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要打造自主、合作、探究的思想品德新课堂,就必须进行探究式教学,就是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以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为前提……让学生通过个人、小组、集体等多种解难释疑尝试活动,将自己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教学形式。
关键词:新课改 新课堂 探究式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882(2013)09-032-02
改善学生学习方式是新课改的主要内容之一,就是要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亦即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那么,如何才能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呢?笔者结合自己两节连贯的思想品德课堂教学尝试,谈谈粗浅的看法与认识供大家商榷。
在第一课时中,惯例的师生问候和新闻点评之后,我问:“大家看过《射雕英雄传》吗?”话还没说完,教室里刹时沸腾起来,“郭靖”、“欧阳锋”、“九阴真经”、“华山论剑”之声此起彼伏。更有学生大声道:“老师,干脆给我们讲《射雕英雄传》得了!”“好!”我暗自得意,立刻爽快地答应了,“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讲射雕英雄郭靖,怎么样?”同时在黑板上写下“遇对手成高手——谈郭靖的成长历程”。此刻,我发现孩子们一个个兴趣盎然、跃跃欲试。
于是,按照老师的要求,孩子们开始争先恐后地谈论郭靖与拖雷、都士摔跤竞技中的顽强毅力,与杨康、欧阳克、梅超风、欧阳锋等比武争斗中的人格品质对比,谈论郭靖在武功精进中自己的勤奋刻苦与江南七怪、马玉、洪七公、周伯通、一灯大师等高人的指点和帮助……当然,在关键时刻,老师看似无意而实则有意地进行了一些点拨和引导,努力让课堂朝着预设的目标“发展”,使孩子们至始至终保持着很高的激情,一节课不知不觉地在轻松活跃中度过。
最后我问:“明天的思品课又做什么呢?”同学们几乎异口同声地说:“继续讲郭靖!”“好!”我再一次爽快地答应,“但我要用今天所讲的来考考大家,看谁对《射雕英雄传》研究得更多,对郭大侠的成长历程领悟得更深入——有没有信心?”“有信心!没问题!”随即我提出了“从郭靖的成长历程中你明白了哪些道理”的思考问题,让各小组课后进行探讨准备并作好记录,在下一课时中展开小组大比拼。
第二课时开始了,我刚走进教室,各小组代表便争先恐后地举起了手:“老师,让我们先谈!让我们先谈!”见这情形,我免去了课前常规,首先让各小组代表用简洁的语言在黑板上书写展示,而后依次发言交流,同时,老师有意地让每一小组只谈其中一个方面,这样既节约时间,又让每个小组均有表达、表现的机会。还强调:除了看哪一组谈得更好外,还要看哪一组表现出更为高尚的人格品质。于是,小组交流在有秩序、有礼节与和谐的氛围中进行,没有争吵与计较、埋怨与抵毁。
“追越组”代表在发言时这样说:郭靖正是因为与拖雷、都史、杨康、欧阳克、梅超风、欧阳锋等众多对手的竞技争斗(竞争),才激发了上进心和创造力,促使其潜能得以充分发掘和施展,最后成为武功高强、武德高尚的大侠。因此,竞争是前进的动力,不仅能促进个人成长,群体也能获得更快的发展进步;对于国家和社会团体而言,建立良好的竞争机制,可以加速各项事业的发展,加快社会的进步。(加粗的文字为小组板书内容,下同)竞争的压力也是我们学习的动力,它促使我们个人和班级进步。
“励志组”代表说:郭靖之所以能不断进取,关键在于他能自强不息、直面挫折,有顽强的毅志、坚定的信心,把竞争的压力变成了动力,在竞争的压力面前不胆怯、不逃避,没有被竞争的压力所压垮,而是勇敢地迎着压力上。当然,在一次次的失败中,郭靖也曾灰心丧气,一度陷入自卑,如果他不能正确看待这种结果,就会被挫折感所压倒,必然会一蹶不振而不能自拔。因此,竞争的压力也可能带来消极的影响。我们要持勇敢地战胜挫折的积极态度,磨砺坚强的意志,培养自立自强的精神;需要锻炼自己的心理素质,正确看待竞争的结果。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挫折是在所难免的,我们应该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并持正确的态度。
“乘风破浪”组代表说:在郭靖与都史、杨康、欧阳克、梅超风、欧阳锋等众多对手的竞争中,都史、杨康、欧阳克、梅超风、欧阳锋等均或多或少采用过卑劣的手段,结果最终却以失败告终,得不偿失;相反,在一次次的竞争中,郭靖虽然历经多次挫折与失败,但他没有为此而不择手段、做出有损人格品德的事情,结果最终走向成功。因此,竞争必须采取正当的手段,坚守自己的人格,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无论什么时候,都不能丧失人格!
