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数学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必须要有培养学生表达能力的意识。学生除具有自然语言表达能力外,而且更要具有运用数学语言(文字和口头)表达数学思维过程和结果的能力,即会读数学,会写数学,会说数学。
【关键词】数学教学 语言表达能力 培养
数学是一种科学和语言,是一种文化。作为文化和语言,就要用数学语言进行交流、传播。表达的准确性体现着思维的周密性,表达的层次连贯性体现着思维的逻辑性,表达的多样性体现着思维的丰富性。众所周知能力和思维相辅相成,而思维的发展同表达能力的发展又紧密相关,这说明要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就必须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通过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以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从而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
因此,我们数学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必须要有培养学生表达能力的意识。学生除具有自然语言表达能力外,而且更要具有运用数学语言(文字和口头)表达数学思维过程和结果的能力,即会读数学,会写数学,会说数学。
在新课程实施的教学过程中,笔者一直注重学生数学表达能力的培养。
一、教师自身观念的改变
我们教师首先必须认识到,培养学生表达能力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充分肯定表达能力的培养在数学教学中能提高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不断克服表达意识上的认识偏差。我们许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或教学评价中,对学生的表达要求认识不到位,只追求答案、结果正确就行,对学生的书写、表达或其他语言叙述都采取无所谓的态度。这在无形之中就误导了学生,不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完全违背了新课程本来想体现的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所以,我们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必须做到:
(1)让学生清楚的用语言表达数学的解题程序;
(2)让学生用语言有条理地叙述解题的思考过程;
(3)让学生提高说理能力,清楚表达解题思路,从而掌握综合思维能力。
教师的表达意识是培养学生表达能力的首要条件。教师必须具有一定的表达意识,以培养学生的表达意识和表达能力为目标,从教学思想到教学方式上,大胆突破,从教师自己做起,确立新型的课堂教学模式。
二、身教重于言教
1.语言方面要规范
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应注重数学语言的规范。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育的艺术首先包括谈话的艺术。”教师的教学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的表达能力,教师的语言是在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的符合教育教学需要、遵循语言规律的职业语言。北京师范大学林崇德教授在研究教师各项能力的重要性时,得出的结果是语言表达能力位列26项能力之首。这说明,教师在教学中语言表达对学生的影响力是多么重要。
这就给我们教师的语言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务必注意自己语言的纯洁性、准确性、激励性、启发性。尤其是教师语言的准确性,教师的语言要正确、科学、简练。所谓正确,就是要观点明确,语意清晰,叙述得当,推理合乎逻辑。所谓科学,是指语言要符合教学大纲和日常的生活实际。所谓简练,是指语言要言简意赅。另外,作为数学教师,应注意语言的条理性、逻辑性、连贯性。总之,数学教师的语言要与时俱进!
2.板书要规范清晰
俗话说“好样难学坏样易仿”,一个教师如果课堂的板书随随便便,糊里糊涂,那么,相当一部分学生的作业也肯定是乱七八糟的,这在一定程度上要影响学生的思想表达。时间一长,甚至可能出现学生思维清楚,但不会书面表达的恶果。那么,教师将成为误人子弟的罪人。所以,在黑板上写清概念的理解,定理的推导,例题的分析和解答,注意条理,结构严谨,将会使学生受益不浅。
三、注重营造一个和谐、愉快、民主、良好的学习环境
1.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有些学生由于紧张,每当教师提问或被选中板演时,本来会做的题目都会想不出来,或者结结巴巴说不出来。所以,营造轻松、民主的课堂氛围,消除学生不敢说的心理障碍是让学生畅所欲言的第一步。教师要以自己的主导作用来促进学生主体性地位的具体体现。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要有符合学生自己客观努力的相应评价。多给学生一些鼓励和支持,不可吝啬!我们教师要用发展的眼光,实行多元化的发展的评价。从客观上保护了学生表达的积极性,促使学生以积极的态度投入到学习中去。
2.尝试教师角色,让学生学会表达
记得有一次,在初三数学辅导课上,我看到我班学生曹君君给几位同学讲某道习题,我于是上前问他们有什么问题?需不需要我的帮忙?那几个学生竟然都希望仍由曹君君为他们讲解。后来我问他们原由,回答是:同学之间比师生之间更容易沟通,讲解比教师容易理解……原来学生也有他们自己的学习性数学语言!
