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不一样的颜色,不一样的底纹
以地名印成钱钞发行,是中国纸币发行史上的一个奇特现象。历史上,这种可以流通的货币由不同的发钞银行负责收兑,但受地域限制,大多数地名券只能在本地区流通。有些地名券不仅受流通区域限制,而且,发行不久就在市面上销声匿迹了。
旧中国金融史上的这个“奇特现象”,反映的是彼时的一种金融状况。户部银行成立后,多次发行过纸币。第三次发行的纸币,品种不少,有银两、兑换券,面额分别为1元、5元、10元三种。这三种面额的兑换券,分别印有北京、天津、汉口、济南等地名,只能在北京、天津、汉口、济南等地流通。
由孙中山批准成立的中国银行,享有货币发行权。中国银行发行的纸币,大多也印有地名。因考虑到纸币是分区发行的,设计制作同一纸币的不同地名券,底纹,颜色都不一样,如中国银行发行的民国七年版,由美国钞票公司印制,山东地名券在底纹上印有“山东”两字,1元券为橘色、5元券为棕色、10元券为绿色;上海地名券底纹印有“上海”字样,1元券为深棕色、5元券为蓝色。
同一种纸币印完后,为方便在不同地区流通,银行发行时还临时加盖市、县等地方名称。如交通银行发行的民国十六年版山东地名券,临时加盖有青岛、济南、龙口、威海口、烟台等市、县地名;广西银行发行的民国元年版广西地名券,加盖了梧州、桂林、玉林、龙州、柳州、南宁等地名;山西省银行发行的民国十九年版,加盖太原、阳泉、文水、洪洞、长治、运城等地名。
凡是凤毛麟角的,就是珍贵的
1923年广东省银行发行的一种地名券,正面印有孙中山头像,面额有1元、5元、10元、50元、100元,一共5种,加盖地名的有广东和广州、汕头等地,它们只限本地区流通。这种地名券,数量很少,今天想要一睹它的真容,很不容易。
据考证,南京地名券上印有“中华民国元年2月吉日”字样,中国银行成立的时间是1912年2月14日,虽然开设中国银行上海分行在时间上比南京分行早了9天,但上海分行受制于财政总长陈锦涛,市面上流通的仍为大清银行发行的钱钞,也就是用“大清银行兑换券”改盖“中国银行兑换券”,孙中山出任民国政府临时大总统后,批准自印新钞,南京地名券于是应运而生。它是中国银行发行的第一种纸币。
南京地名券也只限在南京地区流通,1元面额的只有306张。它的正面颜色为褐色,底纹是浅蓝色,上方中间从右至左印有“中国银行”4字,下方注明“通用银圆”4字,正中是大字值“壹圆”,再往下,印有地名“南京”字样。右边直书“中华民国元年二月吉日”、“凭票即付”两行,左边直书“中国银行发行”、“执此为照”两行。1元券周边饰锯齿形花纹宽边框,四角均刊值“壹圆”,“上海商务印书馆代印”。背面为淡黄色,边框为绿色。所有中文,配以英文,有经理邹颂丹、会计主任叶济仙中文签名。
为什么300张之外加了个零头?个中情由不得而知。5元面额的虽然多一些,但也只有2000张。它们数量少,流通时间很短,还不足1年,能够被保存下来的更属凤毛麟角。据记载,清末民初,江浙一带流通一种印有古先贤人物像的纸币。据传,光绪三十一年,为抵制英商侵夺浙江铁路开发权,浙江绍兴籍官员汤寿潜倡议商民集股自办全浙铁路。同年7月,浙江全省铁路公司在上海成立,汤寿潜被公举为总理。光绪三十三年五月,因筹款及管理资金的需要,浙江全省铁路公司决定附设浙江铁路兴业银行,后定名为浙江兴业银行。民国3年,浙江兴业银行改组,叶景葵当选董事长后,将总行从杭州迁到上海。
宣统元年,浙江兴业银行发行印有历代名贤人像的“通用银元券”。面额有1元、5元、10元,一共3种。这3种纸币存世极少。民国12年,浙江兴业银行发行由美国钞票公司代印的新版“国币券”,仍遵循旧制式,印有名贤人像,面额分1元、5元、10元3种,并伴有多种地名券,相比广东地名券、南京地名券,它们的流通范围要广得多,上海、南京、湖北等都可流通。
