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创业开始的第一步是生存
我在1998年注册了腾讯公司,当时父母都没有想到,他们说:“你这书呆子还可以去开公司啊。”所以,他们建议我找合伙人一起做,可以弥补自身的缺陷。
我对产品比较在行。当时懂计算机的人不太懂通信,懂通信的人不太懂计算机,我刚好在跨界其中。
张志东绝对是学霸,实践能力、工程能力很强。陈一丹是政府部门出来的,对政府接待、行政、法律很了解。曾李青长得就像老板,出去别人握手都先跟他握。我的名片只写工程师,不敢写总经理,怕人家觉得你们这公司玄乎了。
当时在深圳,像腾讯这样的公司有上百家。我们的主要业务是为深圳电信、深圳联通和一些寻呼台做项目,副产品是QQ。QQ最早的名字叫“网络寻呼机”,最早的图标就是一个“BP机”。我们开发出来这个产品是想卖给别的运营商,可是价格一直谈不拢。
产品在自己的手上,用户又疯涨,运营QQ所需的投入越来越大,没钱买服务器,这逼得我们很早就要想怎么有造血能力。我们夜以继日地接一些琐碎活儿,为的是能够赚到一点点钱,用来养活QQ,比如我们要向通讯局交服务器托管费等。
此外,我当时也四处去筹钱。找银行,银行说没听说过凭“注册用户数量”可以办抵押贷款的;与国内投资商谈,对方关心的大多是腾讯有多少台电脑和其他固定资产。
1999年下半年,我拿着改了6个版本、20多页的商业计划書开始寻找国外风险投资,最后碰到了IDG和盈科数码,他们给了我们400万美元。有了这笔资金,公司买了20万兆的IBM服务器。那时放在桌上,心里别提有多美了。
2001年,前几名的互联网公司都上市赚钱了,QQ注册用户已经达到2亿,但缺乏现成的收费渠道,我们心里也很着急。这时候中国移动推出的“移动梦网”改变了我们的生存状态。我想到通过与运营商走二八分账的协议实现业务增长(运营商20%,腾讯80%)。2002年,移动QQ占到腾讯公司整体业务收入的70%。
之后我们继续以较低的成本开展新业务,并在新业务和功能方面,通过即时通讯增加客户粘性,而不是分散精力,因为这是我们和其他国外工具竞争的筹码。
那时候微软MSN(即时通讯工具)很强势,大家普遍认为QQ死定了,只是时间早晚问题。
我们针对国内网络结构做了大量优化:我们传文件很快,有聊天室,我们的头像是个性化的……口碑就这样建立起来了。
讲这段历史是想说,创业最开始的第一步是要生存,先能生存下来,但这也是最难的。
你要创业,第一个想法:第一年的工资怎么办?第一年的收入怎么来?至少房租得交吧,房租水电你能不能挣回来?这是很基本的。
当时没想那么多领导力,因为这个公司能不能走下去都很难说,小企业的成功概率是很低的。现在创业条件比当年好太多,但因为门槛低了,竞争也更加激烈。
我有两点建议供创业者参考:
第一、创业初期一定要集中资源解决一个用户痛点。我几乎每周都会收到一些邮件:“马总,我有一个很好的想法,可以帮你创造100亿的利润,但我要面谈。”这些人想法都太大了,创业者要将自己的想法聚焦一些。
第二、留意跨界所产生的机会。现在我们提“互联网+”,谈论更多的是两个领域之间是否存在机会,那是蓝海。跨界的部分如果你两边都懂,就有很大机会。
微信的诞生源自腾讯的危机感
很多人说腾讯是最早拿到移动互联网门票的公司,指的就是微信。微信的确是惟一一个在手机上开始做的,并且是以手机为主的,这在以前并不多见。
以前都是在传统互联网上做好,转到手机上。但微信反其道而行之,为什么反而特别有魅力呢?因为这个产品让我们看到很多独特的体验。它充分利用手机和PC的区别,把移动端变成人随身的一个器官。
微信的诞生源自于腾讯的危机感。因为微博的出现,还是从社交切入,对于腾讯来说是一个强大的竞争对手。当时腾讯内部有3个团队报名做一款能够对抗微博、能够解决PC到移动端的产品,最后一个团队做出了微信。
坦白讲,微信这个产品出来,如果不在腾讯,不是自己打自己,而是在另外一个公司,我们可能根本挡不住。回头来看,生死关头其实就是一两个月,那时我们几个核心高管天天泡在上面,研究产品。
