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416 文献标识码:B 收稿日期:2015-10-20
“德性”,即道德品性、至诚之性,是人基本而高贵的特性,是道德教育中的特有名词。“道德教育从其根本宗旨来说是‘使人成为人’的教育,就其具体目标来说是成功人的德性的教育”。可见德性在道德教育中的独特地位。
怎样才能实现人的和谐发展呢? 依托“生命教育”和“公民教育”这当代教育的两大支柱,结合教育局的“三有三讲”教育,立足于人的内外关系,我们进行了以德性养成为核心的新德育体系建构。
1.德性养成:彰显“三有三讲”的价值
“人”是德性教育的对象,德性教育指向人的自然属性,引导人的价值追求。从人的自然属性来看,德性教育的目标是建立人的客体性和谐,即“人的和谐”,通过“讲文明、讲礼貌、讲道德”而实现的外在和谐;从人的价值追求来看,德性教育的目标在于实现人的主体性和谐,即使人成为“有感恩心、有责任心、有进取心”的人,成为一个现实、完整的人。具体来说,德性的养成对学生个体发展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其一,促进情感道德的养成。它可以促使个体更加易于接受某种道德价值,引发情感共鸣,从而形成价值认同,推动道德知识转化为道德信念,使个体不游离于社会之外。
其二,引发道德行为的规善。向善、行为合乎德性,有责任感、有奉献精神、有公德心,敬他人、讲廉耻、秉礼让等道德行为形成源自个体的德性。
其三,推进知行合一的融合。知和行的统一,就是要使知识成为德性生成的外化途径,化知识为德性,化德性为超越。
2.“外得于人,内得于己”:获得“现实力量”的路径
哲学家康德指出:“德性的力量不过是一种准备条件,把责任的‘应该’转变成现实的力量。”排除自然生成的人的本性,这种道德力量的获得无非通过两种途径:即教育润化和文化化成。
(1)强化认识。强化是德性形成的起点,是道德内化的基础。对学校来讲,首先要从心育着手,从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特点出发,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使学生形成正确价值观,让心育领航个体发展;其次,要开展励志教育。关乎德性的励志资料非常丰富,选取适合不同成长阶段学生的小故事、小实例,来增强学生个体化知识为德性的信心,激发学生成长的精神动力;最后,要利用德育课堂建设,构建适合学生发展的德育课程体系。
(2)内化意识。德育的本质是一种精神文化,它的目标是满足人的精神成长。一方面,教育者要确立学生的德育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让学生在自我培育、自我教育、自我实践中努力实现知、情、意在高水平、高层次上的协调。另一方面,学生也要主动加强道德实践,在实践中努力改进不足,提高德性。
(3)情境创设。德性的养成离不开道德认识和道德情感。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会面临各种道德认识和情感上的选择,如果能从这些情感的交错中找到正确的处理方法,学生的德性自然得以丰盈。为此,教育者可以营造各种德育情境,激励和指导学生主动进行道德实践活动。比如,针对某学生平时处事优柔寡断、不敢得罪人的特点,可以设计一系列冲突情境:你手中有三张演唱会门票,有十几个同学向你要,你怎么办?课堂上老师刚点名批评过,你的同桌又向你要作业抄,你怎么办?……不同的德育情境的创设,可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认知,从而内化为德性。
(4)文化化成。德育本质上是一个文化过程。德性的养成从高层次上讲,是对德育文化的全面接受和认同,是情感和理性的统一。文化化人,精神成人。把文化方法化成“德性”,就是变知性化德育为发展性德育,整体构建德育体系,使德育诸要素形成一种富有特色的文化价值立场,从而获得一种文化的发展背景。
3.超越德性:回归“生活德育”的原点
赫舍尔认为:“存在从来就不是纯粹的存在,它总是牵涉到意义。意义的向度是做人所固有的,正如空间的向度对恒星和石头来说是固有的一样。”德性养成教育教会学生对自我的把握,学生在动态中把握道德对个体的要求和意义,从而实现道德情感向道德行为的转化。“外得于人,内得于己”,在这一过程中,显然道德个体的觉醒和社会层面的映射都会对个体德性的形成产生影响。一个人内在的道德自我必须和社会自我相吻合,且不断在发展中实现自我价值,实现知、情、意诸方面整合,凸显现实的和活生生的人格升华。
无论是教育润化,还是文化化成,对人和谐发展的诉求未曾变化。我们的德育工作必须有更多的张力,赋予灵性,贴近生活,亲近学生,回归生活的德育的原点。我们只有从德育工作的基点做起,优化德性教育的语境,“和”而不疏,和而不同,才能在实践中获得教育智慧,最终实现“和谐共生”。