后来,因大清银行倒闭,挤兑潮风起,市民恐所持地名券成为废纸,拥至浙江兴业银行兑换。这种地名券,能够存世的也就不多了。
有些话还是很值得一说
我们读历史,读到的是旧时代的半部金融史。1935年以前,法币尚未发行,这个时期的纸币具有十分强烈的地域色彩,有钱币研究人士说,这是因为中国银行、交通银行发行的的纸币都是分区域流通的,各省的地方银行发行的纸币也分区域流通,在纸币上印有地名也就不奇怪了。
1912年中国银行成立之初,纸币发行划定了范围,这对纸币的流通和兑换造成了困难,为防止各地洋厘价差引起的不合理的货币流动和货币投机,中国银行在钱钞上加盖地名,同时决定,适当集中发行,建立分区发行制度,也就是由各分行发行地名兑换券,其现金准备均由各行自由保管和调拨,另由总行向各分行按成提取现金准备,存放总行库,作为集中准备金。
分地区发行的目的是防止一地发生金融恐慌而波及其他地方。1914年,为推广发行,中国银行又在全国各县设立货币交换所,发行各小地名券,并在京兆、直隶两区各县试办。
中国银行总管理处指定天津、上海和汉口三家分行为集中发行区域行。1922年,中国银行正式推行分区发行制度,将全国分为四大区域,除原由天津、上海和汉口三家分行外,再增加粤行作为第四区域行。1928年,区域行制度发生变化,新增奉天为第五区(东北地区)的区域行。1930年,因汉口分行改为驻汉沪券汇兑处,第三区撤销。1931年,因东北沦陷,中国银行事实上只剩下三家区域行。因实行分区发行制度,所以,原来各省地名券被区域行地名券所替代。
在第一区,南京分行发行的“江苏”地名券、杭州分行发行的“浙江”地名券、安徽分行发行的“安徽”地名券等均被取消,改用上海区域行发行的“上海”地名券。在第二区,山东地名券被取消,改用天津区域行发行的“天津”地名券。
现在所能见到的1926年、1931年和1935年中国银行发行的地名券,除了区域行发行的地名券外,之所以不见有其他各省的地名券,就是因为与分区发行制度有关。
旧中国的各类银行,为什么要发行如此多的地名券?民国初始,军阀割据,作为中央银行的中国银行无力掌控全国金融,不得不继续沿用原大清银行的做法,由各地银行分别发行兑换券,并由发钞行自行保管准备金并负责兑现。还有,因币制不统一,各地通用的银两、银元成色不尽一致,各地的汇兑行情也不一样,兑换券必须在规定的区域流通,在指定银行兑现,否则会造成混乱,如1912年中国银行改印的大清户部银行钞票,由于“壹元券”未加印地名,有些商人就利用上海、汉口市场银元价高,北京、天津、济南、开封银元价低,拼命从北方收换,运到上海、汉口兑取银元,从中谋取暴利。中国银行总行立即通令各地分行,在“壹元券”上加印地名,抑制市场投机。
上海地名券信誉夙著
北洋政府期间,交通银行与中国银行同为国家银行。1912年3月,交通银行的官股由交通部继承,当年印发的纸币由天津德华印书馆承印,票面的双龙旗图案及双龙图也被更改。1913年初,交通银行“奉大总统令,兑换券则例未颁布以前,交通银行兑换券按照中国银行兑换券章程一律办理,在纸币发行上享有和中国银行同等地位,中国、交通两银行具有国家银行性质,信誉夙著,历年经理国库,流通钞币值,成效彰著,责成两银行按照前此办法,切实推行,以为币制、公债进行之辅助,该两银行应共负责任,协力图功,以副国家调护金融更新财政之至意,即由财政、交通两部遵照此令”。同为中国两大财政支柱的中国银行和交通银行,具有同等的国家银行地位,
20世纪20年代,各地军阀强迫银行借款时有发生,中国银行总行为保护发行准备金安全,巩固银行基础,将发行准备金集中于通商大埠,指定上海、天津、汉口三分行为集中发行区域行,每一区域指定一个分行为区域行,代理总行行使发行职能,并规定,各区发行执笔的印版、颜色、地名,以资识别。
