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为了使高校学生建立良好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使其形成科学的学习观念,本文结合高校通识教育的现实状况,提出了一些对应的优化建议,为读者提供了一些参考资料。
【关键词】高校 通识教育 优化建议
【课题】课题名称:基于OBE模式的《素質体验课》教学改革与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16-0016-02
在高校通识课程学习期间,学生要清楚的认识到这个阶段自主能动性是非常重要的,针对个人能力存在的一些问题和不足,要适应课程学习节奏,在良好的课堂环境中,建立积极的通识学习思维观念。
一、高校通识教育现状
(一)学生不重视自主能动性的发挥
过去,在高校通识教育过程中,许多学生的思想认识都是片面的,以为大学学习主要针对的是专业理论课程,通识课程有时间就学,没时间就不学,对教师在课堂上讲解的通识内容理解得不够深入,因此很难建立良好的价值观念。
(二)高校通识教育的局限性
通识教育主要包括:人文科学、自然科学、人文艺术以及历史政治等课程,这些课程所涉及的知识非常广泛,可对于很多大学生来说,自己对有些科目根本不感兴趣,而且认为没必要去学习,因此在选择与专业相关课程的时候,忽略了通识教育所发挥的作用,很难真正有效地利用通识教育,使其发挥最大效果,这便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课堂教学质量,对学生未来道路的发展产生了阻碍。
(三)通识教育系统不够完善
当前,大学教育里的教学资源集中体现在专业课程上,虽然这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学生具备扎实的理论,但是这并不符合育人的标准,也没有帮助学生培养的良好的价值观念。探究其根源,这些问题的出现主要由于通识教育系统不够完善,不能为学生提供完整的学习平台,而根据相关调查显示,高校学生大多对通识教育有着很强的学习愿望,苦于没有丰富的教学资源,因此,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很难全面提升。
二、高校通识教育的优化建议
(一)努力提升通识教育的地位
通识教育已经实施了20余栽,经过教师的共同努力,已经逐步正规和完善,但是学生的思维观念还受到过去应试教育的影响,认为大学的学习任务主要是熟练掌握专业知识和技术,并没有科学、客观地认识和理解通识教育对自身发展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这就要求高校学生不仅要突破原有的思维桎梏,重新认识通识课程学习的重要性,清楚的了解大学学习的主要目的,且不要将专业课程与通识课程形成对立思想,要使二者协调统一,让学生在通识教育中感受到人文情怀,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此外,学生在通识课堂上要发挥自身的积极主动性型,客观的选择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而且要选择符合自己兴趣爱好的课程,保证课堂学习切实有效。
(二)合理利用高效通识教育资源
现代高校要高度重视通识教育,积极开发各种教育资源,扩展教育途径,有效完善通识教育课程的教学方案,使学生可以有更多的选择余地。同时,学生也要合理利用大学里提供的通识教育资源,选择出与自身发展相符合的课程,并且在课程中保持高度的注意力,在教师的指导下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实力。另外,学生还要关注大学里设置的一些精品课程,通过学习这些课程,补充自己在价值观念上的不足,还可以利用互联网工具,查找经典的通识课程教学案例,将课上课下有机融合,从而保证课堂的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加强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我国大学教育中的学分制度与其他国家的教育有些类似,其最终的教育目标都是为社会培养出素质高、综合能力强,并且具有创新意识的高级人才,这样看来,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是成为他们适应社会的必要条件。因此,高校学生要清楚的了解通识课程对自身素养提高所起到的作用,认识到通识课程学习的重要性。另外,学生们要积极踊跃地参加校内举办的一些专家讲座,以及专业的学习培训,这是学校帮助学生提升综合素质的主要途径,从而能够积极发挥通识课程的效果,努力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补充能力上的不足
在大学教育中文科生和理科生的区分没有在中学那样明显,很多学生在大一时都不太适应这种教学模式,因此,学生为了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就会将一些偏理性的通识学科作为首选,同时改变传统的思维观念,快速的融入到大学通识课堂学习中。
结束语
面对当前高校通识教育的现实状况,我们发现大学通识教学质量还需要进一步提高,还不能完全满足与大学生自身发展要求,没有帮助学生在社会竞争中占有较多的优势。因此,大学生要突破过去通识课程学习中的落后思想,将学习时间分配给通识课程一些,努力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同时也要发挥自身的积极主动性,认识到大学学习的最终目标,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参考文献:
[1]廖倩,何光耀.慕课视域下新建应用型本科高校通识教育课程教学改革[J].教育观察,2017(4):64-66.
