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又是一年芳菲季。和花儿一起漫天飞舞的,是一张张殷红的喜帖;而伴着新娘灿烂笑靥的,却是那些年年待字闺中女子的无声叹息。东家嫁女,西家娶媳,眼看着新娘未必出色几许,但在幸福的映衬之下却恁地动人,而独身的她们只能枉自嗟叹。把这些女子挡在婚姻门外的不是自身条件的匮乏,倒是因为她们在各方面皆有过人之处。有人把她们称为“三高”女子——高身材、高学历、高收入——新一代的“老大难”。
记得彼时的东瀛女郎,把此“三高”作为自己的择偶标准,大有非“三高”男人不嫁之势。斗转星移到了今时今日,婷婷丽人被套上“三高”的帽子时,婚姻倒成了一个问题。“三高”男人是“钻石王老五”,女博士们反成了“灭绝师太”,这算不算是一种歧视呢?优秀变成了一种累赘,怎不愁煞佳人?偶尔想想假如做个平常女子,也许更容易觅得好夫婿。
娶一个平凡女子,过一段家常日子,在被娇妻幼儿所环绕、所仰仗的生活中的男人们是怡然自得的。即使在外打拼辛苦,心还是轻松的:不必担心被另一半抢去了风头,更不用害怕有一天会成为女人背后的男人。大多数的男人可以接受国家有一个女性领袖,公司有一个女老板,部门有一个女上司,却鲜有人能忍受身边的女子是个女强人。有时,女人的出色甚至成了某些男人另觅新欢的“理由”,他们堂皇地称之为“寻找做男人的感觉”,其私心可见一斑。打个不太恰当的比喻,即便潘金莲是贞节烈女,武大郎也永远摆脱不了老婆会偷情的阴影。如此心态之下,自然少有人去问津那些“三高”女子。因为谁都明白,与其冒着风险去摘高处的“奇花异草”,不如稳稳当当娶一位寻常妻子。
当然,“三高”女子难觅如意郎君也不能全怪男人缺少胆识,委实是高处的“花儿”不好采。自身的条件好了,择偶的条件自然也是水涨船高。加上没有时间去品评,只能以科学的态度,把客观的标准作为参考依据,然后画一道底线,就如高考一般,不到录取的最低分数线,就一点机会也没有。这种把应试教育嫁接到择偶之上的考量,也算是一种出路,可惜只是独木桥,不是阳关道,到头来只落得年年恨“嫁”。何况,在虚荣心这一点上,“三高”女子和普通红颜并无多少差异,找个老公当然要拿得出手,自己有“三高”,老公嘛至少“四高”、“五高”。只是那些“更高”的男人并没有非“三高”不娶的想法,使得原本就稀缺的“资源”大量流失,怎不令人扼腕。
其实,问题的症结既不在男人也不在女人,怪来怪去就怪那千古铁律“般配”二字。从古到今,不般配的婚姻大多出现在小说、戏文中,且以悲剧收场的为多。真真假假的血泪教训,让人们明白:即便爱情可以胡来,婚姻还是要以“般配”为第一要义。在男人的字典里,“般配”是一条最高录取分数线。妻子当然是出色的好,但前提是不如自己出色,否则就成了不安定因素。相反,女人心里的“般配”则是一条最低录取分数线,所谓“你可以不是最好,但必须要比我好,不然怎么配我这倾国倾城呢?”遇上了不般配的,即使是男情女愿,还有那三姑六婆出来让好事多磨。何况所谓的不般配也多是灰姑娘与王子的故事,公主与乞丐就不是大家喜闻乐见的了。前不久,有个女白领嫁了技术工人,除了父母反对,不还有一大群人在那里为女白领可惜吗?世俗的眼光就是如此,有几个人能够跳出圈圈的?所以,才有那么多恨嫁的“三高”女子,一边高唱着独身主义,一边心痛。
最近,有一则男大学生征婚找富婆的消息,征婚人希望可以得到资助完成学业。于是,就有人大呼小叫着“男色时代”来临了,颇有遭遇洪水猛兽之恐惧。然而,为何不见更多的有钱男人吵着要找“无瑕”少女呢?这也能叫“男色时代”吗?果真是的话, “三高”女子就不用“深坐蹙娥眉”了。从对“男色时代”的恐慌中,不难看出世俗还是只接受“男高女低”的婚姻结构。就算这个时代的磁悬浮列车快赶上飞机了,思想还是以乌龟的速度前行,像“三高”女子婚嫁难的尴尬也就免不了了。
