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如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已经成为摆在教师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在本文中,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总结出五种方法,希望能与同行共同探讨。
关键词:高中地理;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5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14)07-0067
当代教学改革的主题是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突出学生的自主性和研究能力的培养。教师是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的引路人和领航员。任何时候都需要教师适时有效的指导,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始终处于主体地位和积极状态。
高中地理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很强的综合学科。新教材无论从知识的编排上,还是插图的设计、活动安排顺序及活动方式上都体现出对学生能力培养、学法指导、自主探究精神的重视和推崇。教师应如何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五方面入手:
一、运用多种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德国教育学家第多斯惠曾经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醍、鼓舞。”所以,要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师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习成为一个能动的过程。这就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1. 构建民主和谐、平等参与的师生关系。
2. 运用幽默风趣的语言,增强课堂的感染力。
3. 丰富课堂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教师要随着教学内容的变化,灵活地运用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如在必修一中,笔者经常穿插演示法,在讲到自转运动产生昼夜交替时,学生用发亮的灯泡表示太阳,用地球仪演示昼半球和夜半球,并在地球仪上标出晨昏线。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又激发了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4. 运用多媒体教学,增加地理学习的趣味性。
在学习完地球的运动一节后,笔者请学生说出自己的生日,然后利用多媒体描述当天太阳直射点的大致位置、运动方向、昼夜长短的情况以及变化趋势。这样的演示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还及时地巩固了学习内容。
5. 联系最新地理学科的研究信息或地理现象。
6. 联系国际国内时事政治材料,突出学科的广泛性和实用性。
二、动手画图,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地理是一门特殊的学科,常常需要把具有时空和地域因素的复杂事物表示出来。地图是地理学的重要工具,在中学地理教学中,教师应充分运用地图的主体性,引导学生看图、填图、画图、用图,培养学生的空间概念和空间想象力,使地理课更加充满“地理味”。所以,教师要想让学生根据课文中的描述和看到的现象画出示意图,学生就必须对学习的材料进行积极地加工,把所学的信息和自身的知识经验联系起来,这样,他们手中的图,就是他们积极思维的结果。如在讲地球公转与季节一课时,笔者先带领学生读课文,再根据多媒体演示地球公转的现象,在纸上画出二分二至日地球的侧视图和极地俯视图。然后用视频展示仪展示学生的作图,找出错误,有针对性地讲解。这样,既能锻炼学生观察和组织材料的能力,又能培养学生读图、看图、作图的能力。
三、剖析地理原理,指导学法
自主学习不同于自学。自学是没有教师指导,自己独立学习。而自主学习有赖于教、学双方的良性互动,需要教师经常组织、启发、点拨、引导和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只有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才能逐步培养起来。
1. 学会提炼规律
在高中地理学习中,有关地理规律的内容很多。例如,正午太阳高度角的纬度分布规律、气候类型分布规律、洋流分布规律、陆地自然带的水平和垂直分布规律等,教师如果能引导学生对地理事物进行空间分布、时间分布或演变方面的规律提炼,那么,将有助于学生归纳能力和思维水平的提高。
在讲授太阳直射点的位置与昼夜长短变化的关系时,笔者带领学生总结出以下规律:(1)太阳直射点在哪个半球,哪个半球就昼长夜短;当太阳直射点在赤道时,全球昼夜平分。(2)太阳直射点向哪个半球转移,哪个半球的昼就变长。
2. 学会学法总结
学生要善于对习题进行归类分析,揣摩答题思路,总结解题规律,扫除思维障碍,从而找出每一类问题的思维方法和解题方法。
例如,日照图图形变化多,情境变化大,知识跨度广,是学生学习的难点。教师如果能够引导学生进行解题方法的提炼和实际的应用,那么,日照图也可以变得很容易。学生通过讨论,最后归纳出日照图解题时应该抓住以下几点进行思考:(1)图中隐含条件的判读: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经线为正午12点。(2)晨昏线和晨昏线与赤道的交点的判断。(3)日期界线的判断。在解题中,学生如果能够抓住以上几点作为思维的切入点,解题的思路也就很容易打开了。
四、启发思维方式
在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如果能够对学生有意识地进行地理思维能力和思维方式的训练,并不断引导学生思考,则能够促进学生站在一定的高度看问题,或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分析问题。在这种思维过程中,学生不但能够发现思维中存在的问题,而且其思维品质能够得到很快的提高,进而帮助学生逐步摆脱僵化的思维模式,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和良好的思维习惯。
例如,笔者在讲恒星日和太阳日时是这样启发学生思考的:1. 为什么太阳日大于恒星日?2. 每一个太阳日,地球都是自转360°59′吗?3. 若其他条件不变,而公转(或自转)方向与现在相反,恒星日和太阳日的大小关系将怎样?
