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国人艾恺认为梁漱溟是一个文化守成主义者,他的思想在当下不易为人所接受,同时他认为,百年后回顾20世纪中国的思想家,或许只有梁和少数几个人才经得住时间的考验,为历史所记住。从梁漱溟的选择和实验中,我们可以窥探出中国在现代化进程中的两难处境,道路的问题仍是迷思,而他身体力行的精神在当下仍是一种激励。
艾恺对东方历史的初始印象,是它有一种文明的持续性。或许,这是他对梁漱溟,这样一个有着“中国文化守成主义者”之称的东方学者产生兴趣的一种解释。
当然,它也充满偶然—因为研习西方史的人太多了,他研究意大利史的愿望就被老师善意劝阻。于是,考入芝加哥大学研究东亚历史,并跟随因撰写《美国在中国的失败,1941-1950》而声名大噪的邹谠攻读硕士。准备论文过程中,在一堆批判杨献珍、周谷城的文章中,他发现了梁漱溟的名字。那是上世纪六十年代,“当时只有梁漱溟一个人为中国固有文化做辩护,为什么没有人理他?我愿意研究他。”
1975年,艾恺完成了博士论文《最后的儒家:梁漱溟与中国现代化的两难》,并因此获得了“研究梁漱溟第一人”的称誉。1979年,同名书出版。
出版前,他曾试图见梁漱溟,但因为“文革”,就被耽搁下来。直到1980年,他意外地接到了梁漱溟托人传达来的口信:希望艾恺去访问他,还有新作给他看。于是,他赶赴中国。之后,他两个系列的采访被以对话的形式整理成单行本《这个世界会好吗:梁漱溟晚年口述》,2006年出版后,长销至今。
和梁漱溟见面的交谈让艾恺对梁漱溟如何定位自己,是佛家还是儒家,产生困惑。在书中,艾恺依据1921年梁漱溟的弃佛转儒的公开宣布,认定他是儒家。但交谈中,梁漱溟表示“我抛弃了佛家,但同时也没有真的抛弃它。”即使他公开宣布转向儒家的时候,也认定只有通过佛教才能最终拯救人类。20世纪50年代前,梁漱溟一直朝气蓬勃地参与世俗生活,直到晚年,半隐居生活强化了他对终极现实的亲近,他多次提到自己的愿望是隐居山寺,过一个僧人的生活。但最后,他爽快地告诉艾恺,自己可以接受“最后的儒家”这个称号。
今年是梁漱溟诞辰120周年,在艾恺专程赶来的系列纪念会上,他多次解释“最后的儒家”的意思,试图纠正大家的误解。在他看来,英文中的最后,并非来指结束,而是指一种引发感情的叹息,而近代中国,只有梁漱溟一人保持了儒者的传统和骨气。
艾恺说,作为一个历史学家,他很想稍微修改下自己之前对梁漱溟的评价。近几十年,他介绍梁漱溟时,多喜欢用“哲学家”,但严格意义来讲,梁漱溟更主要的历史角色是一个活动家。“有点像印度的甘地”,艾恺这样打比方。
在艾恺的回忆中,当他首次见到梁漱溟时,梁就强调自己“不是一个学者,我承认自己是一个有思想的人,并且是本着自己的思想践行的人”。最后一次在公众场合露面是在1987年11月份,当时,在一个学术研讨会上,他拍着桌子大声讲:“我是一个要拼命干的人,我一生就是拼命干的。”
1931年,梁漱溟的《乡村建设理论》出版,同年,他在邹平县成立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此前,他曾在广东倡导“乡治”、在河南尝试“村治”。他认为中国社会是“以乡村为基础,并以乡村为主体”的,而中国近百年史,近乎一部乡村破坏史。所以,他希望通过乡村建设来改造中国的社会构造。
梁漱溟所践行的乡村建设把新的生活方式带到农民中,而且“纳社会运动于教育之中,以教育解决社会问题”。他着眼于乡村文化的内部,试图培养农民关心公共事务的能力,传达价值理念。
