,所谓“输配电价”只是“销售电价减去上网电价”倒推。
自2003年以来,发改委已经9次调整各种电价,然而煤电数年冲突不断,发电企业和电网企业轮番哭诉亏损。
“不是说阶梯电价不该搞,而是应该分清主次、分清轻重缓急。”言茂松反复强调,目前电改陷于停滞,发电侧的市场价格机制并未建立起来,“这需要下决心推动。”
根据阶梯电价的征求意见稿,本次阶梯电价所增加的电费收入主要用于电网企业,一是弥补节能减排等环境成本增支因素;二是用于居民用户电表改造支出;三是弥补由于燃料成本上涨增加的电网企业购电成本。
此方案的直接受益者是电网企业,这是部分反对阶梯电价的民众的一个理由。而其他的资源改革,也曾与电价改革一样遭遇争议。成品油价格改革后,亦被质疑在国际油价“跌时慢调涨时快调”。10月12日,发改委官员出面声明,“实施阶梯电价的出发点是促进节能减排,节能减排的目的是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人人都将是阶梯电价制度的受益者”。
一个国际公认的节能价格杠杆,却在中国遭遇质疑。这是否与中国资源产品价格的定价机制有关?
中国电价是计划经济的“遗产”,被业界称为“世界最复杂电价”,不仅品种繁多,而且交叉补贴严重。电压等级越低,需要变压的次数越多,供电成本也就越大,这是供电常识。那么,220伏的居民用电,因成本最大,本应电价最高;但在中国,其价格却远远低于工商业用电。此中缘由,是因为对低成本的工商业用电收取高电价,补贴高成本的居民用电。
这形成了一个“怪圈”:因为信息不对称等因素,居民在享受低电价时,对发改委的“好心”普遍不买账,认为此事天经地义。而发改委因考虑CPI等因素,对调整居民电价思前顾后,导致积弊日深。而矛盾之根源,在于一些部门在价格管理方面惯于使出“有形的手”。
中国能源研究会吴钟瑚告诉《财经国家周刊》,实施居民阶梯电价方向正确,但是方案和出台时机都未设计好,“方案出台前,和民众沟通不够、阳光不足”,加之目前自来水、天然气等产品纷纷涨价,“只涨不降”的阶梯电价出台机会尴尬。
针对这场纷争,华北电力大学教授曾鸣告诉《财经国家周刊》,中国电价整体偏低是公认的事实,但此次的阶梯电价方案“用处不是很大”,管理负担会很重,达不到发改委设想的目的。
“发电侧的价格还没有理顺,何谈需求侧?”在著名电力市场专家、上海大学教授言茂松看来,发改委在需求侧搞居民阶梯电价是“舍本逐末”。
2002年,中国启动电力改革,国务院以国发[2002]5号文件下发《电力体制改革方案》,5号文确立的步骤是“厂网分开、主辅分开、主多分离、输配分开”。按规定,厂网分开后,诸发电企业本该在区域电力市场实行竞价上网,从而实现上网电价的“价格发现”,但由于接踵而至的电荒等种种原因,竞价上网在事实上已经停滞。
长期以来,中国电价的构成基本是“厂七网三”。言茂松认为,占电价成本70%的发电侧市场必须首先开放,“只要发电侧的价格发现机制建立,竞价形成的成本降低就会逐渐传导至需求侧。”
然而,中国的上网电价和销售电价均是发改委制定;而主辅分离、主多分离、输配分离尚未完成,输配电价的成本没有厘清,所谓“输配电价”只是“销售电价减去上网电价”倒推。
自2003年以来,发改委已经9次调整各种电价,然而煤电数年冲突不断,发电企业和电网企业轮番哭诉亏损。
“不是说阶梯电价不该搞,而是应该分清主次、分清轻重缓急。”言茂松反复强调,目前电改陷于停滞,发电侧的市场价格机制并未建立起来,“这需要下决心推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