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抒情,以手写心

来源 :读写月报(语文教育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yron2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背景】
  “以历史为客体抒写主体情志”的咏史诗是古代诗歌的一个重要类别,而《咏怀古迹(其三)》是高中语文必修课本中的三首咏史诗之一。高一年级的学生虽已具备了一定的诗歌品读能力,但对于咏史诗还不能从人物形象感知、作者寓意解读和自我情感体验等方面进行整体把握。如何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实现与文本、作者、自我的三重对话,同时在理解探究中自觉地输入人物形象、炼字方法、情感寓意等相关知识,对于教师的文本解读能力和教学技能是一种考验。因此,对于有较多的需加以明确和拓展的知识点的本课而言,科学合理的教学设计显得尤为重要。
  【教学设想】
  与单纯的叙事诗、抒情诗不同,咏史诗的鉴赏首在弄清史实、人物,进而体会诗人的创作意图、情感寓意,品味诗歌的艺术手法。本课从学生对人物形象的感性认知出发,引导学生对诗歌中的人物和詩人自身进行比较,在此基础上理解“言为心声”的内涵,并引入、分析同题材的咏史诗,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真正掌握“知人论世”的品诗悟情的学习方法。最后,以课堂练笔的形式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以实现其与文本、作者、自我的三重对话。
  【课堂实录】
  一、情境导入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想和大家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这场旅行将跨越长城内外,穿越千年时空。大家准备好了吗?
  生(合):准备好了。
  师(展示图片,播放音乐):这里是漠北草原。2000年前,一位被誉为“落雁”的美女,从繁华的长安穿过茫茫戈壁来到这里,成为匈奴的阏氏王后。她曾在无数个夜晚,企盼着能回到祖国,回到故乡。最终她满怀遗憾,化作一座孤零零的坟冢,留在了塞外,为后世留下了一段充满哀怨的动人传说。大家能猜到她是谁吗?
  生(合):王昭君。
  师:是的,她就是中国四大美人之一的王昭君。历朝的文人墨客为昭君写下无数动人的诗篇。在昭君去世的七百年后,诗圣杜甫也为她写下了一首千古名篇。今天,就让我们跟随杜甫的脚步,走近昭君,走进《咏怀古迹》。
  二、初读感知
  师:首先请大家参看注解,在理解诗歌大意的基础上自由地朗读全诗,尝试读准字音,读出节奏。待会儿,老师将请一位同学试读。
  (学生自由朗读,教师随机抽学生朗读。)
  师:第一次就读得比较通顺了。现在,老师请你评价一下自己读得怎么样?
  生:我的字音应该都读准确了,但节奏把握得不是很好。
  师:你已经发现了自己的不足。那你想不想读得更好?
  (学生点头。)
  师: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听听名家是如何朗读这首诗歌的。大家在听范读时,认真标注字音,划分节奏。(播放范读音频。)
  师:听完范读,大家觉得这首诗的主要节奏该如何划分?哪些字音需要我们特别注意呢?
  生:节奏是“二二一三”或“二二二一”。
  师:你的“节奏感”很强,这也是七言诗朗读的两种基本节奏。
  生:“省”读“xǐng”,“论”读“lún”。
  师:找得很好。在诗中,“省”解释为“曾经”,不能读为节省的“省”;而“论”和“论语”的“论”读音一样,这是因为在律诗当中,韵脚必须为平声韵。下面就请大家咬准字音,把握节奏,齐读全诗。
  (学生齐读全诗。)
  三、体悟情感
  师:我们知道,诗歌不仅要读准字音,读出节奏,更重要的是融入诗境,走进人物、作者的情感世界。通过朗读,大家在诗中读出了一个什么样的昭君形象?(学生自由回答。)
  生1:美丽而充满幽怨。
  生2:孤独寂寞,满怀怨恨。
  生3:身世悲苦,心中无限愁怨。
  ……
  师:大家都发现了一点——昭君是一位充满“怨恨”的女性。可是,用今天的眼光来看,身为绝世美女又贵为阏氏的昭君应该是天底下最幸福的女人,杜甫为什么认为她充满“怨恨”呢?接下来的时间就交给大家,请大家讨论、分析:昭君究竟在“怨恨”什么?你是从哪里读出来的?
  (小组讨论,学生回答。)
  生1:我觉得昭君在怨恨自己如此美丽,却被命运开了一个大玩笑,这才有了昭君出塞的典故。“一去紫台连朔漠”这一句说的就是她出塞的经过。
  师:你的“诗感”可真强!老师再考考你,这一句中的“去”字是什么意思?
