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五四运动是一场爱国救国运动,也是一场解放思想的启蒙运动。它孕育了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五四精神。新时代赋予五四精神新的内涵。从“救亡图存”的一代,到“强国兴国”的一代,新时代青年的舞台更加宽广,使命更加艰巨。新时代的青年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使命。继承和发展五四精神,对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至关重要。
关键词:五四运动;五四精神;新时代
中图分类号:D9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1.27.051
1 五四运动和五四精神形成的历史背景
五四运动,狭义上指1919年5月4日学生在北京示威,抗议中国政府对日本的屈辱政策;从广义上讲,它不仅包括1919年5月4日那天爆发的学生示威,还包括1915年至1921年之间的一系列事件。从1915年开始,日本趁欧洲战场激烈,无暇顾及中国的时机,提出屈辱的“21条”至1919年末欧洲战场结束,中国政府在巴黎和会外交上的失败,激起了中国人民高度的爱国热情和强烈的反抗。中国学生和社会公众发起的一系列反帝反封建运动,也包括持续到20世纪20年代初的思想解放运动。因此,毛泽东把1919-1921年称为“五四时期”,称之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第一个时期。
19世纪中叶以后,帝国主义列强用坚船利炮利轰开中国大门,使我们国家面临敌国外患,中华民族陷入生死攸关的历史关头。懦弱无能的北洋政府为巩固专制统治,不惜牺牲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积极投靠帝国主义,于1915年签订了“21条”屈辱条款。这消息一传到全国,举国震惊。全国各地爆发了以学生斗争为主导的五四爱国运动。5月4日,北京师范大学等13所学校的3000多名学生从四面八方聚集到天安门广场,举行抗议集会。愤怒的示威者还冲破军警,来到东城赵家楼胡同焚烧曹汝霖的房子。当天傍晚,东部宪兵逮捕了32名爱国学生。北洋政府的横行暴政行为激起全国人民的愤慨与不满,全国各界爱国人士声势浩荡,提抢跃马地加入了反帝爱国斗争的队伍。上海各行业工人挺身而出,积极响应形成全市大罢工,并发出誓词,不严惩曹汝霖、张宗祥、陆宗瑜,坚决不开工。该市迅速形成了工人罢工、学生罢课、商人罢市的三罢运动。北京和上海的反帝爱国运动迅速蔓延到全国各地。举国上下团结一致掀起浩浩荡荡的反帝反封建爱国运动,震撼中外,北洋政府被迫释放被捕的学生和解除曹汝霖、张宗祥、陆宗瑜三位卖国贼的职务。在巴黎和会签署的日子来临之际,北洋政府准备如期签署巴黎和约。消息一传出,愤慨的中国人民再次发起了拒绝合同的运动。中国巴黎和会代表团收到七千多封电报,要求拒绝签署和平协议。一万多名青年学生包围中国代表团的公寓,要求使节拒绝签字。迫于压力,中国代表团没有与德国签署协议。五四运动取得重大胜利。
这是一场以先进的青年知识分子为主体,逐步发展成为工人阶级,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联合参与的全国大规模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广大青年从原来的知识界走向人民,把知识分子的小我和人民的大我结合起来,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做了思想上和干部上的准备。五四运动的伟大意义,就在于它孕育了伟大的五四精神。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五四精神唤醒民主的觉醒,拯救正处水深火热的中国,鼓舞中华子女勇于探索国家生存与发展出路,拉开了中国走向民主与科学的序幕,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中国共产党的建立,为实现民族独立和复兴奠定基础。
2 新时代五四精神的内涵
习近平总書记在同北京大学师生座谈时指出:“五四精神集中体现了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追求的先进价值。”五四精神不仅反映了五四运动所处的革命时代精神,而且每个不同的时代和阶段都有不同的内容。每一代的青年应该根据时代发展的需要,用五四精神引领行动,做五四精神的传承者和践行者。把五四精神与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伟大实践和广大的人民群众结合起来,使爱国、进步、民主、五四运动的科学精神在新时代里绽放出永不磨灭的时代光芒。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赋予我们不同的时代课题和历史任务。我们依然需要继承和发扬忧国忧民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思想解放的启蒙精神,也需要不断赋予新时代五四精神新的丰富内涵。