微信的第一个版本没有做通信录匹配,当时中国联通说你做了,就触红线了。做出来的东西好像阉割版的QQ,没有意思。即便这样,正在广西、云南开会的中国移动知道了也立刻打电话给QQ无线说,这个东西谁做都可以,腾讯做就不行,我们在别的地方要惩罚你。
后来市场竞争起来了,国内出现了好几家同类产品,我说不行,惩罚也要做,于是通信录便加进来了。用户加入微信之后,看到有好朋友在,互动就高了。
因为这些缘故,工信部压力很大。我问工信部,如果你能出一个命令禁止微信也可以,我还有手机QQ,我不怕。但是封掉微信,国外那些软件就进来做了。
微信做起来后,有件事情让我感触很大。原来我们有一款单独的手机游戏,叫节奏大师,是音乐类的,已经上线一年多了,日活跃70万。一放到微信上立刻变成1700万。这就是社交的力量。
经历了这些危机和转型之后,我有一个比较大的感悟:移动互联网时代,一个企业表面看似好像牢不可破,其实都有大的危机,稍微把握不住这个社会的趋势,就非常危险,之前积累的东西就很可能灰飞烟灭。
很多人问我潮流来了怎么办?大家都知道要改变,但好像做不到,因为有时候会跟自己的既得利益,或者DNA不适应。我的做法是,给自己多一个准备。例如开一个另外的部门、另外一个分支,调一些团队,做一些跟现在已经拥有的业务有矛盾的,不妨尝试。因为你主动放弃不做,对手一定会做,还不如自己先试一下。
创始人要抹掉身份去用户那里“潜水” 抓住机遇只是开始,对于互联网企业,产品才是王道。但这是一条孤独之路,你往往需要用最笨的方法才能最快地跑完全程。
要像“小白”用户那样思考,并每天高频使用产品,不断发现不足,一天发现一个解决一个,就会引发口碑效应。
创始人要抹掉身份去用户那里“潜水”,听取不同的声音和反馈。我每天都会体验公司的产品和服务,也爱给产品部门挑错,最后一看到成品,就知道写代码的人有没有偷懒。
在腾讯,有一个“10/100/1000法则”——产品经理每个月必须做10个用户调查,关注100个用户博客,收集反馈1000个用户体验。他们必须每天都到各个产品论坛去“潜水”。不仅如此还要去搜索微博、博客、RSS订阅,因为高端用户不屑于去论坛提出问题,做产品的人就要主动追出来,去查、去搜,然后主动和用户接触、解决。这样,3个月后,产品就会慢慢逼近那个很有口碑的点。
有了这些基础后,该做的就是把人性化思考加进来,一同打磨产品。在产品中,有很多东西看着很好,但并不是应该做的。比如,微信选择不做“在线”、“离线”的概念。
手机移动端一定是“在线”的,做 “离线”画蛇添足。但为什么也没有显示“在线”呢?这其中又考虑了很多细微的区别。
消息送达后,你收到了还是阅读了,这个功能我们可以做出来,但我们希望人们在便捷的同时能留有隐私。
后来我们也收到很多人的建议做一个“已读”,但这样发的人爽,接受的人不一定很爽。这其中是很复杂的,不单单是一项技术或者软件的水平,很多是要靠对人性的把握。
另外一个例子就是语音搜索。我们没有作为重点去做,这个功能看起来方便,其实未必。
比如一个人对着手机说我要去干嘛,好傻,人一多我都不好意思这么说,而且也不私密,宁可打字。
当然,我们也走过很多弯路,后来我们发现复制别人的路径,最后往往是失败的。我们的团队曾经照着百度做搜索,人家有什么我们也做什么,没有想到别的路径,所以并没做起来。
搜狗就很聪明,他说我搜索拼不过你,我就拼浏览器,浏览器靠什么带?输入法。输入法带浏览器,浏览器带搜索,开辟了另外一条路,就比我们做得好,而且人家花的钱是我们的三分之一。
像我们电子商务原来团队是照淘宝做,产品是一模一样的东西,最后越做越没希望。包括我们的微博,虽然活跃量跟新浪微博差不多,但始终没办法突破。
可能你什么错都没有最后错在自己太老了
每一个身处互联网行业的人都会有一种巨大的危机感——这里产品和用户需求变化之快,对研发技术能力的依赖之深,都是史无前例的。这里没有侥幸,没有永远的第一,甚至没有对错,只要用户没兴趣了,你就会被淘汰掉,这是互联网行业的残酷。
有时候,各个行业都搞不清楚到底哪一个会冒出来。越来越看不懂年轻人的喜好,这是我最大的担忧。虽然我们干这行,却不理解以后互联网主流用户的使用习惯是什么。
