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现代社会,人口急速增长下,殡葬用地需求的扩大越来越难以遏制。据统计,2015年死亡人口975万人,而这逝去的975万人就占据了3.14万亩的土地。为解决这一问题,设计师提出了现代化的公墓设计,从公园化,立体化,到废弃矿井的再利用,人们在专注于公墓所占据的土地时,往往漠视了公墓与人之间的关系。本文通过中国“事死如生”的传统概念出发,试图解析现代化公墓设计中,建筑与人的关系。
关键词:公墓设计;事死如生;现代化;立体化;精神需求
引言
在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间》中曾提到生与死的关系,人从生下来的那一刻开始,就一刻不停的开始像死亡迈进,我们所谓的活着,只是一个“向死”的过程,也就是所谓的向死而生。当我们面对死亡的时候,往往能够真实的感受到自己活下去的欲望,而公墓,便是这样一个将人的生与死链接起来的地方。
在传统的宗教思想中,“灵魂不灭”这一概念对中国的丧葬制度产生了最深远的影响,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公墓的设计往往讲究风水地利,这种思想对于人的影响便是诞生了“事死如生”这一丧葬概念。即人们并不认为死去的人真正的死去了,而是将其视作灵魂与肉体依旧还存在的活人。但这种传统也恰恰暴露出了当人面对亲友死亡时,最根源的恐惧。死亡并不是最可怕的事情,可怕的是面对死亡,悲伤过后那让人窒息的孤独感。尤其是在现代,宗教信仰渐渐式微,人们的思想更加自由,“灵魂不灭”的宗教支撑不存在的时候,这种精神需求就更加明显。所以现代化的公墓,并不是为了亡者而设计,公墓真正的使用者或者说是服务对象,应当是那些活在孤寂之中的人。公墓所应当提供的功能并非仅仅是安防亡者的身躯,更重要的是代替亡者给与生者陪伴与安慰,一如死去的人还活着那样。
陪伴,人性代替神性
对于生者而言,他们所需求的是在平凡生活中陪伴在身边的普通人,而非高高在上无法触及的提供庇佑的神灵。因为相对与神性所带来的震撼,平凡的人性往往是愈合精神創伤的最好的一剂药方。因此,去宗教化便是现代公墓设计中,极为重要的一个问题。
拥有着过多宗教元素的公墓往往让人感受到难以接近,因为宗教有着极高的信仰性,公墓本身所带来的包容感往往会被误认为是一种神性的感召,藉由来自于宗教信仰的满足感来暂时抚平哀悼者的精神需求,但实际上却是人们所不需要的。宗教之中神性与人本身便不是同一个层次之上,而且宗教元素也很容易稀释掉生者与死者之间的情感沟通。在把握神性与人性的平衡这一方面,安藤忠雄显然是做到了极致,其建立于日本札幌的Makomanai Takino墓地便很好的诠释了这一点,改造了原有的矗立于田野上的佛像,将其作为公墓的主体,没有过多冗杂的宗教元素加入,甚至通过锥形的沙丘些许的抑制了巨大佛像所带来的明显的佛教倾向。在满足了日本人对于佛教的信仰的同时,佛像身下平淡而朴实的空间成为了生者与死者进行精神沟通的绝佳地点。
说到陪伴,公墓往往因为其巨大的占地面积而建立与远离城市的地方,尤其是中国,传统的封建思想中,人们往往对墓地与死亡存有忌讳,所以公墓往往不具有较高的可达性,阻碍了公墓服务于生者的道路。但是在思想日渐自由的现在,人们开始进行现代化公墓的设计建造。园林化的公墓使得公墓可以坐落与城市至终,人们可以时常前往,感受“事死如生”思想所带来的温暖。立体化的公墓则使得公墓成本降低的同时,可以为人们提供满足精神需求的日常生活。公墓想要通过其所展现的人性来抚平生者的精神创伤,必然是一个长期持续的过程,这种过程中,纪念活动可能会相较以往来的更加频繁,就像是基督教的礼拜一般。而为了达成这种效果,现代化公墓的设计必然向小而平凡发展,小,则可以坐落于任何场所却不会对城市的构建产生阻碍;平凡,就能够让公墓与人之间的人性交流更加贴近。
立体化设计,小而精致
在所有的设计行驶中,最符合小而平凡的便是立体化公墓设计方案了,相比于公园和一般公墓的巨大面积,立体化的公墓将全部功能容纳于一座建筑之中,不仅节约了大量的土地,将公墓转换为独栋建筑的过程中,不同的建筑结构也能带来不同的精神影响,而且多变的空间也能提供更多的公共服务功能。但是这种情况下,公墓的设计往往会被现代化的建筑形式影响,被迫加入了过多的现代化元素,甚至是商业元素。电子屏幕,影像和录音,甚至是咖啡厅对于公墓这种单纯的提供服务功能的区域而言显然是阻挡建筑与人交流的阻碍。以Tesis Necropolis Mexico墨西哥立体公墓设计方案为例,在这个方案中,坐落于湖水中心的立体化公墓拥有着极为现代化的设计方式,多层结构,内外空间的嵌套分离了墓室与绿色的环境,使内部空间纯粹却不单调,但是前台和白色圆桌的出现却使得环境异常的有违和感,使得整个公墓设计让人有一种看到了写字楼的感觉。过度的商业化和现代化只能使得公墓丧失了其服务功能的纯粹性。