  生1:离开。
  师:昭君要离开哪儿?目的地在哪儿?
  生1:离开“紫台”,就是汉宫;“连”也就是通到“朔漠”匈奴去了。这其实就是昭君的一大怨恨。
  师:很好,请尝试用一个四字短语来概括这一“恨”。
  生1:远嫁匈奴。
  师:不错,这一恨让昭君痛苦了30年,那后来她回到中原了吗?
  生(合):没有,她留在了匈奴。
  师:从哪里可以看出昭君留在匈奴了,从中又读出了昭君怎样的怨恨?
  生2:从“独留青冢向黄昏”中的“独留”可以看出。
  师:这是一种怎样的怨恨?
  生2:因为昭君原本是一个汉家的宫女,后到异国他乡,死在匈奴。“独”字告诉我们最后她变成了黄昏中一座孤零零的坟冢,让人感觉惋惜、难受。
  师:那你认为可以如何概括这一“恨”呢?
  生(略微思考):客死异国之恨。
  师:你能从一个“独留”读出昭君的结局,看来你的鉴读能力也很强。在此,我们发现,昭君的一生简直是一场悲剧。那么,是谁造成了昭君的悲剧呢?
  生3:我觉得能从“画图省识春风面”一句中读出。画工为了受贿,故意画丑昭君,他非常贪婪;皇帝选妃子,不靠眼睛靠“画图”,这本身就很荒唐,皇帝也是昏庸的。这两个人联手造成了昭君的悲剧。   师:是啊!昭君外表如此之美,性格如此之傲,不被欣赏也就罢了,反被嫁匈奴,怎能不怨恨?我们可以把这一“恨”归纳为——?
  生3(犹豫):貌美难……
  师:“貌美”什么呢?既然是说昭君的遭遇,那可以概括为——?
  生3:貌美不遇之恨。
  师:你的分析思路清晰,有理有据,老师为你的表现而感到高兴。在杜甫看来,昭君的命运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悲剧。在匈奴度过30年的悲苦岁月后,昭君离开了人世,她的悲剧就此结束了吗?
  生(合):没有。(学生积极回答,各抒己见。)
  师:大家是从哪一句中读出的?请同学说说自己的看法。
  生4:“环珮空归月夜魂”,“空归”就是“白白地回来”。
  师:那她最终还是回来了,对吗?
  生4:她虽然回来了,但回来的并不是人,而是鬼魂。昭君活著没能归来,死了也不能归葬,如今即便化作鬼魂也要归来。
  师:对啊!她孤独的魂魄回到中原,已经看不到父母,亲人们也见不到她了。这样的归来又有什么用呢?她的悲剧到死也还没结束。
  (学生自发鼓掌。)
  师:你能从一个“空”字读出昭君如此深沉的怨恨,真是难能可贵,从大家的掌声中就可以知道,同学们已经认同了你的观点。通过大家的总结可知,昭君的“怨恨”贯穿一生,乃至死后,可谓是“此恨绵绵无绝期”。面对这样的千古之恨,我们该以怎样的情感来读诗呢?
  生1:情感要悲沉。
  生2:语速要慢一些。
  生3:声音要低。
  师:看来大家对这首诗的情感已经把握得比较到位了。接下来,就请一位女同学和一位男同学,分别以昭君和杜甫的口吻来朗读这首诗。(指名一女一男分别朗读。)
  师:刚才两位同学的朗读可谓字正腔圆、声情并茂,请哪位同学用更专业的语言来点评一下,男、女生在表现“怨恨”时有什么不同吗?
  生:女生声音柔细,表现的“怨恨”更加幽柔、哀婉。男生声音粗重一些,表现的“怨恨”更加深沉,还带有一丝悲壮。
  师:你分析得非常到位,真是一位敏锐、客观的艺术鉴赏家。通过倾听,我们发现,男女在表现怨恨时是有细微差别的。那么,杜甫这位年过半百的男性为什么偏偏要表现一位绝美女性的怨恨呢?
  生1(略微紧张):因为这是杜甫在昭君的家乡写下的诗。
  生2(语气较为随意):和昭君一样,杜甫的命运也很悲惨。
  师:这两位同学说得都有一定的道理。在正式回答这个问题前,我们不妨将旅途从草原转回中原,跟随杜甫脚步,走一走他游过的地方。
  (PPT展示泰山之顶的图片和诗句。)
  师:这里是泰山之巅,当年,23岁的杜甫登上泰山,写下这样的诗句。此时的他何等气魄,何等豪迈!
