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新课标的感召下,“爱生如子”的教育思想在许许多多的老师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而不少老师对后进生更是关爱有加,于是如火如荼的“厚爱”后进生的教育热浪扑面而至。大家不妨先看看以下画面,定会为之动容,拍手叫绝。
师:喂!XX同学,这一自然段最短,就一句话,让给你来读。
师:我们把这个最简单的问题留给XX同学来回答。
师:XX同学,别的同学背这篇课文,我只给他们两次提醒机会,而你我会给你多次提醒机会的。
以上几个镜头,在比赛课、公开课等教学活动中尤为常见。乍一瞧,这些老师为了让后进生也能尝到成功的滋味,以激发后进生的学习积极性,真可谓煞费周章了。就这样,他们一直“善待”着后进生,从开学到期末,从上一年到下一年,自始至终“扶着”后进生走,时时刻刻让后进生“站在梯子上摘果子”。可是,一个学期过去了,又一年过去了,残缺的月亮未见圆,暗淡的星星仍不亮,后进生还是后进生。
为什么给予后进生那么多的“厚爱”,却不见他们有多少起色呢?难道“爱”也有错?当我们冷静下来思考,我们就会发现真的是“爱”出了问题:
第一,老师那所谓的“厚爱”,使后进生几乎失去了自信心。老师给予后进生“厚爱”,使他越来越轻视自己,认为自己就是这块料,要不然老师为什么总是让我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呢?老师无意中又无形地给他们正式下了一个切切实实的定语——后进生,这等于给一个人判了死刑。一个被判了死刑的人,哪里还有什么美好的愿望和进取的精神呢?孩子有了这样的心态,还怎么能有动力往前冲呢?还怎么敢面对学习中的困难呢?于是,后进生只能一直在“初级阶段”的学习之道上蹒跚。完全印证了这样一句俗话,“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你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
第二,老师那所谓的“厚爱”,使后进生几乎失去了自尊心。要知道,老师给予后进生的“厚爱”越明显,越会使后进生感到自己可怜得像个乞讨者,因为老师给予他们的“爱”,在他们的眼里就是“施舍”。不信的话,就让我们回放一下前面所列举的片段,细细品味。
看来,并非只要有爱的行动,就能开出“花”或结出“果”来,关键是要爱得科学、爱得艺术。
首先,厚爱不能“简单”化。就是指不要盲目地去爱后进生,只知道一味地对后进生“偏爱”,却不知“爱”成了在学习上迁就后进生的美丽的“幌子”。要“一爱三回头”,不时地去瞧一瞧他们的变化或发展状况,循序渐进地拔高对他们的要求,要时常为他们提供挑战自我的机会。只有这样的厚爱,才能让后进生觉得老师并没有把自己当作一个“低能儿”,自己并不是另类,自然,他们的自信心就不会受到伤害,就会有进取的动力;同时也要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给予补救。这才能算是真正的爱,也只有这样的爱才能爱出个“甜果”出来。
其次,厚爱不可“显现”化。就是指不要让后进生和其他学生明显地感觉老师是在对其偏爱。因为那种爱的结果只能是适得其反。因为那种“曝光”之爱,会让后进生感到老师给他(她)的“偏爱”如同“嗟来之食”,觉得没面子,伤了自尊心,老师应当爱得悄无声息,不要大肆张扬,因为润物还是细无声好。
一言以蔽之,老师对于后进生“炽爱”也好、“厚爱”也好,如果爱得不谨慎,如果爱得不认真,其结果只能成为后进生学习的障碍。
师:喂!XX同学,这一自然段最短,就一句话,让给你来读。
师:我们把这个最简单的问题留给XX同学来回答。
师:XX同学,别的同学背这篇课文,我只给他们两次提醒机会,而你我会给你多次提醒机会的。
以上几个镜头,在比赛课、公开课等教学活动中尤为常见。乍一瞧,这些老师为了让后进生也能尝到成功的滋味,以激发后进生的学习积极性,真可谓煞费周章了。就这样,他们一直“善待”着后进生,从开学到期末,从上一年到下一年,自始至终“扶着”后进生走,时时刻刻让后进生“站在梯子上摘果子”。可是,一个学期过去了,又一年过去了,残缺的月亮未见圆,暗淡的星星仍不亮,后进生还是后进生。
为什么给予后进生那么多的“厚爱”,却不见他们有多少起色呢?难道“爱”也有错?当我们冷静下来思考,我们就会发现真的是“爱”出了问题:
第一,老师那所谓的“厚爱”,使后进生几乎失去了自信心。老师给予后进生“厚爱”,使他越来越轻视自己,认为自己就是这块料,要不然老师为什么总是让我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呢?老师无意中又无形地给他们正式下了一个切切实实的定语——后进生,这等于给一个人判了死刑。一个被判了死刑的人,哪里还有什么美好的愿望和进取的精神呢?孩子有了这样的心态,还怎么能有动力往前冲呢?还怎么敢面对学习中的困难呢?于是,后进生只能一直在“初级阶段”的学习之道上蹒跚。完全印证了这样一句俗话,“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你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
第二,老师那所谓的“厚爱”,使后进生几乎失去了自尊心。要知道,老师给予后进生的“厚爱”越明显,越会使后进生感到自己可怜得像个乞讨者,因为老师给予他们的“爱”,在他们的眼里就是“施舍”。不信的话,就让我们回放一下前面所列举的片段,细细品味。
看来,并非只要有爱的行动,就能开出“花”或结出“果”来,关键是要爱得科学、爱得艺术。
首先,厚爱不能“简单”化。就是指不要盲目地去爱后进生,只知道一味地对后进生“偏爱”,却不知“爱”成了在学习上迁就后进生的美丽的“幌子”。要“一爱三回头”,不时地去瞧一瞧他们的变化或发展状况,循序渐进地拔高对他们的要求,要时常为他们提供挑战自我的机会。只有这样的厚爱,才能让后进生觉得老师并没有把自己当作一个“低能儿”,自己并不是另类,自然,他们的自信心就不会受到伤害,就会有进取的动力;同时也要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给予补救。这才能算是真正的爱,也只有这样的爱才能爱出个“甜果”出来。
其次,厚爱不可“显现”化。就是指不要让后进生和其他学生明显地感觉老师是在对其偏爱。因为那种爱的结果只能是适得其反。因为那种“曝光”之爱,会让后进生感到老师给他(她)的“偏爱”如同“嗟来之食”,觉得没面子,伤了自尊心,老师应当爱得悄无声息,不要大肆张扬,因为润物还是细无声好。
一言以蔽之,老师对于后进生“炽爱”也好、“厚爱”也好,如果爱得不谨慎,如果爱得不认真,其结果只能成为后进生学习的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