除沪、津、汉三行,再增粤行为中心区域行,管理该区内各分行发行事务。目的是公开纸币准备,应付军阀强迫借款:一是集中发行准备金于通商大埠;二是银行钱庄共享发行权的利益,共同监督发行准备金;三是总处及分行坚守宁可牺牲个人,不可牺牲银行利益的原则,应付军阀借款。
1928年,又调整为五个发行区,在前四区外,再加东北区域,由奉天中行为区域行,每区所发钞券都印地名,以明兑现责任。
中国银行发行的上海地名券,面额有1元、5元、10元、50元、100元,一共五种,“凭票兑付通用银圆”,票面均以前门为图案,市面流通的以5元、10元居多,称为“特别版”。
自上海地名券发行以来,各界称道。上海的地理条件得天独厚,工商业发达,上海印发的“国币”,数量巨大,上海人及华侨眷属大量存储,以至蚁蚀虫蛀,损耗极大。
经历了1917、1921年两次挤兑风潮,中国银行京津地区的钱钞受损严重,但以上海地名券为代表的中国银行兑换券,流通区域却继续扩大。1917年底,中国银行钞券发行额为7298万元,至1927年底,发行额达15900万元,增长一倍有余,比起1912年的106万元,更是大增149倍。10年中,政潮迭起,战事频仍,各地分支行时有挤兑风潮发生,加上1916年停兑令后又有京券、渝券的整理和汉券的停兑收回等事件发生,中国银行对充实发行准备金和坚持公开检查准备金制度更加重视,即使后来金融风潮仍然不断,上海地名券却始终维持信用,兑换券随时可以兑换国币,市面如要以银元换该行钞票,还需贴水,每“圆”值洋1.2元。
1917一1926年美国钞票公司印制的上海地名券,印刷精致美观,版本各各不同。印制后由各地发行,其中有些因改字其他地区发行,所以有“京改沪”、“滨改沪”、“京改津”等改券。
这种“改券”,数量大,变化多,如滨改沪版辅币券,原为哈尔滨地名券,后经加盖上海地名发行;京改沪券,原为北京地名券,后经加盖上海地名发行。还有1元券,它的正面为天坛图,与京改沪券完全相同。
中国银行发行的上海地名券,最早的是民国元年发行的李鸿章像券和黄帝像券,它们本来都没有地名,是在民国二年加印地名的。民国六年,哈尔滨地名券改为上海地名券,发行辅币券,但真正意义上的上海地名券是在民国七年(1918年)发行的,面额有1元、5元和10元三种。1924年、1926年和1935年中国银行也都发行有上海地名券,面额为10元、5元和1元。
民国时期,物价飞涨,币制混乱,纸币如废纸。然而,由中国银行发行的福建地名券,却因信誉卓著而深受社会民众信任。
福建地名券中的10元券,不仅发行量很大,使用的面也很广。它的颜色为红色,福建民间称其为“红公鸡”。民国三年(1914年)中国银行福建分行成立。次年4月,厦门设立分号。民国十年(1921年),福建分行迁往厦门,福州分行改为支行,在福建发行加盖地名的纸币,一共有两种,一种是民国元年(1912年)、民国二年(1913年)发行的、币面为皇帝头像的兑换券,另一种是民国七年(1918年)及民国十九年(1930年)发行的银元票。
银元票福建地名券也由美国钞票公司印制,设计精致美观,有1元、5元、10元3种。1元券的图案是天坛,绿色;5元券的图案是北海,紫色;10元券的图案是孔庙大成殿,红色。3种券别的地名券,币面上方均印有“中国银行”字样,中下方横写“凭票兑付,通用银元”字样,底纹为地名和行名。地名券有加盖“福建”、“福建福州”、“福建厦门”、“厦门”4种版式及两种不同英文签名等版别。
银元票福建地名券发行以来,由于备有足够的准备金,在政局动荡以及金融风暴中始终顶住了压力,随时可十足兑换银元,信誉极佳,人们外出做生意,为携带方便,往往爱用现洋兑换“红公鸡”。
1942年7月1日,国民政府颁布政令,将全国货币发行权集中到中央银行,中国银行随即停止发行纸币。
读现存的地名券,可以了解民国时期上海的民情、民风。我们无法将它们与旧时代的中国金融史相互剥离。
