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设计背景:
人音版教科书修订版的编写思路中,有一点指导思想:突出音乐实践,强调能力培养。小学生的音乐审美体验与文化领悟能力,必须通过他们自身的音乐实践才能实现。本次修订重新梳理了各条音乐知识与技能,并提供技能的方法。我观察到小学的12册的教科书中,新增了声音的系统训练和歌唱技能培养的内容。 那么在培养演唱能力方面,教过高低两种年级段的老师一定都有感受,高段孩子生理因素导致的嗓音变化使得班级里歌声音色各不相同,而低年段孩子男童女童的音色几乎无区别,这时的童声是不惨杂质最纯真和谐的,像白纸一样的干净纯洁。但也正像白纸一样,此时的他们不具备任何的演唱技巧,需要老师们手把手的一点一滴在这张纸上绘出五彩蓝图。
如何培养低段孩子的演唱能力,得先找到低段孩子们的特点。这个阶段的孩子们理解能力弱,想象能力强,逻辑性思维弱,发散性思维强。针对低段孩子的这些个特点,教师在传授演唱技巧时可以多采用情景教学的模式,淡化演唱技巧教学痕迹、强化教学环节自然渗透,尽量避免生硬的音乐术语而选择多使用描述性语言让他们展开想象。我以人音版第三册即二年级上册第四课《小鸡的一家》为例,围绕“小鸡的一家”创设情景,谈谈自己的一些浅薄想法和实践手段。
案例描述:
【片段一】
出示卡通图片:快乐的大家庭,小鸡的一家。
1.聆听音乐《小鸡的一家》
师: 通过歌曲你们觉得它们的大家庭让人感觉怎样?
生:这是一个其乐融融、充满快乐的大家庭。
师:我们一起用欢快的歌声来传递它们的幸福吧。
2.师示范唱
师:小鸡可爱吗?你看它们一跳一跳活泼又可爱。我们用歌声来表现这样可爱的小鸡。
师钢琴伴奏生唱(伴奏节奏使用有弹性的伴奏型)
设计意图:通过歌曲的艺术形象感染学生,让学生自然地用歌声表达出欢快活泼的情绪。再进一步适时地强化小鸡天真可爱的形象,优化学生的音色使之更具跳跃性欢快性。
『评析』创设音乐情境优化歌曲音色。儿童的想象力是丰富多彩的,发挥少儿的音乐想象力是他们歌唱表达思想感情的一个重要步骤。想象不但能帮助孩子们在演唱时思想上做好发声的准备,而且脑海里出现的一幅幅画面、一个个场景,犹如身临其境,它能激发情绪、充实情感,使演唱和情景相互交融。音乐视觉上的心理暗示比起生硬地用音乐术语强调学生改变音色更能让孩子们迅速接受和理解。
【片段二】
1.公鸡的音色
师:公鸡发出的声音是怎样的?
生:喔喔喔。
师:大公鸡得意洋洋!我们把嘴巴张得圆圆,眉毛抬得高高的,表现出大公鸡的得意形象
生:…(师做示范生学)…
设计意图:打开口腔,使开口音“喔”唱得圆润。
2.母鸡的音色
师:母鸡的声音是怎样的?
生:咯咯格。
师:母鸡要下蛋啦,她很高兴。我们也向两边张开嘴巴高兴地笑着唱。
设计意图:提升笑肌,不让半开口音“咯”唱得干瘪。
3.小鸡的音色
师:小鸡的声音又是怎样的?
