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机遥感技术与GIS系统在不可移动文物保护中的运用

来源 :文物鉴定与鉴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ngyan12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近年来,无人机遥感技术日趋成熟并迅速普及,成为各地文物主管部门争相运用的新型文物保护方法。借助该技术,文物工作人员得以全面巡查乡村边远地区的不可移动文物及其周边环境,留存大量航摄影像资料。同样,GIS系统也因其系统存储影像数据资料和统一编辑空间地理信息的能力,成为另一种受到各地文物主管部门青睐的新型文物保护工具。而上海市金山区的文物主管部门正在利用无人机遥感技术与GIS系统守护着辖区内182处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单位。
  关键词:无人机遥感技术;GIS系统;不可移动文物;金山
  1 引言
  文物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党的十九大指出,要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文物保护做出重要指示批示,强调保护文物功在当代、利在千秋,要合理利用好文物资源,让中国文物“活”起来。
  上海市金山区拥有六千年的人类定居史和近三百年的建县史,拥有一大批具有不可再生性和不可移动性特征的历史文化遗存。多年来,区文物主管部门在遵循国家“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文物工作方针的前提下,积极开展文物保护工作,但在遠离城镇的乡村地区,少数不可移动文物因其体量巨大、点位分散、位置偏远等原因,难以获得全面的影像与数据资料,仍是金山区文物保护工作的薄弱环节。有鉴于此,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金山区文物主管部门依托数字博物馆信息化管理平台,对全区182处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单位实施全覆盖监控的同时,及时引入无人机遥感技术,留存大量乡村边远地区不可移动文物及其周边地区的航摄影像资料,并运用GIS系统存储影像数据资料,编辑空间地理信息,为加强不可移动文物原址保护、促进不可移动文物数字化研究及提升区域文化软实力提供了有效的借鉴。
  2 无人机遥感技术及其运用
  无人机遥感具有结构简单、机动灵活与实时性强等独特优点,正逐步成为卫星遥感、有人机遥感和地面遥感的有效补充手段①。借助该项技术,金山区文物主管部门得以全面巡查乡村边远地区的不可移动文物及其周边环境,留存大量航摄影像资料,为切实加强不可移动文物原址保护增添了新方法、开辟了新道路。
  2.1 无人机遥感技术实际运用
  以张堰镇旧港村的区级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单位张单氏节孝坊为例,它体量巨大、位置偏远(卫新河与旧港河的交汇处),北侧有占地约8亩(约5300平方米)的水果园,南侧近张堰秦望白玉兰生态园,西侧为农田②。周边在未进行村容村貌环境整治前,杂草丛生,仅通泥路,交通极为不便(图1),给包括文物影像数据采集在内的保护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困难。而且,节孝坊长期暴露在野外环境下,不断遭受酸雨、风化等自然因素侵害,表面文字已经部分剥落、石质结构也遭到轻微腐蚀。若我们选择传统的数码相机采集影像数据,则既不能轻易获知建筑顶部的详细情况,也无法直观判断周围环境整治是否给节孝坊原址保护造成了影响(图2)。
  所幸,无人机遥感技术为我们解决了上述难题。首先,无人机不受地理条件制约,能够自由出入人迹罕至、交通不便的边远地区,技术人员只需站在旧港河对岸的开阔地带即可操控微型无人机;其次,无人机能够即时变换镜头,采用俯拍视角获取文物周边环境的航摄影像资料,方便查看文物保护单位建设控制地带内有无异常情况(图3);再次,无人机能够通过四位悬停、镜头调向,全方位与多角度采集大型文物的影像数据(图4所示);最后,无人机具有惯性导航功能,所成影像自动带有精确的位置信息与外方位元素①,可与尚未在基层普及的三维模型重建技术接轨。
  2.2 无人机遥感技术不足之处
  当然,无人机遥感技术目前也存在若干不足之处。首先,无人机对工作环境的要求较为严苛,雨雪大风天气即无法实施外业操作;其次,微型无人机限高,无法全景式俯拍大型遗址类文物保护单位;再次,微型无人机限飞,囿于500米的飞行半径范围内,且特定区域内(如军管的查山古文化遗址)默认禁止飞行;最后,无人机电池的续航能力有待加强。
