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R2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550-1868(2014)12
【摘要】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护理对消渴病的效果。方法 将我院2012年7月至2013年9月间收治的消渴病患者58例分为观察组29例及对照组29例,其中观察组采取中西医结合护理,对照组采取常规西醫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经过护理后血糖情况均得到了改善,但观察组的改善情况较对照组明显更优,另外观察组满意率为96.5%,对照组为86.21%,观察组满意率明显要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护理消渴病具有较好的效果,可有效控制患者病情,值得推广。
【关键词】消渴病;中西医结合;血糖
中医范畴内消渴病主要由素体肝肾不足所致,患者嗜好甘厚味,并且表现出痰热内盛,中医分型包括气阴两虚型、阴虚燥热型以及气阴两虚型,各型存在一定差异[1]。我院对2012年7月至2013年9月间收治的消渴病患者采取了中西医结合治疗,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12年7月至2013年9月间收治的消渴病患者58例作为临床观察对象并分为观察组29例以及对照组29例。观察组当中男15例,女14例,年龄为36至70岁,平均年龄为(50.8±4.6)岁,对照组当中男17例,女12例,年龄为38至71岁,平均年龄为(52.5±4.7)岁。上述患者均被确诊为消渴病,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西医方法进行护理,结合患者实际情况对患者休息时间进行合理调整,并嘱咐患者进行适量锻炼,以此来控制体重。向患者阐述消渴病相关知识从而了解症状的特点,使患者对自身病情给予重视并增强其治疗的信心。对患者实施饮食治疗并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合适的饮食方案并严格按照方案执行。一般情况下主食控制为400g以下,休息时主食应尽量控制在300g以下,对于重力劳动者主食量则要维持在400g以上。若患者出现较为明显的饥饿感可蔬菜充饥[2-3]。对糖类食品进行严格控制,特别是对于白糖、蜂蜜等食品避免食用,另外少食用淀粉含量高的食品如土豆、红薯等。若患者存吸烟或喝酒的习惯应劝其戒除。多食用水果、蔬菜如西红柿、苦瓜、白菜等,可适当补充豆制品并保证蛋白质摄取量。嘱咐患者按时用药,降糖药物需饭前使用部分患者需胰岛素治疗,则在饭前半小时内注射,用药后对患者病情进行仔细观察[4]。需要注意的是对于注射患者需规律性变动注射位置,以此避免皮下硬结。护理期间对患者进行规律性尿检、血检从而对患者情况进行细致性把握,加强口腔、皮肤护理并加强感染控制。
观察组在上述基础上联合中医护理。对患者进行情志护理,中医认为病症的发作与患者的情志存在密切联系,当情绪低落或情绪过于激烈都可能诱发病情,通过有效的情志护理则可让患者病情得到稳定。医护人员通过对患者实施心理疏导,通过加强沟通交流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让患者的焦虑、恐惧心理得到舒缓,同时让他们能够了解病症特点,纠正其麻痹大意的心理,以此让治疗效果得以加强。结合患者病情实施辨证护理:(1)阴虚燥热患者治宜养阴清热润燥,方选消渴方、玉女煎加减,为患者布置一个安静、舒适的修养环境,室温尽量偏低。饮食宜清淡[5]。(2)气阴两虚患者多表现为病程较长,易出现口渴多饮,尿频、尿多、汗多等[6]。此类患者治宜益气养阴、润燥生津,方选沙参麦冬汤加减。保持室内温度适宜,为患者提供一个安静的康复环境,禁止使用辛辣刺激物,出现低血糖时可让患者口服糖水缓解[7]。(3)阴阳两虚患者多表现头晕头晕目眩,腰酸腿软并会出现脉细数或沉细无力,方选金匮肾气丸加减[8]。饮食可配枸杞子粥或山药粥等,对患者并发症情况进行密切观察,若出现并发症则需要进行立即性处理。
1.3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6.5软件系统进行分析,所有计量资料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率的比较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血糖情况比较
从表2来看观察组满意率为96.5%,对照组为86.21%,观察组满意率明显要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从上述研究中可以明显看出对消渴病患者实施中西医结合护理较单一性的西医常规护理效果更优,观察组患者血糖下降幅度较对照组更大,两组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消渴病作为慢性疾病具有很长持续时间并且无法根治,若不对病情进行有效控制则会使患者出现系统性损害以及功能性损害。对患者进行中医结合护理其目的在于对患者病情进行控制,同时在护理过程中让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及饮食习惯,再经过针对性的辩证护理让护理效果达到最佳。综上可知对消渴症患者实施中西医结合护理可促进患者康复并让病情得到稳定从而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周静宜.消渴病的中医护理及康复指导[J].中国民康医学. 2011,11(21):311-314.