生:叽叽叽
师:小鸡的小嘴巴尖尖的,我们露出上下排牙齿双唇微翘模仿小鸡。
设计意图:通过口型模仿,避免闭口音“叽”的发音贴前干瘪
『评析』创设音乐情境掌握演唱技巧。这首《小鸡的一家》中,三段中每段都出现了不同的拟声词,模仿公鸡的喔喔喔是典型的开口音,模仿母鸡的咯咯咯是半开口音,模仿小鸡的叽叽叽是闭口音。这三种不同咬字吐音,可以用同一种情境创设来体验:喔喔喔表现了公鸡的得意,让学生把得意的公鸡模样表现出来,嘴巴张得圆圆眉毛抬得高高的,这实际就是让学生打开了口腔;咯咯咯展示了母鸡下蛋后的快乐,这时大家嘴巴往两边裂开非常开心地笑着唱,这实际上就是让学生抬起了笑肌提升了五官肌肉积极性;叽叽叽是体现小鸡的可爱模样,扮演这样的小鸡就要模仿它们仿佛嘴巴也变得尖尖的小小的,这时候学生露出上下排牙齿双唇微翘,避免了声音贴前而干瘪直白,能唱出跳跃轻巧的音色。
※反思与探究※
开闭口音、休止符、附点音符、一字多音、长音保持等等这些都是低段孩子常见的演唱难点。遇上这些技巧难点时,最好避免正面冲突而选择曲线解决。例如在解决休止符的演唱中,常常会遇到需要声断气连这一演唱技巧,如三年级《我是草原小牧民》这课,有一句“草儿青青羊儿肥”中就出现了两处休止符是需要声断气连的演唱。三年级的孩子们虽然知道遇上休止符就要停顿,但是在老师过于生硬的强调下会把这两处唱得非常重而且随意换气,破坏了整首歌曲欢快跳跃的美感。可我们换一种表达方式说:“这些一株株的小草是非常可爱小巧的,我们只用一口气把小草唱得轻巧可爱一些”然后马上示范声断气并轻巧的歌声,学生立刻能领会这句的演唱。低段的孩子是极具想象力的,将演唱技巧融合在整堂课的情景主线中,让他们用想象去理解,我们用好了他们的这个能力就能事半功倍。
又如在三年级的《唱给妈妈的摇篮曲》,我从一开始就通过相关图片展示和播放背景音乐让课堂萦绕着安静祥和的气氛,教师缓缓道来歌曲中母女深情的感人故事,学生会随着你充满感情的描述,进入情景的想象之中,在体验夜深人静的情境中开口轻唱,这时候会发现不需要过于强调音色,他们从内到外都是轻柔而深情的,在这样的基础上再开展歌曲教学,就水到渠成了。
让学生朗读歌词也是大家常用的一个手段,孩子们有感情地朗读歌词,把握声调的抑扬顿挫、轻重缓急,感受、理解歌词所描写的意境和思想。使他们通过读词把文字变成一幅幅画面,使歌词在脑海中“活”起来,再通过音乐的传递,把内心的感受表达出来。
歌唱教学的任务是培养学生具有唱歌的基本知识和能力,并能通过歌曲的艺术形象感染和教育学生。为了提高学生的表现歌曲的能力,进行歌唱的基本技能训练是必不可少的。但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要注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接受能力以及不同的班级状况,对于低段的孩子我们少用生硬术语,多创设情境,让小朋友们随着他们强大的想象力,在我们童趣的语言描述中,很自然地学会演唱技巧,一点一滴地提高演唱能力。
人音版教科书修订版的编写思路中,有一点指导思想:突出音乐实践,强调能力培养。小学生的音乐审美体验与文化领悟能力,必须通过他们自身的音乐实践才能实现。本次修订重新梳理了各条音乐知识与技能,并提供技能的方法。我观察到小学的12册的教科书中,新增了声音的系统训练和歌唱技能培养的内容。 那么在培养演唱能力方面,教过高低两种年级段的老师一定都有感受,高段孩子生理因素导致的嗓音变化使得班级里歌声音色各不相同,而低年段孩子男童女童的音色几乎无区别,这时的童声是不惨杂质最纯真和谐的,像白纸一样的干净纯洁。但也正像白纸一样,此时的他们不具备任何的演唱技巧,需要老师们手把手的一点一滴在这张纸上绘出五彩蓝图。
如何培养低段孩子的演唱能力,得先找到低段孩子们的特点。这个阶段的孩子们理解能力弱,想象能力强,逻辑性思维弱,发散性思维强。针对低段孩子的这些个特点,教师在传授演唱技巧时可以多采用情景教学的模式,淡化演唱技巧教学痕迹、强化教学环节自然渗透,尽量避免生硬的音乐术语而选择多使用描述性语言让他们展开想象。我以人音版第三册即二年级上册第四课《小鸡的一家》为例,围绕“小鸡的一家”创设情景,谈谈自己的一些浅薄想法和实践手段。
案例描述:
【片段一】
出示卡通图片:快乐的大家庭,小鸡的一家。
1.聆听音乐《小鸡的一家》
师: 通过歌曲你们觉得它们的大家庭让人感觉怎样?
生:这是一个其乐融融、充满快乐的大家庭。
师:我们一起用欢快的歌声来传递它们的幸福吧。
2.师示范唱
师:小鸡可爱吗?你看它们一跳一跳活泼又可爱。我们用歌声来表现这样可爱的小鸡。
师钢琴伴奏生唱(伴奏节奏使用有弹性的伴奏型)
设计意图:通过歌曲的艺术形象感染学生,让学生自然地用歌声表达出欢快活泼的情绪。再进一步适时地强化小鸡天真可爱的形象,优化学生的音色使之更具跳跃性欢快性。
『评析』创设音乐情境优化歌曲音色。儿童的想象力是丰富多彩的,发挥少儿的音乐想象力是他们歌唱表达思想感情的一个重要步骤。想象不但能帮助孩子们在演唱时思想上做好发声的准备,而且脑海里出现的一幅幅画面、一个个场景,犹如身临其境,它能激发情绪、充实情感,使演唱和情景相互交融。音乐视觉上的心理暗示比起生硬地用音乐术语强调学生改变音色更能让孩子们迅速接受和理解。
【片段二】
1.公鸡的音色
师:公鸡发出的声音是怎样的?
