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时间,好比是一棵树,它的过往,可以记录年轮,而未来可以伸向天际。
关于著书立说,不同的作者有着各自不同的思路。无论是古今中外,哪怕是当今流行的所谓架空时空的小说,行文也离不开一个时间轴。
这些年,在网络节目中,受众关注度和活跃度指数较高的有两个人,一个人是喊出“未来的自信”是“一切融合以我为主”的媒体人高晓松,另一个人是“一个人对战全国春晚”的罗振宇。这两个人,殊途同归,都是玩转时间的高手。
前者高晓松,以“时光观察者”的身份策划了中国首档穿越式漫谈节目《晓年鉴》,站在50年过往的人生节点上回望1969—2019年之间翻天覆地的时代变迁。后者罗振宇,在饭桌上和何帆谈到自己写书的梦想时,提到了《光荣与梦想》(1932—1972年的美国社会实录)的作者——美国记者威廉·曼彻斯特,继而聊出了本书的创意。高晓松用的是个人体验式回顾,每一集聊一年的热点和自己对时代的感受;而《变量》这本书的时间跨度是2019—2049,它的重大突破是,它是一个面向未来的丛书系列,一年一本,以团队调研、个人撰稿的模式,完成一套全开放性丛书。不得不说,好的创意是一本书成功的第一步。
可以说,时间是本书的策划眼。所以该书开篇第一章,谈的就是如何观察一棵树,一棵拥有漫长年轮且依旧生机勃勃的时间之树。书中提到了两棵2500年前由孔子手植的银杏树,而今依旧伫立在齐鲁平原上。它的存在,更多的是一种文化象征,即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璀璨文明。
之所以这本书从2018年开始落笔,或者是巧合,但更或者正如作者在书中提到的,生活在2018年的人感受到的是中国经济遇到的各种冲击:中美贸易摩擦、经济增长回落、股市下跌,人们感到了空前的焦虑与担忧。旧路标已经消失,新秩序尚未出现。作者预见,未来30年出现的一系列变化,将挑战我们的认知。
这一点,其实早在20世纪末一项名为“未来学”专业(通过定量、定时、定性和其他科学方法,探讨现代工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人类社会的影响,预测按人类需要所作选择实现的可能性)的兴起,对于未来社会的全方位深度探索便已经拉开序幕……
从时间轴上的过往、当下到未来,本书中何帆提取的重要关键词,就是“变量”——一个充满话题性、挑战性和开放度的词。在历史回望的时间轴上,我们似乎把时间轴定得越远,一些规律性的东西,就越能看得清晰。但是在技术突飞猛进的今天,规律这把钥匙也在渐渐失去它过往的魔力,随之而来的是即将在奇点爆发的AI世界带来的各种变量。
作者认为,窥见真相全貌的有效方法,是在慢变量中寻找小趋势,“我们忽视慢变量,但慢变量才是牵引历史进程的火车头”。何为慢变量?比如,关于天气,我们一般关注的点都在天气预报中的现象,诸如台风将近、海上掀起波浪,但这背后的真正原因是月亮和太阳的引潮力引发的潮汐。作者认为,天气是快变量,月亮和太阳是慢变量。慢变量是一种一旦打开,就无法合上的趋势。书中提到,美国经济学家罗伯特·戈登教授,是一位观察慢变量的高手,他在2016年出版了一本厚达700多页的著作《美国增长的起落》,为人们提供了一种观察人类进步的上帝视角。人们看到的美国的快变量是技術进步,而戈登看到的是那个推动时代向度的慢变量:电。所有的一切新技术革命、生活方式的变化,都无法再摆脱电力的使用。这似乎为当今的中国找到了一种观察慢变量的模式。慢变量是定海神针,是驱动力,那么我们就可以由此研究大趋势和小趋势。
习惯思维,或许觉得大趋势更好观察,更有意义。但大趋势,如同洪水,它的到来的确显而易见,就好比股市中菜场大妈对行情的敏感度,她们看到的大趋势,往往已经没有太大的操作价值;作为社会中的个体,预见小趋势反而更有价值。在作者眼中,小趋势小众才是主流,当今时代,能让我们记得住名字的往往是小趋势的代表。全球熟知的马云,是无数蚂蚁般小众微商们的代表人物,无数的小微合作构成了一个跨越国界的大平台,而他们各自引领的往往是小众、小趋势,积沙成塔,是当今中国商业成功的秘诀。