“德性”,即道德品性、至诚之性,是人基本而高贵的特性,是道德教育中的特有名词。“道德教育从其根本宗旨来说是‘使人成为人’的教育,就其具体目标来说是成功人的德性的教育”。可见德性在道德教育中的独特地位。
怎样才能实现人的和谐发展呢? 依托“生命教育”和“公民教育”这当代教育的两大支柱,结合教育局的“三有三讲”教育,立足于人的内外关系,我们进行了以德性养成为核心的新德育体系建构。
1.德性养成:彰显“三有三讲”的价值
“人”是德性教育的对象,德性教育指向人的自然属性,引导人的价值追求。从人的自然属性来看,德性教育的目标是建立人的客体性和谐,即“人的和谐”,通过“讲文明、讲礼貌、讲道德”而实现的外在和谐;从人的价值追求来看,德性教育的目标在于实现人的主体性和谐,即使人成为“有感恩心、有责任心、有进取心”的人,成为一个现实、完整的人。具体来说,德性的养成对学生个体发展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其一,促进情感道德的养成。它可以促使个体更加易于接受某种道德价值,引发情感共鸣,从而形成价值认同,推动道德知识转化为道德信念,使个体不游离于社会之外。
其二,引发道德行为的规善。向善、行为合乎德性,有责任感、有奉献精神、有公德心,敬他人、讲廉耻、秉礼让等道德行为形成源自个体的德性。
其三,推进知行合一的融合。知和行的统一,就是要使知识成为德性生成的外化途径,化知识为德性,化德性为超越。
2.“外得于人,内得于己”:获得“现实力量”的路径
哲学家康德指出:“德性的力量不过是一种准备条件,把责任的‘应该’转变成现实的力量。”排除自然生成的人的本性,这种道德力量的获得无非通过两种途径:即教育润化和文化化成。
(1)强化认识。强化是德性形成的起点,是道德内化的基础。对学校来讲,首先要从心育着手,从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特点出发,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使学生形成正确价值观,让心育领航个体发展;其次,要开展励志教育。关乎德性的励志资料非常丰富,选取适合不同成长阶段学生的小故事、小实例,来增强学生个体化知识为德性的信心,激发学生成长的精神动力;最后,要利用德育课堂建设,构建适合学生发展的德育课程体系。
(2)内化意识。德育的本质是一种精神文化,它的目标是满足人的精神成长。一方面,教育者要确立学生的德育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让学生在自我培育、自我教育、自我实践中努力实现知、情、意在高水平、高层次上的协调。另一方面,学生也要主动加强道德实践,在实践中努力改进不足,提高德性。
(3)情境创设。德性的养成离不开道德认识和道德情感。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会面临各种道德认识和情感上的选择,如果能从这些情感的交错中找到正确的处理方法,学生的德性自然得以丰盈。为此,教育者可以营造各种德育情境,激励和指导学生主动进行道德实践活动。比如,针对某学生平时处事优柔寡断、不敢得罪人的特点,可以设计一系列冲突情境:你手中有三张演唱会门票,有十几个同学向你要,你怎么办?课堂上老师刚点名批评过,你的同桌又向你要作业抄,你怎么办?……不同的德育情境的创设,可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认知,从而内化为德性。
(4)文化化成。德育本质上是一个文化过程。德性的养成从高层次上讲,是对德育文化的全面接受和认同,是情感和理性的统一。文化化人,精神成人。把文化方法化成“德性”,就是变知性化德育为发展性德育,整体构建德育体系,使德育诸要素形成一种富有特色的文化价值立场,从而获得一种文化的发展背景。
3.超越德性:回归“生活德育”的原点
赫舍尔认为:“存在从来就不是纯粹的存在,它总是牵涉到意义。意义的向度是做人所固有的,正如空间的向度对恒星和石头来说是固有的一样。”德性养成教育教会学生对自我的把握,学生在动态中把握道德对个体的要求和意义,从而实现道德情感向道德行为的转化。“外得于人,内得于己”,在这一过程中,显然道德个体的觉醒和社会层面的映射都会对个体德性的形成产生影响。一个人内在的道德自我必须和社会自我相吻合,且不断在发展中实现自我价值,实现知、情、意诸方面整合,凸显现实的和活生生的人格升华。
无论是教育润化,还是文化化成,对人和谐发展的诉求未曾变化。我们的德育工作必须有更多的张力,赋予灵性,贴近生活,亲近学生,回归生活的德育的原点。我们只有从德育工作的基点做起,优化德性教育的语境,“和”而不疏,和而不同,才能在实践中获得教育智慧,最终实现“和谐共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