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882(2014)07-061-01
科学课新课程标准提出了基本理念6条,其中基本理念之三提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认识到,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
一、让“知识”为载体的教学,变为以“活动”为载体的学习
原《常识》课的课堂教学大多以“知识”为载体,这种现象或多或少受教材的影响。如果细心审视教材就不难发现:每一节课都围绕着一个知识点展开,每一节课都有一个完整的知识结论。虽然也有提出问题、猜想、观察实验、实际应用,但这一切似乎都有在引导学生得出一个正确的知识结论,这就很大程度上导致课堂教学重知识轻过程。
我认为要实现新课程标准的目标,必须树立以相近“活动”为载体的基本理念。以“活动”为载体就是指课堂教学要以活动为主,以学生的亲身实践、亲身体验为主,通过活动组织课堂教学。我以上《动物怎样保护自己》一课来为例来说,这一内容以介绍动物的保护方法为主的课,通过学习让学生知道一些常见动物的保护方法(保护色、放臭屁、再生、放烟雾、盔甲等),培养观察动物的能力,激发研究动物的兴趣。原来的教学方法,总不外乎教师介绍,学生听。或学生自学,小组汇报,再发散开去,说说其它动物的一些保护方法。如这样的课用新标准来衡量那肯定是相去甚远了。
为此,我设计了这样的教学思路。找虫子——看虫子——捉虫子——说虫子——灭虫子的系列活动。首先,我谈话导入:目前,美化我们环境的小树小草它们遇到了麻烦事,你们愿意帮助他们吗?它们遇到什么麻烦事了呢?我让孩子们走出教室到校园的植物角实地观察:发现不少花草树木的叶子有很多大大小小的洞。找虫子:是谁干的好事呢?大家好好找找吧。大家马上以极大热情投入到找原因的活动中去,结果只有一两个同学找到了大青虫。大家一脸茫然并提出问题:为什么我们找不到呢?看虫子:我就带大家一起去看找到虫子地方,大家发现它的外表的颜色与叶子颜色是如此的相近,如果不仔细观察实在是很难被人发现。这样的颜色对虫子有什么作用呢?大家亲身感受到了这就是动物保护自己的一种方法——保护色;捉虫子:让大家想办法捉虫子,并开展捉虫子比赛。10分钟后比较捉到虫子的多少?评出“捉虫大王”,并让“捉虫大王”说说他的方法?有的说,我们发现叶子破损口新鲜的地方容易找到,因为这是它刚刚吃过的叶子,即使想走也走不远,你到这样的地方去找准没错;有的说:叶子上有新鲜粪便的地方也特容易找到,因为这说明它刚刚拉过大便,它肯定在附近;有的说:我们还发现嫩叶的旁边虫子特别多,因为大青虫喜欢吃嫩叶。灭虫子:捉到虫子我们怎么处理呢?他们有的要把它养起来,观察它是怎么成长的;有的说它是害虫,我们要消灭它,他们还想出了许多消灭虫子的方法(踩死、打死、淹死、喂鸡、埋掉等多种方法),最后讨论决定选择“喂鸡”。他们认为“踩死”会弄脏地面,淹死也不见得有价值,“喂鸡”是两全齐美的事,不但消灭了虫子而且能作为鸡很有营养的食物。课毕,让他们自己说说收获,你还想了解什么?大家都想知道其它动物保护自己的方法。于是我顺水推舟,让同学们自己课外去想办法,学习其它动物的自我保护方法。
这样的课,学生们虽然没有学完动物所有的保护方法,但他们收获绝不比教材安排得少,或者说多得多,它很好地体现了新科学标准的理念——重人文、重过程。首先这样的课孩子喜欢,他们在学习中有了亲身探究体验,享受到成功的喜悦,积极性无比高涨,当然孩子的探究能力也得以极大提高;另外,它体现了课程整合的思想,融入了环保教育内容,从小培养孩子亲近大自然情感。其次,给孩子自己学习的机会,培养了孩子的学习能力。
二、让“静”的内容“动”起来,使教学内容体现探究性