新时代五四精神依然具有极其深刻的时代价值,不仅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内涵发生了变化,而且其具体的表现方式也发生了变化,爱国与民主已经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爱国主义是五四精神的主要内容,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要义。新时代的爱国就是要把个人追求融入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时代洪流中。新时代的爱国主义和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本质是一致。继承和发展爱国主义的五四精神就要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坚信中国道路,中国制度、中国理论和中国文化,并积极投身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中,奋力前行。五四运动催使青年学生民族意识空前觉醒,激发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敢于追求真理,积极探索救国亡存之路,是历史上的一次伟大进步。继承和发展五四精神需要新时代的青年时刻保持思想上的先进性,努力克服落后腐朽的思想,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头脑,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
在新时代,继承和发展五四精神就要始终不渝地高举民主和科学的两面旗帜。以民主和科学为核心的五四精神是一种敢于反传统反教条的革命精神,也是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走向胜利的重要动力。就科学而言,新时代的科学技术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当今世界,只有掌握先进的核心技术才能抢占世界发展的制高点。科学技术是引领世界发展的第一动力。我们国家应该把科技的发展放在国家发展战略的重中之重的位置,加强核心技术的投入和创新,努力提升我国核心技术的竞争力。坚持科学科技发展以人民为中心,为人民谋福利,使科学技术为人民向往的美好幸福生活服务。新时代青年应该从小树立崇尚科学、热爱科学、向往科学的理想信念和发扬严谨求实刻苦钻研的科学精神,积极投身于科研事业。就民主而言,民主是人类社会向往美好的诉求。人民当家作主是民主的核心和本质。继承和发展自由平等和个性解放的民主精神,需要新时代的青年人要把建设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为己任,时刻关注国家时政大事,不断增强参政议政的意识和能力,为国家民主政治的发展贡献自己的智慧。新时代继承民主与科学的五四精神需要我们要将民主与科学二者有机结合起来,既要坚持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去应对新时代面临的新挑战和世界经济和科技发展的新形势,也要为科学技术的创新发展和青年科技人才后备军的培养营造自由民主的氛围,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推动民族和科学的现代化进程,实现民主和科学真正的统一。 3 新时代青年积极践行使命担当
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提到:“广大青年对五四运动最好的纪念,就是在党的领导下,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开拓者和奉献者,以执着的信念,优良的品德,丰富的知识和优秀的技能,与全国各族人民一道,肩负起历史责任,让五四精神放射出更加醒目的时代光芒”五四精神激励我们新时代广大青年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始终把个人的前途和国家的命运融合一体,共克时艰,砥砺前行。青年是国家和民族发展的未来。新时代呼唤新的责任。从“救亡觉醒”的一代,到“强国复兴”的一代,新时代的青年肩负着新的伟大使命。当疫情在我国爆发时,全国上下高举爱国主义旗帜,唱响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旋律,凝聚中華民族伟大的精神力量,并肩作战,共克时艰,在短短的几个月内,有效地遏制疫情,维护了广大人民的生命安全,赢得全球人民的赞誉,用实际行动生动地诠释新时代五四精神的含义。在这场抗击流行病的战争中,我们见证一批批年轻人用肩膀肩负起时代赋予的责任和担当。有广大的青年科研工作者高举爱国主义旗帜,群英荟萃、群策群力,把科学实验室和生物实验室作为主战场,如火如荼地打响科研攻关战“疫”。广大青年医务人员和人民子弟兵医疗战队闻令而起,始终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义无反顾冲上疫情防控第一战线,冒着极大的生命风险,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和超负荷的工作任务,与死神赛跑,分秒必争在与病毒抗争。广大青年志愿者,主动请缨、心系群众、彰显大爱,用实际行动彰显新时代青年人的热血与激情,用爱心凝聚力量,用信心决战疫情,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着青春的力量!而当疫情肆虐全球,中国人民不惜付出巨大的牺牲和代价换来的宝贵战疫经验,慷慨解囊地向正处于与疫情斗争的其他国家传递中国智慧,向全世界诠释中国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底气和魄力,充分地展现中国负责任的政治大国形象和彰显我国的人道主义精神。