当然,立体化公墓的建立也会存在着大大小小的阻碍,中国传统的风水学说,公墓选址的忌讳,公墓如何能够不突兀的嵌入城市的结构中等。就风水学说而言,随着封建传统的渐渐式微,人们对于风水的追求也在渐渐的没落,人们将目光从山水的地理结构转向了更为普通的环境,就墨西哥立体公墓设计方案而言,占地不大的公墓周围环绕着的湖水与公园绿化也能给我们带来启示,公墓建筑本身虽然带有强烈的情感色彩,但是却不会影响围绕于建筑主体之外的环境,通过将园林化于立体化的公墓相结合,便可以解决人们对于风水的需求。
当然,死亡一直都是人们所忌讳的,所以若是想要立体化公墓坐落于城市结构中,如何选址便是极大的问题。但是若我们再次借用“事死如生”的概念来思考,一切就会变得简单起来。当所有人都将死去的亲人视作是还活着的时候,公墓,便成了另外一种建筑。让我们想象一下,一个建筑,长期居住着许多的人,经常有人前往探望。没错,当我们以事死如生这样的概念,去建设一个服务于生者的公墓建筑时,这样的建筑就更像是一个养老院,或者说是医院,远离商业区与郊区,点状分布于居住区之中,有着良好的可达性。
结论
现代化的公墓设计大多是基于解决用地问题,往往忽略了人们在精神层次上的需求。观望世界上大多出色设计师的公墓设计,往往都围绕着精神与情感而设计,近一段时间我国的公墓设计也开始注重了神性。但是现代社会,人们的物质生活丰富却带来了精神需求无法被满足,尤其是当面对死亡过后的孤寂之时更加需要陪伴。小而平凡的城市公墓设计若是能真正的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并行,在这种事死如生的思想下,必然能够更好的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
参考文献
[1]林晓苑,周进生.废弃矿山地下空间开发为墓地的理性思考[J].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17,30(2):64-68.
[2]刘茹,张炜.生态公墓初探[J].当代艺术,2007(1):80-81.
[3]付小飞.现代殡葬建筑空间艺术[J].中外建筑,2005(5):62-66.
(作者单位:上海市华东师范大学设计学院)
关键词:公墓设计;事死如生;现代化;立体化;精神需求
引言
在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间》中曾提到生与死的关系,人从生下来的那一刻开始,就一刻不停的开始像死亡迈进,我们所谓的活着,只是一个“向死”的过程,也就是所谓的向死而生。当我们面对死亡的时候,往往能够真实的感受到自己活下去的欲望,而公墓,便是这样一个将人的生与死链接起来的地方。
在传统的宗教思想中,“灵魂不灭”这一概念对中国的丧葬制度产生了最深远的影响,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公墓的设计往往讲究风水地利,这种思想对于人的影响便是诞生了“事死如生”这一丧葬概念。即人们并不认为死去的人真正的死去了,而是将其视作灵魂与肉体依旧还存在的活人。但这种传统也恰恰暴露出了当人面对亲友死亡时,最根源的恐惧。死亡并不是最可怕的事情,可怕的是面对死亡,悲伤过后那让人窒息的孤独感。尤其是在现代,宗教信仰渐渐式微,人们的思想更加自由,“灵魂不灭”的宗教支撑不存在的时候,这种精神需求就更加明显。所以现代化的公墓,并不是为了亡者而设计,公墓真正的使用者或者说是服务对象,应当是那些活在孤寂之中的人。公墓所应当提供的功能并非仅仅是安防亡者的身躯,更重要的是代替亡者给与生者陪伴与安慰,一如死去的人还活着那样。
陪伴,人性代替神性
对于生者而言,他们所需求的是在平凡生活中陪伴在身边的普通人,而非高高在上无法触及的提供庇佑的神灵。因为相对与神性所带来的震撼,平凡的人性往往是愈合精神創伤的最好的一剂药方。因此,去宗教化便是现代公墓设计中,极为重要的一个问题。
