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一个后工业时代钢筋水泥和机器动力所建构的物质世界上,人类生活日趋同质化:在相似的都市背景下过着貌似殊途而实则同归的生活,表面的多元掩盖着本质上的单调……看上去是人建造了钢筋水泥的城市,实际上这样的城市包括新农村建设后的城镇化乡村,都已从根本上改变了人类的生活场域和社会伦理。
作为拥有全世界历史最悠久、覆盖面积最大的农耕文明的中国,仅仅三四十年的时间,经济的快速发展已带领大部分人脱离了跟泥土相依偎的生活。离开地面的不仅是人们的脚跟,还有精神,大众陷入都市丛林的集体精神漂泊,这种悬浮感没有声音却又无远弗届,于是旅游成为全世界取之不竭的新的经济增长点—出游的目的无非从此地到彼地去寻找陌生化,陌生化的自然风景、人文环境、民俗生活……也正是在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下,一些田园风格视频的播主如李子柒、张二冬等,因为提供了一些陌生化的生存样本,带来了与都市文明不同的生命体验而圈粉众多,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
田园视频展现的陌生化特征
这些田园风格的视频主要呈现人与自然的亲密关系:食物从种子下地到入盘全过程展示;山林间站立的猗猗绿竹经过劳动一步步组合成了一套舒适的沙发;而蚕丝被是从养蚕开始的,蓝花布的被褥和衣服从制作颜料开始,自己描绘图案,自己印染,一针一线亲手缝制……更有将花瓣放入酒糟提香,将荷花插入墙角的陶瓶,让人想起《红楼梦》里冷香丸那种近似夸张的烦琐过程所呈现出的古典美学—现在这一切在眼前逼真呈现,画面上的年轻女子手脚麻利,动作连贯,操作娴熟,衣衫翩然,在泥土和遍地草木的气息中完成自给自足的创造和享用。
对比李子柒的劳动和自然之美,观看这些视频的人所处身的多是后工业时代(包括农业、文化等各个领域),专业化分工越来越细、每个人都只能成为一个巨大链条中的细小一环。在基本生存资料(比如食物和衣着)的获取上,我们只接触到最终端的成品(或半成品)。大人和孩子都被都市日常所裹挟,四体不勤五谷不分,习惯到健身房、瑜伽馆的室内以一套固定动作来活动一下日渐僵硬的身体,而这些田园视频却为人们展现了局限生活之外一种完整而又生机勃发的意态,提供了生命根植于大地丛林的存在可能。
田园视频背后的文化基因
“李子柒”们的陌生化之所在,源于一種他者的生活。然而这种生活又不是我们从未听闻的,从客观上来说,或许就是童年生活的熟悉场景,潜伏在记忆里从未消失,又或父辈或祖父辈的现实—国人上溯三代90%以上身处农村;从心灵来说,我们从小所受的诗文教化,早以另一种方式埋伏下了与之相关的精神基因,即便没读太多书,也会受到这种母语文化无形而无处不在的影响,它渗透在文学、影视、传说等各个领域……当我们的祖先走出原始丛林,滨河而居,团土制陶,尝百草,躬耕织,就像那首据说是中国最古老的《击壤歌》所唱: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于我何有哉。这种人处于天地之间的浑然自在及儒道共有的天人感应,以及所获得的超越的神性,已为人类的精神血脉埋伏下一种心灵的密码—从蒙昧到现代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与之相比,现代化之路只是历史长河里眨眼的一瞬间。
在机器人统治地球的预言成真之前,现代人类已经远离的那种生活曾长期存在,“湛湛露斯,在彼丰草”“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彼黍离离,彼稷之苗”“参差荇菜,左右采之”……《诗经》年代的歌(诗)洋溢着遍地草木的气息,人类生活在自然万物的环抱之中。更有一些劳动场面的诗歌如《芣苢》:“采采芣苢,薄言掇之;采采芣苢,薄言捋之;采采芣苢,薄言袺之……”这种劳动的动感和节律,至今读上去都是如现其景、如闻其声的。这种跟大地和草木贴身相亲的文化基因不仅属于中国,也同时流传并流淌在每一个国家和种族的历史、文学遗产和心灵记忆里。历史悠久的埃及和非洲不用说,即便在历史颇晚的美国,19世纪的梭罗从都市走入丛林,到瓦尔登湖畔亲手建构木制房屋,亲手种植庄稼蔬菜,来完成自己的生存试验,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相处。海德格尔说“诗人的天职是还乡,还乡使故土成为亲近本源之处”,他诠释的是荷尔德林的句子:
