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使得信息素养成为现代人必须具备的一种品质,而直接与这种诉求相呼应的信息科技课程也先后走进了各级各类学校的课程计划中。高中阶段的信息技术课程下连以综合实践活动形态存在的初中信息技术教育,上接高校各专业的信息技术课程,这对于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有着特殊的要求。随着高中课改的全面推进,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得到了普遍的发展,但是现阶段的高中信息科技课教学处于一种尴尬的境地。原因很多,主要是因其末列入高考科目,受指挥棒的干扰,学生将大部分时间和精力放在高考科目;再者由于初中信息技术课主要以实践形式的课为主,而刚进入高中的学生想当然地将高中信息科技课视为实践形式课,想当然地认为这门课的内容就是玩电脑,这种认识与高中信息科技课程中涉及的各种专业性和抽象性较强的教学要求反差甚大,使得很多学生在接触了课程内容后表现出一定的失望情绪,以至难以适从。可见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已是当务之急。只有以学生为中心,让他们进入乐学,好学的状态,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才能得到发展,信息素养才可能得以提高,信息科技学科才会受到更多学生的重视和喜爱。
一、以学生为中心,重新梳理教学内容
高中信息科技教材侧重理论知识,许多内容对学生而言是枯燥抽象的。如果教师仅仅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或通过等级考试而让学生强记硬背,势必会造成学生的抵触情绪,引发消极的心理倾向。因此,教师自己先要转变观念,以学生为中心,站在学生的立场来思考问题,挖掘教材中的潜在内容,对教学内容进行重新梳理,使得授课内容更符合学生的个性特点和认知规律,以激发其学习兴趣。比如在《算法的表示方法》一章节中,对概念和特点的描述都是一笔概括,内容既空洞又抽象。为此,我对这部分内容进行重新梳理,以一个常见的趣味题导入教学:一个农夫带着一只狼、一只羊和篮子菜渡河,渡口只有一条小船,农夫一次只能带一样东西过河,问农夫怎样才能渡过河?问题一出,学生的兴趣立刻被激发起来,他们展开了积极的思索和热烈的讨论。当学生在思考渡河方案的时候,我又在黑板上设计了一个渡河步骤表,请他们将自己思考的方案直接填入表格。然后经过比较、引导,找到正确的答案。这样不仅使学生能较容易地理解算法的涵义,而且通过观察表中列出的既定步骤,还能体会且总结出算法的步骤化、有限性、确定性等几个重要特征,同时也为后续的教学作了一个铺垫。需要注意的是,教材中有很多概念和知识都可以通过举例、打比方等方式来分析讲解。可见重新梳理教学内容,可使枯燥的理论知识变得具体、形象,具有趣味性,更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如果教师在讲解时能在深入浅出,直观生动上下功夫,学生不仅能习得知识发展技能,而且有助于其进入良性循环的学习轨道。
二、以学生为中心,优化教学方法
高中信息科技这门学科的教材内容比较丰富,知识范围较广,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信息素养能力。这就需要教师从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实际需要出发,优化教学方法,提高 教学效益。了解学生对信息科技的知晓度,思考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理解教学内容。比如统一教材第二章《信息技术工具——计算机》第一小节“计算机硬件系统”这块内容,因为现在家庭电脑拥有率已经很高,许多同学对于计算机硬件都有一些认识,有些学生还很精通。在关于计算机硬件系统的教学实践中,我尝试了分小组合作讨论的方法。在“学生为中心”课改理论指导下,我先挑几个比较精通电脑的同学任各小组的组长,再让小组长各自挑四五个同学作为合作伙伴,在小组长的带领下每小组都拆解一台计算机,并在小组内就计算机各个部件的名称、作用、技术指标等进行交流,再让小组长记录下来,最后各小组派代表上讲台讲解讨论的结果。在各组代表讲解的同时,请其他学生指出其介绍中的不足或者有误的地方,进行补充纠正,最终由教师对大家的交流进行归纳、总结。通过这样的教学设计,一方面通过自己动手拆解计算机,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调动每位学生合作学习的积极性,促进知识的分享和互补,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还能营造良好的学习气氛;另一方面通过学生的讲解和评说,也便于教师发现学生常见的认识误区与知识缺漏,从而有针对性地纠正补充。整节课中,由于教学方式发生了变化,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得以确立,学生的注意力变得相当集中,课堂气氛也很轻松,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以学生为中心,优化教学评价
