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厚爱”成“障碍”

来源 :班主任之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147044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新课标的感召下,“爱生如子”的教育思想在许许多多的老师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而不少老师对后进生更是关爱有加,于是如火如荼的“厚爱”后进生的教育热浪扑面而至。大家不妨先看看以下画面,定会为之动容,拍手叫绝。
  师:喂!XX同学,这一自然段最短,就一句话,让给你来读。
  师:我们把这个最简单的问题留给XX同学来回答。
  师:XX同学,别的同学背这篇课文,我只给他们两次提醒机会,而你我会给你多次提醒机会的。
  以上几个镜头,在比赛课、公开课等教学活动中尤为常见。乍一瞧,这些老师为了让后进生也能尝到成功的滋味,以激发后进生的学习积极性,真可谓煞费周章了。就这样,他们一直“善待”着后进生,从开学到期末,从上一年到下一年,自始至终“扶着”后进生走,时时刻刻让后进生“站在梯子上摘果子”。可是,一个学期过去了,又一年过去了,残缺的月亮未见圆,暗淡的星星仍不亮,后进生还是后进生。
  为什么给予后进生那么多的“厚爱”,却不见他们有多少起色呢?难道“爱”也有错?当我们冷静下来思考,我们就会发现真的是“爱”出了问题:
  第一,老师那所谓的“厚爱”,使后进生几乎失去了自信心。老师给予后进生“厚爱”,使他越来越轻视自己,认为自己就是这块料,要不然老师为什么总是让我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呢?老师无意中又无形地给他们正式下了一个切切实实的定语——后进生,这等于给一个人判了死刑。一个被判了死刑的人,哪里还有什么美好的愿望和进取的精神呢?孩子有了这样的心态,还怎么能有动力往前冲呢?还怎么敢面对学习中的困难呢?于是,后进生只能一直在“初级阶段”的学习之道上蹒跚。完全印证了这样一句俗话,“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你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
  第二,老师那所谓的“厚爱”,使后进生几乎失去了自尊心。要知道,老师给予后进生的“厚爱”越明显,越会使后进生感到自己可怜得像个乞讨者,因为老师给予他们的“爱”,在他们的眼里就是“施舍”。不信的话,就让我们回放一下前面所列举的片段,细细品味。
  看来,并非只要有爱的行动,就能开出“花”或结出“果”来,关键是要爱得科学、爱得艺术。
  首先,厚爱不能“简单”化。就是指不要盲目地去爱后进生,只知道一味地对后进生“偏爱”,却不知“爱”成了在学习上迁就后进生的美丽的“幌子”。要“一爱三回头”,不时地去瞧一瞧他们的变化或发展状况,循序渐进地拔高对他们的要求,要时常为他们提供挑战自我的机会。只有这样的厚爱,才能让后进生觉得老师并没有把自己当作一个“低能儿”,自己并不是另类,自然,他们的自信心就不会受到伤害,就会有进取的动力;同时也要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给予补救。这才能算是真正的爱,也只有这样的爱才能爱出个“甜果”出来。
  其次,厚爱不可“显现”化。就是指不要让后进生和其他学生明显地感觉老师是在对其偏爱。因为那种爱的结果只能是适得其反。因为那种“曝光”之爱,会让后进生感到老师给他(她)的“偏爱”如同“嗟来之食”,觉得没面子,伤了自尊心,老师应当爱得悄无声息,不要大肆张扬,因为润物还是细无声好。
  一言以蔽之,老师对于后进生“炽爱”也好、“厚爱”也好,如果爱得不谨慎,如果爱得不认真,其结果只能成为后进生学习的障碍。
其他文献
不要把“孩子”托付给别人    在一片酷热难耐的沙漠中,一群难民正缓慢地向边境移动。一位虚弱的母亲终于支撑不下去了,她抱着孩子找到一位神父,想把孩子托付给神父,因为她觉得自己已无法撑到边境。  然而,神父断然拒绝了这位可怜母亲的要求,他说:“你自己的孩子,当然要由你自己负责,我无法代劳!”母亲万般无奈,只得抱起自己的孩子回到难民潮中。令人惊奇的是,这位虚弱的母亲抱着孩子,尾随难民潮一天又一天蹒跚前
期刊