不过,笔者既没有劝“三高”女子低就的意思,也没有鼓励广大男儿蜂拥而上去攀高枝的想法,这属于个人自由,是不容旁人置喙的。只是从人性本善的角度希望,下一个芳菲的季节中少一些恨嫁的女子,别让世俗阻隔了好姻缘。
记得彼时的东瀛女郎,把此“三高”作为自己的择偶标准,大有非“三高”男人不嫁之势。斗转星移到了今时今日,婷婷丽人被套上“三高”的帽子时,婚姻倒成了一个问题。“三高”男人是“钻石王老五”,女博士们反成了“灭绝师太”,这算不算是一种歧视呢?优秀变成了一种累赘,怎不愁煞佳人?偶尔想想假如做个平常女子,也许更容易觅得好夫婿。
娶一个平凡女子,过一段家常日子,在被娇妻幼儿所环绕、所仰仗的生活中的男人们是怡然自得的。即使在外打拼辛苦,心还是轻松的:不必担心被另一半抢去了风头,更不用害怕有一天会成为女人背后的男人。大多数的男人可以接受国家有一个女性领袖,公司有一个女老板,部门有一个女上司,却鲜有人能忍受身边的女子是个女强人。有时,女人的出色甚至成了某些男人另觅新欢的“理由”,他们堂皇地称之为“寻找做男人的感觉”,其私心可见一斑。打个不太恰当的比喻,即便潘金莲是贞节烈女,武大郎也永远摆脱不了老婆会偷情的阴影。如此心态之下,自然少有人去问津那些“三高”女子。因为谁都明白,与其冒着风险去摘高处的“奇花异草”,不如稳稳当当娶一位寻常妻子。
当然,“三高”女子难觅如意郎君也不能全怪男人缺少胆识,委实是高处的“花儿”不好采。自身的条件好了,择偶的条件自然也是水涨船高。加上没有时间去品评,只能以科学的态度,把客观的标准作为参考依据,然后画一道底线,就如高考一般,不到录取的最低分数线,就一点机会也没有。这种把应试教育嫁接到择偶之上的考量,也算是一种出路,可惜只是独木桥,不是阳关道,到头来只落得年年恨“嫁”。何况,在虚荣心这一点上,“三高”女子和普通红颜并无多少差异,找个老公当然要拿得出手,自己有“三高”,老公嘛至少“四高”、“五高”。只是那些“更高”的男人并没有非“三高”不娶的想法,使得原本就稀缺的“资源”大量流失,怎不令人扼腕。
其实,问题的症结既不在男人也不在女人,怪来怪去就怪那千古铁律“般配”二字。从古到今,不般配的婚姻大多出现在小说、戏文中,且以悲剧收场的为多。真真假假的血泪教训,让人们明白:即便爱情可以胡来,婚姻还是要以“般配”为第一要义。在男人的字典里,“般配”是一条最高录取分数线。妻子当然是出色的好,但前提是不如自己出色,否则就成了不安定因素。相反,女人心里的“般配”则是一条最低录取分数线,所谓“你可以不是最好,但必须要比我好,不然怎么配我这倾国倾城呢?”遇上了不般配的,即使是男情女愿,还有那三姑六婆出来让好事多磨。何况所谓的不般配也多是灰姑娘与王子的故事,公主与乞丐就不是大家喜闻乐见的了。前不久,有个女白领嫁了技术工人,除了父母反对,不还有一大群人在那里为女白领可惜吗?世俗的眼光就是如此,有几个人能够跳出圈圈的?所以,才有那么多恨嫁的“三高”女子,一边高唱着独身主义,一边心痛。
最近,有一则男大学生征婚找富婆的消息,征婚人希望可以得到资助完成学业。于是,就有人大呼小叫着“男色时代”来临了,颇有遭遇洪水猛兽之恐惧。然而,为何不见更多的有钱男人吵着要找“无瑕”少女呢?这也能叫“男色时代”吗?果真是的话, “三高”女子就不用“深坐蹙娥眉”了。从对“男色时代”的恐慌中,不难看出世俗还是只接受“男高女低”的婚姻结构。就算这个时代的磁悬浮列车快赶上飞机了,思想还是以乌龟的速度前行,像“三高”女子婚嫁难的尴尬也就免不了了。
不过,笔者既没有劝“三高”女子低就的意思,也没有鼓励广大男儿蜂拥而上去攀高枝的想法,这属于个人自由,是不容旁人置喙的。只是从人性本善的角度希望,下一个芳菲的季节中少一些恨嫁的女子,别让世俗阻隔了好姻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