“齐奋发”组代表说:郭靖的精湛武功与高尚武德,离不开江南七怪、马玉、洪七公、周伯通、一灯大师等高人的指点和帮助。因此,社会生活既需要竞争,也离不开团结合作,伟大的事业无不成就于团结合作。无论在学习还是生活中,我们都必须要发扬团结合作的精神。
……
最后,“阳光圣地”组代表还补充说:郭靖的人格品质中,充分体现出他能明辨是非、诚实守信、与人为善,关注社会、国家、民族的命运与前途,有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等。因此,我们心中要有一把良知的标尺,要坚守诚信的绿洲……
随后,老师根据上述结论,顺理成章地提出了“作为中学生应如何面对各种各样的考试与竞赛”、“我们在班集体中应如何与他人合作,合作有何作用”等思考问题,由小组通过自主学习课文和讨论,达成统一认识后选派代表发言交流。不用说,各小组再一次争先恐后地发表见解,并水到渠成地道出了教材所体现的下列思想和观点:我们对自己既要有高标准、严要求,又要学会实事求是地评价自己,既要争取好的成绩,对分数、名次又不能过分患得患失;在一个班集体中,每个人都应该主动理解沟通,相互友爱宽容,大家要拧成一股绳,同心协力,共同提高;如果我们能够在竞争中互助合作,在社会生活中既有良好的竞争激励机制又富于团结互助,就能建设一个充满活力的人人心情舒畅的集体,就能创造一个生机勃勃又共赢共享的美好社会。同时也初步明白了“社会生活既需要竞争,也离不开团结合作”、“在学习生活中要处理好竞争与合作的关系”等道理。
回顾这两节课,无论是重点的突出还是难点的突破以及三维目标的实现等,都较为轻松而且非常成功。之所以能达到这样的效果,我认为最为重要的有如下几点:
1.彻底更新教学理念,运用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引发学生学习的动机与兴趣,产生自主学习的欲望。
2.充分发挥竞争机制的积极作用,利用小组之间的比拼,激发学生主动进行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
3.选取恰当的教学资源并不断挖掘其内在价值与魅力,触发学生自主、合作和探究学习的激情。
4.努力创新课堂教学手段,把课堂交给学生,让学习发生在学生身上,而不是发生在教师身上,诱发学生学习的内在潜能。
看来,要打造自主、合作、探究的思想品德新课堂,就必须进行探究式教学。即“教学过程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以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为前提……让学生通过个人、小组、集体等多种解难释疑尝试活动,将自己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教学形式。”在探究式课堂教学中,老师的主要任务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使他们自己去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做到自己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而学生能否主动探究,关键在于教师能否利用各种资源创设让学生感兴趣的并能深入探究下去的探究式课堂教学情境;只要教师能有效地进行探究式教学,必然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参与创新实践的热情,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真正实现“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达到“心随课动,课随心动”、“动感课堂,快乐学习”的境界。
关键词:新课改 新课堂 探究式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882(2013)09-032-02
改善学生学习方式是新课改的主要内容之一,就是要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亦即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那么,如何才能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呢?笔者结合自己两节连贯的思想品德课堂教学尝试,谈谈粗浅的看法与认识供大家商榷。
在第一课时中,惯例的师生问候和新闻点评之后,我问:“大家看过《射雕英雄传》吗?”话还没说完,教室里刹时沸腾起来,“郭靖”、“欧阳锋”、“九阴真经”、“华山论剑”之声此起彼伏。更有学生大声道:“老师,干脆给我们讲《射雕英雄传》得了!”“好!”我暗自得意,立刻爽快地答应了,“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讲射雕英雄郭靖,怎么样?”同时在黑板上写下“遇对手成高手——谈郭靖的成长历程”。此刻,我发现孩子们一个个兴趣盎然、跃跃欲试。
于是,按照老师的要求,孩子们开始争先恐后地谈论郭靖与拖雷、都士摔跤竞技中的顽强毅力,与杨康、欧阳克、梅超风、欧阳锋等比武争斗中的人格品质对比,谈论郭靖在武功精进中自己的勤奋刻苦与江南七怪、马玉、洪七公、周伯通、一灯大师等高人的指点和帮助……当然,在关键时刻,老师看似无意而实则有意地进行了一些点拨和引导,努力让课堂朝着预设的目标“发展”,使孩子们至始至终保持着很高的激情,一节课不知不觉地在轻松活跃中度过。
最后我问:“明天的思品课又做什么呢?”同学们几乎异口同声地说:“继续讲郭靖!”“好!”我再一次爽快地答应,“但我要用今天所讲的来考考大家,看谁对《射雕英雄传》研究得更多,对郭大侠的成长历程领悟得更深入——有没有信心?”“有信心!没问题!”随即我提出了“从郭靖的成长历程中你明白了哪些道理”的思考问题,让各小组课后进行探讨准备并作好记录,在下一课时中展开小组大比拼。