偶然到朋友家去做客,发现人家的阳台上养了不少的花儿。那生机勃勃的花草让我动了心。从朋友那里要了几棵,把它们栽到了花盆里。不久又从街边买了几盆。虽然累得满头大汗,但是却从心底生发出无限喜爱的感觉。  一开始,总是在饭后抽出一点时间来,给花盆翻一翻土,施一点肥。看到花红叶绿,真是无比惬意。泥土的香味和花草的香味混合在一起,经常让我紧张的神经得以放松。可是,时间一长,我和家人就将侍弄花草的事淡忘了。有时
期刊
感动与幸福    星期四的下午,晓霄因为要排练小合唱,将当天的美术作业落了下来。  放学后,他决定留下来做好了作业再走,我不忍将他一个人留在教室,于是留下来陪他。我和他坐在一起,帮助他完成作品,用他的话说就是我们俩在一起“创作”。直到夜幕降临,他的姨妈才将他接走了,临走时,晓霄挥动着他的小手,跟我说:“江老师,谢谢你陪我到现在!”  晚上,晓霄便写下了这篇日记——《我的老师》:我今天给你们介绍的是
期刊
十四岁的友情    (背景音乐《青春纪念册》中,幻灯片展示一组同生不同时期的生活照片)  主持人甲:十四岁,青春的树越长越葱茏,十四岁,生命的花越开越缤纷,在朝阳的沐浴下,在雨露的滋润里,多彩多姿的十四岁正从娇嫩的花丛中、翠绿的小草间翩然向我们走来。  主持人乙:十四岁里友情是一朵盛开的花儿,散发着永久的芬芳;友情是一串跳动的音符,将生活点缀得快乐又轻松。我们的十四岁离不开友情。  游戏:放大镜 
期刊
起绰号是一个非常普遍的社会现象,它是团体内部对某一成员最形象、最亲热的写照。在美国的NBA队伍中,只要是有名的球星,几乎都有一个绰号,无论你是否喜欢,都只能接受。在学校中,学生给教师起个绰号,也已是司空见惯的事了。但是,许多教师由于不能正确地对待绰号,导致了不必要的教育失误。  因此,对学生给老师起绰号的现象进行一些心理和教育分析,不仅能够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而且能使我们从中透视学生的心理活动规律
期刊
毕业生,是学校提供给高一级学校和社会的“产品”,“产品”的“质量”如何,不仅关系到输出毕业生学校的教育质量和教育声誉,而且直接关系到每个学生的后续发展。近几年,我国每年有超过两千万的初中毕业生。法定的九年义务教育一结束,大量的初中毕业生就面临着人生道路上的第一个重大选择:是升入高一级学校继续求学,还是经过一定的职业培训步入社会?  初中阶段是学生求学过程中的一个极为特殊的阶段,这个阶段个体的发展极
期刊
从卑微开始    在巴西一个叫贝鲁的贫困区里,曾有一个又黑又瘦的小男孩,他很小的时候,母亲就失业了。他钻到母亲的怀里说:“妈妈,你不要担心,以后我靠踢足球养活你们。”  在足球的王国巴西,足球简直就是一种宗教,有多少人都在做着足球明星的梦。然而,靠踢足球能养活家人的人却是寥寥无几。可是,小男孩14岁的时候,就被一家足球俱乐部相中,仅仅两年后,他就成为克鲁赛罗足球俱乐部的明星,20岁的时候,他登上了
期刊
重男轻女    语文课上,老师提问:“根据大家的理解说说重男轻女的意思。”  金虎站起来说道:“重男轻女就是说老师惩罚学生时,男同学重些,而女同学轻些。”    速度为证    某体育学院与一梨园相邻,体育学院的学生每天刻苦训练,成绩喜人,据说还有人拿了国际奖项。梨园的主人是一位老者,每天辛苦劳作,加上今年风调雨顺,转眼到了秋天,梨树上硕果累累,没有辜负老者的希望,他乐得合不拢嘴。  忽然有一天,
期刊
一直认为,生活中的美丽需要用心去预约。  很多东西都是可以预约的,比如春天的花、秋天的月,用心等待,就可见到。还有一些东西人人都可预约,但最后只有一部分人得到,因为它需要用生命去追寻,比如善良与幸福,充实与丰富,比如事业上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人生伊始,就开始了一系列的预约,必然的或偶然的,自己的或别人的。结果虽不尽然都美好,但人人仍然希望有个好的结果。  在生命的历程中,有人忘记了最
期刊
班会背景:  现在的孩子95%以上都是独生子女,因为生活条件优越,以及社会上的不良影响,孩子们普遍以自为我中心,不能与人很好地相处,缺乏彼此尊重、友爱合作等等。  现在全社会都在努力构建和谐社会,有和谐才有和平,有和平才更好的发展。人与人的和谐是和谐主题中重要的一部分。此次班会,以一棵枝繁叶茂、蓬勃向上的大树作为和谐主题的诠释,然后以班级生活为载体,力争通过多种多样的活动形式,引领学生们学习、感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