讲完逻辑,何帆在书中提到了2018年其目力所及的几个变量:大国博弈、技术赋能、新旧融合、自下而上、重建社区。笔者窃以为,尽管这些变量和戈登看到的那个变量似乎还不是一个层面的,但也不失为一系列有价值的观测点。
关于无人机,人们往往想到的是跨越山河的高空拍摄,一种新的空间描述的使者,一种时髦的新玩意儿。那么,在中国广袤的大地上,哪里的无人机最多?答案竟然是我们大多数人未曾涉猎的无人区。这里令无人机大展拳脚的关键变量是:技术赋能。技术要获得成功,应用场景相当重要。2013年,两个玩无人机的极客发现一件奇怪的事情,有家新疆的公司购买了一大批他们生产的飞行控制系统,但就是不买无人机。那么,这些飞行系统被拿去做什么了呢?原来,他们的飞行系统被用于组装农用的植保无人机了。新疆地广人稀,在劳动力成本上升的压力下,从北疆到南疆,无人机找到了它在中国最接地气的应用场景和落地模式——农用。
这本书中,第二个吸睛的变量是:自下而上。自上而下,一直是彰显社会管理者主政能力的理想模式。一个完美的蓝图,自上而下的迅速传达与执行,诸如高铁、网银的确令国人感受到了龙行千里的速度与豪迈。但是利用市场规律,自下而上用脚投票,往往会在潜移默化中修造出一个更加坚如磐石的社会体系。
2018年,相信很多人会发现,随着城市大型购物商场地毯式铺开,连锁经营的不断推进,大城市内部以及城市之间的差异性正在不断缩小,网购令差异化购物体验变得不再重要。随之而来的小趋势便是:以位置、地段为主流的传统房地产金律将不再适用。人们发现有的城市已经开始收缩,人们的活动区域开始缩小。正如作者观察到的,未来城市正在发生着基因突变,从通勤率极高的单核城市向多核城市发展,一部分城市甚至已经自下而上地进行着精明收缩、自我迭代。比如东莞,没有中心的东莞似乎没有边界,却似乎连接着整个中国、整个世界,据调查,目前该城市是中国小学生数量增长率最高的城市,也就是说老龄化程度最低……
关于其他变量,笔者不再一一剧透。正如作者何帆所说,未来我们将步入一个没有航海图的水域,他关注的是从慢变量中寻找小趋势。未来,或许小众才是主流。相信不同领域的人们,都在不自觉地寻找着值得自己放手一搏的那个小趋势。
作为未来丛书的第一本,在自己创立的逻辑系统里,笔者认为,这本书的完成度已经算是高的了。
关于著书立说,不同的作者有着各自不同的思路。无论是古今中外,哪怕是当今流行的所谓架空时空的小说,行文也离不开一个时间轴。
这些年,在网络节目中,受众关注度和活跃度指数较高的有两个人,一个人是喊出“未来的自信”是“一切融合以我为主”的媒体人高晓松,另一个人是“一个人对战全国春晚”的罗振宇。这两个人,殊途同归,都是玩转时间的高手。
前者高晓松,以“时光观察者”的身份策划了中国首档穿越式漫谈节目《晓年鉴》,站在50年过往的人生节点上回望1969—2019年之间翻天覆地的时代变迁。后者罗振宇,在饭桌上和何帆谈到自己写书的梦想时,提到了《光荣与梦想》(1932—1972年的美国社会实录)的作者——美国记者威廉·曼彻斯特,继而聊出了本书的创意。高晓松用的是个人体验式回顾,每一集聊一年的热点和自己对时代的感受;而《变量》这本书的时间跨度是2019—2049,它的重大突破是,它是一个面向未来的丛书系列,一年一本,以团队调研、个人撰稿的模式,完成一套全开放性丛书。不得不说,好的创意是一本书成功的第一步。
关于时间的意义
可以说,时间是本书的策划眼。所以该书开篇第一章,谈的就是如何观察一棵树,一棵拥有漫长年轮且依旧生机勃勃的时间之树。书中提到了两棵2500年前由孔子手植的银杏树,而今依旧伫立在齐鲁平原上。它的存在,更多的是一种文化象征,即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璀璨文明。
之所以这本书从2018年开始落笔,或者是巧合,但更或者正如作者在书中提到的,生活在2018年的人感受到的是中国经济遇到的各种冲击:中美贸易摩擦、经济增长回落、股市下跌,人们感到了空前的焦虑与担忧。旧路标已经消失,新秩序尚未出现。作者预见,未来30年出现的一系列变化,将挑战我们的认知。
这一点,其实早在20世纪末一项名为“未来学”专业(通过定量、定时、定性和其他科学方法,探讨现代工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人类社会的影响,预测按人类需要所作选择实现的可能性)的兴起,对于未来社会的全方位深度探索便已经拉开序幕……
