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从城市市民更多从网上购物而不是去实体店消费之后,这些年很多人也越来越相信网上的“口碑”,相信每件网售商品下面的他人分享体验和个人评语。这些他人的“口碑”虽然不可全信,但肯定比传统的广告更可信,而且我们对这些评价是可以自己分析、辨别和判断的。这也是多数人相信大众评语的重要原因。在这个基础上,多数网站都开始要求客户“实名制”注册、客户为自己的“分享”信息负责,同时也积累各自的“信用指数”和优惠待遇。有的网站为了对商家和客户更负责,还需要客服人员确认客户的反馈意见后才会将评价放行到网上。再后,相应的法律法规也逐渐浮出水面:网名和网站都要对不实的评论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这让人想起当年托克维尔在《美国的民主》中所观察到的一个重要现象:现代城市生活让更大多数的人都拥有了相似的威望。“市民越来越平等,越来越相像,每个人盲目相信某个给定群体和阶级的可能性就越小。相信大众的倾向随之增加,公共舆论引导社会的倾向随之增加。”法国社会学家塔尔德也在他的名著《模仿律》中写道:“在平等时代,人们由于彼此相像而互不信任;不过正是这样的相似性促使他们无限信赖公众的判断;这是因为既然每个人享受等量的阳光,真理不照耀到绝大多数人身上就是不可能的。”所以一个外地人来到他最近落脚的城市,虽然举目无亲、人生地不熟,但他吃饭会去找人多的饭店吃,购物会去看人多的店家买,租房购房也会找人多的地方选,往往合算也不会出错;因为“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但托克维尔和塔尔德的著作还指出了这种大众口碑的城市社会建设意义,就是城市往往比乡村更易体现出人人平等、谁也不要忽视谁的生活氛围,而且人们逐渐地不再简单地相信专家和熟人,而是习惯于到“陌生人”中间去倾听不同的声音,去相信大众的合力或相互竞争的辨别力和判断力。
塔尔德由此也认为,城市往往是创新发明的集聚地。城市越大,“陌生人”式社会氛围也越浓,人们隐身闹市、借助各种便利、埋头自己兴趣、自由创作和言行的天地也越大,同时任何一种大小的发明在城市获得接受者和商业化机会等的可能性也越大,因为任何一种新产品都可能在人群聚集的城市里找到需要的消费者。所以,换个角度看,城市社会往往也是各式模仿者、追赶时尚者、疯狂“粉丝”们的集聚地,任何人在城市生活中都可能是某一方向的倾心倾情的狂热发明者,以及其它方向的忠实且“无脑”的模仿者。城市是发明者和模仿者共存共生的大好天地。
鼓励万众创新创业,是今天中国从上到下的一股推动社会更快发展的强劲动力,想必它会激励更多的城市精英和民众投身于发明创造的各种活动之中。由于发明创新往往有赖于更高的智商和特殊的才能,成功的发明往往只会是万千尝试中的少数幸运儿,往往会吸引当今富起来的中国的巨额投资,吸引舆论诱发的万众瞩目与尽情赞赏,所以塔尔德也在《模仿律》中坦率地点明:“发明是特权、垄断和贵族,是政治的不平等的根源;发明是间歇的、稀罕的,只能够在不频繁的时期里喷发而出。与此相反,模仿却是民主化的、有拉平的趋势,就像尼罗河与幼发拉底河常年不断、川流不息、逐渐沉淀一样。”
发明让人不平等,模仿让人有起码的平等。发明的稀罕让人羡慕嫉妒恨,但也引导人们通过模仿来让自己积极分享发明的成果和乐趣。在城市生活、追赶一个个时尚和潮流、总觉得生活川流不息、日新月异,正是城市生活的最大乐趣之一。就像大自然的四季变幻和草木枯荣,发明与模仿也是在变幻目标和方式的。比如最早的发明是集中于宗教和文学表达的,现在的发明则主要是科学与技术的革新。塔尔德提醒我们注意,“发明和模仿是两种有助于我们解释历史的主要力量”。城市人的各种“天才”发明接踵而至、互相刺激的时候,也是各种不平等随之发生、最杰出的科学家和最缺乏教养的人之间差距大大拉开的时候。