用户的需求和喜好瞬息万变,95后、00后人群的需求是什么?我们每天都在研究。包括微信,没有人保证一个东西是永久不變的,因为人性就是要不断更新。可能你什么错都没有,最后就错在自己太老了。
怎样顺应潮流?是不是没事把自己品牌刷新一次?我的看法有两点:
第一、如果你自己不理解,你应该找能理解这些的人让他到前面去闯,让他们多和年轻用户接触,了解需求。我有时候会去问小孩,测试一下,这个产品你会喜欢吗?再问他的小伙伴喜欢吗?他们有时候比我们还看得准。
第二、通过投资这样的企业和产品,在这些投资中,看不懂和后悔的经历最令我深思。
Facebook最初上市的时候,我通过私人银行拿了一些股票,熬到最后还往下掉,都快跌破当时拿的价钱了,后来终于上来一点之后,熬不住了,25块就出手了。
当时我都觉得Facebook很难商业化,但最后就是做到了,金融广告、社交广告的水平还是全球一流的,当然这也得益于各种各样APP需要大量广告。这很令人感慨,即使我在这个行业内,都会看走眼。
还有一例是Instagram。我投了点股票,现在说起来很后悔,这家公司的股票还不到1美金的时候没投。当时他们只有几个人,我们副总裁说,这个公司不太靠谱吧,在靠近海边的一个玻璃房子办公,外面都看得见,扔个砖头就可以把电脑全拿走了。但后来它的数据增长不错,我们是在它8亿美金估值的时候进入的。
我试着研究它火在什么地方?发现12-18岁的女性用户很喜欢这款产品。它的服务类似微信,但是不发消息,全部是拍照片,只能按着才能看。你一截图,对方就会知道你在截图,这个软件打感知截图的卖点。
我们几个人试着玩一玩,觉得好无聊。后来投资调查指出,用户觉得这个应用没有压力,就是消费照片,拍好玩的照片,跟大家打招呼,表示我的存在感。
很多创业者会问,我为什么不谈谈钱的问题,因为传统行业会有资金密集型扭转的机会,但移动互联网基本不太可能。
这个市场不是拼钱、拼流量,更多是拼团队、拼使命感和危机感。一切取决于你能不能做出精品,是不是最好的。
我在1998年注册了腾讯公司,当时父母都没有想到,他们说:“你这书呆子还可以去开公司啊。”所以,他们建议我找合伙人一起做,可以弥补自身的缺陷。
我对产品比较在行。当时懂计算机的人不太懂通信,懂通信的人不太懂计算机,我刚好在跨界其中。
张志东绝对是学霸,实践能力、工程能力很强。陈一丹是政府部门出来的,对政府接待、行政、法律很了解。曾李青长得就像老板,出去别人握手都先跟他握。我的名片只写工程师,不敢写总经理,怕人家觉得你们这公司玄乎了。
当时在深圳,像腾讯这样的公司有上百家。我们的主要业务是为深圳电信、深圳联通和一些寻呼台做项目,副产品是QQ。QQ最早的名字叫“网络寻呼机”,最早的图标就是一个“BP机”。我们开发出来这个产品是想卖给别的运营商,可是价格一直谈不拢。
产品在自己的手上,用户又疯涨,运营QQ所需的投入越来越大,没钱买服务器,这逼得我们很早就要想怎么有造血能力。我们夜以继日地接一些琐碎活儿,为的是能够赚到一点点钱,用来养活QQ,比如我们要向通讯局交服务器托管费等。
此外,我当时也四处去筹钱。找银行,银行说没听说过凭“注册用户数量”可以办抵押贷款的;与国内投资商谈,对方关心的大多是腾讯有多少台电脑和其他固定资产。
1999年下半年,我拿着改了6个版本、20多页的商业计划書开始寻找国外风险投资,最后碰到了IDG和盈科数码,他们给了我们400万美元。有了这笔资金,公司买了20万兆的IBM服务器。那时放在桌上,心里别提有多美了。
2001年,前几名的互联网公司都上市赚钱了,QQ注册用户已经达到2亿,但缺乏现成的收费渠道,我们心里也很着急。这时候中国移动推出的“移动梦网”改变了我们的生存状态。我想到通过与运营商走二八分账的协议实现业务增长(运营商20%,腾讯80%)。2002年,移动QQ占到腾讯公司整体业务收入的70%。
之后我们继续以较低的成本开展新业务,并在新业务和功能方面,通过即时通讯增加客户粘性,而不是分散精力,因为这是我们和其他国外工具竞争的筹码。