由于种种原因,一年一度的信息科技等级考试已经不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这种评价方式也不能全面反映学生所掌握的知识水平和操作技能。然而,明确的适当的评价又是刺激学生学习的一种有效手段,是不可或缺的教学环节之一。所以如何“以学生为中心”优化教学评价,既让学生有学习目标,又能提升他们学习的动力和兴趣,更重要的是还能全方位地评价他们的能力。我个人认为,教师合理利用教材,拓展教材内容,加之对学生进行正确恰当的引导,实现以上评价并非难事。比如在学完《算法与程序设计》内容之后,学生可能会觉得学习这些内容没有什么用处,跟生活好像有点脱节,如果老师在此时按常规进行复习,做题目、考试、讲重点,学生肯定兴趣不高,如何让他们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觉得学有所用?这时我引导学生思考出租车是如何计费的?地铁票价是如何计费的?地铁换乘费用又是如何计算的等很多交通计费问题。因为这些问题都是跟我们生活紧密相贴的,所以很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抓住学生的兴趣点,我让学生以项目的形式来探讨一下算法在交通问题中的应用。具体实施过程是:首先让他们分组,并选好课题,明确分工;其次按照分工完成各自的任务;再次交流展示小组成果;最后由学生反思、总结,教师归纳、点评。实施过程中还强调了学习评价,即自我评价、组内评价、组间评价、教师对个人评价和教师对小组评价。通过这种过程评价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在知己知彼、扬长避短中增强学习进取心和合作学习精神。学生不但巩固和强化了知识内容,还能提高信息化环境下的学习能力,形成正确的学习态度和方法,发展学生的高级思维,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
总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设计、教学实践是优化课堂教学,提高学生学习成绩的关键。在教学中,教师要真正确立“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激发学习乐学,好学的情感,挖掘学生的潜能,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实践意识和竞争意识,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中学习信息技术、运用信息技术,以达到教学的最佳效果。只有牢固树立,深入实践“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不断地思考、实践、总结,才能更好地掌握学科教学规律,才能更有效地采取合适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提升教学效益,才能真正培养出具有自主学习能力和良好信息素养的学生。
一、以学生为中心,重新梳理教学内容
高中信息科技教材侧重理论知识,许多内容对学生而言是枯燥抽象的。如果教师仅仅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或通过等级考试而让学生强记硬背,势必会造成学生的抵触情绪,引发消极的心理倾向。因此,教师自己先要转变观念,以学生为中心,站在学生的立场来思考问题,挖掘教材中的潜在内容,对教学内容进行重新梳理,使得授课内容更符合学生的个性特点和认知规律,以激发其学习兴趣。比如在《算法的表示方法》一章节中,对概念和特点的描述都是一笔概括,内容既空洞又抽象。为此,我对这部分内容进行重新梳理,以一个常见的趣味题导入教学:一个农夫带着一只狼、一只羊和篮子菜渡河,渡口只有一条小船,农夫一次只能带一样东西过河,问农夫怎样才能渡过河?问题一出,学生的兴趣立刻被激发起来,他们展开了积极的思索和热烈的讨论。当学生在思考渡河方案的时候,我又在黑板上设计了一个渡河步骤表,请他们将自己思考的方案直接填入表格。然后经过比较、引导,找到正确的答案。这样不仅使学生能较容易地理解算法的涵义,而且通过观察表中列出的既定步骤,还能体会且总结出算法的步骤化、有限性、确定性等几个重要特征,同时也为后续的教学作了一个铺垫。需要注意的是,教材中有很多概念和知识都可以通过举例、打比方等方式来分析讲解。可见重新梳理教学内容,可使枯燥的理论知识变得具体、形象,具有趣味性,更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如果教师在讲解时能在深入浅出,直观生动上下功夫,学生不仅能习得知识发展技能,而且有助于其进入良性循环的学习轨道。
二、以学生为中心,优化教学方法