[2] 陈文莉.消渴病中西结合护理体会[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11,10(02):417-419.
[3] 王旭,徐奚如.瘀血与消渴病关系探析[J].吉林中医药. 2011,10(04):511-515.
[4] 谢芳一,陈长青,侯少贞.消渴病(2型糖尿病)的分期及证候研究进展[J]. 中医药学报. 2011,17(02):201-203.
[5] 金伟孝,李华锋,张竞之,区鸿斌.从“精不化气”病机论治消渴病[J]. 中医杂志. 2011,19(07):109-111.
[6] 周洲,黄为群.重新审视2型糖尿病“消渴病”的病机特点[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1,29(05):714-716.
[7] Xu W,,Li YB,Deng WP,et al.Remission ofhyperglycemia following intensive insulin therapy innewly diagnosed type2diabetic patients:a long termfollow-up study.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 2009
[8] Yan Bi,Mengyin Cai,Hua Liang,et al.Increasedcarnitine palmitoyl transferase1expression anddecreased sterol regulatory element-binding protein1cexpression are associated with reduced intramusculartriglyceride accumulation after insulin therapy in high-fat-diet and streptozotocin-induced dia. Metabolism . 200
【摘要】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护理对消渴病的效果。方法 将我院2012年7月至2013年9月间收治的消渴病患者58例分为观察组29例及对照组29例,其中观察组采取中西医结合护理,对照组采取常规西醫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经过护理后血糖情况均得到了改善,但观察组的改善情况较对照组明显更优,另外观察组满意率为96.5%,对照组为86.21%,观察组满意率明显要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护理消渴病具有较好的效果,可有效控制患者病情,值得推广。
【关键词】消渴病;中西医结合;血糖
中医范畴内消渴病主要由素体肝肾不足所致,患者嗜好甘厚味,并且表现出痰热内盛,中医分型包括气阴两虚型、阴虚燥热型以及气阴两虚型,各型存在一定差异[1]。我院对2012年7月至2013年9月间收治的消渴病患者采取了中西医结合治疗,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12年7月至2013年9月间收治的消渴病患者58例作为临床观察对象并分为观察组29例以及对照组29例。观察组当中男15例,女14例,年龄为36至70岁,平均年龄为(50.8±4.6)岁,对照组当中男17例,女12例,年龄为38至71岁,平均年龄为(52.5±4.7)岁。上述患者均被确诊为消渴病,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西医方法进行护理,结合患者实际情况对患者休息时间进行合理调整,并嘱咐患者进行适量锻炼,以此来控制体重。向患者阐述消渴病相关知识从而了解症状的特点,使患者对自身病情给予重视并增强其治疗的信心。对患者实施饮食治疗并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合适的饮食方案并严格按照方案执行。一般情况下主食控制为400g以下,休息时主食应尽量控制在300g以下,对于重力劳动者主食量则要维持在400g以上。若患者出现较为明显的饥饿感可蔬菜充饥[2-3]。对糖类食品进行严格控制,特别是对于白糖、蜂蜜等食品避免食用,另外少食用淀粉含量高的食品如土豆、红薯等。若患者存吸烟或喝酒的习惯应劝其戒除。多食用水果、蔬菜如西红柿、苦瓜、白菜等,可适当补充豆制品并保证蛋白质摄取量。嘱咐患者按时用药,降糖药物需饭前使用部分患者需胰岛素治疗,则在饭前半小时内注射,用药后对患者病情进行仔细观察[4]。需要注意的是对于注射患者需规律性变动注射位置,以此避免皮下硬结。护理期间对患者进行规律性尿检、血检从而对患者情况进行细致性把握,加强口腔、皮肤护理并加强感染控制。
