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推进,人们逐渐认识到逻辑思维能力对学生未来生活和工作所起到的积极作用。这就要求学校对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给予足够的重视。小学数学教学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小学数学;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逻辑思维能力是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培养出来的能力,能促进学生对知识点的吸收和理解,同时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课本知识,提升其综合能力。小学数学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需要将重点放在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方面,并深入挖掘数学知识的内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创设探究式教学情境,应用问题式教学
把学习数学转换成体验数学,是培养小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探究式教学情境,开展课堂预设,还可以将数学知识与生活情境或真实案例联系在一起,加强学生对概念、原理的认知记忆,有助于加深理解数学知识。比如,一题多变式教学就侧重于考查学生对同一问题、不同信息条件的梳理,让学生意识到题目中的信息条件组成数学关系的过程。如小鱼看完电影回家,从电影院回家的路有一段坡路,其中平路占总路程的3/10,下坡路占总路程的1/5,教师可以根据下坡路、平路的距离来换算总路程,也可以根据平路或下坡路和总路程来计算另一段路程。在学生掌握解题思路之后,教师可以增加难度,设置相关事件,添加速度这一条件,深入探究距离、速度和时间的关系。这种情境化教学通过不同类型的问题能够加深学生对于知识点的认知和理解,并能使学生结合生活中的常见现象进行熟练应用。
二、加强知识延伸,活跃数学思维
学生数学思维的养成是一个经验和认知积累的长期过程。教师在教学中要尽可能结合易错题和应用题活跃学生的数学思维,加强知识延伸,让学生在巩固复习的基础上转换看待问题的角度。比如,可乐3元一瓶,买3送1,买46瓶需要多少元?教师首先要帮助学生整理思路,如买3瓶等于买4瓶,一共需要9元,将其划分为一组,所以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46瓶需要买几组。得出11组加2瓶,也就是9×11+3×2=105(元)。这时,教师还可以提出一个思路,11组为44瓶,要买46瓶可以在其基础上多买一瓶,可以凑成买3送1的形式,买到48瓶。多余的一瓶就与送的一瓶价钱相抵,数量相加,可以将多出的可乐卖出,盈利6元,实际花费只需要9×12-3×2=102(元)。教师提出这种思路重点是为了加强学生的思维启蒙,对后续归一、和差等数学问题的理解和认知有一定的启示性。教师在教学中通过师生互动交流,重视学生的个性化差异,优化教学方案设计,对学生思维的训练一定要循序渐进,不能以相同的标准来衡量所有学生,而是要根据学生能力和素养的养成来选择相应的手段进行锻炼和强化,进行知识延伸,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借助导学,加强学生思维的严谨性
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在于加强思维的严谨性,教师在教学中要借助导学为学生制定一个目标,让学生感受学习过程,增强学习思考体验。数学学科由于知识难度和内容性,很难长期保持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得学生学习效率不稳定。比如,教师在讲解平行与垂直时,先要强化学生对直线平行、垂直的概念,随后,再通过相关的例题示范教学,让学生进行训练。在后续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示范教学讲解,学生自主练习,以及师生互动讨論等多个阶段来巩固学生学习成果。又如,A比B多25%,B比A少多少?教师要让学生在导学案的知识体系上,明确这一问题的设问细节,从多个角度看待问题,在思考的过程中比较出条件与设问的关系和差异。很多学生认为多25%,反过来也少25%。这一认知就是由于学生没有认识到“单位1”这个概念。教师将题目信息转化成数学关系式,即B:1,A:1×(1+25%)=1.25,这个前提下的“B比A少多少”,是把1.25看作单位1,而不是思维定式中的单位1,“所以B比A少多少”就是(1.25-1)÷1.25=20%。让学生从不同角度看待数学问题,不仅能够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强化学生的知识迁移和转化能力,而且能够丰富学生的解题思路,加强思维的严谨性,提升知识的实践运用。
四、引导学生深入探究,看透问题本质
小学生在数学学习和做题时很容易产生思维定式,过于依赖某种解题思路或思考习惯,这对于学生思维能力的成长是有负面影响的。举例来看:一个笔筒中至少有两支铅笔,这个条件指代了两个方面,铅笔和笔筒的数量,形成知识关联性,加强学生数学信息的提取和整理能力,增强数字敏感度。比如,有四种颜色的积木若干,每人可任取1—2件,至少有几个人去取,才能保证有3人取的完全一样?这里的关键在于四种颜色的积木,每人取得的数量。一个人拿1件或2件,共有10种情况,那么10+1=11人同时随意取积木,才能出现其中2人取得积木的情况一致。在至少有3人取的积木完全一致的设问下,就需要建立在2人取积木的情况下,再加一人,得出10+11=21人。教师要让学生意识到问题的本质就是解决最坏情况,从这个角度发散思维,认清设问内容,培养学生逻辑推导能力。
结语
总而言之,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对小学生日后的发展有重要作用。小学数学教师需要创新教学手段,在教育体制不断深化改革的背景下丰富教学内容,可以通过生活实践教学、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等手段,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课堂环境和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让学生自主思考,从而达到提升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陈文革.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09):292.
