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力资源管理者在选人用人时,总期望对方是一个情绪稳定的“成年人”,甚至是一个不会被情绪所支配的人。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倾向呢?因为我们觉得,处理员工情绪非常麻烦,情绪化也容易坏事,所以我们希望教会员工情绪管理的方法,希望员工能多经历一些难搞的大事,变得更成熟一些。
但是著名产品专家梁宁却告诉我们:情绪才是人的底层操作系统;人的一言一行,根本上都是由七情六欲所支配的。日本高管教练吉田幸弘也说过:带人要同频,管人要共情。
真正的人力资源管理高手,从来不会把员工的情绪当成对手,比如员工内在的安全感,就是团队管理中需要被满足的、最重要的情绪之一,也是许多团队问题出现的根源。
这些举动说明缺乏内在安全感
在生活中,你是否有过类似的经历:
★上学写作业时,只要有家长在旁边盯着,就会特别紧张,更容易出错;
★做饭时,只要有人在旁边看着,想插手或想指导,就容易手忙脚乱,不知所措;
★找不到方向时,不习惯向陌生人开口求助,不知道怎么开口,更害怕会被对方拒绝;
★谈恋爱时,对方经常会莫名其妙地生气,过段时间就来查一次岗,恨不得掌控你的一举一动;
★上台发言时,看着台下一双双眼睛,大脑顿时一片空白,磕磕巴巴说不出话来……
如果你在生活中也曾有过类似的感觉,可能你和我一样,心里比较缺乏安全感。在职场中,类似的情境也有很多,很多管理者会遇到这样的情形:
★员工很少主动前来沟通问题或汇报项目进展情况,每次都需要管理者主动去问,得到的通常是“目前都还好”“没啥特殊情况,就按进度来的”等模糊回答;
★向员工下达指令后,问员工:“这样做有困难吗?”员工嘴上说没问题,实际情况却截然不同,靠员工自己根本推不动;
★员工自己不敢做任何决定,鸡毛蒜皮的事情都要请示,比如一封邮件的标题行不行,具体发给哪些人,抄送哪些人,都要请管理者做出决定;
★管理者想把一项新任务交给员工负责,但沟通时,明显感觉他畏畏缩缩,一百个不情愿,只想待在自己的舒适区里,不敢尝试新的东西;
★讨论会上,管理者希望每位员工都能表达看法,但多数人都低着头,一言不发,也不敢看管理者的眼睛,陷入了迷之沉默;
★当管理者想要做一些调整和改变时,有些员工会表现出强烈的、无理由的抗拒,坚持过去的做法,绝不动摇。
仔细想想,员工这些“异常”行为,背后是一种什么样的情绪在作祟呢?是害怕、是恐惧呀!而这些情绪产生的根源,就是内在安全感没有得到满足。
如果你是团队主管,心里一旦少了安全感,管理动作就会变形,不论大事小事,必须自己看过一遍才能放心。但这样的话,员工就会感到厌烦,觉得领导芝麻大点儿的事都要管。
员工管理要重视内在安全感
对人的管理,一定要重视内在安全感。为什么这样说呢?
●安全需要是人最基本的动机
常言道:有压力才有动力。大多数管理者认为,要给员工适度的危机感,才能驱使他们行动,比如把业绩目标定高一些,做不到就要接受爬楼、俯卧撑等处罚,截止时间也不能预留太多,而且还要采取强制排名、末位淘汰等措施。
但为什么这些措施不仅没起到激励作用,反而会让员工带着怨气工作,甚至把员工逼走了呢?
因为这些措施并没有真正刺激到员工的危机感。鲶鱼效应之所以有效,是因为沙丁鱼真正感受到了危机,如果不拼命游动,就会被鲶鱼吃掉;但一般企业里的员工并不这么想,世界上难道只有你一家企业招人吗?离开了你,我就活不下去了吗?自己回老家开个店,做点小生意,不比在这里受气舒服多了。这就是员工的真实想法。这些管理措施激发的,不是员工的危机感,而是抵触感、厌恶感。
其实,危机感本身不是行为的动力,在危机情况下,追求安全感才是。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中,安全需要包括了劳动安全、职业安全、生活稳定、免于灾难、未来有保障等等,而且仅比生理需要高出一级。如果安全需要无法满足,什么自我实现、什么尊重、什么社交,都是空谈,这就解释了为什么人们说“宇宙的尽头是公务员”。因为在内卷日益严重的今天,这条路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内心的安全需要。
所以,真正的管理高手非但不会想着给员工制造危机感,而且还要想方设法去满足员工的安全感。如果放在恋爱关系里,前者就是PUA的套路,不断给员工精神折磨,偶尔给点甜蜜满足,直到对方崩溃为止;只有后者才能真正建立稳固的、相互支持的关系。
●员工渴望来自上级的积极反馈
经常在电视剧里看到这样的场景:A作为部门代表,需要上台发言,即使做了充分准备,也会紧张到双腿发抖,在正式开始讲话之前,A看了坐在台下的B一眼,B坚定地点了点头,仿佛在告诉A,你一定可以的,这时候A馬上就感觉到了能量,心底的恐惧一扫而光。
