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黄金时代》上映前,罗大佑谱曲并演唱的电影主题曲《只得一生》也引发了乐迷们的热议。最近,从《黄金时代》分离出来的当代民谣合辑《自由之声》也诞生了。
今年初秋,在北京门头沟的一个小山村,一群民谣音乐人兴致勃勃地爬上了一个山顶,进行了一次田野录音。周云蓬、小河、钟立风、邵夷贝、宋冬野、莫西子诗,青春正当年的甲午六君子联手了这次行动。在没有人烟的天地间,他们在风、知了、狗叫、飞机的背景和声中,完成了这个气壮山河的原生态录音。
《自由之声》像一种精神上的召集,把这几位70后到80后音乐人聚集在一起。萧红是一根线索,这位中国文艺青年的老前辈尽管已辞世七十多年,但她在文学里所寻找的自由之精神,哪怕在这个时代没有受到特别的青睐,但总会默默地呼应着那一小撮物以类聚者。
在2014《自由之声》这张合辑里,五位创作人各有两首作品,莫西子诗一首。在这六位创作人中,周云蓬更像一个中国民谣的老大哥,他的作品既保留着诗歌的清冷,又夹带着一个现实批判者的热忱。他今年的新专辑《四月旧州》是对林昭的一次致敬。从林昭回到萧红,这种鱼跃越过了一个又一个冷酷的时代肩膀,放缓了节奏,它更像一次对故人的思念。周云蓬谱曲创作的《奇怪的果子》和《沙粒》延续了他作品中一贯的诗的意象,在看似平淡无奇的景物里,却散发着最柔软的体温。
“我的心中积满了沙石,因此我想望着的,只是旷野、高山和飞鸟。”这段萧红七十多年前写下的文字,在2014终于有了一段1分49秒声音的注释。周云蓬淡淡地唱着,仿佛在回忆着一位失联很久的故友。那是一幅笔墨简约的画,在荒凉如野的天地里,沙石化作了一支画笔,轻轻抖落着人们的心事。我仿佛又看见了这样的景象:野雀高飞。小河和周云蓬仿佛心有灵犀,他为萧红配乐的一段文字也一致地简约,“在乡村,人和动物一起忙着生,忙着死……”忙忙碌碌的人生,说穿了只是在应付繁衍的任务,那口半死不活的气,握不到世界的美,也看不透生命的痛。小河的演唱,就像在荒野里穿行的狂僧,他无所谓地歌唱,一首歌正是一个生死场。
就在萧红这趟迟到了70年的感召下,这些年轻的民谣唱作人也写出了自己对自由的理解。小河全新的创作《黑牛白牛》竟然闻出了山歌的气味。那是一个在山野里走了一辈子的农家汉子,他一路走,一路惦记着自己思念的人,赶着这些相亲相爱的黑牛白牛黄牛和红牛,他灼疼的心儿也就不那么痛了。
莫西子诗出现在这个合辑里,无数是最抢眼的。他的快速崛起,无数是一出生动的戏剧。通过一首万众瞩目的歌,他成为娱乐焦点,但在9月发表的第一张专辑《原野》里,他脱下了亮丽的外衣,恢复了一个山歌手的角色。他在《自由之声》里谱曲创作的一首《彷徨》,注明文字来自萧红和鲁迅。我认为莫西子诗更多是受到鲁迅和萧红的精神启迪,写下象征他们精神形象的一部诗歌,在这首2014版的《彷徨》里,莫西子诗洗尽了曾经的深情和纯真,替之以更加灰暗的心情,来重新勾勒那个心灰意冷的时代气场。“我将沉默着,在黑夜里,举灰黑的手装作喝干一杯酒。”在喧嚣的时代,做一个沉默者,既是危险的,更是安全的。每个人对安全都有着自己的定义。在炮火战乱中挺着大肚子辗转流离的萧红,虽然朝不保夕,但同样有着自己对安全的定义、对自由的捕捉。
从鲁迅到萧红,从黄金时代到未亡的诗歌,《自由之声》是一次关于遥远的搜索。“我只看到一个个的人,黄发垂髫,饮食男女,更大的风物需要在未来在高处俯瞰。”(周云蓬)天地是走石,人即是飞沙。在《自由之声》的封面上,这趟2014的走石与飞沙正形成了一个简约的构图,那简约的线条,正呼应了一个萧瑟至极的黄金时代。
