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有了问题,思维才有方向;有了问题,思维才有了动力;有了问题 ,思维才有创新。”一个良好的数学问题情境,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诱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引起学生更多的联想,也比较容易调动起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感受和兴趣,从而更加自主参与知识的获取过程、问题的解决过程。那么,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创设有质量的问题情境?现谈谈我的做法和体会。
关键词:问题情境;有效;数学教学
十年来,教学、教研和教改工作的实践使我体会到,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就要紧紧抓住课堂教学这个基本环节,更新教学观念,数学情境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能力、发展心理品质的重要源泉,是沟通现实生活与数学学习、具体问题与抽象概念之间的桥梁。“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有了问题,思维才有方向;有了问题,思维才有了动力;有了问题 ,思维才有创新。”一个良好的数学问题情境,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诱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引起学生更多的联想,也比较容易调动起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感受和兴趣,从而更加自主参与知识的获取过程、问题的解决过程。那么,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创设有质量的问题情境?现谈谈我的做法和体会。
一、把问题情境故事化
小学生对故事非常感兴趣,百听不厌。因此,把教材中一幅幅画面所反映的问题情境编成简短的故事,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增加课堂教学的乐趣,能够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例如:在教学“上、下”概念时,我先投影出示一棵拟人化的老树,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接着再给学生讲故事:“在大森林里住着一位树爷爷,他善良慈祥,与森林里的小动物们相处得很好,每天,森林里的小动物都来帮树爷爷干活,陪他聊天,树爷爷也经常给小动物讲故事。瞧,今天都有谁来了?”师边说边投影出示小动物(小鸟在树枝上,小松鼠在树杈上,小兔在树下)。学生抢着要回答,整个 课堂气氛非常活跃。抓住这一契机,我提出问题:谁能说说这三只动物谁在谁上?谁在谁下?进一步把学生的情绪推向高潮。创设这样的问题情境,使学生在一种愉快的氛围中,不但学到了知识,而且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小学生对新鲜事物总是充满兴趣,因此,把教材中的画面所反映的问题编成有趣味的小故事,再借助多媒体课件,就可以使学生产生如临其境的感觉,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例如,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时,我创设了这样的故事情境:一天,猴妈妈和猴宝宝来到一片桃园,看到桃树上结满了又大又红的桃子,猴妈妈摘了两个桃子,问猴宝宝:“把这两个桃子平均分给两个人,每人分几个桃子?”“一个。”猴宝宝不假思索地回答。猴妈妈拿起其中的一个桃子问:“把这一个桃子平均分给两个人,每人分多少呢?”“这……”猴宝宝摸着自己的头,回答不上来。看到猴宝宝答不上来,学生纷纷举手发言。这样的教学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发展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调动了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二、把问题情境生活化
把问题情境生活化,就是把问题情境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使学生置身于生活问题情境中去解决实际问题,从而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来源于实际,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如在教学“元、角、分的认识”时,我创设一个“超市”,由几位小组长当“售货员”,其他同学当“顾客”,进行模拟购物活动。这样,不仅有助于学生学习元、角、分的知识,而且也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为了能让学生学以致用,我经常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和生活经验,设计一些与生活密切联系的题目,让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分析、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使学生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提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例如,在学习了“三位数乘两位数”后,我设计了这样一道题目:四年级级部组织学生去爬山,门票价格如下: 50人以下每人30元,51~100人每人28元,100人以上每人25元。四年级一班有49人,二班有56人,三班有53人。请同学们设计买票方案,计算出钱数并比较哪种方案最佳,并说明理由。学生通过这一实际问题巩固了乘法计算,体会到了根据生活实际解决问题所带来的乐趣。
三、把问题情境开放化
把问题情境开放化,就是把学生投身于一个思维策略与解题方法不惟一的问题情境中,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面去思考、分析、解决问题。
我指定几个学生代表上台根据他所说的进行配花,然后由下面的学生对他们所配的花进行评价。结果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經验又提出不同的看法:“只选一种花太单调了。”“多选几种花看起来比较漂亮。”“因为是要送给妈妈的,应该多选康乃馨比较有代表意义。”……在这种开放式的学习过程中,每个学生的思维都充分展开,并在互相交流中不断地得到创新。同时,借助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生活经验去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总之,数学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特点,努力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激发和拨动学生的思维之弦,使学生以最佳的状态参与问题的解决,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问题情境;有效;数学教学
