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新课改的关键在一个“活”字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uzhanghuaduzhanghu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 现代语文教学“活”的迫切性、可行性的重要不言而喻,语文教学实施需从“乐”、“ 情”、“美”、“智”四个方面入手,发挥师生的教学互动性,教师引着学生走,学生推着教师跑,真正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接受教育,获得知识,形成能力,开发智力,其乐融融。
  关键词:乐 情 美 智 教学机智
  一、“活”字教学的时代意义
  首先从时代目标要求看:“活”字教学具有重要战略意义。邓小平同志多次强调,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而语文,诚如《语文教学大纲》所说:“是从事学习和工作的基础工具”,“是学习各门学科必须掌握的基础工具”。因而,语文教师“活”字教学对于“两个文明”建设和“四化”大业早日实现的意义自不待言。
  其次从教改科研成果看:“活”字教学又具有可行性。著名特级教师钱梦龙早就告诫同行“一定要把学生教活”,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也撰文《关键在于一个“活”字》,指出“成功的教师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把课教活了”。“如果说一种教学法是一把钥匙,那么,在各种教学法之上,还有一把总钥匙,它的名字叫做活”。所以我认为“活”堪称语文教学法之精髓。
  最后从语文教学现状看:“活”字教学更具有紧迫性。如何使师生花费时间、投入精力都较少,而又能取得最佳教育教学效果?这便成了当前语文教改研讨的“难点”和“热点”。解决这一棘手问题的途径可能有多条,方法也可能有多种,但可以肯定地说,语文教师”活”字教学乃不失为使语文教学走出“低谷”的“治本”之举,势在必行。
  二、“活”字教学在实际教学中的原理
  1.“乐”是活的教学前提。乐是通向学习乐园的向导,引导人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乐也是潜在的学习动力,使人保持旺盛持久的学习热情;乐又是一位学习的良师,使人加快获得知识的进程。《论语·雍也篇》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心理学原理告诉人们,兴趣导致欢快,学起来能得到内在的满足。研究结果也表明,学习情绪轻松、愉快、高涨,学起来、教起来就容易活,效率也就高。那么如何做到乐呢?一是目标激励,化苦为乐。二是讲究实效,学有所乐。三是示范表率,寓教于乐。真正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接受教育,获得知识。
  2.“情”是活的教学关键。“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培养的对象不同于工厂里生产的产品,而是一个个活生生会思维有感情的人,因而,教师尤其是语文教师要想把课教活,“感情丰富”是必不可少的。“情”是一种巨大的教育潜能,从某种角度说,语文课堂便是情感场,不少教材情文并茂,如果配上教者情绪饱满、面带微笑,“未成曲调先有情”,再加上学生情绪高昂、思维活跃、轻松愉快,必能产生某种微妙的情感效应。作为语文教师要真正把学生当成自己的朋友,了解他们的生活,思想,了解他们学习语文的甘苦;少做“严父慈母”,多做兄长学友,使学生可亲近、可信赖、可仿效,没有心理距离,教师引着学生走,学生推着教师跑。这样教师就能得心应手,最佳发挥;学生则如坐春风,其情浓浓。
  3.“美”是活的教学完善。对教者而言,教态大方自然潇洒,板书简明美观巧妙,语言纯洁幽默诙谐,韵味无穷是美;对学生而言,阅读可感受美、领略美,论辩可赏析美、想象美,练习作文可体验美、创造美,要努力使双边活动配合默契,引人入胜,主旋律扣人心弦,曲终余兴未尽。让学生在语文课堂这个既狭小又广阔的美的王国里自由驰骋,充分施展自己的聪明才智,去发现美、追求美、创造美、塑造美的人生,真可谓妙不可言,美不胜收。
  4.“智”是活的教学保证。“活”字教学就得使课堂不再是教师的一统天下,而应把学生推上主人公的宝座。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是“导演”,而不是“主角”,而且还得根据“主体”发挥情况顺其自然,因势利导。这就对教者提出了更高要求,尤其需要具有较好的教学机智,非凡的应变能力。首先要熟悉大纲,对目标要求烂熟于心;其次要钻研教材,对知识点胸有成竹;且要了解学生,对施教对象了如指掌;再就是要讲究教艺,设法占“制高点”,找“诱发点”,抓“发散点”。或精心启发,悉心观察,或耐心等待。
  三、“活”字教学实施的探究
  1.“多功能”合作法。高效率的课应是耳听、眼看、口读、手写、脑想,“全频道”式接受、“多功能”协调、“立体”式渗透。语文教师在授课程序设计方面要兼顾教材思路、教法思路和学法思路。充分考虑“听、说、读、写”的最优化组合,及识记、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价的相机穿插。尽可能使学生大脑皮层处于积极的兴奋状态,保证全神贯注而又轻松愉快地上好每一节语文课,真正在主战场上打好提高学习效率的攻坚战。
  2.“现场办公”作文法。学生常常为作文犯难,教师每每为批改发愁,真可谓谈“文”色变。每周一作固然重要,但一周后(甚至更长时间)的讲评却已时过境迁,激情冷却,效果欠佳。所谓“现场办公”是指当堂出题、当堂指导、当堂训练、当堂批改、当堂讲评的口头作文训练方法。其好处是:容量大,一般一次可训练几道题;周期短,体现了“短、平、快”的节奏特色;兴致浓,人人参与,气氛热烈,引进竞争机制;费力少,教学双方一般都可当堂清,不留后遗症。