观察组在上述基础上联合中医护理。对患者进行情志护理,中医认为病症的发作与患者的情志存在密切联系,当情绪低落或情绪过于激烈都可能诱发病情,通过有效的情志护理则可让患者病情得到稳定。医护人员通过对患者实施心理疏导,通过加强沟通交流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让患者的焦虑、恐惧心理得到舒缓,同时让他们能够了解病症特点,纠正其麻痹大意的心理,以此让治疗效果得以加强。结合患者病情实施辨证护理:(1)阴虚燥热患者治宜养阴清热润燥,方选消渴方、玉女煎加减,为患者布置一个安静、舒适的修养环境,室温尽量偏低。饮食宜清淡[5]。(2)气阴两虚患者多表现为病程较长,易出现口渴多饮,尿频、尿多、汗多等[6]。此类患者治宜益气养阴、润燥生津,方选沙参麦冬汤加减。保持室内温度适宜,为患者提供一个安静的康复环境,禁止使用辛辣刺激物,出现低血糖时可让患者口服糖水缓解[7]。(3)阴阳两虚患者多表现头晕头晕目眩,腰酸腿软并会出现脉细数或沉细无力,方选金匮肾气丸加减[8]。饮食可配枸杞子粥或山药粥等,对患者并发症情况进行密切观察,若出现并发症则需要进行立即性处理。
1.3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6.5软件系统进行分析,所有计量资料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率的比较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血糖情况比较
从表2来看观察组满意率为96.5%,对照组为86.21%,观察组满意率明显要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从上述研究中可以明显看出对消渴病患者实施中西医结合护理较单一性的西医常规护理效果更优,观察组患者血糖下降幅度较对照组更大,两组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消渴病作为慢性疾病具有很长持续时间并且无法根治,若不对病情进行有效控制则会使患者出现系统性损害以及功能性损害。对患者进行中医结合护理其目的在于对患者病情进行控制,同时在护理过程中让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及饮食习惯,再经过针对性的辩证护理让护理效果达到最佳。综上可知对消渴症患者实施中西医结合护理可促进患者康复并让病情得到稳定从而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周静宜.消渴病的中医护理及康复指导[J].中国民康医学. 2011,11(21):311-314.
[2] 陈文莉.消渴病中西结合护理体会[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11,10(02):417-419.
[3] 王旭,徐奚如.瘀血与消渴病关系探析[J].吉林中医药. 2011,10(04):511-515.
[4] 谢芳一,陈长青,侯少贞.消渴病(2型糖尿病)的分期及证候研究进展[J]. 中医药学报. 2011,17(02):201-203.
[5] 金伟孝,李华锋,张竞之,区鸿斌.从“精不化气”病机论治消渴病[J]. 中医杂志. 2011,19(07):109-111.
[6] 周洲,黄为群.重新审视2型糖尿病“消渴病”的病机特点[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1,29(05):714-716.
[7] Xu W,,Li YB,Deng WP,et al.Remission ofhyperglycemia following intensive insulin therapy innewly diagnosed type2diabetic patients:a long termfollow-up study.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 2009
[8] Yan Bi,Mengyin Cai,Hua Liang,et al.Increasedcarnitine palmitoyl transferase1expression anddecreased sterol regulatory element-binding protein1cexpression are associated with reduced intramusculartriglyceride accumulation after insulin therapy in high-fat-diet and streptozotocin-induced dia. Metabolism . 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