今年初秋,在北京门头沟的一个小山村,一群民谣音乐人兴致勃勃地爬上了一个山顶,进行了一次田野录音。周云蓬、小河、钟立风、邵夷贝、宋冬野、莫西子诗,青春正当年的甲午六君子联手了这次行动。在没有人烟的天地间,他们在风、知了、狗叫、飞机的背景和声中,完成了这个气壮山河的原生态录音。
《自由之声》像一种精神上的召集,把这几位70后到80后音乐人聚集在一起。萧红是一根线索,这位中国文艺青年的老前辈尽管已辞世七十多年,但她在文学里所寻找的自由之精神,哪怕在这个时代没有受到特别的青睐,但总会默默地呼应着那一小撮物以类聚者。
在2014《自由之声》这张合辑里,五位创作人各有两首作品,莫西子诗一首。在这六位创作人中,周云蓬更像一个中国民谣的老大哥,他的作品既保留着诗歌的清冷,又夹带着一个现实批判者的热忱。他今年的新专辑《四月旧州》是对林昭的一次致敬。从林昭回到萧红,这种鱼跃越过了一个又一个冷酷的时代肩膀,放缓了节奏,它更像一次对故人的思念。周云蓬谱曲创作的《奇怪的果子》和《沙粒》延续了他作品中一贯的诗的意象,在看似平淡无奇的景物里,却散发着最柔软的体温。
“我的心中积满了沙石,因此我想望着的,只是旷野、高山和飞鸟。”这段萧红七十多年前写下的文字,在2014终于有了一段1分49秒声音的注释。周云蓬淡淡地唱着,仿佛在回忆着一位失联很久的故友。那是一幅笔墨简约的画,在荒凉如野的天地里,沙石化作了一支画笔,轻轻抖落着人们的心事。我仿佛又看见了这样的景象:野雀高飞。小河和周云蓬仿佛心有灵犀,他为萧红配乐的一段文字也一致地简约,“在乡村,人和动物一起忙着生,忙着死……”忙忙碌碌的人生,说穿了只是在应付繁衍的任务,那口半死不活的气,握不到世界的美,也看不透生命的痛。小河的演唱,就像在荒野里穿行的狂僧,他无所谓地歌唱,一首歌正是一个生死场。
就在萧红这趟迟到了70年的感召下,这些年轻的民谣唱作人也写出了自己对自由的理解。小河全新的创作《黑牛白牛》竟然闻出了山歌的气味。那是一个在山野里走了一辈子的农家汉子,他一路走,一路惦记着自己思念的人,赶着这些相亲相爱的黑牛白牛黄牛和红牛,他灼疼的心儿也就不那么痛了。
莫西子诗出现在这个合辑里,无数是最抢眼的。他的快速崛起,无数是一出生动的戏剧。通过一首万众瞩目的歌,他成为娱乐焦点,但在9月发表的第一张专辑《原野》里,他脱下了亮丽的外衣,恢复了一个山歌手的角色。他在《自由之声》里谱曲创作的一首《彷徨》,注明文字来自萧红和鲁迅。我认为莫西子诗更多是受到鲁迅和萧红的精神启迪,写下象征他们精神形象的一部诗歌,在这首2014版的《彷徨》里,莫西子诗洗尽了曾经的深情和纯真,替之以更加灰暗的心情,来重新勾勒那个心灰意冷的时代气场。“我将沉默着,在黑夜里,举灰黑的手装作喝干一杯酒。”在喧嚣的时代,做一个沉默者,既是危险的,更是安全的。每个人对安全都有着自己的定义。在炮火战乱中挺着大肚子辗转流离的萧红,虽然朝不保夕,但同样有着自己对安全的定义、对自由的捕捉。
从鲁迅到萧红,从黄金时代到未亡的诗歌,《自由之声》是一次关于遥远的搜索。“我只看到一个个的人,黄发垂髫,饮食男女,更大的风物需要在未来在高处俯瞰。”(周云蓬)天地是走石,人即是飞沙。在《自由之声》的封面上,这趟2014的走石与飞沙正形成了一个简约的构图,那简约的线条,正呼应了一个萧瑟至极的黄金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