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学数学兴趣的培养和保持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cai_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催化剂,有利于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使学生对学习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乐于学习,喜欢学习,认为数学不再是枯燥的认知,变得充满趣味性,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因此,教师要重视学生兴趣的培养,通过不同的途径激发学生的兴趣。
  关键词: 数学学习兴趣 培养 保持
  古今中外凡在学业中有成就的人,对学习都始终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兴趣是学好数学的重要因素,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是推动学生认真学习的内部动力。小学数学是数学学科启蒙的开始,如何培养学生对小学数学的兴趣,对今后学好数学乃至一生的发展至关重要。教师要利用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善于挖掘数学本身的趣味性因素,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把学生从枯燥的演算、苦恼的思索、复杂的逻辑推理中解脱出来。
  一、以情激趣
  首先,教师要注意自己的情感。教学是师生双边的情感和思想的交流,如果教师在课堂上总是板着面孔,学生就会对数学厌烦。因此,教师要创造和谐的环境,以从容、和蔼的教态融洽师生的情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其次,教师要尽量做到音量适度、语言亲切、语调抑扬顿挫,使学生在听课过程中不感到累。同时应注意适度运用幽默,给孩子以欢乐,活跃课堂气氛。
  最后,教师要注意多用鼓励表扬的方式激励学生,以期待信任的目光,以温和的言语打动学生的心灵。例如,在进行口头计算时,学生一紧张,叙述就不连贯。此时,教师脸带微笑地点头认可,可让其充满信心。
  二、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培养其学习兴趣
  教育家陶行知指出:“从前,先生只管照自己的意思去教学生,凡是学生的才能兴味,一概不顾,专门勉强拿学生来凑他的教法,配他的教材。”这样的结果只可能是教师教得很多,而学生的收获却非常少。然而,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当学生对于一件事有兴趣的时候才会积极、主动地对其进行思考及探究,因此,要抓住学生好奇的心理特征,创造最佳的学习环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数学课上教师要善于利用新颖的教学方法,唤起学生对新知识的好奇心,诱发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善于将教材中的重点或者难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联系起来,让学生感觉到所学的东西就是在身边的,并且让其感觉到学习的兴趣及其重要性。例如:在教学路程、时间和速度二者关系的应用题时,可设计这样一道题:周小雨早晨吃完饭后,他妈妈让他给爷爷送一壶茶水去,他骑车出发时正好是8:00整,骑完一段上坡路,周小雨一看表正好是8:30,骑上坡路时每分钟行120米,接下来全是下坡路,当他到达爷爷家时正好8:50,骑下坡路时每分钟行180米,问题:(1)他上坡路行了多少米?(2)他骑下坡路行了多少米?(3)他家离爷爷家有多远?(李小斌是本班一个学生的名字)学生的思维立即活跃起来了,对要学习的内容产生了浓厚兴趣。另外,要抓住学生“好胜”的特点,创设“成功”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对于数学的兴趣是在自由、自主的学习环境当中获得的。因而,教师要善于把握学生的学习动机,尤其是在对“好胜”之心的把握上,通过运用巧妙的手段,让学生在一种“争强好胜”的情况下掌握知识。
  三、情感交流,培养兴趣
  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情”是课堂教学之魂。师生双方情感的融通,能驱动学生探索,荡涤学生的心灵,塑造健全的人格。因而,在辅导学生时,教师要亲近学生,满足他们生命个体精神生活的需求。学生回答错误,让他们自己去发现,去改正,以朋友的姿态深入到学生中,倾听他们的心声,尊重学生自主学习的需求,允许学生有不同的看法,鼓励学生发表独特的见解。营造宽松的教学气氛,创设适宜的教学情境,使学生的想法、做法无拘无束地释放,虽然有些方法有些繁琐,但繁琐之中也可看出他的基础知识的扎实。学生充实的精神生活和丰富的内心世界是其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积极的情感是学生认识活动的内驱力。因此,在辅导过程中,注重情感交流,这不仅能保护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学生的创造火花也会不时迸发出来。
  四、保持兴趣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后,教师就更需要通过多种教学方法、手段启发学生思维,让他们动脑、动口、动手,使学习兴趣得以保持,从而处于“愤悱”状态,提高学习效率。
  1.参与教学中持趣
  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兴趣的保持,运用良好的导入方法激趣后,都需要结合知识的生长点、知识的形成过程、学生的认知水平,为学生设计参与教学过程的活动,逐步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进而发展到“我会学”,提高其学习的主动性和效率。如在学习图形面积时,我为学生设计参与的机会,人人制作学具,在老师的引导下独立操作。在推导三角形面积、梯形面积、圆形面积公式时,学生运用多种方法推导,不仅在参与公式的推导中理解了公式,而且有机地把图形之间的关系联系起来,掌握了量与量之间、形与形之间、量与形之间的因果关系,从而体会到了数学知识的趣味性,产生了学习兴趣。
  2.应用知识中持趣
  数学知识应用的广泛性是数学学科的特点之一。教育学生运用学到的抽象知识解决现实世界中的具体问题,这正是数学教学的最终目的。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联系现实世界中简单的数量关系和初步的几何知识,理解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如在学习“小数的认识”时,教师可让学生到商店里观察“商品标价”,也可观察“菜篮子价格”等生活实际加深认识。在学习“统计表”后,可调查统计本校和社会上有意义的事物,如各班级为“希望工程”捐书数量,经过数据整理,制成能说明问题、有实际价值的统计表。这样,应用数学知识,不但能使学生保持学习兴趣,而且能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数学的心理品质。
  教师要想把抽象性强的数学教好,就要先想办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地把抽象的知识在头脑中进行形象化、才能利于学生消化、吸收知识,这样学生的学习效果就能得到明显改善,学习效率得到迅速提高。
  参考文献:
  [1]武安.浅谈对小学数学兴趣的培养[J].河北.
  [2]孟青新.浅谈小学数学兴趣的培养[J].河北.
其他文献
“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产生作用并真正成为教育”。数学教学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表现在是否培养了学生的数学能力,而数学能力的强弱在很大程度上又表现在学生能否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如何使学生“领悟”出数学知识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能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实际,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应成为我们在数学教学中应重视的问题。在教学中怎样贴近生活实践进行教学呢?  一、善于发现“生活素
摘 要: 近些年来,教师的素质成为人们关心的话题,研究内容涵盖教师素质内涵、结构、发展等各方面,研究对象多集中于英语教师。本文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以大学生为切入点,了解大学生对当前高校英语教师素质的认识。  关键词: 英语教师素质 大学生 评价  1.引言  外语教学包含多个要素,其中外语教师、学生、外语,以及外语教学环境是主要的因素(吴一安,2008)。外语教师是外语教学的动力,在外语教学过程中
<正>工程概况杭州中天大厦是一座集商业、办公为一体的智能化高档办公楼。办公楼是地上33层,地下2层,总建筑面积地下60992平方米,地上48106平方米,建筑高度
摘 要: 创新教育是小学教育的重要环节,文章指出了创新教育的重要性。数学教师在教学中扮演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的角色。本文提出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的条件和方法。  关键词: 创新教育 小学数学教学 实施条件 实施方法  创新教育要求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的基础是教育,而小学数学教育是创新教育的重要一环。从发展的眼光看,只有创新才能进步,有创新才能发展,有创新才能有实力,有创新才能腾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