拥有着过多宗教元素的公墓往往让人感受到难以接近,因为宗教有着极高的信仰性,公墓本身所带来的包容感往往会被误认为是一种神性的感召,藉由来自于宗教信仰的满足感来暂时抚平哀悼者的精神需求,但实际上却是人们所不需要的。宗教之中神性与人本身便不是同一个层次之上,而且宗教元素也很容易稀释掉生者与死者之间的情感沟通。在把握神性与人性的平衡这一方面,安藤忠雄显然是做到了极致,其建立于日本札幌的Makomanai Takino墓地便很好的诠释了这一点,改造了原有的矗立于田野上的佛像,将其作为公墓的主体,没有过多冗杂的宗教元素加入,甚至通过锥形的沙丘些许的抑制了巨大佛像所带来的明显的佛教倾向。在满足了日本人对于佛教的信仰的同时,佛像身下平淡而朴实的空间成为了生者与死者进行精神沟通的绝佳地点。
说到陪伴,公墓往往因为其巨大的占地面积而建立与远离城市的地方,尤其是中国,传统的封建思想中,人们往往对墓地与死亡存有忌讳,所以公墓往往不具有较高的可达性,阻碍了公墓服务于生者的道路。但是在思想日渐自由的现在,人们开始进行现代化公墓的设计建造。园林化的公墓使得公墓可以坐落与城市至终,人们可以时常前往,感受“事死如生”思想所带来的温暖。立体化的公墓则使得公墓成本降低的同时,可以为人们提供满足精神需求的日常生活。公墓想要通过其所展现的人性来抚平生者的精神创伤,必然是一个长期持续的过程,这种过程中,纪念活动可能会相较以往来的更加频繁,就像是基督教的礼拜一般。而为了达成这种效果,现代化公墓的设计必然向小而平凡发展,小,则可以坐落于任何场所却不会对城市的构建产生阻碍;平凡,就能够让公墓与人之间的人性交流更加贴近。
立体化设计,小而精致
在所有的设计行驶中,最符合小而平凡的便是立体化公墓设计方案了,相比于公园和一般公墓的巨大面积,立体化的公墓将全部功能容纳于一座建筑之中,不仅节约了大量的土地,将公墓转换为独栋建筑的过程中,不同的建筑结构也能带来不同的精神影响,而且多变的空间也能提供更多的公共服务功能。但是这种情况下,公墓的设计往往会被现代化的建筑形式影响,被迫加入了过多的现代化元素,甚至是商业元素。电子屏幕,影像和录音,甚至是咖啡厅对于公墓这种单纯的提供服务功能的区域而言显然是阻挡建筑与人交流的阻碍。以Tesis Necropolis Mexico墨西哥立体公墓设计方案为例,在这个方案中,坐落于湖水中心的立体化公墓拥有着极为现代化的设计方式,多层结构,内外空间的嵌套分离了墓室与绿色的环境,使内部空间纯粹却不单调,但是前台和白色圆桌的出现却使得环境异常的有违和感,使得整个公墓设计让人有一种看到了写字楼的感觉。过度的商业化和现代化只能使得公墓丧失了其服务功能的纯粹性。
当然,立体化公墓的建立也会存在着大大小小的阻碍,中国传统的风水学说,公墓选址的忌讳,公墓如何能够不突兀的嵌入城市的结构中等。就风水学说而言,随着封建传统的渐渐式微,人们对于风水的追求也在渐渐的没落,人们将目光从山水的地理结构转向了更为普通的环境,就墨西哥立体公墓设计方案而言,占地不大的公墓周围环绕着的湖水与公园绿化也能给我们带来启示,公墓建筑本身虽然带有强烈的情感色彩,但是却不会影响围绕于建筑主体之外的环境,通过将园林化于立体化的公墓相结合,便可以解决人们对于风水的需求。
当然,死亡一直都是人们所忌讳的,所以若是想要立体化公墓坐落于城市结构中,如何选址便是极大的问题。但是若我们再次借用“事死如生”的概念来思考,一切就会变得简单起来。当所有人都将死去的亲人视作是还活着的时候,公墓,便成了另外一种建筑。让我们想象一下,一个建筑,长期居住着许多的人,经常有人前往探望。没错,当我们以事死如生这样的概念,去建设一个服务于生者的公墓建筑时,这样的建筑就更像是一个养老院,或者说是医院,远离商业区与郊区,点状分布于居住区之中,有着良好的可达性。
结论
现代化的公墓设计大多是基于解决用地问题,往往忽略了人们在精神层次上的需求。观望世界上大多出色设计师的公墓设计,往往都围绕着精神与情感而设计,近一段时间我国的公墓设计也开始注重了神性。但是现代社会,人们的物质生活丰富却带来了精神需求无法被满足,尤其是当面对死亡过后的孤寂之时更加需要陪伴。小而平凡的城市公墓设计若是能真正的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并行,在这种事死如生的思想下,必然能够更好的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
参考文献
[1]林晓苑,周进生.废弃矿山地下空间开发为墓地的理性思考[J].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17,30(2):64-68.
[2]刘茹,张炜.生态公墓初探[J].当代艺术,2007(1):80-81.
[3]付小飞.现代殡葬建筑空间艺术[J].中外建筑,2005(5):62-66.
(作者单位:上海市华东师范大学设计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