以地名印成钱钞发行,是中国纸币发行史上的一个奇特现象。历史上,这种可以流通的货币由不同的发钞银行负责收兑,但受地域限制,大多数地名券只能在本地区流通。有些地名券不仅受流通区域限制,而且,发行不久就在市面上销声匿迹了。
旧中国金融史上的这个“奇特现象”,反映的是彼时的一种金融状况。户部银行成立后,多次发行过纸币。第三次发行的纸币,品种不少,有银两、兑换券,面额分别为1元、5元、10元三种。这三种面额的兑换券,分别印有北京、天津、汉口、济南等地名,只能在北京、天津、汉口、济南等地流通。
由孙中山批准成立的中国银行,享有货币发行权。中国银行发行的纸币,大多也印有地名。因考虑到纸币是分区发行的,设计制作同一纸币的不同地名券,底纹,颜色都不一样,如中国银行发行的民国七年版,由美国钞票公司印制,山东地名券在底纹上印有“山东”两字,1元券为橘色、5元券为棕色、10元券为绿色;上海地名券底纹印有“上海”字样,1元券为深棕色、5元券为蓝色。
同一种纸币印完后,为方便在不同地区流通,银行发行时还临时加盖市、县等地方名称。如交通银行发行的民国十六年版山东地名券,临时加盖有青岛、济南、龙口、威海口、烟台等市、县地名;广西银行发行的民国元年版广西地名券,加盖了梧州、桂林、玉林、龙州、柳州、南宁等地名;山西省银行发行的民国十九年版,加盖太原、阳泉、文水、洪洞、长治、运城等地名。
凡是凤毛麟角的,就是珍贵的
1923年广东省银行发行的一种地名券,正面印有孙中山头像,面额有1元、5元、10元、50元、100元,一共5种,加盖地名的有广东和广州、汕头等地,它们只限本地区流通。这种地名券,数量很少,今天想要一睹它的真容,很不容易。
据考证,南京地名券上印有“中华民国元年2月吉日”字样,中国银行成立的时间是1912年2月14日,虽然开设中国银行上海分行在时间上比南京分行早了9天,但上海分行受制于财政总长陈锦涛,市面上流通的仍为大清银行发行的钱钞,也就是用“大清银行兑换券”改盖“中国银行兑换券”,孙中山出任民国政府临时大总统后,批准自印新钞,南京地名券于是应运而生。它是中国银行发行的第一种纸币。
南京地名券也只限在南京地区流通,1元面额的只有306张。它的正面颜色为褐色,底纹是浅蓝色,上方中间从右至左印有“中国银行”4字,下方注明“通用银圆”4字,正中是大字值“壹圆”,再往下,印有地名“南京”字样。右边直书“中华民国元年二月吉日”、“凭票即付”两行,左边直书“中国银行发行”、“执此为照”两行。1元券周边饰锯齿形花纹宽边框,四角均刊值“壹圆”,“上海商务印书馆代印”。背面为淡黄色,边框为绿色。所有中文,配以英文,有经理邹颂丹、会计主任叶济仙中文签名。
为什么300张之外加了个零头?个中情由不得而知。5元面额的虽然多一些,但也只有2000张。它们数量少,流通时间很短,还不足1年,能够被保存下来的更属凤毛麟角。据记载,清末民初,江浙一带流通一种印有古先贤人物像的纸币。据传,光绪三十一年,为抵制英商侵夺浙江铁路开发权,浙江绍兴籍官员汤寿潜倡议商民集股自办全浙铁路。同年7月,浙江全省铁路公司在上海成立,汤寿潜被公举为总理。光绪三十三年五月,因筹款及管理资金的需要,浙江全省铁路公司决定附设浙江铁路兴业银行,后定名为浙江兴业银行。民国3年,浙江兴业银行改组,叶景葵当选董事长后,将总行从杭州迁到上海。
宣统元年,浙江兴业银行发行印有历代名贤人像的“通用银元券”。面额有1元、5元、10元,一共3种。这3种纸币存世极少。民国12年,浙江兴业银行发行由美国钞票公司代印的新版“国币券”,仍遵循旧制式,印有名贤人像,面额分1元、5元、10元3种,并伴有多种地名券,相比广东地名券、南京地名券,它们的流通范围要广得多,上海、南京、湖北等都可流通。
后来,因大清银行倒闭,挤兑潮风起,市民恐所持地名券成为废纸,拥至浙江兴业银行兑换。这种地名券,能够存世的也就不多了。