  (学生随教师手势自觉齐读诗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PPT展示秦州古城墙的图片和诗句。)
  师:47岁的杜甫在被同僚排挤之后,贬官来到秦州古城,登城远眺,感慨万千,写下一首自嘲之诗。
  (学生自觉齐读“惆怅年半百,罢官亦由人。”)
  (PPT展示岳阳楼图片和诗句。)
  师:杜甫在生命的最后岁月中,寄身扁舟之上,漂泊大江之间。57岁的他登上洞庭湖畔的岳阳楼,留下如此悲痛之句。
  (学生自觉齐读“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师:走过这三个地方,我们应该能梳理出杜甫的人生轨迹了。
  生:杜甫早年有才华、有大志,中年被皇帝疏远、罢官,晚年漂泊在外,有家难归。
  师:条理清晰,概括全面,非常好。通过总结,我们再回到问题“杜甫为什么要表现昭君的怨恨”上,大家有什么新的发现吗?
  生(合):昭君貌美不遇,杜甫怀才不遇;昭君远嫁匈奴,杜甫远离朝廷;昭君客死异邦,杜甫漂泊他乡。
  师:原来,杜甫和昭君虽然相隔700年,但两人的心灵是相通的。杜甫之所以能将昭君的怨恨全盘写出,是因为他在昭君身上看到了自己命运的影子。言为心声,昭君之怨恨正是老杜之怨恨!而这种以历史为客体来抒写主体情志的诗歌就是咏史诗。
  四、拓展延伸
  师(展示青冢图片):历代文人在登临凭吊“青冢”时,留下了不少以“昭君”为题材的咏史诗。我们试着来读两首,看看除杜甫外,其他的诗人对昭君有怎样的评价。请大家自选一首朗读,并把你的看法和同桌交流。
  (PPT展示张仲素《王昭君》和王睿《解昭君怨》及相关注解,学生自读、讨论。)
  生1:张仲素的诗“仙娥今下嫁,骄子自同和”是说王昭君出嫁后,两国君主结盟讲和,“剑戟归田尽,牛羊绕塞多”是说和平带来的成果。所以这首诗对昭君出塞换来两国和平的史实表示了肯定。而张仲素自己就曾出使突厥,他希望当时的唐朝也能和周边国家和平相处。
  生2:王睿的诗重点在“当时若不嫁胡虏,只是宫中一舞人”。如果昭君不远嫁,到头来只是汉宫中的一个普通舞女,所以他劝昭君“莫怨工人丑画身”。昭君能改变命运,是因为她得到了机遇;而作者虽然是蜀中名士,但一生未仕。他是在借昭君抒发自己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郁闷。
  师:大家对这两首绝句的解读非常准确。诗文都是心灵的表达,从这两首诗中我们可以看出,不同的诗人对昭君有着截然不同的解读。正所谓“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千个诗人笔下也自然有一千个昭君。所以,我们在解读诗歌时,应该做到知人论世。只有了解了作者,才能读懂诗歌,才能真正体会诗中蕴含的深刻情感!现在,你站在这青冢之前,心中有哪些情感想向昭君吐露呢?接下来就请大家拿出纸笔,以“昭君,我想对你说”为开头,写一小段话。
  (学生撰写、展示。)
  生1:昭君,我想对你说,你出生在群山万壑之间,埋骨在苍茫大漠之外。你的身躯甚至是灵魂都已经消逝。然而,历史不曾忘记你。你动人的故事早已化作一首琵琶曲,在长河落日、飞雪风沙中传唱。   生2:昭君,我想对你说,你孤身远嫁,终老异国,但这并不是命运给你的阻碍。而恰恰因为你的脚步,汉匈两国换得了“牛羊绕塞”的五十年和平。昭君,你是中国历史上的奇女子!
  生3:昭君,我想对你说,若不是皇帝的昏庸、画工的贪婪,你怎会远嫁异国,客死他乡;若不是苦寒难耐、孤独无依,你怎会怀旧思归,怨恨千古。长安的月色依旧明媚,荆门的山壑依旧巍峨。回家吧,昭君!