有意思的是,塔尔德用预言的口吻说,在发明与模仿成为城市的常见景观之际,有一点是完全可能的:总有一天,模仿的洪水会得到疏导;总有一天,社会交往的过分发展会导致交往需求的减少,或者说会产生普遍讨厌交往的情绪。这个交往减少的趋势和商业交流及经济交流的减少是完全协调的,经济交往将会被严格限制到必需的地步。这个趋势很适合加强我们每个人的个人特征。到那时,我们的社会生活就像是艳丽的花朵,我们的审美生活将万紫千红,所有的人都能够分享这美好的生活。而目前,“这样的条件既罕见又不完美”。
这让人想起当年托克维尔在《美国的民主》中所观察到的一个重要现象:现代城市生活让更大多数的人都拥有了相似的威望。“市民越来越平等,越来越相像,每个人盲目相信某个给定群体和阶级的可能性就越小。相信大众的倾向随之增加,公共舆论引导社会的倾向随之增加。”法国社会学家塔尔德也在他的名著《模仿律》中写道:“在平等时代,人们由于彼此相像而互不信任;不过正是这样的相似性促使他们无限信赖公众的判断;这是因为既然每个人享受等量的阳光,真理不照耀到绝大多数人身上就是不可能的。”所以一个外地人来到他最近落脚的城市,虽然举目无亲、人生地不熟,但他吃饭会去找人多的饭店吃,购物会去看人多的店家买,租房购房也会找人多的地方选,往往合算也不会出错;因为“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但托克维尔和塔尔德的著作还指出了这种大众口碑的城市社会建设意义,就是城市往往比乡村更易体现出人人平等、谁也不要忽视谁的生活氛围,而且人们逐渐地不再简单地相信专家和熟人,而是习惯于到“陌生人”中间去倾听不同的声音,去相信大众的合力或相互竞争的辨别力和判断力。
塔尔德由此也认为,城市往往是创新发明的集聚地。城市越大,“陌生人”式社会氛围也越浓,人们隐身闹市、借助各种便利、埋头自己兴趣、自由创作和言行的天地也越大,同时任何一种大小的发明在城市获得接受者和商业化机会等的可能性也越大,因为任何一种新产品都可能在人群聚集的城市里找到需要的消费者。所以,换个角度看,城市社会往往也是各式模仿者、追赶时尚者、疯狂“粉丝”们的集聚地,任何人在城市生活中都可能是某一方向的倾心倾情的狂热发明者,以及其它方向的忠实且“无脑”的模仿者。城市是发明者和模仿者共存共生的大好天地。
鼓励万众创新创业,是今天中国从上到下的一股推动社会更快发展的强劲动力,想必它会激励更多的城市精英和民众投身于发明创造的各种活动之中。由于发明创新往往有赖于更高的智商和特殊的才能,成功的发明往往只会是万千尝试中的少数幸运儿,往往会吸引当今富起来的中国的巨额投资,吸引舆论诱发的万众瞩目与尽情赞赏,所以塔尔德也在《模仿律》中坦率地点明:“发明是特权、垄断和贵族,是政治的不平等的根源;发明是间歇的、稀罕的,只能够在不频繁的时期里喷发而出。与此相反,模仿却是民主化的、有拉平的趋势,就像尼罗河与幼发拉底河常年不断、川流不息、逐渐沉淀一样。”
发明让人不平等,模仿让人有起码的平等。发明的稀罕让人羡慕嫉妒恨,但也引导人们通过模仿来让自己积极分享发明的成果和乐趣。在城市生活、追赶一个个时尚和潮流、总觉得生活川流不息、日新月异,正是城市生活的最大乐趣之一。就像大自然的四季变幻和草木枯荣,发明与模仿也是在变幻目标和方式的。比如最早的发明是集中于宗教和文学表达的,现在的发明则主要是科学与技术的革新。塔尔德提醒我们注意,“发明和模仿是两种有助于我们解释历史的主要力量”。城市人的各种“天才”发明接踵而至、互相刺激的时候,也是各种不平等随之发生、最杰出的科学家和最缺乏教养的人之间差距大大拉开的时候。
有意思的是,塔尔德用预言的口吻说,在发明与模仿成为城市的常见景观之际,有一点是完全可能的:总有一天,模仿的洪水会得到疏导;总有一天,社会交往的过分发展会导致交往需求的减少,或者说会产生普遍讨厌交往的情绪。这个交往减少的趋势和商业交流及经济交流的减少是完全协调的,经济交往将会被严格限制到必需的地步。这个趋势很适合加强我们每个人的个人特征。到那时,我们的社会生活就像是艳丽的花朵,我们的审美生活将万紫千红,所有的人都能够分享这美好的生活。而目前,“这样的条件既罕见又不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