教学实践经验告诉我们,开放式的教学内容可以为学生学习提供广阔的空间,使学生有更多的个性选择,从而为学生的创新活动提供最基本的条件,为他们创新活动的展开提供更多的可能。例如《葛洲坝水利工程》一课,教材介绍了葛洲坝的地理位置、工程组成和各部分的作用,最后描述了工程的意义。如果按照教材上的安排去上课,那是一堂很顺手的课,知识讲完了,课也就结束了。教学方法当然是教师讲学生听,或者让学生通过自学的方法去获取相关知识。在信息高度发展的今天,小学生虽年龄小,但他们并非是“一张白纸”一无所知,他们早已通过各种各样的渠道获取了一定的知识,积累了一定的认知经验,也掌握了一些获取知识的方法。如果我们采取先让学生自己来说知道葛洲坝的知识,再让他们提还想知道葛洲坝的哪些知识,接着让他们选择自己喜欢的问题进行研究,让他们通过上网查阅获取相关资料,最后,在课堂上汇报,实现资源共享。或者,让学生自己来当设计师,从葛洲坝选址到工程设计,作品展示讨论,这样通过学生有创造新的学习活动圆满完成教学任务,在获取知识的同时,更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探究能力。因此教学中我们应该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灵活处理教材,让“静”的知识“动”起来,增强教学内容的开放性,从而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改革教材的研究思路,增强问题探究的开放性
自然教学大纲指出:自然教学不仅是知识教学,而且还包含培养学生对科学技术的兴趣爱好,发展学生学科学、用科学的能力,养成良好的科学态度,以及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等方面的要求,用一句话来说,就是要培养学生“搞科学”的素质。探究式教学是自然教学的基本方法,是自然教学法的精髓,能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供非常好的条件,对培养学生“搞科学”的素质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认真分析教材问题研究的思路,增强问题探究过程的开放性,拓展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空间。例如《声音的产生》一课,是按照“实验一归纳一假设一验证一结论一应用”的思路编写的。首先通过提出问题“声音是怎么产生的”,指导学生进行物体发声实验:皮筋发声实验、鼓发声实验、音叉发声实验。在这些实验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思考分析:虽然发声的物体各不相同,使它们发声的方法也不尽相同,但它们却有一个相同点——发声时都在振动,由此可以推想振动是产生声音的原因,从而指导学生由个别到一般地归纳出物体发声时的共同特征(因果关系归纳,法中的“求同法”),再利用其他物体(空气)做发声实验,检验上述的假设是否正确。为此安排问题探究的思路,探究过程相对狭窄、封闭,全班学生面对同一个问题,用同样的材料,同样的实验方法,经历同样的研究过程,面对同样的实验现象,然后去思考同样的问题:“实验中的发声物体相同吗?发出的声音相同吗?这些物体在发声时有什么相同的现象?由此推想,声音是怎么产生的?”没有对学生的探究学习提供开放的空间,自主的余地,个性化的选择,没有为学生创造性的学习提供良好的条件,不利于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假如我们改变问题探究的思路,放手让学生自助餐式地选择各种各样的材料(除了老师为学生准备的材料外,鼓励学生使用身边、身上的其他材料),放手让学生采用任何实验方法使物体发声,并要求学生要独立操作,独立思考,不盲目效仿书本和别人,这样学生自主决定实验的材料,自主选择实验的方法,按自己的思路独立进行实验探究,从而展开实验探究的过程,开放问题探究的空间,就能充分发挥他们探究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实际教学中,有的学生把皮筋一端咬在嘴里,用手拉住皮筋的另一端拨动皮筋使之发声;有的学生用手拉住皮筋的两端,用嘴吹动皮筋使之发声;有的学生用敲击桌子方法使之发声;有的学生用摩擦的方法使桌子发声;有的学生用指甲刮桌子使之发声;有的学生两手迅速用力扯衣服的布使之发声……。整个实验探究过程宽松、愉快,实验探究的手段方法形形色色,八仙过海,各显其能,学生敢想、敢做,聪明才智、创造性得到充分的发挥。