  师:同学们展示的作品情感真挚,各有千秋。为大家扎实的文学底子和深厚的人文情怀鼓掌!老师曾在大学时代到过青冢,模仿古人写下了一首七言律诗《吊昭君》,今天老师来和大家分享一下。
  (PPT展示作品《吊昭君》,教师朗诵,学生鼓掌。)
  师:其实,在老师看来,对于昭君的个人命运,无论后人如何书写,都可以认为是昭君心灵的表达。昭君紫色的灵魂已经成为了中国文坛里一颗发光发亮的种子,被无数文人墨客栽培为了一棵倾诉情感、表达自我的参天大树。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语文学习中,也能像老杜一样“以我文抒我情,以我手写我心”,让文字与心灵撞出最美妙的火花。最后,让我们带着昭君的幽怨和杜甫的沧桑再来品读全诗。这次朗读我们将做一些小修饰,请全班同学分角色朗读。
  (学生分角色朗读。)
  师:分明怨恨曲中论,知人论世说分明。我们今天的千年之旅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教后反思】
  本堂课是笔者的一堂参赛课,从准备到实践,前后有三天时间。但对于一堂市级参赛课而言,未免有些仓促。但是,在同事们的热情指导、点拨、帮助下,反复斟酌,三易其稿,最终将它搬上了参赛课堂。静心沉思,感慨颇深。
  本堂课整体设计思路较为清晰,实践操作时基本按照了“设情境—读懂诗—找‘怨恨’—抠字词—抓作者—得结论—再拓展—写感受”等八个小环节进行,在比较中总结作者的情感寓意,在拓展中了解咏史诗的品读方法,在听说读写中完成了预设的三种对话。从课后学生的反馈来看,基本达到了“环环相扣,层层递进”的课堂设计要求。此外,本堂课的课堂氛围较为活跃,学生讨论交流、回答问题积极,在“得结论”“写感受”等环节的表现都比较出色,师生互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特别是在引导学生“写”这一环节,效果颇佳。但是,教学中不存在完美的课堂。本堂课在实践中也出现了几个问题:一是因预设内容较多,一节课未能完全完成课前准备的内容,在分角色朗读环节前出现了拖堂现象;二是在“抠字眼”环节,未能引导学生对首、尾两联进行解读,也未能明确其中运用到的对比、烘托等表达技巧;三是对咏史诗的具体特征及其分类未能作出说明,如能引导学生回忆初中阶段所学的《赤壁》《泊秦淮》《潼关怀古》等篇目,或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一节课的时间和容量是有限的,如何在40分钟的时间内让学生实现高效的知识输入,这需要教师做好充分的教学准备,积极发挥教学智慧。面对同样的一篇课文,不同的老师会有不同的处理,但关键还是要归于一个中心之上,即这堂课要教会学生什么内容。在这堂课中,需要学生理解或掌握的知识有很多:把握昭君人物形象、體味炼字方法、分析表达技巧、理解作者情感及写作目的、了解咏史诗的特点和知人论世的品读方法,等等。这既要我们联系学情,分析主次,有所取舍;也要我们宏观把握,深思慎取,有机串联。通过这堂课的教学,我对教学设计的方法有了更深的认识。我们在做教学设计时,一要结合学情,正确评估学生的知识与能力,避免教学环节因学情的误判而过于跳跃或拖沓;二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设计问题,问题内容要典型具体,提问形式灵活多样,尽量避免问题过大过难;三要在熟悉各环节的基础上设置一定的“预案”,既要避免过多的旁逸斜出,也要能在不偏离中心的前提下,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教学环节。教学设计的好坏是一堂课成败的关键。只有把每堂课都当作参赛课来认真对待,青年教师才能在专业成长的道路上走得更远、更踏实。
  (作者单位:江西省宜丰中学)
其他文献
一、导入新课  师:屏幕上是国画大师徐悲鸿创作的一幅油画,大家看看它的内容是什么?  生1:《愚公移山》,跟课本上的插图很像。  师:大家猜猜它现在值多少钱?  生2:1000万。  生3:5000万。  (生争论不休。)  师:2018年湖南有线集团给出的拍卖价为2.088亿元。  (生感到惊讶。)  师:徐悲鸿先生是国画大师,他以画马见长,他的这幅油画为什么能从最初的100万飙升到如今的天价呢
期刊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要求:“语文课程要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好其他课程打下基础。”[1]要让学生具备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能力,得借助于课堂教学这个主阵地,探索并创新课堂教学方法,提升课堂效率,进而从根本上完成新课标的要求。基于此,本文将从课堂教学策略的层面探索中学语文五轮式行动教学,旨在提升教师课堂教学技能,培养学生语言建构与运用能