很多人认为梁漱溟的乡村建设最终失败了,艾恺却不这么认为,他说他多次去邹平了解当年乡村建设理论实验的经过和成效,认为梁漱溟提出的确实是建设中国的长期方案,而且,“并非任何事都宜于根据我们眼见的成败去认识和估量。”
艾恺对东方历史的初始印象,是它有一种文明的持续性。或许,这是他对梁漱溟,这样一个有着“中国文化守成主义者”之称的东方学者产生兴趣的一种解释。
当然,它也充满偶然—因为研习西方史的人太多了,他研究意大利史的愿望就被老师善意劝阻。于是,考入芝加哥大学研究东亚历史,并跟随因撰写《美国在中国的失败,1941-1950》而声名大噪的邹谠攻读硕士。准备论文过程中,在一堆批判杨献珍、周谷城的文章中,他发现了梁漱溟的名字。那是上世纪六十年代,“当时只有梁漱溟一个人为中国固有文化做辩护,为什么没有人理他?我愿意研究他。”
1975年,艾恺完成了博士论文《最后的儒家:梁漱溟与中国现代化的两难》,并因此获得了“研究梁漱溟第一人”的称誉。1979年,同名书出版。
出版前,他曾试图见梁漱溟,但因为“文革”,就被耽搁下来。直到1980年,他意外地接到了梁漱溟托人传达来的口信:希望艾恺去访问他,还有新作给他看。于是,他赶赴中国。之后,他两个系列的采访被以对话的形式整理成单行本《这个世界会好吗:梁漱溟晚年口述》,2006年出版后,长销至今。
和梁漱溟见面的交谈让艾恺对梁漱溟如何定位自己,是佛家还是儒家,产生困惑。在书中,艾恺依据1921年梁漱溟的弃佛转儒的公开宣布,认定他是儒家。但交谈中,梁漱溟表示“我抛弃了佛家,但同时也没有真的抛弃它。”即使他公开宣布转向儒家的时候,也认定只有通过佛教才能最终拯救人类。20世纪50年代前,梁漱溟一直朝气蓬勃地参与世俗生活,直到晚年,半隐居生活强化了他对终极现实的亲近,他多次提到自己的愿望是隐居山寺,过一个僧人的生活。但最后,他爽快地告诉艾恺,自己可以接受“最后的儒家”这个称号。
今年是梁漱溟诞辰120周年,在艾恺专程赶来的系列纪念会上,他多次解释“最后的儒家”的意思,试图纠正大家的误解。在他看来,英文中的最后,并非来指结束,而是指一种引发感情的叹息,而近代中国,只有梁漱溟一人保持了儒者的传统和骨气。
艾恺说,作为一个历史学家,他很想稍微修改下自己之前对梁漱溟的评价。近几十年,他介绍梁漱溟时,多喜欢用“哲学家”,但严格意义来讲,梁漱溟更主要的历史角色是一个活动家。“有点像印度的甘地”,艾恺这样打比方。
在艾恺的回忆中,当他首次见到梁漱溟时,梁就强调自己“不是一个学者,我承认自己是一个有思想的人,并且是本着自己的思想践行的人”。最后一次在公众场合露面是在1987年11月份,当时,在一个学术研讨会上,他拍着桌子大声讲:“我是一个要拼命干的人,我一生就是拼命干的。”
1931年,梁漱溟的《乡村建设理论》出版,同年,他在邹平县成立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此前,他曾在广东倡导“乡治”、在河南尝试“村治”。他认为中国社会是“以乡村为基础,并以乡村为主体”的,而中国近百年史,近乎一部乡村破坏史。所以,他希望通过乡村建设来改造中国的社会构造。
梁漱溟所践行的乡村建设把新的生活方式带到农民中,而且“纳社会运动于教育之中,以教育解决社会问题”。他着眼于乡村文化的内部,试图培养农民关心公共事务的能力,传达价值理念。
很多人认为梁漱溟的乡村建设最终失败了,艾恺却不这么认为,他说他多次去邹平了解当年乡村建设理论实验的经过和成效,认为梁漱溟提出的确实是建设中国的长期方案,而且,“并非任何事都宜于根据我们眼见的成败去认识和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