于是,从新课程实施至今,我坚持采用让学生尝试教师的角色,让他们在课堂上作一会儿的教师,来讲解一个题目或某个小知识点。自己坐在学生的座位上和其他同学一起倾听。前提是要让全班尽可能多的同学听懂。在此过程中,允许其他同学提问,让他来解释。这样一来,每个同学都会充分准备,字斟句酌,生怕自己表达不清或者是表达不好,反复练习。板书也是巧妙设计、精心准备。等所有学生都尝试过后,还要评出表现最出色的几位同学,以此来激励他们。这样的活动虽然在组织上要花费很多精力,准备时间较长,活动周期也较长,但学生反映较好。并且我还发现一个小细节,现在只要上黑板讲课的“老师”步伐慢一点,都会受到其他同学的督促和批评,他们是怕浪费课堂教学的时间!学生是多么愿意表现自己!他们愿意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只要我们教师提供给他们机会。这样的活动能真正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并能使课堂表现出“师生共鸣”的和谐气氛。
3.用兴趣激发学生求知欲望,鼓励学生参与课堂交流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学习任何知识和技能都是从兴趣开始的。在课堂上,老师的话题如果能引起学生的兴趣,那么学生自然会集中精力,与老师共同来探讨这些问题。以兴趣促进交流,在自然环境下提高学生的表现欲望,从而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另外,学生的主体作用也被充分利用起来了,也就达到了培养学生愿表达、会表达,善表达的能力的目的。
总之,一个数学问题的产生是有条件和原因的,每当学生用语言表达一个新知识的产生过程时,就必须要讲清楚前因后果,因此说理表达训练,本身就是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一种好方法。
随着新课程的逐步推广与实行、数学教学的观念的更新、教育方式的创新、新的教学模式的变化发展我们数学教育领域正处于一个重大的转折时期。在数学教学中,如何最大限度的开发学生的潜能,使学生尽快掌握怎样学,是目前数学教师急需要解决的问题,而培养学生的数学表达能力是一个重要的方面。通过对学生表达能力的培养,完全可以更进一步帮助学生能更深刻的理解、掌握数学知识,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关键词】数学教学 语言表达能力 培养
数学是一种科学和语言,是一种文化。作为文化和语言,就要用数学语言进行交流、传播。表达的准确性体现着思维的周密性,表达的层次连贯性体现着思维的逻辑性,表达的多样性体现着思维的丰富性。众所周知能力和思维相辅相成,而思维的发展同表达能力的发展又紧密相关,这说明要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就必须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通过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以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从而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
因此,我们数学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必须要有培养学生表达能力的意识。学生除具有自然语言表达能力外,而且更要具有运用数学语言(文字和口头)表达数学思维过程和结果的能力,即会读数学,会写数学,会说数学。
在新课程实施的教学过程中,笔者一直注重学生数学表达能力的培养。
一、教师自身观念的改变
我们教师首先必须认识到,培养学生表达能力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充分肯定表达能力的培养在数学教学中能提高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不断克服表达意识上的认识偏差。我们许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或教学评价中,对学生的表达要求认识不到位,只追求答案、结果正确就行,对学生的书写、表达或其他语言叙述都采取无所谓的态度。这在无形之中就误导了学生,不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完全违背了新课程本来想体现的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所以,我们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必须做到:
(1)让学生清楚的用语言表达数学的解题程序;
(2)让学生用语言有条理地叙述解题的思考过程;
(3)让学生提高说理能力,清楚表达解题思路,从而掌握综合思维能力。
教师的表达意识是培养学生表达能力的首要条件。教师必须具有一定的表达意识,以培养学生的表达意识和表达能力为目标,从教学思想到教学方式上,大胆突破,从教师自己做起,确立新型的课堂教学模式。
二、身教重于言教
1.语言方面要规范
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应注重数学语言的规范。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育的艺术首先包括谈话的艺术。”教师的教学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的表达能力,教师的语言是在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的符合教育教学需要、遵循语言规律的职业语言。北京师范大学林崇德教授在研究教师各项能力的重要性时,得出的结果是语言表达能力位列26项能力之首。这说明,教师在教学中语言表达对学生的影响力是多么重要。
这就给我们教师的语言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务必注意自己语言的纯洁性、准确性、激励性、启发性。尤其是教师语言的准确性,教师的语言要正确、科学、简练。所谓正确,就是要观点明确,语意清晰,叙述得当,推理合乎逻辑。所谓科学,是指语言要符合教学大纲和日常的生活实际。所谓简练,是指语言要言简意赅。另外,作为数学教师,应注意语言的条理性、逻辑性、连贯性。总之,数学教师的语言要与时俱进!