人充满劳绩,但还
诗意地安居于这块大地之上
读这些,会让你感觉面对绿油油大地、苍茫茫旷野,面对万物生长,似乎人类的一切发明、一切雄心和荣耀都成泡影,而大地、自然、劳作才是人类的天赋使命,这让我们跟古人因先后存在于同一个天地间而心息相通。只要有条件也会尽量购买一方带院的房产,事业打拼之余到花园别墅的泥土上侍弄植株调养身心,或去近郊置地,投资增值的同时,享受一种平房田园“桃李罗堂前,榆柳荫后檐”的怡悦。更多勤劳的中产和普通市民,则在楼顶或阳台上精心打造出一方花园、尺寸菜圃,通过侍弄几盆蒜苗、一箱韭菜来体验植株的出生成长,感受跟泥土草木的亲密链接。
人类跟泥土有一种天然的亲近本能,陶渊明那种悠然见南山的意味,早已深植在国人的心灵深处。所以当更多的人身处远离泥土的城市,通过手机和网络看到绿影田园间一袭粗布汉服、劳作不息、自种自收的李子柒,看到的是对红尘扰攘的远避,是“心远地自偏”“飞鸟相与还”的田园之梦,是读过的《诗经》在进行现场直播。于是钢筋水泥的精神焦渴里注入一缕甘泉,溽暑炎夏的天气里吹进一丝清凉的风,人们以此获得疗愈。
以李子柒为代表的田园视频播主们,就是这样通过一种自然主义的、自给自足的农耕文明方式为都市人带来视觉和心灵的调剂,带来穿越时空跟自然乡土和远古诗歌亲近的可能,以回归大地的生活方式为钢筋水泥中的人们集体圆梦。
走红视频的双重效应
作为这类视频播主中的佼佼者,李子柒获得了经济与社会的双重效应,2000多万粉丝的关注度,身家过亿的经济回报,还有主流层面的接纳和嘉许—她的粉丝不少来自海外,那些听不懂中国话的老外们纷纷从YouTube网站的小视频里直观地认识了中国传统的生活之美。央视新闻对此表态:“没有一个字夸中国好,但她讲好了中国文化,讲好了中国故事。”《人民日报》也赞许道:“李子柒的样本意义,绝不应被忽视。”更有人说,一个李子柒对中国的正面宣传效果,超过了多少个投资过亿的国际频道。 2019年,李子柒获中国新闻周刊“年度文化传播人物奖”,2020年1月入选中国妇女报“2019十大女性人物”。5月1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官网发布消息,李子柒受聘担任首批中国农民丰收节推广大使。担任同批大使的还有五人,分别是“水稻之父”袁隆平、全国劳动模范申纪兰、相声演员冯巩、作家冯骥才和主持人海霞。
作为这类田园视频播主的佼佼者,李子柒的成功经历堪称典范和传奇,这个奇迹与当下这个时代密不可分。在市场经济点钞机的喧嚣中,时代需要一曲让人放松的牧歌,正如西方社会里,摩西奶奶的走红一样。她让有乡村背景,如今在城市生活的观众生出“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之情,同时让没有乡村背景的都市人看到一种诗化的“新乡村生活”。
因此,李子柒的成功跟时代的需求有一种彼此呼应、相互满足的关系。
田园视频带来的精神滋养
人类一边竭力创造一种后现代的生活,高楼、高铁、信息化乃至外太空的旅行,一边从心灵来说又渴望贴近泥土和植株,渴望精神上的历史回望和哲学意义上的返乡。
不管工业文明发展到怎样的阶段,人类跟大地即便现实中断开了,但刚需的粮食和蔬菜、肉蛋和棉麻仍来自土地,人类即便走进外太空遨游也仍然离不开大地的供养。这种供养不仅是物质性的,也是精神性的。
毋庸讳言,这个14岁就退学的乡村姑娘天性里有一颗生活的诗意之心,这体现在她的一食一饭中,体现在她自己制作的衣服、印染的布、描绘的图案以及插在墙角瓶里的大把野花里—打动人们的正是李子柒身上透露出的浓郁的生命美学。
视频上这个年轻清隽的姑娘无所不能且无不专业,耕种、泥瓦工、木工、绣花、描云、烹煮、酝酿……采访中李子柒表示,她用半年时间拜师学会了蜀绣,为让大西北的兰州拉面在四川乡村为背景的视频上成为可能,她苦練拉面技术……就像《纽约时报》的专栏作者Tejal Rao所说:“李子柒喜欢安静地工作,不使用任何现代厨房设备。她的筛子是葫芦做的,她的刨丝器是一块金属片,自己穿了一些斜孔,固定在两块木头上,小溪就是她的盆子……这些视频让人深感慰藉。”
无论是农林稼穑、临水采莲的现场,还是一粥一饭亲自动手、一桌一椅亲自打造的过程,都传递出自给自足的农业文明和餐花饮露的美感。李子柒们借助当下的科技(信息化)条件,以唯美的方式传递出泥土和自然草木的芬芳,展现了工业时代里人们“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的渴望。