五四运动精神激励我们新时代广大青年群体在国难面前,逆行而上,敢为人先。当我国每年南方部分地区洪水爆发,给人们生命和财产带来巨大的损失,一群群抗洪战士第一时间奔赴到抗洪一线,执行抢险任务,用身体筑成一道的生命线线。而无畏艰险,奔赴在一线的抗洪战士大多数19岁-20多岁的青年抗洪战士,他们用年轻的臂膀扛起了沙袋,成了抗洪战士的“逆行者”他们在年轻的战场上,他们书写下属于自己的光荣印记,践行担任起时代的赋予的使命。还有一群群坚守边防的战士,无畏恶劣的气候和生存环境,义无反顾地选择守卫祖国的边疆,面对暴戾恣睢,人多势众的外军非法侵权挑衅行径,卫国戍边战士奋不顾身地冲向前线,展开双臂拦截外军越线,他们用年轻的身躯筑起了一道坚不可摧的长城,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他们用鲜血和生命捍卫祖国每一寸土,把青春和热血洒在祖国大地上,誓死守护祖国的山河,彰显出新时代卫国戍边英雄官兵誓死捍卫祖国领土的赤胆忠诚和视死如归的战斗精神。
新时代的青年要肩负起新时代赋予的使命和担当,不断增强自己历史使命感和主人翁的责任感。我们要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实践中继续发扬五四运动的爱国主义精神、与时俱进、锐意创新的革命精神与及民主科学精神。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共产主义最高理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实现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而奋斗。
参考文献
[1]中宣部、教育部组织专家学者.中国近现代史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
[2]洪晓楠.传承与弘扬:从五四百年看新时代精神[J].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9,(08).
[3]岳思宇,李伟民.五四精神的时代内涵及弘扬传承[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07).
[4]李骞,邝晓东.试论新时代青年与五四精神传承[J].豫章师范学院学报,2020,35(03).
[5]叶灵珍.从五四精神的弘扬谈新时代青年的责任担当[J].哈尔滨学院学报,2020,41(06).
[6]李奕欣,于春滨.五四精神的时代价值及其对当代青年的启示[J].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34(03).
关键词:五四运动;五四精神;新时代
中图分类号:D9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1.27.051
1 五四运动和五四精神形成的历史背景
五四运动,狭义上指1919年5月4日学生在北京示威,抗议中国政府对日本的屈辱政策;从广义上讲,它不仅包括1919年5月4日那天爆发的学生示威,还包括1915年至1921年之间的一系列事件。从1915年开始,日本趁欧洲战场激烈,无暇顾及中国的时机,提出屈辱的“21条”至1919年末欧洲战场结束,中国政府在巴黎和会外交上的失败,激起了中国人民高度的爱国热情和强烈的反抗。中国学生和社会公众发起的一系列反帝反封建运动,也包括持续到20世纪20年代初的思想解放运动。因此,毛泽东把1919-1921年称为“五四时期”,称之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第一个时期。
19世纪中叶以后,帝国主义列强用坚船利炮利轰开中国大门,使我们国家面临敌国外患,中华民族陷入生死攸关的历史关头。懦弱无能的北洋政府为巩固专制统治,不惜牺牲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积极投靠帝国主义,于1915年签订了“21条”屈辱条款。这消息一传到全国,举国震惊。全国各地爆发了以学生斗争为主导的五四爱国运动。5月4日,北京师范大学等13所学校的3000多名学生从四面八方聚集到天安门广场,举行抗议集会。愤怒的示威者还冲破军警,来到东城赵家楼胡同焚烧曹汝霖的房子。当天傍晚,东部宪兵逮捕了32名爱国学生。北洋政府的横行暴政行为激起全国人民的愤慨与不满,全国各界爱国人士声势浩荡,提抢跃马地加入了反帝爱国斗争的队伍。上海各行业工人挺身而出,积极响应形成全市大罢工,并发出誓词,不严惩曹汝霖、张宗祥、陆宗瑜,坚决不开工。该市迅速形成了工人罢工、学生罢课、商人罢市的三罢运动。北京和上海的反帝爱国运动迅速蔓延到全国各地。举国上下团结一致掀起浩浩荡荡的反帝反封建爱国运动,震撼中外,北洋政府被迫释放被捕的学生和解除曹汝霖、张宗祥、陆宗瑜三位卖国贼的职务。在巴黎和会签署的日子来临之际,北洋政府准备如期签署巴黎和约。消息一传出,愤慨的中国人民再次发起了拒绝合同的运动。中国巴黎和会代表团收到七千多封电报,要求拒绝签署和平协议。一万多名青年学生包围中国代表团的公寓,要求使节拒绝签字。迫于压力,中国代表团没有与德国签署协议。五四运动取得重大胜利。