虽然电视剧有夸张的成分,但这还真是有科学依据的。行为心理学家斯金纳提出过著名的“操作性条件反射”和“强化学习”理论:当人的某个行为带来了人们想要的东西,就会受到强化,人就会倾向于不断重复这个行为;反之,如果某个行为带来了人们不想要的东西,下次就再也不会这样做了。
近年来,神经学家对多巴胺的研究进一步完善了行为强化的理论:当人们获得想要的东西时,尤其是出乎意料的惊喜时,多巴胺就会大量分泌,记录下这种满足和喜悦的感觉,在类似情境下,也会唤起人对这些感觉的渴望,刺激人做出相同的行为。
在团队管理中,上级主管任何一个微小的举动,在员工眼里,都是一个强化刺激的信号。 举个例子,员工某天晚上认真写了日报(行为),第二天受到了主管的公开表扬(出乎意料,感到满足),当天晚上员工大概率也会非常认真地写日报(积极强化),心里隐藏的期待是,只要自己这样做了,就能获得主管的表扬;但第二天主管读完日报,没有公开表扬,甚至连点赞、评论的文字夸赞都没有一句(期望未满足,感到失落),员工很可能就会放松写日报的质量(消极强化)。
真正会带新人的主管,会在新人进组之初,就有意识地通过积极强化,引导他们建立良好的工作习惯。当这些行为形成习惯后,即使不再积极强化,新人也能一如既往地保持下去。
这也能解释上文中我们所列举的员工异常行为表现。比如:当员工在会上积极思考、提出想法时,上级主管的反应是否定,觉得这个想法不成熟,实践起来会有很大问题,这就相当于给了员工一个消极反馈;当员工第一次找上级汇报工作时,坦陈了自己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上级主管的反应是质疑和批评:“你怎么搞的,这么简单都干不好吗?”这也是在给员工消极反馈。如果连续几次都是这样,员工就会缺乏内在安全感——因为害怕被否定、被批评,所以干脆就不说话了。
●安全感是建立团队信任的基石
如果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缺乏来自父母的内在安全感,那么他遇到的很多事情、自己的很多想法,宁愿发在微博上,都不愿意和父母说;如果一对情侣在恋爱过程中缺乏来自对方的内在安全感,整天都会疑神疑鬼,要么搞得对方无语崩溃,要么把自己折磨得心力交瘁,最终,大概率也会吵架分手。
相互信任的最重要表现,就是敢大胆地向对方说真话,对方也能坦诚地接受这些真话;而缺乏内在安全感,会让我们不敢无所顾忌地表达真实想法。
这些习惯会损害员工的内在安全感
作为管理者或者直接接触一线员工的主管,应该注意平时的言谈举止,避免出现有损员工内在安全感的行为。这些行为包括:
●情绪失控,对员工生气发火
即便没有针对性,只要主管经常在员工面前生气发火,也会令员工产生畏惧,害怕自己有朝一日也会面临同样的情境。尤其是90后、95后员工已经成为职场主角,他们的自尊心很强,也不像过去几代人,从小就习惯了各种打骂,对生气发火习以为常。
情绪管理对主管和员工都是公平的,主管要求员工管理好负面情绪,自己也得起到表率作用,把负面情绪合理地消化、排解掉。
●习惯性否定
在员工表达了自己的想法之后,主管可能会下意识地说一句“但是……”,本意可能并不是要否定员工的想法,只是从自己的角度觉得这个想法不够成熟完善,进而提出一些想法作为补充。但是“但是”这个词从嘴里一蹦出来,员工心里就凉了一大截。
所以,如果你是管理者,即便你觉得一个想法还不够成熟,也可以尝试先复述一遍,看看自己的理解是不是准确的,再肯定员工积极思考、勇于表达的行为,再用商量的态度和员工沟通。这样,在员工眼中,上级是陪伴自己继续往前走的伙伴,而不是拦在自己面前的一堵墙。
●给予负面反馈后,没有及时肯定与鼓励
在实际工作中,對员工不能只讲好听的话,该反馈的问题必须要反馈,该批评的现象必须要批评。主管有责任对团队成员做出客观、公正、全面的反馈,让员工知道哪些行为是公司提倡的,哪些行为是为我们所唾弃的。
虽然反馈的原则是“对事不对人”,但毕竟人有七情六欲,员工在接收到负面反馈后,很可能会将负面情绪放大:领导是不是对我有意见?会不会从此不相信我了?我是不是很没用?俗话说:“打个巴掌,还得揉一揉。”所以我们可以在负面反馈后,给员工注入一些心理能量,比如电视剧《亮剑》中,政委赵刚在批评完班长之后,会顺手给他整理一下帽子、拍拍他的肩膀,传递一些温暖的信号。
缺乏内在安全感是许多团队出现问题的真正原因,管理者哪怕再微小的言行,都会通过强化作用,刺激团队成员的行为;真正会管理的高手,从来不会把员工的情绪当成对手,而是主动了解“情绪”这个底层操作系统,从而培养自己更符合人性的管理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