五、整合知识,建立地理认知结构
学生能够建立起一个良好的地理认知结构是进一步培养学生地理学科能力的基础和前提,是对学生地理思维能力的培养过程。灵活地运用知识,建立知识线索,搭建知识间畅通的渠道,是建立地理认知结构的必要步骤。
在具体操作时,教师可以在每一单元学完之后,帮助学生总结本单元知识结构,逐步实现知识向技能化、能力化发展,加强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
总之,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有很多,还需要教师的努力与探索。
关键词:高中地理;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5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14)07-0067
当代教学改革的主题是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突出学生的自主性和研究能力的培养。教师是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的引路人和领航员。任何时候都需要教师适时有效的指导,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始终处于主体地位和积极状态。
高中地理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很强的综合学科。新教材无论从知识的编排上,还是插图的设计、活动安排顺序及活动方式上都体现出对学生能力培养、学法指导、自主探究精神的重视和推崇。教师应如何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五方面入手:
一、运用多种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德国教育学家第多斯惠曾经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醍、鼓舞。”所以,要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师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习成为一个能动的过程。这就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1. 构建民主和谐、平等参与的师生关系。
2. 运用幽默风趣的语言,增强课堂的感染力。
3. 丰富课堂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教师要随着教学内容的变化,灵活地运用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如在必修一中,笔者经常穿插演示法,在讲到自转运动产生昼夜交替时,学生用发亮的灯泡表示太阳,用地球仪演示昼半球和夜半球,并在地球仪上标出晨昏线。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又激发了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4. 运用多媒体教学,增加地理学习的趣味性。
在学习完地球的运动一节后,笔者请学生说出自己的生日,然后利用多媒体描述当天太阳直射点的大致位置、运动方向、昼夜长短的情况以及变化趋势。这样的演示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还及时地巩固了学习内容。
5. 联系最新地理学科的研究信息或地理现象。
6. 联系国际国内时事政治材料,突出学科的广泛性和实用性。
二、动手画图,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地理是一门特殊的学科,常常需要把具有时空和地域因素的复杂事物表示出来。地图是地理学的重要工具,在中学地理教学中,教师应充分运用地图的主体性,引导学生看图、填图、画图、用图,培养学生的空间概念和空间想象力,使地理课更加充满“地理味”。所以,教师要想让学生根据课文中的描述和看到的现象画出示意图,学生就必须对学习的材料进行积极地加工,把所学的信息和自身的知识经验联系起来,这样,他们手中的图,就是他们积极思维的结果。如在讲地球公转与季节一课时,笔者先带领学生读课文,再根据多媒体演示地球公转的现象,在纸上画出二分二至日地球的侧视图和极地俯视图。然后用视频展示仪展示学生的作图,找出错误,有针对性地讲解。这样,既能锻炼学生观察和组织材料的能力,又能培养学生读图、看图、作图的能力。
三、剖析地理原理,指导学法
自主学习不同于自学。自学是没有教师指导,自己独立学习。而自主学习有赖于教、学双方的良性互动,需要教师经常组织、启发、点拨、引导和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只有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才能逐步培养起来。
1. 学会提炼规律
在高中地理学习中,有关地理规律的内容很多。例如,正午太阳高度角的纬度分布规律、气候类型分布规律、洋流分布规律、陆地自然带的水平和垂直分布规律等,教师如果能引导学生对地理事物进行空间分布、时间分布或演变方面的规律提炼,那么,将有助于学生归纳能力和思维水平的提高。
在讲授太阳直射点的位置与昼夜长短变化的关系时,笔者带领学生总结出以下规律:(1)太阳直射点在哪个半球,哪个半球就昼长夜短;当太阳直射点在赤道时,全球昼夜平分。(2)太阳直射点向哪个半球转移,哪个半球的昼就变长。
2. 学会学法总结
学生要善于对习题进行归类分析,揣摩答题思路,总结解题规律,扫除思维障碍,从而找出每一类问题的思维方法和解题方法。
例如,日照图图形变化多,情境变化大,知识跨度广,是学生学习的难点。教师如果能够引导学生进行解题方法的提炼和实际的应用,那么,日照图也可以变得很容易。学生通过讨论,最后归纳出日照图解题时应该抓住以下几点进行思考:(1)图中隐含条件的判读: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经线为正午12点。(2)晨昏线和晨昏线与赤道的交点的判断。(3)日期界线的判断。在解题中,学生如果能够抓住以上几点作为思维的切入点,解题的思路也就很容易打开了。
四、启发思维方式
在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如果能够对学生有意识地进行地理思维能力和思维方式的训练,并不断引导学生思考,则能够促进学生站在一定的高度看问题,或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分析问题。在这种思维过程中,学生不但能够发现思维中存在的问题,而且其思维品质能够得到很快的提高,进而帮助学生逐步摆脱僵化的思维模式,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和良好的思维习惯。
例如,笔者在讲恒星日和太阳日时是这样启发学生思考的:1. 为什么太阳日大于恒星日?2. 每一个太阳日,地球都是自转360°59′吗?3. 若其他条件不变,而公转(或自转)方向与现在相反,恒星日和太阳日的大小关系将怎样?
五、整合知识,建立地理认知结构
学生能够建立起一个良好的地理认知结构是进一步培养学生地理学科能力的基础和前提,是对学生地理思维能力的培养过程。灵活地运用知识,建立知识线索,搭建知识间畅通的渠道,是建立地理认知结构的必要步骤。
在具体操作时,教师可以在每一单元学完之后,帮助学生总结本单元知识结构,逐步实现知识向技能化、能力化发展,加强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
总之,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有很多,还需要教师的努力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