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农村初中文言文阅读教学的思考

来源 :中华少年·教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zenghu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毕业到现在,我一直在农村初中任教,对现在初中文言文的教学有许多疑惑。为了应付考试,我们一直过分强调工具性,教学时,往往只在“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古今通假,古今异义,特殊句式”上猛下功夫,肢解一篇篇文质兼美的文章。教师讲得津津乐道,学生学习起来却索然无味,甚至厌倦,也导致许多学生看见稍长一点的文言文就头晕。究其原因,除了文言文难学难懂之外,更重要的是没有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没有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近年来,我有意在文言文课堂教学中进行创新教学模式尝试,收到一定的效果。
  一、多创情境,激发兴趣
  初中文言文学习,对于初中学生来说,有些故事遥远,文字内容抽象,学习深感枯燥乏味。“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因此,教师要多方面创设学习情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欲望。为了能创设和谐融洽的课堂氛围,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要在课堂上借助新型的现代教学工具,运用多媒体教学影像播放相关图像,还要配古典音乐让学生朗读来创设读书氛围,让学生在优美的图像、动听的音乐中感受文言文知识的宽广和优美,激发他们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只有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积极性,调动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才能使学生真正参与学习,才能避免文言文学习的枯燥,引导他们领悟作品的内涵。
  文言文与现代文是一脉相承的,学生在生活中就存在许多耳熟能背的成语、名句,学生积累的知识经验,已有的学习方法本身就是文言文学习的重要基础。如果这些与学生生活、学习息息相关的经验因素,得到老师的尊重并被充分调动,文言文与学生的距离就会大大消除。例如在上《隆中对》、《出师表》时,我利用学生从影视作品中对三国的故事、人物略知一二,让学生先说说影视剧中的人物形象,谈谈对人物的看法,老师再择取《三国演义》中的相关故事情节,给学生讲述董卓及各地诸侯称霸一方、战乱不止,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日益强大,刘备屡遇挫折匡扶汉室之大业。当学生听过生动有趣的故事后,真正领会到“三顾茅庐”、“西和诸戎”、“五月渡泸”、“联吴抗曹”的内容,也拉近了学生与文本的距离,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又何乐而不为呢?
  二、加强诵读指导,培养学生的语感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些流传千古的名言,总结了古人宝贵的治学经验。朗读和背诵是中华民族学习语文的优秀传统,是训练学生语感的一条重要途径。现在,在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课程标准又一次明确提出了“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朗读的总要求。
  朗读是一种教学方法,也是一个学习过程,蕴涵着智慧和规律,熔铸着真诚和情感。它是一个实实在在的教学过程,而不是一种简单的课堂形式,它需要我们用心去研究和设计。教无定法,读亦无定法,但朗读最终目的是要为阅读教学的实际服务。
  在初中文言文阅读教学中,应当少分析讲解,多挤出一些时间指导学生朗读精彩语段。朗读的过程是体验和感悟的过程。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就是这个道理。关键是要指导学生真正读进去,读出味,读出情。读的方式要多种多样,可分为领读、齐读、分角色读、自读、默读等。根据读的内容和时机灵活运用,使学生始终处于一种积极兴奋的诵读状态,读来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景,如历其事,享受语文带来无穷的乐趣。苏东坡也曾说过:“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学生在粗明字句的基础上,通过反复诵读,能从中体味语言的气势和语文的情味,逐步形成敏锐的语感,进而接受作品中人文精神的教育。需要提醒一点的是我们往往注重课前朗读,忽视了课后朗读,我觉得在我们学完一篇文言文时,更应强调学生朗读,这样有助于学生掌握知识。
  三、 少用资料书,培养动脑的习惯
  “习惯成就未来”。学习要有一个好的习惯,读书也要有一个好的习惯。在日常教学中,我们知道学生有许多有关文言文的资料书,就因为有资料书,很多学生就自认为读懂了,没有问题了。因此,在课堂上,我不允许他们带资料书,七年级时允许他们边看课文边看注解,八年级就先只看课文,不看注解,自己试着理解,不懂的互相讨论,之后再看注解。如果还有不能理解的字词,就让他们勤查阅工具书,尤其是学会使用《古汉语常用字字典》,要求学生借助工具书读懂原文。这样做让他们有一个动脑思考、动手查阅的过程,有利于文言文知识的掌握,当他们遇到课外文言文的时候才能静下心来认真地思考。
  
