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曲读书人的励志

来源 :作文新天地(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oyuan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项脊轩上空的月亮升起又落下,庭中的枇杷树花开又花落,归家也历经潮起潮落悲欢离合,唯一不变的是项脊轩中的琅琅书声。清人梅曾亮说,《项脊轩志》是“借一阁以寄三世之遗迹”,文中的一句“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似乎成了我们解读这篇传世名作的金钥匙。而我却以为,在看似闲散记录的家庭悲喜中,我们能看到他坚韧不拔的精神源泉,能找到他在科举之路上屡遭挫折依然奋勇前行的精神支柱,《项脊轩志》实则是归有光的一曲励志之歌。
  “少年心事当拿云”,19岁的归有光踌躇满志,对人生充满了美好的期待。虽然现在“区区处败屋中”,当终有一日会像蜀清和诸葛孔明一样名扬天下。但是老天却并不眷顾这位天才式的人物,9岁能文,20岁通读《五经》和《三史》,“明文第一”的归有光在科举之路上历尽艰辛、饱受挫折。35岁才乡试中举,后8次会试落第,直到60岁才进士及第,圆了这位老人一生孜孜以求的梦想,可惜6年后便驾鹤归西。
  40多年的漫漫科举路,归有光以常人难以企及的勇气和决心一路走来,到底是什么支撑着他屡败屡试越挫越勇?此时,再静下心来细细品读他19岁时写下的《项脊轩志》,我们似乎能理解他的坚韧与执着。
  首先,家道中落激励着归有光立志勤奋读书,光耀门楣。
  归氏先人曾为大官,因而在昆山形成一个声名显赫、枝繁叶茂的大家族,民间甚至传说“县官印不如归家信”。可是,到了归有光这一代早已家道衰微,风光不再。“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迨诸父异爨,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这是家族衰落的真实写照,诸父们忙着分家,瓜分先祖遗产。到处都是小门,和由篱变墙的转变,不仅昭示着家族的分崩离析,也暗示着家庭人际关系的紧张,甚至在客人面前也维持不了基本的体面了。好端端的一个大家族被弄得鸡飞狗跳,人心惶惶。
  归有光目睹了归家由盛而衰的过程,这在他年幼的心上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记,而他也把家道衰落的原因归结为不读书,不知礼仪。他在《家谱记》中感慨:“率百人而聚,无一人知学者;率十人而学,无一人知礼仪者。”作为归家长子,光耀门楣的宏愿在他心中深深扎根,而发愤读书金榜题名是实现这一宏愿的最有效途径。
  其次,项脊轩承载着家族对其读书的大力支持,也是归有光肩负的家族责任。
  “项脊轩,旧南阁子也。”“家有老妪,尝居于此。”这间本来住着哺育了归家两代人的老妪的南阁子,在人口众多的归家,为什么会给归有光一人使用?“余自束发读书轩中”,15岁的归有光刚刚完成童子试,这间书房的由来,就是这个家族对归有光读书的大力支持和殷切希望。
  而归有光把它命名为“项脊轩”,意味深远。一来,归家先祖曾居住在太仓的项脊泾,以此命名,有追思怀远之意;更重要的是,“项脊”起着支撑作用,是一个家的脊梁,是一家之柱。归有光以此命名自己的书房,是希望自己能够挑起家族复兴的大梁,重振昔日雄风。这是归有光的座右铭,也是归有光的自我激励。所以,他注定是活得辛苦的,即使“震川先生”声名远播,响彻文坛,他还是要走科举之路。因为没有功名,一切都无从谈起。
  当然,这里面也有家族三代女人们的自豪和殷切期盼。
  “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归有光的祖父和父亲都没有功名,祖母直接把重振归家的重担压在了归有光的身上,想到年事已高的祖母,挪动颤巍巍的脚步,捧来了象征着曾经的显贵和荣耀的象笏,那虔诚的动作,那期盼的眼神,一句“他日汝当用之”,字字千金。当然,祖母无疑是疼爱他的,“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她对归有光的足不出户埋头苦读不无疼惜和嗔怪,而这份疼惜对归有光而言就是鞭策。
  母亲是典型的贤妻良母,相夫教子,勤俭持家。老妪常来项脊轩述说母亲依稀仿佛的身影,“娘以指叩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对于八岁丧母的归有光而言,母亲的点滴都是弥足珍贵的。《先妣事略》记载:“孺人中夜覺寝,促有光暗诵《孝经》,即熟读,无一字龃龉,乃喜。”归有光的未语泪先流,不仅仅是因为老奶妈的到来,勾起了归有光对母亲的思念,更是因为想到了母亲曾对自己的学业督促有加,寄予厚望。
  红袖添香读书夜,妻子的到来给枯燥的读书生活平添了不少乐趣。温婉可人的妻子“时至轩中,或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举手投足之间流露的是对读书的崇敬,是对丈夫的倾慕。归宁时,当她带着自豪的口吻对待字闺中的小妹讲起轩中的读书时光,引来的是小妹们的无限遐想,“且何谓阁子也?”妻子对丈夫在倾慕自豪之余,当然也饱含着对其功成名就的殷殷期盼。