  3.问题情境创设法。叶圣陶说过:“教师之为教……贵能令三反,触处自引申。”以启发式教学为例,不少教师仍止步于“我问你答,我启你发”的浅层次上,结果学生的主动性、求异性都受到伤害。古人云“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引而不发,跃如也”。教师们不妨大胆尝试,以学生为中心,留足够时间让学生先想、多想。教师给学生引路架桥,学生学会自己走路过桥。方法上,可让学生互问互答,取长补短,或改由学生问老师,共同切磋。
  4.社会课堂渗透法。可搞些诸如“一日一名言接力”、“语文早餐大家说”等活动及组织“周末读书俱乐部”、“文学社”、“书画社”、“新闻社”、“文娱社”等团体,使人人都有“风光”的时候,个个都有理想的去处。甚至可以走向社会“观光记游”,“采风调查”,“做小记者”,“当业余编辑、节目主持人”等等。总之,以丰富多彩的活动促进语文学习,在活动中发展思维,力求自己达到变教为学、会教会学、乐教乐学、活教活学的理想境界。
其他文献
语文教学近年来受到了抨击,引起了行外行内的广泛关注和反思,专家学者也为语文教学把了脉,而且开具了大量的药方。教师们也热情高涨,想把语文工作做好,但仍存在困惑。下面谈谈我的看法。  一、课堂上的时间不够用  新课程下的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通过学方法,让学生勇于探索,对新事物产生兴趣。为了适应新课程教学,我们必须转变教学理念,必须让学生在课堂上自己找方法,那就会产生拖堂现象,那我们如何
期刊
摘要:文言文的教学既要让学生掌握某句的翻译、句子的理解、主旨的分析,还要让学生能够凭借自己动手查找资料、工具书,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对现有的文言文教学方式进行恰当的改革,就能让文言文教学重现生机。立足课堂,创设恰当的教学情景,以读促教,从教法与学法两方面巧妙切入,遵循教材设计特点按照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原则教学才会取得良好的效果。本文针对文言文教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因势利导。  关键词:初中文
研究目的近年来由于结核疫情反弹及耐多药结核菌和多耐药结核菌的出现,导致结核防治情况愈加复杂,结核治疗疗程及用药等增加,结核药物导致的肝脏损伤的发生率也逐年上升,成为药物性肝损伤最常见的原因之一,特别是异烟肼(INH)、利福平(RIF)所致的肝损伤居前两位。虽然关于利福平、异烟肼等抗结核药物诱导产生肝脏毒性的研究很多,但是这些抗结核药物的损伤机制并没有得到完全的阐述,目前较多的损伤机制研究集中在氧化
【摘要】语文的课堂教学如果能“动”起来,让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感染每一位学生,就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课堂教学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反之,一堂死气沉沉,生搬硬套的课只能使学生感到毫无兴趣,为读书而读书,其效果必然是事倍功半。教师要积极创设条件,巧妙地让语文课堂教学“动”起来,优化课堂效益。  【关键词】课堂教学 创设条件 巧妙引导 优化课堂  语文的课堂教学如果能“动”起来,让生动活泼的课堂气
视频运动目标跟踪逐渐成为研究热点并应用到军事民用等领域,为了能够从真实场景中快速准确地提取视频跟踪单运动目标或多运动目标,提出了一种新的运动目标自动提取方法。首先通过自适应阈值获得滤波后的相邻帧差值图像。其次,为了消除差值图像中噪声的影响,标记此二值图像的连通像素来检测出运动目标所在的区域,并与边缘检测出的空间信息结果比较得到运动目标模型。最后,将图像分成若干区域,在每个分区域内依次连接每个运动目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摘 要】语文教学离不开阅读,而单单普通的读课文,难以体会到文章的思想。“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道出了“劳于读书,易于作文”的真理,对学生进行朗读训练,已成为很多小学语文教师的共识。  【关键词】小学语文 朗读教学 语文素养  一、朗读的重要性  朗读是阅读最基本的方式之一。学生通过这种阅读方式可以获得更丰富的感性经验,使学生的思维有一个准确,得心应手的工具。他们可以用这些工具将自己的感受用不同
摘要:聋生是社会上的弱势群体,对他们所采取的教学方式与平常学生的有所不同,而由于其幼时所接受的教育程度不同,所以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要使用分类教学的方法。统一要求的教学模式,这必定不符合全部学生需求,造成教学质量下降,同时也不符合素质教育的教学理念。因此要求聋生语文教学要有全新的教学方式,即分类教学,对于聋生因材施教。  关键词:分类教学 聋生 因材施教  聋生是社会上的弱势群体,对他们所采取的教学
摘要:语文课堂教学提问艺术,对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有着很重要的关系。因此,教师无论是在教学的整体过程,还是教学过程中某些环节,都应十分重视问题情境的创设,使学生进入问题探索者的角色,这就需要教师全方位把握课堂教学的提问艺术  关键词:语文 课堂 提问  语文课堂教学提问艺术,对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有着很重要的关系。课堂提问是一种教学手段,更是一种教学艺术。提问就是通过巧妙的激疑设问,使学生心中产生疑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