  四、课后多做迁移训练,巩固知识
  我们每学完一篇文言文,我就有意识的找一些课外文言文给学生做,其中多涉及到刚学的实词、虚词的用法,特殊句式的翻译等,这样让学生知道遇到课内学过的知识时,应该怎样去应用,也就是要活学活用。
  总之,在文言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兴趣,加强朗读,教会学生学习文言文的方法是非常重要的。当然,学生文言文学习水平、知识能力的提高,不单单是靠每学期课本中的几篇文言文的学习就能解决问题的,它需要教师在教学中结合课文学习逐步扩展到课外文言文阅读,重视新旧知识的联系,课内外知识的联系,并能鼓励学生在阅读中勇于质疑、议疑、解疑,帮助他们由浅入深地逐步深化知识,文言文的阅读水平才能提高。
  
其他文献
摘要:数学教师对学生的思维方式要善于发现,精于点拨,使学生从中领悟、探索,提高认识,获取最佳的思维方式。通过科学合理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数学教学;师生关系;合作学习;个体差异;教学形式;数学活动。    国家《数学课程标准》要求:“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同时提出:“数学学习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有利于学
期刊
学生正处于自我意识速度发展的时期,随之所表现出来的特点就是,特别希望能得到别人的承认与认同,希望得到他人的好感与赞扬,尤其渴望得到老师的尊重与赏识。赏识教育是拉近师生关系非常有效的教育方法,它既满足了学生内心深处的需求,激发出学生的潜能,还让学生感激而产生对老师的喜爱之情。在日常的工作实践中,我特别注意后进生的转化问题,对后进生的成因及其对应的教育教学策略进行了深入研究,偶得几点浅显认识与各位同仁
期刊
摘要:根据体育的本质属性和特征,健身和终生健身才是体育的事业和目标,体育是健身和终生健身的教育。学校体育要以健身为主,要学习健身项目,这里面包括了不仅要强健学生的身体,同时也要通过体育教育,使学生掌握健身方法,以便今后为终生健身打下坚实的基础。学校体育教育,它是从事终生健身锻炼的基础,认识学校体育的内涵和外延,才能从观念的误区中走出来,才能真正找到学校体育自身的坐标,才能切实走出一条学校体育的改革
期刊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的要求。我校领导也越来越清晰地认识到对学生开展阅读课,是课程改革的需要,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具体行动。下面就我上课的一些心得与各位进行一下交流。  好读书的习惯,其实就是培养学生爱读书的意识,初步感受阅读的乐趣。要做到这点,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行的,它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除了学生小
期刊
词汇是英语学习的基础,在英语教学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对学生的英语能力的提高有着相当大的影响。在新课程标准下,笔者根据高中英语词汇教学与学习的现状,结合平时的词汇教学调查以及词汇教学实践与探索,从培养和训练学生词汇学习策略的角度,具体叙述了在高中英语词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词汇学习策略所做的一些尝试性活动。  一、新课程标准下词汇学习的意义与现状  英国语言学家威尔金斯曾经说过:“没有语法,人们表达
期刊
从教近十年来,“怎样使学生在上课时集中注意力?”始终困绕着我。每位教师都知道,无论一节课你设计的有多精彩,自己上的有多努力,学生如果不听,那就等于“瞎子点灯——白费蜡!”我们都知道低年级小学生活泼好动,他们往往不能把注意力长时间地指向并集中在课堂听讲上。心理学研究表明,低年级孩子每节课的有效注意时间也就是15—20分钟。那么,如何优化这15—20分钟的课堂结构,并且开发其他时间的有效性,让学生一节
期刊
摘要:语文教学的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新课标和新课改对语文教学的基本要求。由于语文教学“人文性”的缺失,所以才有呼唤加强语文教学人文性的问题。新课程提倡大语文教学,就是将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在实现语文学科工具性的同时,注重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人文精神的培养,为现代化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本文就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谈谈
期刊
内容摘要:社会的发展,新课改的深入,对英语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增强学生英语学习的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是每一位英语教师探索不止的话题。  关键词:农村初中 了解 情感 实践 环境 兴趣    作为一个在农村初级中学从事20多年英语教学的教师,我对农村学生英语学习的情况有不少的感慨。从英语学习效果来看,农村学生相比城市学生有很大差距;从英语学习过程来看,农村学生英语
期刊
英语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文化基础课程。学生通过对语言的学习和实践,逐步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不断提高语言运用能力和人文素养,为其职业发展和终身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然而,对于中等职业学校而言,在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学改革过程中,英语教学遇到了社会要求和学生需求多元化的挑战。只有了解这种多层次的需求,探索适合的教学方法,才能更好地服务于职业教育。   一、中职英语教育现状   社会对中职英语
期刊
摘要:俗话说:“兴趣是学习的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学习的最佳动力。”中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也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新课程理念,要想真正巩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关键在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体会到学习历史的愉快,从而提高历史教学质量。本文仅就初中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谈谈自己的认识。  关键词:学习兴趣 故事化 分组合作 情景体验 情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