【关键词】高校 通识教育 优化建议
【课题】课题名称:基于OBE模式的《素質体验课》教学改革与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16-0016-02
在高校通识课程学习期间,学生要清楚的认识到这个阶段自主能动性是非常重要的,针对个人能力存在的一些问题和不足,要适应课程学习节奏,在良好的课堂环境中,建立积极的通识学习思维观念。
一、高校通识教育现状
(一)学生不重视自主能动性的发挥
过去,在高校通识教育过程中,许多学生的思想认识都是片面的,以为大学学习主要针对的是专业理论课程,通识课程有时间就学,没时间就不学,对教师在课堂上讲解的通识内容理解得不够深入,因此很难建立良好的价值观念。
(二)高校通识教育的局限性
通识教育主要包括:人文科学、自然科学、人文艺术以及历史政治等课程,这些课程所涉及的知识非常广泛,可对于很多大学生来说,自己对有些科目根本不感兴趣,而且认为没必要去学习,因此在选择与专业相关课程的时候,忽略了通识教育所发挥的作用,很难真正有效地利用通识教育,使其发挥最大效果,这便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课堂教学质量,对学生未来道路的发展产生了阻碍。
(三)通识教育系统不够完善
当前,大学教育里的教学资源集中体现在专业课程上,虽然这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学生具备扎实的理论,但是这并不符合育人的标准,也没有帮助学生培养的良好的价值观念。探究其根源,这些问题的出现主要由于通识教育系统不够完善,不能为学生提供完整的学习平台,而根据相关调查显示,高校学生大多对通识教育有着很强的学习愿望,苦于没有丰富的教学资源,因此,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很难全面提升。
二、高校通识教育的优化建议
(一)努力提升通识教育的地位
通识教育已经实施了20余栽,经过教师的共同努力,已经逐步正规和完善,但是学生的思维观念还受到过去应试教育的影响,认为大学的学习任务主要是熟练掌握专业知识和技术,并没有科学、客观地认识和理解通识教育对自身发展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这就要求高校学生不仅要突破原有的思维桎梏,重新认识通识课程学习的重要性,清楚的了解大学学习的主要目的,且不要将专业课程与通识课程形成对立思想,要使二者协调统一,让学生在通识教育中感受到人文情怀,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此外,学生在通识课堂上要发挥自身的积极主动性型,客观的选择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而且要选择符合自己兴趣爱好的课程,保证课堂学习切实有效。
(二)合理利用高效通识教育资源
现代高校要高度重视通识教育,积极开发各种教育资源,扩展教育途径,有效完善通识教育课程的教学方案,使学生可以有更多的选择余地。同时,学生也要合理利用大学里提供的通识教育资源,选择出与自身发展相符合的课程,并且在课程中保持高度的注意力,在教师的指导下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实力。另外,学生还要关注大学里设置的一些精品课程,通过学习这些课程,补充自己在价值观念上的不足,还可以利用互联网工具,查找经典的通识课程教学案例,将课上课下有机融合,从而保证课堂的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加强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我国大学教育中的学分制度与其他国家的教育有些类似,其最终的教育目标都是为社会培养出素质高、综合能力强,并且具有创新意识的高级人才,这样看来,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是成为他们适应社会的必要条件。因此,高校学生要清楚的了解通识课程对自身素养提高所起到的作用,认识到通识课程学习的重要性。另外,学生们要积极踊跃地参加校内举办的一些专家讲座,以及专业的学习培训,这是学校帮助学生提升综合素质的主要途径,从而能够积极发挥通识课程的效果,努力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补充能力上的不足
在大学教育中文科生和理科生的区分没有在中学那样明显,很多学生在大一时都不太适应这种教学模式,因此,学生为了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就会将一些偏理性的通识学科作为首选,同时改变传统的思维观念,快速的融入到大学通识课堂学习中。
结束语
面对当前高校通识教育的现实状况,我们发现大学通识教学质量还需要进一步提高,还不能完全满足与大学生自身发展要求,没有帮助学生在社会竞争中占有较多的优势。因此,大学生要突破过去通识课程学习中的落后思想,将学习时间分配给通识课程一些,努力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同时也要发挥自身的积极主动性,认识到大学学习的最终目标,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参考文献:
[1]廖倩,何光耀.慕课视域下新建应用型本科高校通识教育课程教学改革[J].教育观察,2017(4):64-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