科学课新课程标准提出了基本理念6条,其中基本理念之三提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认识到,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
一、让“知识”为载体的教学,变为以“活动”为载体的学习
原《常识》课的课堂教学大多以“知识”为载体,这种现象或多或少受教材的影响。如果细心审视教材就不难发现:每一节课都围绕着一个知识点展开,每一节课都有一个完整的知识结论。虽然也有提出问题、猜想、观察实验、实际应用,但这一切似乎都有在引导学生得出一个正确的知识结论,这就很大程度上导致课堂教学重知识轻过程。
我认为要实现新课程标准的目标,必须树立以相近“活动”为载体的基本理念。以“活动”为载体就是指课堂教学要以活动为主,以学生的亲身实践、亲身体验为主,通过活动组织课堂教学。我以上《动物怎样保护自己》一课来为例来说,这一内容以介绍动物的保护方法为主的课,通过学习让学生知道一些常见动物的保护方法(保护色、放臭屁、再生、放烟雾、盔甲等),培养观察动物的能力,激发研究动物的兴趣。原来的教学方法,总不外乎教师介绍,学生听。或学生自学,小组汇报,再发散开去,说说其它动物的一些保护方法。如这样的课用新标准来衡量那肯定是相去甚远了。
为此,我设计了这样的教学思路。找虫子——看虫子——捉虫子——说虫子——灭虫子的系列活动。首先,我谈话导入:目前,美化我们环境的小树小草它们遇到了麻烦事,你们愿意帮助他们吗?它们遇到什么麻烦事了呢?我让孩子们走出教室到校园的植物角实地观察:发现不少花草树木的叶子有很多大大小小的洞。找虫子:是谁干的好事呢?大家好好找找吧。大家马上以极大热情投入到找原因的活动中去,结果只有一两个同学找到了大青虫。大家一脸茫然并提出问题:为什么我们找不到呢?看虫子:我就带大家一起去看找到虫子地方,大家发现它的外表的颜色与叶子颜色是如此的相近,如果不仔细观察实在是很难被人发现。这样的颜色对虫子有什么作用呢?大家亲身感受到了这就是动物保护自己的一种方法——保护色;捉虫子:让大家想办法捉虫子,并开展捉虫子比赛。10分钟后比较捉到虫子的多少?评出“捉虫大王”,并让“捉虫大王”说说他的方法?有的说,我们发现叶子破损口新鲜的地方容易找到,因为这是它刚刚吃过的叶子,即使想走也走不远,你到这样的地方去找准没错;有的说:叶子上有新鲜粪便的地方也特容易找到,因为这说明它刚刚拉过大便,它肯定在附近;有的说:我们还发现嫩叶的旁边虫子特别多,因为大青虫喜欢吃嫩叶。灭虫子:捉到虫子我们怎么处理呢?他们有的要把它养起来,观察它是怎么成长的;有的说它是害虫,我们要消灭它,他们还想出了许多消灭虫子的方法(踩死、打死、淹死、喂鸡、埋掉等多种方法),最后讨论决定选择“喂鸡”。他们认为“踩死”会弄脏地面,淹死也不见得有价值,“喂鸡”是两全齐美的事,不但消灭了虫子而且能作为鸡很有营养的食物。课毕,让他们自己说说收获,你还想了解什么?大家都想知道其它动物保护自己的方法。于是我顺水推舟,让同学们自己课外去想办法,学习其它动物的自我保护方法。
这样的课,学生们虽然没有学完动物所有的保护方法,但他们收获绝不比教材安排得少,或者说多得多,它很好地体现了新科学标准的理念——重人文、重过程。首先这样的课孩子喜欢,他们在学习中有了亲身探究体验,享受到成功的喜悦,积极性无比高涨,当然孩子的探究能力也得以极大提高;另外,它体现了课程整合的思想,融入了环保教育内容,从小培养孩子亲近大自然情感。其次,给孩子自己学习的机会,培养了孩子的学习能力。
二、让“静”的内容“动”起来,使教学内容体现探究性
