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知识经济时代,高校实验室作为新概念出现 、新知识产生的重要场所在带动经济发展方面所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本文运用案例研究法,以国内一所综合性大学通信实验室为研究对象,探讨实验室内部知识管理运营机制以及影响实验室组织绩效的因素。
【关键词】高校实验室;知识管理;知识保存;知识更新;组织记忆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1-0127-01
0 引言
随着知识经济的飞速发展,通过知识共享、获取和利用来提升组织竞争力和反应能力,是组织赢取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与工具。知识管理也成为提升并维持社会、组织以及个人竞争力的核心要素。高校实验室是新概念出现 、新知识产生的重要场所。
高校实验室是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尽管我国高校实验室在科研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科研成果,然而与国外一些著名实验室相比,无论是在知识创新、人才培养以及管理水平方面还存在较大差距。对于这股重要的研发势力,国内外学术界至今对它的内部组织平台,核心能力的养成与累积,以及知识创造影响因素等并不十分了解。本文选取国内一所综合性大学通信实验室作深入的案例研究,探讨一个科技专业化领域程度较高、与产业界互动密切的大学实验室,其知识管理能力如何?实验室的组织绩效如何?
1 研究方法
1.1 研究架构
本研究主要选择JN大学HLW实验室作为研究合作对象,研究方法采取案例研究法,参与实验室的定期面谈,与实验室主持人、成员面对面交谈。另外,也会不定期的与A教授报告研究进度与交换意见。
1.2研究过程
本文的研究自2013年1月开始,到2013年3月底,根据研究的目标,笔者参与实验室会议,对全部实验室成员报告知识管理议题,与实验室成员交换意见。并做了访谈记录:
2 HLW研究室的知识管理现状
研究室成立近20年,是一个具有创新、务实和协作精神的团队,着眼于未来开展前沿研究,并力求解决工程实际中的方法和技术问题。实验室在无线网络、网络管理、协同控制、机器学习、嵌入式开发、数据挖掘及其交叉学科已有多年的科研经历,拥有丰富的研究设备和良好的条件。
2.1 知识工作者
实验室的知识工作者包括实验室主持人、教师以及博硕士研究生。实验室的研究领域主要有移动互联网数据挖掘、移动网络评测系统、空间互联网研究和嵌入式开发。
在研究生的位置安排方面,其座位安排有利于促进维持所有成员之间互相信任的关系,而信任关系对于隐性知识的传递具有正向效应(翟东升,2009)。
2.2 实验室知识来源
实验室的知识来源分为内部来源和外部来源两个方面:其具体来源见表1:
表1 实验室知识来源
2.3 实验室知识的传承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这句话用来描述高校实验室团队比较贴切。HLW实验室知识传承的形式还是“传帮带”由资深的学长带领学弟的方式,将实验室相关知识、技巧传承给学弟。Nonaka(1995)认为,隐性知识的传承,是一种通过经验分享的方式,面对面的互动,通过观察、模拟、反复练习的方式,才能将隐性知识传递给其他人[28]。依据Arnold Kransdorff(1998)组织记忆的说法,HLW实验室中研究方向的选取、研究方法的选择以及研究结果的评估都是属于隐性知识[12]。
3 研究发现
3.1 HLW实验室内部知识管理理念尚未形成
实验室的主持人以及几位教师比较重视实验室的知识管理,但是实验室其他成员对此不大热衷。虽然该研究室在其从事的专业领域经过多年的沉淀,技术上已经有了很多的积累。但是,离研究室的目标差距还很大。
3.2 实验室的研究环境相对封闭
由于实验室是一个相对完整的环境,实验室容易变得封闭,自成格局,外界环境的变化,并没有明显的感受。因为成员的背景接近,逻辑思维方面非常接近,成员之间沟通也容易,价值观也非常接近,所以实验室形成了同质文化,然而同质文化不利于创新。
3.3 实验室成长上限
实验室研究领域众多,市场前景比较好,但是实验室的研究能量,总有一个上限,无法无限制的扩展研究领域,主要的原因在于人力、设备、场地与知识,一个计划的完成与成功,都需要这四个元素的投入。
4 结论与建议
本文通过对JN大学HLW实验室的调研,借以知识理论的框架,以知识连续性为思考的重点,注重实验室内部知识保存与传承工作,避免不必要的知识流失。具体建议如下:
4.1 实验室应该注重知识的传承、知识的连续性,研究的领域不可过多,不然会影响研究的效果。
4.2 注重实验室的组织文化的培养,高校实验室是非盈利的组织机构,主要目标是实现科研理论的突破。
总而言之,高校实验室是一个知识高度密集的场所,许多知识的传递、创造都在无形的过程中发生,如果能够针对实验室的研究活动进行有效率的管理,相信能够产生很大的效益。
参考文献
[1] Arnold Kransdorff ,Corporate amnesia:Keeping know-how in the company,[M]1998:87-93.
[2]翟东升等.人际信任对员工隐性知识分享意愿的影响——以隐性知识分享动机为干扰变量.[J].情报理论与实践,2009(3):65-67.
[3]I.Nonaka and H.Takeuchi.The Knowledge-Creating Company:How Japanese Companies Create the Dynamics of Innovation,.[M],Oxford University Press,New York,USA, 1995:234-258.