  但是瑕不掩瑜,在基层不可移动文物的保护工作中引入无人机遥感技术,仍不失为一次有益的探索与尝试。金山区文物主管部门正是得益于此类便携灵活、操作简单的无人机,才得以获取并留存大量不可移动文物的航摄影像资料,直观判断文物建设控制地带内是否存在影响文物原址保护的违规操作的。
  3 GIS系统及其运用
  GIS系统是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的英文缩写,是描述不可移动文物空间属性的地理参照数据。借助GIS系统,文物工作者能够系统存储无人机遥感技术留存的影像数据,统一编辑文物的空间数据与地理信息,既方便后期文物的数字化点位查询,也为及时发现与解决相关问题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3.1 GIS系统实际运用
  目前,GIS系统在金山区不可移动文物的保护工作中主要有两大运用:
  其一,借助GIS系统,金山区文物主管部门系统导入包括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成果在内的相关地理信息,明确了全区182处文物保护单位的空间分布格局,并建立起《金山区不可移动文物分布数字地图》系统(图5),完善《金山区文物普查档案》(图6)的同时,也为未来科学制定当地的文物保护政策、充分挖掘区域的文化历史背景提供了翔实的实证资料参考。此外,GIS系统还能够帮助金山区文物主管部门减少不必要的外业工作,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本区文物工作人员数量不足、巡查资金短缺的矛盾。
  其二,借助GIS系统,金山区文物主管部门能够明确辖区内古文化遗址的建设控制地带范围,积极配合上级主管部门按照法定程序,有序推进遗址范围内的市政工程项目。以金山卫镇市级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单位查山古文化遗址为例,2018年,当地政府计划在遗址内L地块推进动迁安置房项目(图7)。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第三章第二十九条规定,“进行大型基本建设工程,建设单位应当事先报请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文物行政部门组织从事考古发掘的单位在工程范围内有可能埋藏文物的地方进行考古调查、勘探”,故为了保护可能存在的地下文物埋藏,上海市文物局委托当时上海唯一具备考古发掘资质的上海博物馆,联合金山区文物保护部门共同开展了该地块的考古工作。考古团队正是通过后台地理信息系统,迅速明确L地块的四至范围,布置出18条试掘探沟的点位任务的(图8)。
  3.2 GIS系统不足之处
  同样,GIS系统在金山区文物保护工作中的运用也受到如下诸多限制。首先,常见民用GIS系统资料不全面、不系统,2002年以前的在乡不可移动文物,多半无法追述本体及其周边环境的历史变迁过程,需额外参考土壤普查资料与全区地籍资料;其次,判读GIS系统内业工作的正确与否,尚需辅以现场的外业工作,尤其是在人烟稀少、植被茂盛的乡村边远地区,以及大拆大建、地貌改变的城镇更新过程当中,前者易为植被所覆盖,后者则为建筑所遮挡,需文物保护工作人员现场进行巡查与核实。
  4 结语
  切实加强文物保护是文物工作永恒的主题,为贯彻落实新时代文物保护工作的改革要求,金山区文物主管部门及时引入无人机遥感技术,为全区182处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单位及其周边环境留存了大量的航摄影像资料。与此同时,主管部门也充分利用GIS系统存储文物影像数据资料,编辑文物空间地理信息,编绘全区不可移动文物的数字分布地图,既实现了相关资料的无纸化与数字化保存,也为包括考古发掘在内的古文化遗址保护工作提供了有效的借鉴与参考。
  参考文献
  [1]上海市金山区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办公室.上海市金山区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集[Z].2010-01.
  [2]上海市金山区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办公室.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不可移动文物登记表[Z].上海市文物局.2010-06.
  [3]李德仁,李明.无人机遥感系统的研究进展与应用前景[J].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14(5).
  [4]于丙辰,程刚、段淼然,等.无人机遥感在大型不可移动文物三维重建中的应用[J].测绘通报,2017(5).