高中信息科技这门学科的教材内容比较丰富,知识范围较广,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信息素养能力。这就需要教师从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实际需要出发,优化教学方法,提高 教学效益。了解学生对信息科技的知晓度,思考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理解教学内容。比如统一教材第二章《信息技术工具——计算机》第一小节“计算机硬件系统”这块内容,因为现在家庭电脑拥有率已经很高,许多同学对于计算机硬件都有一些认识,有些学生还很精通。在关于计算机硬件系统的教学实践中,我尝试了分小组合作讨论的方法。在“学生为中心”课改理论指导下,我先挑几个比较精通电脑的同学任各小组的组长,再让小组长各自挑四五个同学作为合作伙伴,在小组长的带领下每小组都拆解一台计算机,并在小组内就计算机各个部件的名称、作用、技术指标等进行交流,再让小组长记录下来,最后各小组派代表上讲台讲解讨论的结果。在各组代表讲解的同时,请其他学生指出其介绍中的不足或者有误的地方,进行补充纠正,最终由教师对大家的交流进行归纳、总结。通过这样的教学设计,一方面通过自己动手拆解计算机,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调动每位学生合作学习的积极性,促进知识的分享和互补,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还能营造良好的学习气氛;另一方面通过学生的讲解和评说,也便于教师发现学生常见的认识误区与知识缺漏,从而有针对性地纠正补充。整节课中,由于教学方式发生了变化,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得以确立,学生的注意力变得相当集中,课堂气氛也很轻松,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以学生为中心,优化教学评价
由于种种原因,一年一度的信息科技等级考试已经不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这种评价方式也不能全面反映学生所掌握的知识水平和操作技能。然而,明确的适当的评价又是刺激学生学习的一种有效手段,是不可或缺的教学环节之一。所以如何“以学生为中心”优化教学评价,既让学生有学习目标,又能提升他们学习的动力和兴趣,更重要的是还能全方位地评价他们的能力。我个人认为,教师合理利用教材,拓展教材内容,加之对学生进行正确恰当的引导,实现以上评价并非难事。比如在学完《算法与程序设计》内容之后,学生可能会觉得学习这些内容没有什么用处,跟生活好像有点脱节,如果老师在此时按常规进行复习,做题目、考试、讲重点,学生肯定兴趣不高,如何让他们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觉得学有所用?这时我引导学生思考出租车是如何计费的?地铁票价是如何计费的?地铁换乘费用又是如何计算的等很多交通计费问题。因为这些问题都是跟我们生活紧密相贴的,所以很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抓住学生的兴趣点,我让学生以项目的形式来探讨一下算法在交通问题中的应用。具体实施过程是:首先让他们分组,并选好课题,明确分工;其次按照分工完成各自的任务;再次交流展示小组成果;最后由学生反思、总结,教师归纳、点评。实施过程中还强调了学习评价,即自我评价、组内评价、组间评价、教师对个人评价和教师对小组评价。通过这种过程评价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在知己知彼、扬长避短中增强学习进取心和合作学习精神。学生不但巩固和强化了知识内容,还能提高信息化环境下的学习能力,形成正确的学习态度和方法,发展学生的高级思维,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
总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设计、教学实践是优化课堂教学,提高学生学习成绩的关键。在教学中,教师要真正确立“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激发学习乐学,好学的情感,挖掘学生的潜能,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实践意识和竞争意识,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中学习信息技术、运用信息技术,以达到教学的最佳效果。只有牢固树立,深入实践“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不断地思考、实践、总结,才能更好地掌握学科教学规律,才能更有效地采取合适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提升教学效益,才能真正培养出具有自主学习能力和良好信息素养的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