变量:改变未来的驱动力
从时间轴上的过往、当下到未来,本书中何帆提取的重要关键词,就是“变量”——一个充满话题性、挑战性和开放度的词。在历史回望的时间轴上,我们似乎把时间轴定得越远,一些规律性的东西,就越能看得清晰。但是在技术突飞猛进的今天,规律这把钥匙也在渐渐失去它过往的魔力,随之而来的是即将在奇点爆发的AI世界带来的各种变量。
作者认为,窥见真相全貌的有效方法,是在慢变量中寻找小趋势,“我们忽视慢变量,但慢变量才是牵引历史进程的火车头”。何为慢变量?比如,关于天气,我们一般关注的点都在天气预报中的现象,诸如台风将近、海上掀起波浪,但这背后的真正原因是月亮和太阳的引潮力引发的潮汐。作者认为,天气是快变量,月亮和太阳是慢变量。慢变量是一种一旦打开,就无法合上的趋势。书中提到,美国经济学家罗伯特·戈登教授,是一位观察慢变量的高手,他在2016年出版了一本厚达700多页的著作《美国增长的起落》,为人们提供了一种观察人类进步的上帝视角。人们看到的美国的快变量是技術进步,而戈登看到的是那个推动时代向度的慢变量:电。所有的一切新技术革命、生活方式的变化,都无法再摆脱电力的使用。这似乎为当今的中国找到了一种观察慢变量的模式。慢变量是定海神针,是驱动力,那么我们就可以由此研究大趋势和小趋势。
习惯思维,或许觉得大趋势更好观察,更有意义。但大趋势,如同洪水,它的到来的确显而易见,就好比股市中菜场大妈对行情的敏感度,她们看到的大趋势,往往已经没有太大的操作价值;作为社会中的个体,预见小趋势反而更有价值。在作者眼中,小趋势小众才是主流,当今时代,能让我们记得住名字的往往是小趋势的代表。全球熟知的马云,是无数蚂蚁般小众微商们的代表人物,无数的小微合作构成了一个跨越国界的大平台,而他们各自引领的往往是小众、小趋势,积沙成塔,是当今中国商业成功的秘诀。
讲完逻辑,何帆在书中提到了2018年其目力所及的几个变量:大国博弈、技术赋能、新旧融合、自下而上、重建社区。笔者窃以为,尽管这些变量和戈登看到的那个变量似乎还不是一个层面的,但也不失为一系列有价值的观测点。
变量:寻找小趋势的入门卡
关于无人机,人们往往想到的是跨越山河的高空拍摄,一种新的空间描述的使者,一种时髦的新玩意儿。那么,在中国广袤的大地上,哪里的无人机最多?答案竟然是我们大多数人未曾涉猎的无人区。这里令无人机大展拳脚的关键变量是:技术赋能。技术要获得成功,应用场景相当重要。2013年,两个玩无人机的极客发现一件奇怪的事情,有家新疆的公司购买了一大批他们生产的飞行控制系统,但就是不买无人机。那么,这些飞行系统被拿去做什么了呢?原来,他们的飞行系统被用于组装农用的植保无人机了。新疆地广人稀,在劳动力成本上升的压力下,从北疆到南疆,无人机找到了它在中国最接地气的应用场景和落地模式——农用。
这本书中,第二个吸睛的变量是:自下而上。自上而下,一直是彰显社会管理者主政能力的理想模式。一个完美的蓝图,自上而下的迅速传达与执行,诸如高铁、网银的确令国人感受到了龙行千里的速度与豪迈。但是利用市场规律,自下而上用脚投票,往往会在潜移默化中修造出一个更加坚如磐石的社会体系。
2018年,相信很多人会发现,随着城市大型购物商场地毯式铺开,连锁经营的不断推进,大城市内部以及城市之间的差异性正在不断缩小,网购令差异化购物体验变得不再重要。随之而来的小趋势便是:以位置、地段为主流的传统房地产金律将不再适用。人们发现有的城市已经开始收缩,人们的活动区域开始缩小。正如作者观察到的,未来城市正在发生着基因突变,从通勤率极高的单核城市向多核城市发展,一部分城市甚至已经自下而上地进行着精明收缩、自我迭代。比如东莞,没有中心的东莞似乎没有边界,却似乎连接着整个中国、整个世界,据调查,目前该城市是中国小学生数量增长率最高的城市,也就是说老龄化程度最低……
关于其他变量,笔者不再一一剧透。正如作者何帆所说,未来我们将步入一个没有航海图的水域,他关注的是从慢变量中寻找小趋势。未来,或许小众才是主流。相信不同领域的人们,都在不自觉地寻找着值得自己放手一搏的那个小趋势。
作为未来丛书的第一本,在自己创立的逻辑系统里,笔者认为,这本书的完成度已经算是高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