那时候微软MSN(即时通讯工具)很强势,大家普遍认为QQ死定了,只是时间早晚问题。
我们针对国内网络结构做了大量优化:我们传文件很快,有聊天室,我们的头像是个性化的……口碑就这样建立起来了。
讲这段历史是想说,创业最开始的第一步是要生存,先能生存下来,但这也是最难的。
你要创业,第一个想法:第一年的工资怎么办?第一年的收入怎么来?至少房租得交吧,房租水电你能不能挣回来?这是很基本的。
当时没想那么多领导力,因为这个公司能不能走下去都很难说,小企业的成功概率是很低的。现在创业条件比当年好太多,但因为门槛低了,竞争也更加激烈。
我有两点建议供创业者参考:
第一、创业初期一定要集中资源解决一个用户痛点。我几乎每周都会收到一些邮件:“马总,我有一个很好的想法,可以帮你创造100亿的利润,但我要面谈。”这些人想法都太大了,创业者要将自己的想法聚焦一些。
第二、留意跨界所产生的机会。现在我们提“互联网+”,谈论更多的是两个领域之间是否存在机会,那是蓝海。跨界的部分如果你两边都懂,就有很大机会。
微信的诞生源自腾讯的危机感
很多人说腾讯是最早拿到移动互联网门票的公司,指的就是微信。微信的确是惟一一个在手机上开始做的,并且是以手机为主的,这在以前并不多见。
以前都是在传统互联网上做好,转到手机上。但微信反其道而行之,为什么反而特别有魅力呢?因为这个产品让我们看到很多独特的体验。它充分利用手机和PC的区别,把移动端变成人随身的一个器官。
微信的诞生源自于腾讯的危机感。因为微博的出现,还是从社交切入,对于腾讯来说是一个强大的竞争对手。当时腾讯内部有3个团队报名做一款能够对抗微博、能够解决PC到移动端的产品,最后一个团队做出了微信。
坦白讲,微信这个产品出来,如果不在腾讯,不是自己打自己,而是在另外一个公司,我们可能根本挡不住。回头来看,生死关头其实就是一两个月,那时我们几个核心高管天天泡在上面,研究产品。
微信的第一个版本没有做通信录匹配,当时中国联通说你做了,就触红线了。做出来的东西好像阉割版的QQ,没有意思。即便这样,正在广西、云南开会的中国移动知道了也立刻打电话给QQ无线说,这个东西谁做都可以,腾讯做就不行,我们在别的地方要惩罚你。
后来市场竞争起来了,国内出现了好几家同类产品,我说不行,惩罚也要做,于是通信录便加进来了。用户加入微信之后,看到有好朋友在,互动就高了。
因为这些缘故,工信部压力很大。我问工信部,如果你能出一个命令禁止微信也可以,我还有手机QQ,我不怕。但是封掉微信,国外那些软件就进来做了。
微信做起来后,有件事情让我感触很大。原来我们有一款单独的手机游戏,叫节奏大师,是音乐类的,已经上线一年多了,日活跃70万。一放到微信上立刻变成1700万。这就是社交的力量。
经历了这些危机和转型之后,我有一个比较大的感悟:移动互联网时代,一个企业表面看似好像牢不可破,其实都有大的危机,稍微把握不住这个社会的趋势,就非常危险,之前积累的东西就很可能灰飞烟灭。
很多人问我潮流来了怎么办?大家都知道要改变,但好像做不到,因为有时候会跟自己的既得利益,或者DNA不适应。我的做法是,给自己多一个准备。例如开一个另外的部门、另外一个分支,调一些团队,做一些跟现在已经拥有的业务有矛盾的,不妨尝试。因为你主动放弃不做,对手一定会做,还不如自己先试一下。
创始人要抹掉身份去用户那里“潜水” 抓住机遇只是开始,对于互联网企业,产品才是王道。但这是一条孤独之路,你往往需要用最笨的方法才能最快地跑完全程。
要像“小白”用户那样思考,并每天高频使用产品,不断发现不足,一天发现一个解决一个,就会引发口碑效应。
创始人要抹掉身份去用户那里“潜水”,听取不同的声音和反馈。我每天都会体验公司的产品和服务,也爱给产品部门挑错,最后一看到成品,就知道写代码的人有没有偷懒。
在腾讯,有一个“10/100/1000法则”——产品经理每个月必须做10个用户调查,关注100个用户博客,收集反馈1000个用户体验。他们必须每天都到各个产品论坛去“潜水”。不仅如此还要去搜索微博、博客、RSS订阅,因为高端用户不屑于去论坛提出问题,做产品的人就要主动追出来,去查、去搜,然后主动和用户接触、解决。这样,3个月后,产品就会慢慢逼近那个很有口碑的点。