(作者单位:山东寿光市人社局)
作为拥有全世界历史最悠久、覆盖面积最大的农耕文明的中国,仅仅三四十年的时间,经济的快速发展已带领大部分人脱离了跟泥土相依偎的生活。离开地面的不仅是人们的脚跟,还有精神,大众陷入都市丛林的集体精神漂泊,这种悬浮感没有声音却又无远弗届,于是旅游成为全世界取之不竭的新的经济增长点—出游的目的无非从此地到彼地去寻找陌生化,陌生化的自然风景、人文环境、民俗生活……也正是在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下,一些田园风格视频的播主如李子柒、张二冬等,因为提供了一些陌生化的生存样本,带来了与都市文明不同的生命体验而圈粉众多,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
田园视频展现的陌生化特征
这些田园风格的视频主要呈现人与自然的亲密关系:食物从种子下地到入盘全过程展示;山林间站立的猗猗绿竹经过劳动一步步组合成了一套舒适的沙发;而蚕丝被是从养蚕开始的,蓝花布的被褥和衣服从制作颜料开始,自己描绘图案,自己印染,一针一线亲手缝制……更有将花瓣放入酒糟提香,将荷花插入墙角的陶瓶,让人想起《红楼梦》里冷香丸那种近似夸张的烦琐过程所呈现出的古典美学—现在这一切在眼前逼真呈现,画面上的年轻女子手脚麻利,动作连贯,操作娴熟,衣衫翩然,在泥土和遍地草木的气息中完成自给自足的创造和享用。
对比李子柒的劳动和自然之美,观看这些视频的人所处身的多是后工业时代(包括农业、文化等各个领域),专业化分工越来越细、每个人都只能成为一个巨大链条中的细小一环。在基本生存资料(比如食物和衣着)的获取上,我们只接触到最终端的成品(或半成品)。大人和孩子都被都市日常所裹挟,四体不勤五谷不分,习惯到健身房、瑜伽馆的室内以一套固定动作来活动一下日渐僵硬的身体,而这些田园视频却为人们展现了局限生活之外一种完整而又生机勃发的意态,提供了生命根植于大地丛林的存在可能。
田园视频背后的文化基因
“李子柒”们的陌生化之所在,源于一種他者的生活。然而这种生活又不是我们从未听闻的,从客观上来说,或许就是童年生活的熟悉场景,潜伏在记忆里从未消失,又或父辈或祖父辈的现实—国人上溯三代90%以上身处农村;从心灵来说,我们从小所受的诗文教化,早以另一种方式埋伏下了与之相关的精神基因,即便没读太多书,也会受到这种母语文化无形而无处不在的影响,它渗透在文学、影视、传说等各个领域……当我们的祖先走出原始丛林,滨河而居,团土制陶,尝百草,躬耕织,就像那首据说是中国最古老的《击壤歌》所唱: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于我何有哉。这种人处于天地之间的浑然自在及儒道共有的天人感应,以及所获得的超越的神性,已为人类的精神血脉埋伏下一种心灵的密码—从蒙昧到现代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与之相比,现代化之路只是历史长河里眨眼的一瞬间。
在机器人统治地球的预言成真之前,现代人类已经远离的那种生活曾长期存在,“湛湛露斯,在彼丰草”“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彼黍离离,彼稷之苗”“参差荇菜,左右采之”……《诗经》年代的歌(诗)洋溢着遍地草木的气息,人类生活在自然万物的环抱之中。更有一些劳动场面的诗歌如《芣苢》:“采采芣苢,薄言掇之;采采芣苢,薄言捋之;采采芣苢,薄言袺之……”这种劳动的动感和节律,至今读上去都是如现其景、如闻其声的。这种跟大地和草木贴身相亲的文化基因不仅属于中国,也同时流传并流淌在每一个国家和种族的历史、文学遗产和心灵记忆里。历史悠久的埃及和非洲不用说,即便在历史颇晚的美国,19世纪的梭罗从都市走入丛林,到瓦尔登湖畔亲手建构木制房屋,亲手种植庄稼蔬菜,来完成自己的生存试验,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相处。海德格尔说“诗人的天职是还乡,还乡使故土成为亲近本源之处”,他诠释的是荷尔德林的句子:
人充满劳绩,但还
诗意地安居于这块大地之上
