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一个液化演示实验的改进

来源 :物理教学探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uxlovermm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初中物理第一册课本 (华东版 )第 59页有一个演示实验 ,如图 1所示 ,目的是让学生知道液化时放热。通过实验说明 :水蒸气在试管中遇冷会液化 ,容器B的水温升高 ,说明水蒸气液化时要放出热量。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 ,我感到这个实验有一些不足这处 :1 .实验完成所用的时间太长。实 There is a demonstration experiment on the 59th page of the textbook for junior high school physics (East China Edition), as shown in Figure 1, which aims to let students know that there is heat release during liquefaction. According to the experiment, the water vapor in the test tube will liquefy, and the water temperature in the container B will increase, which means that the water vapor will release heat when it liquefies. However, in actual teaching, I feel that there are some shortcomings in this experiment: 1. The experiment took too long to complete. real
其他文献
"曲线运动条件"的演示实验是现行高中物理"曲线运动"这一章中的一个演示实验.如果按教科书上的做法(图1),存在3个困难:①小球运动速度的大小及方向不好掌握;②如何让磁铁使铁
在学习"理想气体状态方程"一节时,有的学生好奇的问老师:血压计是如何测量血压的?对于这个问题还得从血压计的构造和原理谈起,血压计有表盘式和水银柱式两种.
如图1所示,在水平面上有两条平行导电导轨MN、PQ,导轨间距离为L。匀强磁场垂直于导轨所在的平面(纸面)向里,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为B。两根金属杆1、2摆在导轨上,与导轨垂直,它们的质
<正>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可见课堂提问的重要性。要提高课堂提问的效果,除弄清提问的内在意图,研究提问的目的,使每一次提问都有意义外,提问者
人教版初中物理第二册课本关于《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到力》的演示实验,操作复杂、可见度低、效果不明显。本人在教学中采用图l所示的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以水杨醛与乙二胺为原料,合成了水杨醛缩胺类双Schiff碱,再与锡、锰、镉三种金属离子络合得到三种金属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光谱及摩尔电导对Schiff碱及其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