第二课时开始了,我刚走进教室,各小组代表便争先恐后地举起了手:“老师,让我们先谈!让我们先谈!”见这情形,我免去了课前常规,首先让各小组代表用简洁的语言在黑板上书写展示,而后依次发言交流,同时,老师有意地让每一小组只谈其中一个方面,这样既节约时间,又让每个小组均有表达、表现的机会。还强调:除了看哪一组谈得更好外,还要看哪一组表现出更为高尚的人格品质。于是,小组交流在有秩序、有礼节与和谐的氛围中进行,没有争吵与计较、埋怨与抵毁。
“追越组”代表在发言时这样说:郭靖正是因为与拖雷、都史、杨康、欧阳克、梅超风、欧阳锋等众多对手的竞技争斗(竞争),才激发了上进心和创造力,促使其潜能得以充分发掘和施展,最后成为武功高强、武德高尚的大侠。因此,竞争是前进的动力,不仅能促进个人成长,群体也能获得更快的发展进步;对于国家和社会团体而言,建立良好的竞争机制,可以加速各项事业的发展,加快社会的进步。(加粗的文字为小组板书内容,下同)竞争的压力也是我们学习的动力,它促使我们个人和班级进步。
“励志组”代表说:郭靖之所以能不断进取,关键在于他能自强不息、直面挫折,有顽强的毅志、坚定的信心,把竞争的压力变成了动力,在竞争的压力面前不胆怯、不逃避,没有被竞争的压力所压垮,而是勇敢地迎着压力上。当然,在一次次的失败中,郭靖也曾灰心丧气,一度陷入自卑,如果他不能正确看待这种结果,就会被挫折感所压倒,必然会一蹶不振而不能自拔。因此,竞争的压力也可能带来消极的影响。我们要持勇敢地战胜挫折的积极态度,磨砺坚强的意志,培养自立自强的精神;需要锻炼自己的心理素质,正确看待竞争的结果。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挫折是在所难免的,我们应该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并持正确的态度。
“乘风破浪”组代表说:在郭靖与都史、杨康、欧阳克、梅超风、欧阳锋等众多对手的竞争中,都史、杨康、欧阳克、梅超风、欧阳锋等均或多或少采用过卑劣的手段,结果最终却以失败告终,得不偿失;相反,在一次次的竞争中,郭靖虽然历经多次挫折与失败,但他没有为此而不择手段、做出有损人格品德的事情,结果最终走向成功。因此,竞争必须采取正当的手段,坚守自己的人格,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无论什么时候,都不能丧失人格!
“齐奋发”组代表说:郭靖的精湛武功与高尚武德,离不开江南七怪、马玉、洪七公、周伯通、一灯大师等高人的指点和帮助。因此,社会生活既需要竞争,也离不开团结合作,伟大的事业无不成就于团结合作。无论在学习还是生活中,我们都必须要发扬团结合作的精神。
……
最后,“阳光圣地”组代表还补充说:郭靖的人格品质中,充分体现出他能明辨是非、诚实守信、与人为善,关注社会、国家、民族的命运与前途,有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等。因此,我们心中要有一把良知的标尺,要坚守诚信的绿洲……
随后,老师根据上述结论,顺理成章地提出了“作为中学生应如何面对各种各样的考试与竞赛”、“我们在班集体中应如何与他人合作,合作有何作用”等思考问题,由小组通过自主学习课文和讨论,达成统一认识后选派代表发言交流。不用说,各小组再一次争先恐后地发表见解,并水到渠成地道出了教材所体现的下列思想和观点:我们对自己既要有高标准、严要求,又要学会实事求是地评价自己,既要争取好的成绩,对分数、名次又不能过分患得患失;在一个班集体中,每个人都应该主动理解沟通,相互友爱宽容,大家要拧成一股绳,同心协力,共同提高;如果我们能够在竞争中互助合作,在社会生活中既有良好的竞争激励机制又富于团结互助,就能建设一个充满活力的人人心情舒畅的集体,就能创造一个生机勃勃又共赢共享的美好社会。同时也初步明白了“社会生活既需要竞争,也离不开团结合作”、“在学习生活中要处理好竞争与合作的关系”等道理。
回顾这两节课,无论是重点的突出还是难点的突破以及三维目标的实现等,都较为轻松而且非常成功。之所以能达到这样的效果,我认为最为重要的有如下几点:
1.彻底更新教学理念,运用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引发学生学习的动机与兴趣,产生自主学习的欲望。
2.充分发挥竞争机制的积极作用,利用小组之间的比拼,激发学生主动进行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
3.选取恰当的教学资源并不断挖掘其内在价值与魅力,触发学生自主、合作和探究学习的激情。
4.努力创新课堂教学手段,把课堂交给学生,让学习发生在学生身上,而不是发生在教师身上,诱发学生学习的内在潜能。
看来,要打造自主、合作、探究的思想品德新课堂,就必须进行探究式教学。即“教学过程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以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为前提……让学生通过个人、小组、集体等多种解难释疑尝试活动,将自己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教学形式。”在探究式课堂教学中,老师的主要任务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使他们自己去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做到自己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而学生能否主动探究,关键在于教师能否利用各种资源创设让学生感兴趣的并能深入探究下去的探究式课堂教学情境;只要教师能有效地进行探究式教学,必然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参与创新实践的热情,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真正实现“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达到“心随课动,课随心动”、“动感课堂,快乐学习”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