教学实践经验告诉我们,开放式的教学内容可以为学生学习提供广阔的空间,使学生有更多的个性选择,从而为学生的创新活动提供最基本的条件,为他们创新活动的展开提供更多的可能。例如《葛洲坝水利工程》一课,教材介绍了葛洲坝的地理位置、工程组成和各部分的作用,最后描述了工程的意义。如果按照教材上的安排去上课,那是一堂很顺手的课,知识讲完了,课也就结束了。教学方法当然是教师讲学生听,或者让学生通过自学的方法去获取相关知识。在信息高度发展的今天,小学生虽年龄小,但他们并非是“一张白纸”一无所知,他们早已通过各种各样的渠道获取了一定的知识,积累了一定的认知经验,也掌握了一些获取知识的方法。如果我们采取先让学生自己来说知道葛洲坝的知识,再让他们提还想知道葛洲坝的哪些知识,接着让他们选择自己喜欢的问题进行研究,让他们通过上网查阅获取相关资料,最后,在课堂上汇报,实现资源共享。或者,让学生自己来当设计师,从葛洲坝选址到工程设计,作品展示讨论,这样通过学生有创造新的学习活动圆满完成教学任务,在获取知识的同时,更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探究能力。因此教学中我们应该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灵活处理教材,让“静”的知识“动”起来,增强教学内容的开放性,从而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改革教材的研究思路,增强问题探究的开放性
自然教学大纲指出:自然教学不仅是知识教学,而且还包含培养学生对科学技术的兴趣爱好,发展学生学科学、用科学的能力,养成良好的科学态度,以及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等方面的要求,用一句话来说,就是要培养学生“搞科学”的素质。探究式教学是自然教学的基本方法,是自然教学法的精髓,能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供非常好的条件,对培养学生“搞科学”的素质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认真分析教材问题研究的思路,增强问题探究过程的开放性,拓展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空间。例如《声音的产生》一课,是按照“实验一归纳一假设一验证一结论一应用”的思路编写的。首先通过提出问题“声音是怎么产生的”,指导学生进行物体发声实验:皮筋发声实验、鼓发声实验、音叉发声实验。在这些实验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思考分析:虽然发声的物体各不相同,使它们发声的方法也不尽相同,但它们却有一个相同点——发声时都在振动,由此可以推想振动是产生声音的原因,从而指导学生由个别到一般地归纳出物体发声时的共同特征(因果关系归纳,法中的“求同法”),再利用其他物体(空气)做发声实验,检验上述的假设是否正确。为此安排问题探究的思路,探究过程相对狭窄、封闭,全班学生面对同一个问题,用同样的材料,同样的实验方法,经历同样的研究过程,面对同样的实验现象,然后去思考同样的问题:“实验中的发声物体相同吗?发出的声音相同吗?这些物体在发声时有什么相同的现象?由此推想,声音是怎么产生的?”没有对学生的探究学习提供开放的空间,自主的余地,个性化的选择,没有为学生创造性的学习提供良好的条件,不利于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假如我们改变问题探究的思路,放手让学生自助餐式地选择各种各样的材料(除了老师为学生准备的材料外,鼓励学生使用身边、身上的其他材料),放手让学生采用任何实验方法使物体发声,并要求学生要独立操作,独立思考,不盲目效仿书本和别人,这样学生自主决定实验的材料,自主选择实验的方法,按自己的思路独立进行实验探究,从而展开实验探究的过程,开放问题探究的空间,就能充分发挥他们探究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实际教学中,有的学生把皮筋一端咬在嘴里,用手拉住皮筋的另一端拨动皮筋使之发声;有的学生用手拉住皮筋的两端,用嘴吹动皮筋使之发声;有的学生用敲击桌子方法使之发声;有的学生用摩擦的方法使桌子发声;有的学生用指甲刮桌子使之发声;有的学生两手迅速用力扯衣服的布使之发声……。整个实验探究过程宽松、愉快,实验探究的手段方法形形色色,八仙过海,各显其能,学生敢想、敢做,聪明才智、创造性得到充分的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