[2]罗海峰.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28):247.
关键词:小学数学;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逻辑思维能力是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培养出来的能力,能促进学生对知识点的吸收和理解,同时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课本知识,提升其综合能力。小学数学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需要将重点放在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方面,并深入挖掘数学知识的内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创设探究式教学情境,应用问题式教学
把学习数学转换成体验数学,是培养小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探究式教学情境,开展课堂预设,还可以将数学知识与生活情境或真实案例联系在一起,加强学生对概念、原理的认知记忆,有助于加深理解数学知识。比如,一题多变式教学就侧重于考查学生对同一问题、不同信息条件的梳理,让学生意识到题目中的信息条件组成数学关系的过程。如小鱼看完电影回家,从电影院回家的路有一段坡路,其中平路占总路程的3/10,下坡路占总路程的1/5,教师可以根据下坡路、平路的距离来换算总路程,也可以根据平路或下坡路和总路程来计算另一段路程。在学生掌握解题思路之后,教师可以增加难度,设置相关事件,添加速度这一条件,深入探究距离、速度和时间的关系。这种情境化教学通过不同类型的问题能够加深学生对于知识点的认知和理解,并能使学生结合生活中的常见现象进行熟练应用。
二、加强知识延伸,活跃数学思维
学生数学思维的养成是一个经验和认知积累的长期过程。教师在教学中要尽可能结合易错题和应用题活跃学生的数学思维,加强知识延伸,让学生在巩固复习的基础上转换看待问题的角度。比如,可乐3元一瓶,买3送1,买46瓶需要多少元?教师首先要帮助学生整理思路,如买3瓶等于买4瓶,一共需要9元,将其划分为一组,所以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46瓶需要买几组。得出11组加2瓶,也就是9×11+3×2=105(元)。这时,教师还可以提出一个思路,11组为44瓶,要买46瓶可以在其基础上多买一瓶,可以凑成买3送1的形式,买到48瓶。多余的一瓶就与送的一瓶价钱相抵,数量相加,可以将多出的可乐卖出,盈利6元,实际花费只需要9×12-3×2=102(元)。教师提出这种思路重点是为了加强学生的思维启蒙,对后续归一、和差等数学问题的理解和认知有一定的启示性。教师在教学中通过师生互动交流,重视学生的个性化差异,优化教学方案设计,对学生思维的训练一定要循序渐进,不能以相同的标准来衡量所有学生,而是要根据学生能力和素养的养成来选择相应的手段进行锻炼和强化,进行知识延伸,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借助导学,加强学生思维的严谨性
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在于加强思维的严谨性,教师在教学中要借助导学为学生制定一个目标,让学生感受学习过程,增强学习思考体验。数学学科由于知识难度和内容性,很难长期保持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得学生学习效率不稳定。比如,教师在讲解平行与垂直时,先要强化学生对直线平行、垂直的概念,随后,再通过相关的例题示范教学,让学生进行训练。在后续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示范教学讲解,学生自主练习,以及师生互动讨論等多个阶段来巩固学生学习成果。又如,A比B多25%,B比A少多少?教师要让学生在导学案的知识体系上,明确这一问题的设问细节,从多个角度看待问题,在思考的过程中比较出条件与设问的关系和差异。很多学生认为多25%,反过来也少25%。这一认知就是由于学生没有认识到“单位1”这个概念。教师将题目信息转化成数学关系式,即B:1,A:1×(1+25%)=1.25,这个前提下的“B比A少多少”,是把1.25看作单位1,而不是思维定式中的单位1,“所以B比A少多少”就是(1.25-1)÷1.25=20%。让学生从不同角度看待数学问题,不仅能够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强化学生的知识迁移和转化能力,而且能够丰富学生的解题思路,加强思维的严谨性,提升知识的实践运用。
四、引导学生深入探究,看透问题本质
小学生在数学学习和做题时很容易产生思维定式,过于依赖某种解题思路或思考习惯,这对于学生思维能力的成长是有负面影响的。举例来看:一个笔筒中至少有两支铅笔,这个条件指代了两个方面,铅笔和笔筒的数量,形成知识关联性,加强学生数学信息的提取和整理能力,增强数字敏感度。比如,有四种颜色的积木若干,每人可任取1—2件,至少有几个人去取,才能保证有3人取的完全一样?这里的关键在于四种颜色的积木,每人取得的数量。一个人拿1件或2件,共有10种情况,那么10+1=11人同时随意取积木,才能出现其中2人取得积木的情况一致。在至少有3人取的积木完全一致的设问下,就需要建立在2人取积木的情况下,再加一人,得出10+11=21人。教师要让学生意识到问题的本质就是解决最坏情况,从这个角度发散思维,认清设问内容,培养学生逻辑推导能力。
结语
总而言之,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对小学生日后的发展有重要作用。小学数学教师需要创新教学手段,在教育体制不断深化改革的背景下丰富教学内容,可以通过生活实践教学、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等手段,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课堂环境和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让学生自主思考,从而达到提升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陈文革.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09):292.
[2]罗海峰.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28):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