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来自北欧的艺术家Inka和Niclas,将摄影作为一种制作现实的方式。他们利用相机最原质的运行原理,或对其加入最朴素的人为干预,拍摄出让人熟悉却又超出意识之外的“现实”,进而重新建立观看对存在的触觉与感知。
图像的现实是否比真实本身更真实?当我们面对无限丰富的现实,为何还要生产并借助另一个扁平化的图像来代替它?对Inka和Niclas来说,现实分为两种:物理的现实和影像的现实,而介于这两者之间的桥梁或中介,就是摄影。他们的作品大多取景北欧的自然風光,而最终呈现的却又不是真实的场景。与其说他们在摄影,不如说他们在和相机一起完成一次又一次的表演。他们会在镜头前罩上一块彩色的玻璃或硬币,或向空中抛洒一把烟尘,或穿上能够强烈反光的衣服让自己“消失”在曝光中……可以说,他们所做的一切,似乎都在干扰我们正常的观看,而我们从其作品中所看见的世界,本身就是被制作出来的“假象”。
在Inka和Niclas的作品里,世界存在的原型与摹本是同质且可以互换的,存在催生图像,图像派生存在。在此,图像不再被简单地作为对现实的记录或再现,而是与现实互为先导的存在一一很多时候与其说我们“看见”了图像,不如说是依据它们而重新看见了世界。
FA = Fortune Art
I&N = Inka&Niclas
FA:日常的现实往往被你们用另外的方式重新制作,成为另一种“真实”。请问你们如何看待这这种不同现实之间的转换?
I&N:我们所在的现实或许可以分成两种,而我们是把相机当作这两个现实之间转换的装置,在摄影的现实和物理的现实之间制造差异。我们对拍照这个行为,以及对那个曝光的一瞬间很感兴趣。
摄影里的现实和物理的现实极度相似,且保持着某种微妙的连接,有时候我们是通过已有的图像来感受并描绘存在。比如在北欧通常会有极光,很多人会特意从四面八方赶来拍照。可奇怪的是,我们几乎很少会真地看见极光,反而是从小到大都生活在各种极光的照片或复制品里。每当我们提到极光,其实是凭借早已储存在记忆里的印象或概念来体验它而已。所以在我们的创作中,比如Becoming Wilderness XVⅢ这件作品,我们只是向空中撒了一把粉末并让它闪光,同时在那个瞬间用相机拍摄出以往从各种照片和图像里所看见的“极光”。
FA:在你们看来,现如今那些被不断制造的风景照片意味着什么?
I&N:风景图像和照片对我们如何观看这个世界有着非常大的影响。我们自己本身就和屏幕里被不断剧增的自然照片紧密关联。每个人都把拍摄照片作为留存“现在”、或者留存时间存在的仪式,每个人都试图把照片作为纪念。现在几乎所有的人都有相机,所以到处都充斥着色彩饱和的风景图像,这些都是我们的创作灵感,也是可以用来促进反思的资源。
现如今,假如我们想知道某种特定的现象或景观,只需用“海滩”、“日落”或“大峡谷”这样的关键字进行图像搜索,前100个图像往往会非常相似。在此,不同的图像共用着同一个非常具体的美学属性。以“日落”的搜索结果为例,许多照片里都包含棕榈树或海豚,因此完美的日落照片就好像必须是要两者兼有。可以说,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是图像塑造着我们的感知。而我们在摄影过程中所做的行为介入,无论是向风中扔粉末,用树枝搭建雕塑,还是通过简单地为岩石着色,等等,更像是在“风景”、“观念”和“相机”的结合中进行一场表演。
图像的现实是否比真实本身更真实?当我们面对无限丰富的现实,为何还要生产并借助另一个扁平化的图像来代替它?对Inka和Niclas来说,现实分为两种:物理的现实和影像的现实,而介于这两者之间的桥梁或中介,就是摄影。他们的作品大多取景北欧的自然風光,而最终呈现的却又不是真实的场景。与其说他们在摄影,不如说他们在和相机一起完成一次又一次的表演。他们会在镜头前罩上一块彩色的玻璃或硬币,或向空中抛洒一把烟尘,或穿上能够强烈反光的衣服让自己“消失”在曝光中……可以说,他们所做的一切,似乎都在干扰我们正常的观看,而我们从其作品中所看见的世界,本身就是被制作出来的“假象”。
在Inka和Niclas的作品里,世界存在的原型与摹本是同质且可以互换的,存在催生图像,图像派生存在。在此,图像不再被简单地作为对现实的记录或再现,而是与现实互为先导的存在一一很多时候与其说我们“看见”了图像,不如说是依据它们而重新看见了世界。
FA = Fortune Art
I&N = Inka&Niclas
FA:日常的现实往往被你们用另外的方式重新制作,成为另一种“真实”。请问你们如何看待这这种不同现实之间的转换?
I&N:我们所在的现实或许可以分成两种,而我们是把相机当作这两个现实之间转换的装置,在摄影的现实和物理的现实之间制造差异。我们对拍照这个行为,以及对那个曝光的一瞬间很感兴趣。
摄影里的现实和物理的现实极度相似,且保持着某种微妙的连接,有时候我们是通过已有的图像来感受并描绘存在。比如在北欧通常会有极光,很多人会特意从四面八方赶来拍照。可奇怪的是,我们几乎很少会真地看见极光,反而是从小到大都生活在各种极光的照片或复制品里。每当我们提到极光,其实是凭借早已储存在记忆里的印象或概念来体验它而已。所以在我们的创作中,比如Becoming Wilderness XVⅢ这件作品,我们只是向空中撒了一把粉末并让它闪光,同时在那个瞬间用相机拍摄出以往从各种照片和图像里所看见的“极光”。
FA:在你们看来,现如今那些被不断制造的风景照片意味着什么?
I&N:风景图像和照片对我们如何观看这个世界有着非常大的影响。我们自己本身就和屏幕里被不断剧增的自然照片紧密关联。每个人都把拍摄照片作为留存“现在”、或者留存时间存在的仪式,每个人都试图把照片作为纪念。现在几乎所有的人都有相机,所以到处都充斥着色彩饱和的风景图像,这些都是我们的创作灵感,也是可以用来促进反思的资源。
现如今,假如我们想知道某种特定的现象或景观,只需用“海滩”、“日落”或“大峡谷”这样的关键字进行图像搜索,前100个图像往往会非常相似。在此,不同的图像共用着同一个非常具体的美学属性。以“日落”的搜索结果为例,许多照片里都包含棕榈树或海豚,因此完美的日落照片就好像必须是要两者兼有。可以说,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是图像塑造着我们的感知。而我们在摄影过程中所做的行为介入,无论是向风中扔粉末,用树枝搭建雕塑,还是通过简单地为岩石着色,等等,更像是在“风景”、“观念”和“相机”的结合中进行一场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