  当归有光在科举之路上屡遭挫折时,我们在感叹科举制度对中国文人的禁锢折磨之余,更感动于归有光坚韧不拔、永不言弃的精神。读完《项脊轩志》,我们也终于明白,是什么支撑着他走过四十多年漫漫赶考之路,是自小立下的光耀门楣的志向,是家族对其读书的巨大支持,更是家中三代女人对他的殷殷期盼。项脊轩中的点滴记忆,是他屡战屡败的精神动力,是他永不荒芜的精神家园。
  苦心人,天不负。对我们而言,《项脊轩志》,无疑也是一曲励志之歌。
其他文献
人生有三本大书:“有字之书”,即最一般意义上的书;“无字之书”,代指生活中的经验;“心灵之书”,则是对生命对世界最本质的追求与省思。如我所言,三本书各有侧重,但首要的是读好“心灵之书”。  “有字之书”是我们获取知识最主要和直接的来源。我们出生、蹒跚学步、牙牙学语,再进入学校让心灵得到教化。诚然,“有字之书”不可或缺,正如赫尔曼·黑塞在《获得教养的途径》中所指出的:阅读,特别是经典的阅读,对人学识
期刊
《远方的鼓声》是村上春树的游记,时间为1986-1989年,游历地区是欧洲,主要是希臘、意大利两个国家。村上的游记具有个人特色,他几乎不写人所熟知的名胜古迹,而是与普通居民共同生活,描写他们的日常工作、饮食起居,以及他们的所思所想等,富有深度感,对读者了解这些国家的真实状况有很大帮助,文笔也幽默有趣,可读性很强。
期刊
暑假到来,自幼丧父的小学三年级学生正男,如今和奶奶生活在一起,暑假特别无聊。他拿出母亲从外地寄回的信,准备自己一个人去爱知县丰桥市看望母亲。  邻居阿姨发现后,决定帮正男完成心愿。她拿出一笔钱当旅费,还安排游手好闲的老公菊次郎陪伴正男一起踏上寻母之途。可是在第一天,菊次郎就把老婆给的钱全部输光,于是两个人只好步行前往爱知。  一路搭順风车,惹了不少麻烦后,菊次郎终于带着正男到了他母亲的家,但小男孩
期刊
似乎远方总是使人向往的。  其实有美的远方,有丑的远方。  越远越朦胧,越朦胧越神秘。那神秘常使我们幻想:远方的平房变成宫殿,远方的小溪变成大江,远方的强悍变成温驯,冰雪封蔽的远方变成绿土。一些最坏的形容词,也可能被加在我们所不喜欢的远方。  人们总是爱制造远方,虽然昔日的远方依旧是今日的远方。莫尔的“乌托邦”,培根再造的NewAtlantis与陶潜的“桃花源”,仍然是人们的梦土。远方的梦土也许有
期刊
作家王安忆在选编《给孩子的故事》一书中,选择了不少表现“苦难”和“殘酷”的故事,她希望这些故事能“澄澈地映照世界”,让孩子们在故事里成长。  有不少教育家并不同意王安忆的这一看法,他们认为应该让孩子多感受世界的温存,少让他们接触残酷的事情。  对这两种说法你有什么思考?写一篇文章,对这两种说法加以综合评说。  【注意】①题目自拟。②不得少于800字。③不得抄袭、套作。
期刊
哲学家叔本华在《作为表象和意志的世界》里说:人类因为有了理性,所以超越了一切动物,就是说他能对生活有整体的认识。因此人除了在现实中过着一种生活之外,还经常在虚幻中有另外一种生活。于是便有了“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  曾国藩也说过:养活心中一团春意。这一团春意就是诗,就是诗意。我们对待生活,就要有这样一颗詩情画意的心,一颗有情趣乃至情怀的心。现实生活中,也许我们无法时时充满“诗意”,但
期刊
界定概念是逻辑思维的起点。界定概念,为我们做出合理判断并进行有效推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接下来,我们进一步探讨,在议论文写作时如何对核心概念进行恰当的判断。请看2017年上海市高考作文题。  预测,是指事先推测。生活充满变数,有的人乐于接受对生活的预测,有的人则不以为然。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  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  材料第一句话是对关键词“预测”的解释。第二句话包含了两
期刊
《小径分叉的花园》是阿根廷小说家博尔赫斯的代表作,是一部充满幻想的小说,也是博尔赫斯最广为人知的作品,为“侦探小说,读者看到一桩罪行的实施过程和全部准备工作”。间谍余准,一路躲避英国军官的追踪,潜入汉学家艾伯特家中。他与艾伯特大谈一部名为《小径分岔的花园》的杂乱无章的小说手稿,突然开枪杀死了艾伯特,借此成功将情报传递给了德国人。“小说—花园—迷宫”的脉络第一次出现在博爾赫斯的作品中,并成为其艺术的
期刊
苏教版必修四“笔落惊风雨”专题的第一篇是《氓》,选自《诗经·卫风》。《氓》是一篇叙事诗,叙述了一个完整的民间故事。既然是故事,自然要讲清楚故事的情节,即主人公经历了什么事,这件事发生、发展、高潮和结局的过程是怎么样的。  主人公是谁?无名氏,“我”。“我”是一個姑娘,后来嫁人了,就是一个妇女。诗歌就是以“我”为叙事视角的,第一人称“我”是个有限视角,也是个内视角,在自述婚姻命运的过程中,免不了受情
期刊
人生难免寂寞,或许是一个人奋斗路上的艰辛无助,或许是与人相处时无法触及的距离感,或许是无人可分享喜悦的孤单,又或许是成长过程中与父母产生的隔阂。  面对寂寞,有的人沽酒买醉,约友狂欢;有的人心如止水,宁静致远,独自享受。其实,寂寞是一种心境。因为有了寂寞,才有了净化心底尘埃的机会;因为有了寂寞,才有了思考人生升华思想的沉静。寂寞又是一场邂逅,与不断长大成熟的自己相遇,在不避迷茫的时间中认识自己,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