有些话还是很值得一说
我们读历史,读到的是旧时代的半部金融史。1935年以前,法币尚未发行,这个时期的纸币具有十分强烈的地域色彩,有钱币研究人士说,这是因为中国银行、交通银行发行的的纸币都是分区域流通的,各省的地方银行发行的纸币也分区域流通,在纸币上印有地名也就不奇怪了。
1912年中国银行成立之初,纸币发行划定了范围,这对纸币的流通和兑换造成了困难,为防止各地洋厘价差引起的不合理的货币流动和货币投机,中国银行在钱钞上加盖地名,同时决定,适当集中发行,建立分区发行制度,也就是由各分行发行地名兑换券,其现金准备均由各行自由保管和调拨,另由总行向各分行按成提取现金准备,存放总行库,作为集中准备金。
分地区发行的目的是防止一地发生金融恐慌而波及其他地方。1914年,为推广发行,中国银行又在全国各县设立货币交换所,发行各小地名券,并在京兆、直隶两区各县试办。
中国银行总管理处指定天津、上海和汉口三家分行为集中发行区域行。1922年,中国银行正式推行分区发行制度,将全国分为四大区域,除原由天津、上海和汉口三家分行外,再增加粤行作为第四区域行。1928年,区域行制度发生变化,新增奉天为第五区(东北地区)的区域行。1930年,因汉口分行改为驻汉沪券汇兑处,第三区撤销。1931年,因东北沦陷,中国银行事实上只剩下三家区域行。因实行分区发行制度,所以,原来各省地名券被区域行地名券所替代。
在第一区,南京分行发行的“江苏”地名券、杭州分行发行的“浙江”地名券、安徽分行发行的“安徽”地名券等均被取消,改用上海区域行发行的“上海”地名券。在第二区,山东地名券被取消,改用天津区域行发行的“天津”地名券。
现在所能见到的1926年、1931年和1935年中国银行发行的地名券,除了区域行发行的地名券外,之所以不见有其他各省的地名券,就是因为与分区发行制度有关。
旧中国的各类银行,为什么要发行如此多的地名券?民国初始,军阀割据,作为中央银行的中国银行无力掌控全国金融,不得不继续沿用原大清银行的做法,由各地银行分别发行兑换券,并由发钞行自行保管准备金并负责兑现。还有,因币制不统一,各地通用的银两、银元成色不尽一致,各地的汇兑行情也不一样,兑换券必须在规定的区域流通,在指定银行兑现,否则会造成混乱,如1912年中国银行改印的大清户部银行钞票,由于“壹元券”未加印地名,有些商人就利用上海、汉口市场银元价高,北京、天津、济南、开封银元价低,拼命从北方收换,运到上海、汉口兑取银元,从中谋取暴利。中国银行总行立即通令各地分行,在“壹元券”上加印地名,抑制市场投机。
上海地名券信誉夙著
北洋政府期间,交通银行与中国银行同为国家银行。1912年3月,交通银行的官股由交通部继承,当年印发的纸币由天津德华印书馆承印,票面的双龙旗图案及双龙图也被更改。1913年初,交通银行“奉大总统令,兑换券则例未颁布以前,交通银行兑换券按照中国银行兑换券章程一律办理,在纸币发行上享有和中国银行同等地位,中国、交通两银行具有国家银行性质,信誉夙著,历年经理国库,流通钞币值,成效彰著,责成两银行按照前此办法,切实推行,以为币制、公债进行之辅助,该两银行应共负责任,协力图功,以副国家调护金融更新财政之至意,即由财政、交通两部遵照此令”。同为中国两大财政支柱的中国银行和交通银行,具有同等的国家银行地位,
20世纪20年代,各地军阀强迫银行借款时有发生,中国银行总行为保护发行准备金安全,巩固银行基础,将发行准备金集中于通商大埠,指定上海、天津、汉口三分行为集中发行区域行,每一区域指定一个分行为区域行,代理总行行使发行职能,并规定,各区发行执笔的印版、颜色、地名,以资识别。
除沪、津、汉三行,再增粤行为中心区域行,管理该区内各分行发行事务。目的是公开纸币准备,应付军阀强迫借款:一是集中发行准备金于通商大埠;二是银行钱庄共享发行权的利益,共同监督发行准备金;三是总处及分行坚守宁可牺牲个人,不可牺牲银行利益的原则,应付军阀借款。
