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毕业到现在,我一直在农村初中任教,对现在初中文言文的教学有许多疑惑。为了应付考试,我们一直过分强调工具性,教学时,往往只在“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古今通假,古今异义,特殊句式”上猛下功夫,肢解一篇篇文质兼美的文章。教师讲得津津乐道,学生学习起来却索然无味,甚至厌倦,也导致许多学生看见稍长一点的文言文就头晕。究其原因,除了文言文难学难懂之外,更重要的是没有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没有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近年来,我有意在文言文课堂教学中进行创新教学模式尝试,收到一定的效果。
一、多创情境,激发兴趣
初中文言文学习,对于初中学生来说,有些故事遥远,文字内容抽象,学习深感枯燥乏味。“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因此,教师要多方面创设学习情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欲望。为了能创设和谐融洽的课堂氛围,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要在课堂上借助新型的现代教学工具,运用多媒体教学影像播放相关图像,还要配古典音乐让学生朗读来创设读书氛围,让学生在优美的图像、动听的音乐中感受文言文知识的宽广和优美,激发他们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只有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积极性,调动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才能使学生真正参与学习,才能避免文言文学习的枯燥,引导他们领悟作品的内涵。
文言文与现代文是一脉相承的,学生在生活中就存在许多耳熟能背的成语、名句,学生积累的知识经验,已有的学习方法本身就是文言文学习的重要基础。如果这些与学生生活、学习息息相关的经验因素,得到老师的尊重并被充分调动,文言文与学生的距离就会大大消除。例如在上《隆中对》、《出师表》时,我利用学生从影视作品中对三国的故事、人物略知一二,让学生先说说影视剧中的人物形象,谈谈对人物的看法,老师再择取《三国演义》中的相关故事情节,给学生讲述董卓及各地诸侯称霸一方、战乱不止,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日益强大,刘备屡遇挫折匡扶汉室之大业。当学生听过生动有趣的故事后,真正领会到“三顾茅庐”、“西和诸戎”、“五月渡泸”、“联吴抗曹”的内容,也拉近了学生与文本的距离,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又何乐而不为呢?
二、加强诵读指导,培养学生的语感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些流传千古的名言,总结了古人宝贵的治学经验。朗读和背诵是中华民族学习语文的优秀传统,是训练学生语感的一条重要途径。现在,在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课程标准又一次明确提出了“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朗读的总要求。
朗读是一种教学方法,也是一个学习过程,蕴涵着智慧和规律,熔铸着真诚和情感。它是一个实实在在的教学过程,而不是一种简单的课堂形式,它需要我们用心去研究和设计。教无定法,读亦无定法,但朗读最终目的是要为阅读教学的实际服务。
在初中文言文阅读教学中,应当少分析讲解,多挤出一些时间指导学生朗读精彩语段。朗读的过程是体验和感悟的过程。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就是这个道理。关键是要指导学生真正读进去,读出味,读出情。读的方式要多种多样,可分为领读、齐读、分角色读、自读、默读等。根据读的内容和时机灵活运用,使学生始终处于一种积极兴奋的诵读状态,读来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景,如历其事,享受语文带来无穷的乐趣。苏东坡也曾说过:“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学生在粗明字句的基础上,通过反复诵读,能从中体味语言的气势和语文的情味,逐步形成敏锐的语感,进而接受作品中人文精神的教育。需要提醒一点的是我们往往注重课前朗读,忽视了课后朗读,我觉得在我们学完一篇文言文时,更应强调学生朗读,这样有助于学生掌握知识。
三、 少用资料书,培养动脑的习惯
“习惯成就未来”。学习要有一个好的习惯,读书也要有一个好的习惯。在日常教学中,我们知道学生有许多有关文言文的资料书,就因为有资料书,很多学生就自认为读懂了,没有问题了。因此,在课堂上,我不允许他们带资料书,七年级时允许他们边看课文边看注解,八年级就先只看课文,不看注解,自己试着理解,不懂的互相讨论,之后再看注解。如果还有不能理解的字词,就让他们勤查阅工具书,尤其是学会使用《古汉语常用字字典》,要求学生借助工具书读懂原文。这样做让他们有一个动脑思考、动手查阅的过程,有利于文言文知识的掌握,当他们遇到课外文言文的时候才能静下心来认真地思考。
四、课后多做迁移训练,巩固知识
我们每学完一篇文言文,我就有意识的找一些课外文言文给学生做,其中多涉及到刚学的实词、虚词的用法,特殊句式的翻译等,这样让学生知道遇到课内学过的知识时,应该怎样去应用,也就是要活学活用。