  【作者简介】陈吉(1989—),男,上海松江人,硕士,上海市金山区博物馆助理馆员,主要研究方向:文物保护、馆藏碑刻与金山历史地理。
  ①李德仁、李明:《无人机遥感系统的研究进展与应用前景》,《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14年5月。
  ②上海市金山区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办公室:《上海市金山区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集》,内部刊物,2010年1月,91-92页。
其他文献
摘 要:编钟的研究由来已久,从先秦时期延续至今,不同时期的编钟有不同的特点,但也都显示出其所代表的时代特点。中原地区是我国古代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认识和研究古代灿烂的文明必须将中原地区的文化列为重点。中原出土的众多青铜乐器是我国古代音乐文化的集中反映。乐器作为音乐借以存在的物质载体,同时也是人类表达情感的重要媒介。乐器既与一般器物一样具有年代、器形方面的鲜明特征,又具有发音、奏乐的特殊效用,其形
期刊
摘 要:重庆市万州区良公祠作为西部民办博物馆,现实存在着包括资金缺乏、国家政策法律支持力度不够、专业技术人员缺乏、基础设施差等问题。文章对西部民辦博物馆存在的诸多问题提出了应对策略。  关键词:良公祠;民办博物馆;发展对策  博物馆是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场所,一直以来都是政府拨款支持其发展。国内存在着官办和民办两种博物馆形式。与得到国家财政支持的官办博物馆相比,民办博物馆处于比较尴尬的境地,由于各方
期刊
摘 要:陈少梅作为近代美术界的一朵奇葩,除了他给我们留下的大量艺术真品以外,还有他对北宗山水的研究及对绘画教育的贡献。可惜他英年早逝,留给后人无限的惋惜和遗憾。  关键词:陈少梅;绘画;艺术  陈少梅(1909—1954),名云彰,又名云,字少梅,号季升,入“湖社”后号昇湖,以字行,祖籍湖南衡山。陈少梅幼年从父陈嘉言攻习诗文书法;稍长便随父到北京,住在宣武门外烂漫胡同湖南会馆。15岁加入由金城、陈
期刊
摘 要:经幢是一种介于建筑与石刻之间的佛教法器。它是佛教在与中国本土艺术文化融合当中的独创,之前没有出现过,之后也仅仅是在日本、韩国等汉文化圈覆盖的地区存在。它发于唐也盛于唐,历经五代、宋、辽、金依然流行,只是功能有所发展。在辽金时期,墓幢成为经幢的重中之重。元代以后,因为少数民族文化的交融,造幢的风气渐渐衰弱,但从未灭绝,民国时仍有经幢的建造。同时,日本、韩国等地都存在经幢,但是数量远远不及中国
期刊
摘 要:在古籍修复的诸多环节中,漂洗古籍书页对保护污染严重且纸质较好的古籍尤为重要。但是在选择古籍书页漂洗方法的过程中会出现选择不当的情况。文章以漂洗一册清末民国石印本《增像全图加批西游记》的书页为例,着重对古籍书页的漂洗方法、漂洗液的选择应用、漂洗液配比的方法、漂洗工具的使用进行深入探究,使漂洗方法在应用时变得更加科学、严谨。  关键词:古籍修复;修复原则;书页漂洗  随着时间的推移,古籍的书页
期刊
摘 要:文物是我们读懂历史的一部史书,也是我们看清过去的一面镜子,任何一处(件)文物古迹都堪称不可复制的瑰宝。历史很神秘,我们想要探访古人的生活方式,但没有人能回到过去,文物便为我们提供了了解历史的条件。文章介绍了河北省蔚县关帝庙内的《百工图》壁画,并从中感受到清初蔚州地区的社会生态和经济特色。  关键词:蔚县;关帝庙;《百工图》  中国有一句古话: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可见在古代便出现了众多行
期刊
摘 要:公众考古的形式有很多,如发行关于考古知识的通俗易懂的图书;考古文博类网站、微博账号、微信公众号的设置;考古工地的参观和实习;举办线下的考古讲座活动、电视、网络播出考古文博圈知名学者的讲座、论辩;电视、网络播出考古发掘的现场视频等。但由于形式上的不足,公众考古的效果不是很好。通过当下流行的真人秀节目形式与公众考古结合,推出考古真人秀的公众考古节目。考古真人秀可以寓教于乐,产生很好的公众考古的
期刊
摘 要:1997年,北京文物局批准成立的一批以古陶文明博物馆、观复博物馆为首的民办馆,是我国民营博物馆的伟大开端,经过多年发展取得了极大进步,同时也面临一系列问题,如法律地位不明确、经营不合规范、运营资金短缺、教育功能缺位等。文章以作者在古陶文明博物馆的实习经历与实地调研为基础,全面系统地对古陶文明博物馆现处困境加以解读,并就应对策略提出相应的建议,以期为民营博物馆的经营发展提供有益思路。  关键
期刊
摘 要:在新冠肺炎疫情的特殊时期,线上展示成了博物馆展示的唯一方式,从实物到二维、三维的展示方式,由可选性转变为唯一性。大范围推广移动终端的博物馆线上体验,使博物馆在特殊时期顺应形势,为加强数字化技术的博物馆建设、完善博物馆线上运营、增强观众的线上参观体验带来更多的启示。  关键词:特殊时期;新冠肺炎疫情;博物馆建设;线上运营  2019年年末,一场突如其来的变故让中国乃至全世界人民措手不及,一种
期刊
摘 要:图腾崇拜早期是原始人群的祖先﹑血脉及族群神明的象征。从古至今遗留下的陶器、石器、青铜器、岩画等众多文物图案、纹饰中存在大量与图腾崇拜相关的信息和线索。文章就内蒙古岩画中关于天体、动物、山川河流自然物象、神话动物、鬼神等各类图腾崇拜加以简述。  关键词:岩画;图腾崇拜;图腾意义  历史上从古至今遗留下的文物数不胜数,每一件文物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内涵,其中图腾最具代表性。中华图腾文化源远流长,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