有了这些基础后,该做的就是把人性化思考加进来,一同打磨产品。在产品中,有很多东西看着很好,但并不是应该做的。比如,微信选择不做“在线”、“离线”的概念。
手机移动端一定是“在线”的,做 “离线”画蛇添足。但为什么也没有显示“在线”呢?这其中又考虑了很多细微的区别。
消息送达后,你收到了还是阅读了,这个功能我们可以做出来,但我们希望人们在便捷的同时能留有隐私。
后来我们也收到很多人的建议做一个“已读”,但这样发的人爽,接受的人不一定很爽。这其中是很复杂的,不单单是一项技术或者软件的水平,很多是要靠对人性的把握。
另外一个例子就是语音搜索。我们没有作为重点去做,这个功能看起来方便,其实未必。
比如一个人对着手机说我要去干嘛,好傻,人一多我都不好意思这么说,而且也不私密,宁可打字。
当然,我们也走过很多弯路,后来我们发现复制别人的路径,最后往往是失败的。我们的团队曾经照着百度做搜索,人家有什么我们也做什么,没有想到别的路径,所以并没做起来。
搜狗就很聪明,他说我搜索拼不过你,我就拼浏览器,浏览器靠什么带?输入法。输入法带浏览器,浏览器带搜索,开辟了另外一条路,就比我们做得好,而且人家花的钱是我们的三分之一。
像我们电子商务原来团队是照淘宝做,产品是一模一样的东西,最后越做越没希望。包括我们的微博,虽然活跃量跟新浪微博差不多,但始终没办法突破。
可能你什么错都没有最后错在自己太老了
每一个身处互联网行业的人都会有一种巨大的危机感——这里产品和用户需求变化之快,对研发技术能力的依赖之深,都是史无前例的。这里没有侥幸,没有永远的第一,甚至没有对错,只要用户没兴趣了,你就会被淘汰掉,这是互联网行业的残酷。
有时候,各个行业都搞不清楚到底哪一个会冒出来。越来越看不懂年轻人的喜好,这是我最大的担忧。虽然我们干这行,却不理解以后互联网主流用户的使用习惯是什么。
用户的需求和喜好瞬息万变,95后、00后人群的需求是什么?我们每天都在研究。包括微信,没有人保证一个东西是永久不變的,因为人性就是要不断更新。可能你什么错都没有,最后就错在自己太老了。
怎样顺应潮流?是不是没事把自己品牌刷新一次?我的看法有两点:
第一、如果你自己不理解,你应该找能理解这些的人让他到前面去闯,让他们多和年轻用户接触,了解需求。我有时候会去问小孩,测试一下,这个产品你会喜欢吗?再问他的小伙伴喜欢吗?他们有时候比我们还看得准。
第二、通过投资这样的企业和产品,在这些投资中,看不懂和后悔的经历最令我深思。
Facebook最初上市的时候,我通过私人银行拿了一些股票,熬到最后还往下掉,都快跌破当时拿的价钱了,后来终于上来一点之后,熬不住了,25块就出手了。
当时我都觉得Facebook很难商业化,但最后就是做到了,金融广告、社交广告的水平还是全球一流的,当然这也得益于各种各样APP需要大量广告。这很令人感慨,即使我在这个行业内,都会看走眼。
还有一例是Instagram。我投了点股票,现在说起来很后悔,这家公司的股票还不到1美金的时候没投。当时他们只有几个人,我们副总裁说,这个公司不太靠谱吧,在靠近海边的一个玻璃房子办公,外面都看得见,扔个砖头就可以把电脑全拿走了。但后来它的数据增长不错,我们是在它8亿美金估值的时候进入的。
我试着研究它火在什么地方?发现12-18岁的女性用户很喜欢这款产品。它的服务类似微信,但是不发消息,全部是拍照片,只能按着才能看。你一截图,对方就会知道你在截图,这个软件打感知截图的卖点。
我们几个人试着玩一玩,觉得好无聊。后来投资调查指出,用户觉得这个应用没有压力,就是消费照片,拍好玩的照片,跟大家打招呼,表示我的存在感。
很多创业者会问,我为什么不谈谈钱的问题,因为传统行业会有资金密集型扭转的机会,但移动互联网基本不太可能。
这个市场不是拼钱、拼流量,更多是拼团队、拼使命感和危机感。一切取决于你能不能做出精品,是不是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