1928年,又调整为五个发行区,在前四区外,再加东北区域,由奉天中行为区域行,每区所发钞券都印地名,以明兑现责任。
中国银行发行的上海地名券,面额有1元、5元、10元、50元、100元,一共五种,“凭票兑付通用银圆”,票面均以前门为图案,市面流通的以5元、10元居多,称为“特别版”。
自上海地名券发行以来,各界称道。上海的地理条件得天独厚,工商业发达,上海印发的“国币”,数量巨大,上海人及华侨眷属大量存储,以至蚁蚀虫蛀,损耗极大。
经历了1917、1921年两次挤兑风潮,中国银行京津地区的钱钞受损严重,但以上海地名券为代表的中国银行兑换券,流通区域却继续扩大。1917年底,中国银行钞券发行额为7298万元,至1927年底,发行额达15900万元,增长一倍有余,比起1912年的106万元,更是大增149倍。10年中,政潮迭起,战事频仍,各地分支行时有挤兑风潮发生,加上1916年停兑令后又有京券、渝券的整理和汉券的停兑收回等事件发生,中国银行对充实发行准备金和坚持公开检查准备金制度更加重视,即使后来金融风潮仍然不断,上海地名券却始终维持信用,兑换券随时可以兑换国币,市面如要以银元换该行钞票,还需贴水,每“圆”值洋1.2元。
1917一1926年美国钞票公司印制的上海地名券,印刷精致美观,版本各各不同。印制后由各地发行,其中有些因改字其他地区发行,所以有“京改沪”、“滨改沪”、“京改津”等改券。
这种“改券”,数量大,变化多,如滨改沪版辅币券,原为哈尔滨地名券,后经加盖上海地名发行;京改沪券,原为北京地名券,后经加盖上海地名发行。还有1元券,它的正面为天坛图,与京改沪券完全相同。
中国银行发行的上海地名券,最早的是民国元年发行的李鸿章像券和黄帝像券,它们本来都没有地名,是在民国二年加印地名的。民国六年,哈尔滨地名券改为上海地名券,发行辅币券,但真正意义上的上海地名券是在民国七年(1918年)发行的,面额有1元、5元和10元三种。1924年、1926年和1935年中国银行也都发行有上海地名券,面额为10元、5元和1元。
民国时期,物价飞涨,币制混乱,纸币如废纸。然而,由中国银行发行的福建地名券,却因信誉卓著而深受社会民众信任。
福建地名券中的10元券,不仅发行量很大,使用的面也很广。它的颜色为红色,福建民间称其为“红公鸡”。民国三年(1914年)中国银行福建分行成立。次年4月,厦门设立分号。民国十年(1921年),福建分行迁往厦门,福州分行改为支行,在福建发行加盖地名的纸币,一共有两种,一种是民国元年(1912年)、民国二年(1913年)发行的、币面为皇帝头像的兑换券,另一种是民国七年(1918年)及民国十九年(1930年)发行的银元票。
银元票福建地名券也由美国钞票公司印制,设计精致美观,有1元、5元、10元3种。1元券的图案是天坛,绿色;5元券的图案是北海,紫色;10元券的图案是孔庙大成殿,红色。3种券别的地名券,币面上方均印有“中国银行”字样,中下方横写“凭票兑付,通用银元”字样,底纹为地名和行名。地名券有加盖“福建”、“福建福州”、“福建厦门”、“厦门”4种版式及两种不同英文签名等版别。
银元票福建地名券发行以来,由于备有足够的准备金,在政局动荡以及金融风暴中始终顶住了压力,随时可十足兑换银元,信誉极佳,人们外出做生意,为携带方便,往往爱用现洋兑换“红公鸡”。
1942年7月1日,国民政府颁布政令,将全国货币发行权集中到中央银行,中国银行随即停止发行纸币。
读现存的地名券,可以了解民国时期上海的民情、民风。我们无法将它们与旧时代的中国金融史相互剥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