项目名称: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学研究项目“经济管理类实验室知识管理架构研究”(2012SY24).
【关键词】高校实验室;知识管理;知识保存;知识更新;组织记忆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1-0127-01
0 引言
随着知识经济的飞速发展,通过知识共享、获取和利用来提升组织竞争力和反应能力,是组织赢取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与工具。知识管理也成为提升并维持社会、组织以及个人竞争力的核心要素。高校实验室是新概念出现 、新知识产生的重要场所。
高校实验室是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尽管我国高校实验室在科研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科研成果,然而与国外一些著名实验室相比,无论是在知识创新、人才培养以及管理水平方面还存在较大差距。对于这股重要的研发势力,国内外学术界至今对它的内部组织平台,核心能力的养成与累积,以及知识创造影响因素等并不十分了解。本文选取国内一所综合性大学通信实验室作深入的案例研究,探讨一个科技专业化领域程度较高、与产业界互动密切的大学实验室,其知识管理能力如何?实验室的组织绩效如何?
1 研究方法
1.1 研究架构
本研究主要选择JN大学HLW实验室作为研究合作对象,研究方法采取案例研究法,参与实验室的定期面谈,与实验室主持人、成员面对面交谈。另外,也会不定期的与A教授报告研究进度与交换意见。
1.2研究过程
本文的研究自2013年1月开始,到2013年3月底,根据研究的目标,笔者参与实验室会议,对全部实验室成员报告知识管理议题,与实验室成员交换意见。并做了访谈记录:
2 HLW研究室的知识管理现状
研究室成立近20年,是一个具有创新、务实和协作精神的团队,着眼于未来开展前沿研究,并力求解决工程实际中的方法和技术问题。实验室在无线网络、网络管理、协同控制、机器学习、嵌入式开发、数据挖掘及其交叉学科已有多年的科研经历,拥有丰富的研究设备和良好的条件。
2.1 知识工作者
实验室的知识工作者包括实验室主持人、教师以及博硕士研究生。实验室的研究领域主要有移动互联网数据挖掘、移动网络评测系统、空间互联网研究和嵌入式开发。
在研究生的位置安排方面,其座位安排有利于促进维持所有成员之间互相信任的关系,而信任关系对于隐性知识的传递具有正向效应(翟东升,2009)。
2.2 实验室知识来源
实验室的知识来源分为内部来源和外部来源两个方面:其具体来源见表1:
表1 实验室知识来源
2.3 实验室知识的传承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这句话用来描述高校实验室团队比较贴切。HLW实验室知识传承的形式还是“传帮带”由资深的学长带领学弟的方式,将实验室相关知识、技巧传承给学弟。Nonaka(1995)认为,隐性知识的传承,是一种通过经验分享的方式,面对面的互动,通过观察、模拟、反复练习的方式,才能将隐性知识传递给其他人[28]。依据Arnold Kransdorff(1998)组织记忆的说法,HLW实验室中研究方向的选取、研究方法的选择以及研究结果的评估都是属于隐性知识[12]。
3 研究发现
3.1 HLW实验室内部知识管理理念尚未形成
实验室的主持人以及几位教师比较重视实验室的知识管理,但是实验室其他成员对此不大热衷。虽然该研究室在其从事的专业领域经过多年的沉淀,技术上已经有了很多的积累。但是,离研究室的目标差距还很大。
3.2 实验室的研究环境相对封闭
由于实验室是一个相对完整的环境,实验室容易变得封闭,自成格局,外界环境的变化,并没有明显的感受。因为成员的背景接近,逻辑思维方面非常接近,成员之间沟通也容易,价值观也非常接近,所以实验室形成了同质文化,然而同质文化不利于创新。
3.3 实验室成长上限
实验室研究领域众多,市场前景比较好,但是实验室的研究能量,总有一个上限,无法无限制的扩展研究领域,主要的原因在于人力、设备、场地与知识,一个计划的完成与成功,都需要这四个元素的投入。
4 结论与建议
本文通过对JN大学HLW实验室的调研,借以知识理论的框架,以知识连续性为思考的重点,注重实验室内部知识保存与传承工作,避免不必要的知识流失。具体建议如下:
4.1 实验室应该注重知识的传承、知识的连续性,研究的领域不可过多,不然会影响研究的效果。
4.2 注重实验室的组织文化的培养,高校实验室是非盈利的组织机构,主要目标是实现科研理论的突破。
总而言之,高校实验室是一个知识高度密集的场所,许多知识的传递、创造都在无形的过程中发生,如果能够针对实验室的研究活动进行有效率的管理,相信能够产生很大的效益。
参考文献
[1] Arnold Kransdorff ,Corporate amnesia:Keeping know-how in the company,[M]1998:87-93.
[2]翟东升等.人际信任对员工隐性知识分享意愿的影响——以隐性知识分享动机为干扰变量.[J].情报理论与实践,2009(3):65-67.
[3]I.Nonaka and H.Takeuchi.The Knowledge-Creating Company:How Japanese Companies Create the Dynamics of Innovation,.[M],Oxford University Press,New York,USA, 1995:234-258.
项目名称: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学研究项目“经济管理类实验室知识管理架构研究”(2012SY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