这是一场以先进的青年知识分子为主体,逐步发展成为工人阶级,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联合参与的全国大规模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广大青年从原来的知识界走向人民,把知识分子的小我和人民的大我结合起来,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做了思想上和干部上的准备。五四运动的伟大意义,就在于它孕育了伟大的五四精神。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五四精神唤醒民主的觉醒,拯救正处水深火热的中国,鼓舞中华子女勇于探索国家生存与发展出路,拉开了中国走向民主与科学的序幕,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中国共产党的建立,为实现民族独立和复兴奠定基础。
2 新时代五四精神的内涵
习近平总書记在同北京大学师生座谈时指出:“五四精神集中体现了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追求的先进价值。”五四精神不仅反映了五四运动所处的革命时代精神,而且每个不同的时代和阶段都有不同的内容。每一代的青年应该根据时代发展的需要,用五四精神引领行动,做五四精神的传承者和践行者。把五四精神与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伟大实践和广大的人民群众结合起来,使爱国、进步、民主、五四运动的科学精神在新时代里绽放出永不磨灭的时代光芒。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赋予我们不同的时代课题和历史任务。我们依然需要继承和发扬忧国忧民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思想解放的启蒙精神,也需要不断赋予新时代五四精神新的丰富内涵。新时代五四精神依然具有极其深刻的时代价值,不仅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内涵发生了变化,而且其具体的表现方式也发生了变化,爱国与民主已经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爱国主义是五四精神的主要内容,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要义。新时代的爱国就是要把个人追求融入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时代洪流中。新时代的爱国主义和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本质是一致。继承和发展爱国主义的五四精神就要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坚信中国道路,中国制度、中国理论和中国文化,并积极投身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中,奋力前行。五四运动催使青年学生民族意识空前觉醒,激发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敢于追求真理,积极探索救国亡存之路,是历史上的一次伟大进步。继承和发展五四精神需要新时代的青年时刻保持思想上的先进性,努力克服落后腐朽的思想,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头脑,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
在新时代,继承和发展五四精神就要始终不渝地高举民主和科学的两面旗帜。以民主和科学为核心的五四精神是一种敢于反传统反教条的革命精神,也是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走向胜利的重要动力。就科学而言,新时代的科学技术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当今世界,只有掌握先进的核心技术才能抢占世界发展的制高点。科学技术是引领世界发展的第一动力。我们国家应该把科技的发展放在国家发展战略的重中之重的位置,加强核心技术的投入和创新,努力提升我国核心技术的竞争力。坚持科学科技发展以人民为中心,为人民谋福利,使科学技术为人民向往的美好幸福生活服务。新时代青年应该从小树立崇尚科学、热爱科学、向往科学的理想信念和发扬严谨求实刻苦钻研的科学精神,积极投身于科研事业。就民主而言,民主是人类社会向往美好的诉求。人民当家作主是民主的核心和本质。继承和发展自由平等和个性解放的民主精神,需要新时代的青年人要把建设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为己任,时刻关注国家时政大事,不断增强参政议政的意识和能力,为国家民主政治的发展贡献自己的智慧。新时代继承民主与科学的五四精神需要我们要将民主与科学二者有机结合起来,既要坚持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去应对新时代面临的新挑战和世界经济和科技发展的新形势,也要为科学技术的创新发展和青年科技人才后备军的培养营造自由民主的氛围,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推动民族和科学的现代化进程,实现民主和科学真正的统一。 3 新时代青年积极践行使命担当