期刊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当今世界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当代中国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无疑,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日益深入,当代中国的发展正向全新的阶段迈进。就社会整体而言,现代化的发展吁求更为深刻、更为饱满的精神景观的建设——这既是对以往过分追求物质化发展而忽视人内在精神世界的构建的矫正,也是社会向前发展的内在规律和必然趋向。与之相适应的是,在文学教育教学改革的视域下,教育的发展愈发显现出对于现
期刊
可以说,一篇小说的产生是由叙述来实现的,没有叙述便没有小说。小说的艺术,在很大程度上是叙述的艺术,因而采取什么样的叙述方式及策略,便成为作家写作时需要认真考虑的问题。鲁迅先生的小说不仅继承和发扬了中国传统小说优秀的叙述方式,同时也吸收、融合了西方现代小说富有表现力的艺术表达手法,从而创造出多姿多态、独具一格的叙述范式。作为其小说代表作之一的《祝福》,便是一篇突出展现其精湛的叙述艺术的经典作品。  
期刊
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曹丕在《典论·论文》中说:“文以气为主。”南朝刘勰在《文心雕龙·知音》中说:“缀文者情动而辞发。”可见,文章是写作主体的社会人生认知、内在精神和个性特质等人文素养的折射;人文素养是文章写作的基础动力,它决定了作者的作品内容格调、表达形式运用水平。所以,人文素养对于作者和文章来说极为重要,人文素养的培育应是写作教育的基础内容和核心内容。  然而,人文思想与精神缺失,人生、
期刊
在愈发注重学生听说读写综合能力的培養,注重提高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建构与运用水平的中学语文教学中,那种对每篇课文精讲少练的单篇阅读教学法显然已经难以适应形势了。于是,真正意义上的单元教学闪亮登场。笔者认为,进行单元教学,应走好三个环节,下文以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单元教学设计为例具体阐述。  一、确认目标  语文课程是一个具有丰富联系的结构体,因此,笔者认为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时一定要有全局观。
期刊
一、教材分析  这一单元的课文,从不同角度抒写了亲人之间真挚动人的感情。学习该单元的目标是加深学生对亲情的感受和理解,丰富情感体验。《秋天的怀念》是史铁生写的一篇怀念母亲的散文。作家用凝重的笔触回忆了母亲在自己双腿瘫痪后的几件平常小事,由一个个平凡的细节为读者诠释了母爱的内涵。课文是作家对母亲的追忆与怀念,是一篇充满人生哲理的感人作品,语言平实含蓄,情感真挚细腻。  语文新课标要求培养学生语文核心
期刊
2020年年初,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会成为我们难以磨灭的记忆,也许会给我们的心里多少都蒙上了一层阴影。但成千上万个逆行者远离家人,冲锋前线,保护了我们的安然无恙。作为战“疫”参与的普通人,我们亦有责任教育孩子感恩国家,感恩一线的战 “疫”英雄,感恩每一双传递温暖的援助之手……。  钟南山、李兰娟,在本应享受天伦之乐的年纪,却在疫情中不分昼夜地战斗在前线;白衣天使们与病毒做着殊死搏斗,在争分
期刊
一、教材分析  老舍是中国现代文坛上杰出的风俗画家,他用暖色调的文字描画了“济南的冬天”,他用温暖和慈爱的情怀抒写了《济南的冬天》。《济南的冬天》是一篇集景物美、情感美、生命美于一体的精美散文,老舍先生是当之无愧的散文家中的丹青高手!  此文节选于老舍长篇散文《一些印象》中的第五節,亦能独立成篇,是老舍于1931年春在济南齐鲁大学任教时所写的一篇写景抒情散文。这篇散文安排在部编版语文教材七年级上册
期刊
【教材分析】  《走月亮》是部编本语文教材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中的一篇抒情散文,是作者对童年生活中的一个片段的美好回忆。走月亮是南方一些地区的习俗,指的是在有月亮的晚上出去散步、游玩。在这篇课文中,作者用优美的语言描绘了阿妈牵着“我”的手在云南洱海畔的月光下散步的场景,给人幸福温馨的感觉。细读课文便会发现文章结构十分巧妙,每段的结构都是先写“我”和阿妈一起看到的美景,然后由此联想起美好的回忆,最后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