读这些,会让你感觉面对绿油油大地、苍茫茫旷野,面对万物生长,似乎人类的一切发明、一切雄心和荣耀都成泡影,而大地、自然、劳作才是人类的天赋使命,这让我们跟古人因先后存在于同一个天地间而心息相通。只要有条件也会尽量购买一方带院的房产,事业打拼之余到花园别墅的泥土上侍弄植株调养身心,或去近郊置地,投资增值的同时,享受一种平房田园“桃李罗堂前,榆柳荫后檐”的怡悦。更多勤劳的中产和普通市民,则在楼顶或阳台上精心打造出一方花园、尺寸菜圃,通过侍弄几盆蒜苗、一箱韭菜来体验植株的出生成长,感受跟泥土草木的亲密链接。
人类跟泥土有一种天然的亲近本能,陶渊明那种悠然见南山的意味,早已深植在国人的心灵深处。所以当更多的人身处远离泥土的城市,通过手机和网络看到绿影田园间一袭粗布汉服、劳作不息、自种自收的李子柒,看到的是对红尘扰攘的远避,是“心远地自偏”“飞鸟相与还”的田园之梦,是读过的《诗经》在进行现场直播。于是钢筋水泥的精神焦渴里注入一缕甘泉,溽暑炎夏的天气里吹进一丝清凉的风,人们以此获得疗愈。
以李子柒为代表的田园视频播主们,就是这样通过一种自然主义的、自给自足的农耕文明方式为都市人带来视觉和心灵的调剂,带来穿越时空跟自然乡土和远古诗歌亲近的可能,以回归大地的生活方式为钢筋水泥中的人们集体圆梦。
走红视频的双重效应
作为这类视频播主中的佼佼者,李子柒获得了经济与社会的双重效应,2000多万粉丝的关注度,身家过亿的经济回报,还有主流层面的接纳和嘉许—她的粉丝不少来自海外,那些听不懂中国话的老外们纷纷从YouTube网站的小视频里直观地认识了中国传统的生活之美。央视新闻对此表态:“没有一个字夸中国好,但她讲好了中国文化,讲好了中国故事。”《人民日报》也赞许道:“李子柒的样本意义,绝不应被忽视。”更有人说,一个李子柒对中国的正面宣传效果,超过了多少个投资过亿的国际频道。 2019年,李子柒获中国新闻周刊“年度文化传播人物奖”,2020年1月入选中国妇女报“2019十大女性人物”。5月1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官网发布消息,李子柒受聘担任首批中国农民丰收节推广大使。担任同批大使的还有五人,分别是“水稻之父”袁隆平、全国劳动模范申纪兰、相声演员冯巩、作家冯骥才和主持人海霞。
作为这类田园视频播主的佼佼者,李子柒的成功经历堪称典范和传奇,这个奇迹与当下这个时代密不可分。在市场经济点钞机的喧嚣中,时代需要一曲让人放松的牧歌,正如西方社会里,摩西奶奶的走红一样。她让有乡村背景,如今在城市生活的观众生出“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之情,同时让没有乡村背景的都市人看到一种诗化的“新乡村生活”。
因此,李子柒的成功跟时代的需求有一种彼此呼应、相互满足的关系。
田园视频带来的精神滋养
人类一边竭力创造一种后现代的生活,高楼、高铁、信息化乃至外太空的旅行,一边从心灵来说又渴望贴近泥土和植株,渴望精神上的历史回望和哲学意义上的返乡。
不管工业文明发展到怎样的阶段,人类跟大地即便现实中断开了,但刚需的粮食和蔬菜、肉蛋和棉麻仍来自土地,人类即便走进外太空遨游也仍然离不开大地的供养。这种供养不仅是物质性的,也是精神性的。
毋庸讳言,这个14岁就退学的乡村姑娘天性里有一颗生活的诗意之心,这体现在她的一食一饭中,体现在她自己制作的衣服、印染的布、描绘的图案以及插在墙角瓶里的大把野花里—打动人们的正是李子柒身上透露出的浓郁的生命美学。
视频上这个年轻清隽的姑娘无所不能且无不专业,耕种、泥瓦工、木工、绣花、描云、烹煮、酝酿……采访中李子柒表示,她用半年时间拜师学会了蜀绣,为让大西北的兰州拉面在四川乡村为背景的视频上成为可能,她苦練拉面技术……就像《纽约时报》的专栏作者Tejal Rao所说:“李子柒喜欢安静地工作,不使用任何现代厨房设备。她的筛子是葫芦做的,她的刨丝器是一块金属片,自己穿了一些斜孔,固定在两块木头上,小溪就是她的盆子……这些视频让人深感慰藉。”
无论是农林稼穑、临水采莲的现场,还是一粥一饭亲自动手、一桌一椅亲自打造的过程,都传递出自给自足的农业文明和餐花饮露的美感。李子柒们借助当下的科技(信息化)条件,以唯美的方式传递出泥土和自然草木的芬芳,展现了工业时代里人们“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的渴望。
(作者单位:山东寿光市人社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