生:喔喔喔。
师:大公鸡得意洋洋!我们把嘴巴张得圆圆,眉毛抬得高高的,表现出大公鸡的得意形象
生:…(师做示范生学)…
设计意图:打开口腔,使开口音“喔”唱得圆润。
2.母鸡的音色
师:母鸡的声音是怎样的?
生:咯咯格。
师:母鸡要下蛋啦,她很高兴。我们也向两边张开嘴巴高兴地笑着唱。
设计意图:提升笑肌,不让半开口音“咯”唱得干瘪。
3.小鸡的音色
师:小鸡的声音又是怎样的?
生:叽叽叽
师:小鸡的小嘴巴尖尖的,我们露出上下排牙齿双唇微翘模仿小鸡。
设计意图:通过口型模仿,避免闭口音“叽”的发音贴前干瘪
『评析』创设音乐情境掌握演唱技巧。这首《小鸡的一家》中,三段中每段都出现了不同的拟声词,模仿公鸡的喔喔喔是典型的开口音,模仿母鸡的咯咯咯是半开口音,模仿小鸡的叽叽叽是闭口音。这三种不同咬字吐音,可以用同一种情境创设来体验:喔喔喔表现了公鸡的得意,让学生把得意的公鸡模样表现出来,嘴巴张得圆圆眉毛抬得高高的,这实际就是让学生打开了口腔;咯咯咯展示了母鸡下蛋后的快乐,这时大家嘴巴往两边裂开非常开心地笑着唱,这实际上就是让学生抬起了笑肌提升了五官肌肉积极性;叽叽叽是体现小鸡的可爱模样,扮演这样的小鸡就要模仿它们仿佛嘴巴也变得尖尖的小小的,这时候学生露出上下排牙齿双唇微翘,避免了声音贴前而干瘪直白,能唱出跳跃轻巧的音色。
※反思与探究※
开闭口音、休止符、附点音符、一字多音、长音保持等等这些都是低段孩子常见的演唱难点。遇上这些技巧难点时,最好避免正面冲突而选择曲线解决。例如在解决休止符的演唱中,常常会遇到需要声断气连这一演唱技巧,如三年级《我是草原小牧民》这课,有一句“草儿青青羊儿肥”中就出现了两处休止符是需要声断气连的演唱。三年级的孩子们虽然知道遇上休止符就要停顿,但是在老师过于生硬的强调下会把这两处唱得非常重而且随意换气,破坏了整首歌曲欢快跳跃的美感。可我们换一种表达方式说:“这些一株株的小草是非常可爱小巧的,我们只用一口气把小草唱得轻巧可爱一些”然后马上示范声断气并轻巧的歌声,学生立刻能领会这句的演唱。低段的孩子是极具想象力的,将演唱技巧融合在整堂课的情景主线中,让他们用想象去理解,我们用好了他们的这个能力就能事半功倍。
又如在三年级的《唱给妈妈的摇篮曲》,我从一开始就通过相关图片展示和播放背景音乐让课堂萦绕着安静祥和的气氛,教师缓缓道来歌曲中母女深情的感人故事,学生会随着你充满感情的描述,进入情景的想象之中,在体验夜深人静的情境中开口轻唱,这时候会发现不需要过于强调音色,他们从内到外都是轻柔而深情的,在这样的基础上再开展歌曲教学,就水到渠成了。
让学生朗读歌词也是大家常用的一个手段,孩子们有感情地朗读歌词,把握声调的抑扬顿挫、轻重缓急,感受、理解歌词所描写的意境和思想。使他们通过读词把文字变成一幅幅画面,使歌词在脑海中“活”起来,再通过音乐的传递,把内心的感受表达出来。
歌唱教学的任务是培养学生具有唱歌的基本知识和能力,并能通过歌曲的艺术形象感染和教育学生。为了提高学生的表现歌曲的能力,进行歌唱的基本技能训练是必不可少的。但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要注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接受能力以及不同的班级状况,对于低段的孩子我们少用生硬术语,多创设情境,让小朋友们随着他们强大的想象力,在我们童趣的语言描述中,很自然地学会演唱技巧,一点一滴地提高演唱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