2.板书要规范清晰
俗话说“好样难学坏样易仿”,一个教师如果课堂的板书随随便便,糊里糊涂,那么,相当一部分学生的作业也肯定是乱七八糟的,这在一定程度上要影响学生的思想表达。时间一长,甚至可能出现学生思维清楚,但不会书面表达的恶果。那么,教师将成为误人子弟的罪人。所以,在黑板上写清概念的理解,定理的推导,例题的分析和解答,注意条理,结构严谨,将会使学生受益不浅。
三、注重营造一个和谐、愉快、民主、良好的学习环境
1.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有些学生由于紧张,每当教师提问或被选中板演时,本来会做的题目都会想不出来,或者结结巴巴说不出来。所以,营造轻松、民主的课堂氛围,消除学生不敢说的心理障碍是让学生畅所欲言的第一步。教师要以自己的主导作用来促进学生主体性地位的具体体现。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要有符合学生自己客观努力的相应评价。多给学生一些鼓励和支持,不可吝啬!我们教师要用发展的眼光,实行多元化的发展的评价。从客观上保护了学生表达的积极性,促使学生以积极的态度投入到学习中去。
2.尝试教师角色,让学生学会表达
记得有一次,在初三数学辅导课上,我看到我班学生曹君君给几位同学讲某道习题,我于是上前问他们有什么问题?需不需要我的帮忙?那几个学生竟然都希望仍由曹君君为他们讲解。后来我问他们原由,回答是:同学之间比师生之间更容易沟通,讲解比教师容易理解……原来学生也有他们自己的学习性数学语言!
于是,从新课程实施至今,我坚持采用让学生尝试教师的角色,让他们在课堂上作一会儿的教师,来讲解一个题目或某个小知识点。自己坐在学生的座位上和其他同学一起倾听。前提是要让全班尽可能多的同学听懂。在此过程中,允许其他同学提问,让他来解释。这样一来,每个同学都会充分准备,字斟句酌,生怕自己表达不清或者是表达不好,反复练习。板书也是巧妙设计、精心准备。等所有学生都尝试过后,还要评出表现最出色的几位同学,以此来激励他们。这样的活动虽然在组织上要花费很多精力,准备时间较长,活动周期也较长,但学生反映较好。并且我还发现一个小细节,现在只要上黑板讲课的“老师”步伐慢一点,都会受到其他同学的督促和批评,他们是怕浪费课堂教学的时间!学生是多么愿意表现自己!他们愿意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只要我们教师提供给他们机会。这样的活动能真正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并能使课堂表现出“师生共鸣”的和谐气氛。
3.用兴趣激发学生求知欲望,鼓励学生参与课堂交流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学习任何知识和技能都是从兴趣开始的。在课堂上,老师的话题如果能引起学生的兴趣,那么学生自然会集中精力,与老师共同来探讨这些问题。以兴趣促进交流,在自然环境下提高学生的表现欲望,从而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另外,学生的主体作用也被充分利用起来了,也就达到了培养学生愿表达、会表达,善表达的能力的目的。
总之,一个数学问题的产生是有条件和原因的,每当学生用语言表达一个新知识的产生过程时,就必须要讲清楚前因后果,因此说理表达训练,本身就是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一种好方法。
随着新课程的逐步推广与实行、数学教学的观念的更新、教育方式的创新、新的教学模式的变化发展我们数学教育领域正处于一个重大的转折时期。在数学教学中,如何最大限度的开发学生的潜能,使学生尽快掌握怎样学,是目前数学教师急需要解决的问题,而培养学生的数学表达能力是一个重要的方面。通过对学生表达能力的培养,完全可以更进一步帮助学生能更深刻的理解、掌握数学知识,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