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提到:“广大青年对五四运动最好的纪念,就是在党的领导下,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开拓者和奉献者,以执着的信念,优良的品德,丰富的知识和优秀的技能,与全国各族人民一道,肩负起历史责任,让五四精神放射出更加醒目的时代光芒”五四精神激励我们新时代广大青年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始终把个人的前途和国家的命运融合一体,共克时艰,砥砺前行。青年是国家和民族发展的未来。新时代呼唤新的责任。从“救亡觉醒”的一代,到“强国复兴”的一代,新时代的青年肩负着新的伟大使命。当疫情在我国爆发时,全国上下高举爱国主义旗帜,唱响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旋律,凝聚中華民族伟大的精神力量,并肩作战,共克时艰,在短短的几个月内,有效地遏制疫情,维护了广大人民的生命安全,赢得全球人民的赞誉,用实际行动生动地诠释新时代五四精神的含义。在这场抗击流行病的战争中,我们见证一批批年轻人用肩膀肩负起时代赋予的责任和担当。有广大的青年科研工作者高举爱国主义旗帜,群英荟萃、群策群力,把科学实验室和生物实验室作为主战场,如火如荼地打响科研攻关战“疫”。广大青年医务人员和人民子弟兵医疗战队闻令而起,始终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义无反顾冲上疫情防控第一战线,冒着极大的生命风险,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和超负荷的工作任务,与死神赛跑,分秒必争在与病毒抗争。广大青年志愿者,主动请缨、心系群众、彰显大爱,用实际行动彰显新时代青年人的热血与激情,用爱心凝聚力量,用信心决战疫情,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着青春的力量!而当疫情肆虐全球,中国人民不惜付出巨大的牺牲和代价换来的宝贵战疫经验,慷慨解囊地向正处于与疫情斗争的其他国家传递中国智慧,向全世界诠释中国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底气和魄力,充分地展现中国负责任的政治大国形象和彰显我国的人道主义精神。
五四运动精神激励我们新时代广大青年群体在国难面前,逆行而上,敢为人先。当我国每年南方部分地区洪水爆发,给人们生命和财产带来巨大的损失,一群群抗洪战士第一时间奔赴到抗洪一线,执行抢险任务,用身体筑成一道的生命线线。而无畏艰险,奔赴在一线的抗洪战士大多数19岁-20多岁的青年抗洪战士,他们用年轻的臂膀扛起了沙袋,成了抗洪战士的“逆行者”他们在年轻的战场上,他们书写下属于自己的光荣印记,践行担任起时代的赋予的使命。还有一群群坚守边防的战士,无畏恶劣的气候和生存环境,义无反顾地选择守卫祖国的边疆,面对暴戾恣睢,人多势众的外军非法侵权挑衅行径,卫国戍边战士奋不顾身地冲向前线,展开双臂拦截外军越线,他们用年轻的身躯筑起了一道坚不可摧的长城,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他们用鲜血和生命捍卫祖国每一寸土,把青春和热血洒在祖国大地上,誓死守护祖国的山河,彰显出新时代卫国戍边英雄官兵誓死捍卫祖国领土的赤胆忠诚和视死如归的战斗精神。
新时代的青年要肩负起新时代赋予的使命和担当,不断增强自己历史使命感和主人翁的责任感。我们要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实践中继续发扬五四运动的爱国主义精神、与时俱进、锐意创新的革命精神与及民主科学精神。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共产主义最高理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实现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而奋斗。
参考文献
[1]中宣部、教育部组织专家学者.中国近现代史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
[2]洪晓楠.传承与弘扬:从五四百年看新时代精神[J].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9,(08).
[3]岳思宇,李伟民.五四精神的时代内涵及弘扬传承[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07).
[4]李骞,邝晓东.试论新时代青年与五四精神传承[J].豫章师范学院学报,2020,35(03).
[5]叶灵珍.从五四精神的弘扬谈新时代青年的责任担当[J].哈尔滨学院学报,2020,41(06).
[6]李奕欣,于春滨.五四精神的时代价值及其对当代青年的启示[J].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3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