十年来,教学、教研和教改工作的实践使我体会到,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就要紧紧抓住课堂教学这个基本环节,更新教学观念,数学情境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能力、发展心理品质的重要源泉,是沟通现实生活与数学学习、具体问题与抽象概念之间的桥梁。“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有了问题,思维才有方向;有了问题,思维才有了动力;有了问题 ,思维才有创新。”一个良好的数学问题情境,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诱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引起学生更多的联想,也比较容易调动起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感受和兴趣,从而更加自主参与知识的获取过程、问题的解决过程。那么,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创设有质量的问题情境?现谈谈我的做法和体会。
一、把问题情境故事化
小学生对故事非常感兴趣,百听不厌。因此,把教材中一幅幅画面所反映的问题情境编成简短的故事,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增加课堂教学的乐趣,能够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例如:在教学“上、下”概念时,我先投影出示一棵拟人化的老树,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接着再给学生讲故事:“在大森林里住着一位树爷爷,他善良慈祥,与森林里的小动物们相处得很好,每天,森林里的小动物都来帮树爷爷干活,陪他聊天,树爷爷也经常给小动物讲故事。瞧,今天都有谁来了?”师边说边投影出示小动物(小鸟在树枝上,小松鼠在树杈上,小兔在树下)。学生抢着要回答,整个 课堂气氛非常活跃。抓住这一契机,我提出问题:谁能说说这三只动物谁在谁上?谁在谁下?进一步把学生的情绪推向高潮。创设这样的问题情境,使学生在一种愉快的氛围中,不但学到了知识,而且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小学生对新鲜事物总是充满兴趣,因此,把教材中的画面所反映的问题编成有趣味的小故事,再借助多媒体课件,就可以使学生产生如临其境的感觉,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例如,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时,我创设了这样的故事情境:一天,猴妈妈和猴宝宝来到一片桃园,看到桃树上结满了又大又红的桃子,猴妈妈摘了两个桃子,问猴宝宝:“把这两个桃子平均分给两个人,每人分几个桃子?”“一个。”猴宝宝不假思索地回答。猴妈妈拿起其中的一个桃子问:“把这一个桃子平均分给两个人,每人分多少呢?”“这……”猴宝宝摸着自己的头,回答不上来。看到猴宝宝答不上来,学生纷纷举手发言。这样的教学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发展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调动了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二、把问题情境生活化
把问题情境生活化,就是把问题情境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使学生置身于生活问题情境中去解决实际问题,从而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来源于实际,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如在教学“元、角、分的认识”时,我创设一个“超市”,由几位小组长当“售货员”,其他同学当“顾客”,进行模拟购物活动。这样,不仅有助于学生学习元、角、分的知识,而且也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为了能让学生学以致用,我经常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和生活经验,设计一些与生活密切联系的题目,让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分析、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使学生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提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例如,在学习了“三位数乘两位数”后,我设计了这样一道题目:四年级级部组织学生去爬山,门票价格如下: 50人以下每人30元,51~100人每人28元,100人以上每人25元。四年级一班有49人,二班有56人,三班有53人。请同学们设计买票方案,计算出钱数并比较哪种方案最佳,并说明理由。学生通过这一实际问题巩固了乘法计算,体会到了根据生活实际解决问题所带来的乐趣。
三、把问题情境开放化
把问题情境开放化,就是把学生投身于一个思维策略与解题方法不惟一的问题情境中,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面去思考、分析、解决问题。
我指定几个学生代表上台根据他所说的进行配花,然后由下面的学生对他们所配的花进行评价。结果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經验又提出不同的看法:“只选一种花太单调了。”“多选几种花看起来比较漂亮。”“因为是要送给妈妈的,应该多选康乃馨比较有代表意义。”……在这种开放式的学习过程中,每个学生的思维都充分展开,并在互相交流中不断地得到创新。同时,借助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生活经验去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总之,数学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特点,努力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激发和拨动学生的思维之弦,使学生以最佳的状态参与问题的解决,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