总之,在文言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兴趣,加强朗读,教会学生学习文言文的方法是非常重要的。当然,学生文言文学习水平、知识能力的提高,不单单是靠每学期课本中的几篇文言文的学习就能解决问题的,它需要教师在教学中结合课文学习逐步扩展到课外文言文阅读,重视新旧知识的联系,课内外知识的联系,并能鼓励学生在阅读中勇于质疑、议疑、解疑,帮助他们由浅入深地逐步深化知识,文言文的阅读水平才能提高。
一、多创情境,激发兴趣
初中文言文学习,对于初中学生来说,有些故事遥远,文字内容抽象,学习深感枯燥乏味。“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因此,教师要多方面创设学习情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欲望。为了能创设和谐融洽的课堂氛围,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要在课堂上借助新型的现代教学工具,运用多媒体教学影像播放相关图像,还要配古典音乐让学生朗读来创设读书氛围,让学生在优美的图像、动听的音乐中感受文言文知识的宽广和优美,激发他们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只有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积极性,调动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才能使学生真正参与学习,才能避免文言文学习的枯燥,引导他们领悟作品的内涵。
文言文与现代文是一脉相承的,学生在生活中就存在许多耳熟能背的成语、名句,学生积累的知识经验,已有的学习方法本身就是文言文学习的重要基础。如果这些与学生生活、学习息息相关的经验因素,得到老师的尊重并被充分调动,文言文与学生的距离就会大大消除。例如在上《隆中对》、《出师表》时,我利用学生从影视作品中对三国的故事、人物略知一二,让学生先说说影视剧中的人物形象,谈谈对人物的看法,老师再择取《三国演义》中的相关故事情节,给学生讲述董卓及各地诸侯称霸一方、战乱不止,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日益强大,刘备屡遇挫折匡扶汉室之大业。当学生听过生动有趣的故事后,真正领会到“三顾茅庐”、“西和诸戎”、“五月渡泸”、“联吴抗曹”的内容,也拉近了学生与文本的距离,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又何乐而不为呢?
二、加强诵读指导,培养学生的语感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些流传千古的名言,总结了古人宝贵的治学经验。朗读和背诵是中华民族学习语文的优秀传统,是训练学生语感的一条重要途径。现在,在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课程标准又一次明确提出了“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朗读的总要求。
朗读是一种教学方法,也是一个学习过程,蕴涵着智慧和规律,熔铸着真诚和情感。它是一个实实在在的教学过程,而不是一种简单的课堂形式,它需要我们用心去研究和设计。教无定法,读亦无定法,但朗读最终目的是要为阅读教学的实际服务。
在初中文言文阅读教学中,应当少分析讲解,多挤出一些时间指导学生朗读精彩语段。朗读的过程是体验和感悟的过程。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就是这个道理。关键是要指导学生真正读进去,读出味,读出情。读的方式要多种多样,可分为领读、齐读、分角色读、自读、默读等。根据读的内容和时机灵活运用,使学生始终处于一种积极兴奋的诵读状态,读来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景,如历其事,享受语文带来无穷的乐趣。苏东坡也曾说过:“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学生在粗明字句的基础上,通过反复诵读,能从中体味语言的气势和语文的情味,逐步形成敏锐的语感,进而接受作品中人文精神的教育。需要提醒一点的是我们往往注重课前朗读,忽视了课后朗读,我觉得在我们学完一篇文言文时,更应强调学生朗读,这样有助于学生掌握知识。
三、 少用资料书,培养动脑的习惯
“习惯成就未来”。学习要有一个好的习惯,读书也要有一个好的习惯。在日常教学中,我们知道学生有许多有关文言文的资料书,就因为有资料书,很多学生就自认为读懂了,没有问题了。因此,在课堂上,我不允许他们带资料书,七年级时允许他们边看课文边看注解,八年级就先只看课文,不看注解,自己试着理解,不懂的互相讨论,之后再看注解。如果还有不能理解的字词,就让他们勤查阅工具书,尤其是学会使用《古汉语常用字字典》,要求学生借助工具书读懂原文。这样做让他们有一个动脑思考、动手查阅的过程,有利于文言文知识的掌握,当他们遇到课外文言文的时候才能静下心来认真地思考。
四、课后多做迁移训练,巩固知识
我们每学完一篇文言文,我就有意识的找一些课外文言文给学生做,其中多涉及到刚学的实词、虚词的用法,特殊句式的翻译等,这样让学生知道遇到课内学过的知识时,应该怎样去应用,也就是要活学活用。
总之,在文言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兴趣,加强朗读,教会学生学习文言文的方法是非常重要的。当然,学生文言文学习水平、知识能力的提高,不单单是靠每学期课本中的几篇文言文的学习就能解决问题的,它需要教师在教学中结合课文学习逐步扩展到课外文言文阅读,重视新旧知识的联系,课内外知识的联系,并能鼓励学生在阅读中勇于质疑、议疑、解疑,帮助他们由浅入深地逐步深化知识,文言文的阅读水平才能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