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如果说大学校园是培育优秀人才的文化阵地,那么大学课堂则称得上是教育的最前线。教师作为知识的继承者与发扬者,怎样组织好课堂、怎样高效的传递知识成为每一位教师终生思考的问题。当今是信息大爆炸的时代,各式各样的信息冲视觉、听觉、触觉刺激着学生的大脑,吸引着学生去关注。对比与传统课堂的授课方法与形式已经难以让学生提起兴趣,从而大大地降低了课堂的效率。本文以艺术设计课堂为例,探讨以画代述的一种授课方法,增强课堂的吸引力,使课堂的气氛变得活跃,提升效率,加强互动性。
关键词:“以画代述”;艺术设计;互动课堂
当今艺术课堂中存在着诸多的问题,一部分原因出自学生对知识的渴望、兴趣程度,还有一部分则是教师的责任,老旧的授课方式已经难以让学生们提起兴趣。由于艺术设计的专业的特殊性,教师所教授的不仅仅是具有逻辑性的知识框架,学生审美眼光的提升以及创意思维的开发与培养更是我们所关注的重点。正因如此,艺术设计课堂的教学方法上面需要更为灵活。常规的教学方法的弊端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在艺术设计课堂中,教师常用到的教学辅助软件有ppt、word等。电子化教学本无可厚非,也是广泛普及的一种授课方法,可以将老师想传达的信息快速准确的投射在黑板上,清晰明确的传达给学生,但是这样授课依然有它的不足之处:首先教师在课件的制作过程中,一页课件中常出现大段的文字和图片去阐述一个原理或者介绍一件优秀的设计,在实际的课堂中就变成了由教师单方面的去“推送”知识,而学生只能被动的“接受”。其次,静态的文字和图片早已不能让学生兴奋起来,当教师想让学生了解那些大师经典作品的时候,接受者却懒得抬头看一眼那满是文字的课件。这样的课堂缺少互动和交流,课堂氛围不佳。
第二,课堂上还有另外一种“填鸭式”教学——视频。这里的“视频”不包括教师自己制作、拍摄的视频,主要特指在网上下载的纪录片、应用技术的视频等。当教师讲完准备好的内容时,会放一些教学视频作为补充和扩展,这样的授课形式也是无形中将课堂的主导权让出。虽然视屏比起文字和图片是动态的,但当老师不再能把控课堂,学习的效果全凭学生的自律性时,课堂效率大打折扣。
第三,在这个鼓励创新时代,各个学科的发展需要创新,科研成果需要创新,同样在教学方法上也需要创新。教师可以强制学生必须出勤上课,也需要提高自己的授课方法来吸引学生主动学习。都说一百个观众心中就會有一百个哈姆雷特,每位老师都是有着不同的教育背景和经历,所以同样的课程,特别是在艺术设计这样较为开放的课堂中,不同的老师就会有不同的理解。但是,学术水平上的高低并不能代表授课方法上的好坏,在千篇一律的授方法下,更放大了拥有特殊授课技巧教师的优秀。所以如果依旧“几十年如一日”的教学,那么“老教师”也有可能成为一个贬义词。
“以画代述”是笔者在平时的艺术设计课程中所使用的一种授课方式,主要把上课所需要的某些图片——如经典的产品设计作品、建筑设计、城市规划发展的过程等都以“板书”的形式画出来。“以画代述”的目的是希望脱离教条单一的授课方法,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其优势在于:
第一,艺术设计类的教师大多都是科班出身,有着较为坚实的绘画基础,这也就让“以画带述”成为可能性。艺术设计专业有它的特殊性,“以画带述”在授课方法上的创新会让学生耳目一新,主动跟随着老师的思路去学习。并且在绘画过程有前后主次之分,这就使得在介绍的绘画的内容时可以有一个循序渐进的一个过程,代入感强烈,起到深入浅出的效果。同样的一件设计作品,比如一把经典的椅子,在投影上放一张图片的效果和教师亲自将它画在黑板上的效果是有较大差距的,后者就可以主导课堂,教学风格鲜明。
第二,在“以画代述”的过程中,教师也可以不用完全还原作品的本身面貌,即在讲到一些西方古典人物的油画中,可以将这些非常写实的画作重新“创作”,以一种简笔画风或者“萌”系画风现在黑板上表现出来,然后再将原作投影在黑板上。经过这样两种不同画风的比较,可以给学生的更深的印象。
第三,提高课堂的效率。增强与学生的互动交流。以人体工程学课程为例,教师可以将几位体型差异较大的学生先在黑板上用简笔画的方式表现出来,进行信息的提取与分析,再总结出适合学生的具体尺寸和设计,这样让学生以第一人称参与其中,课程的效果会更好。
当然,“以画代述”是需要精心的备课,甚至花费的时间要更长,因为是现场绘制,需要控制好绘画的时长,才可以合理地组织好课堂。更需要教师有着扎实的专业和绘画基础,对所需要绘制的东西做好充足的准备,既要讲清楚上课的内容,又要画面有一定的美感,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教师也可以将需要准备的图先画出来,记录绘画的过程制作成课件,也可以在课堂上用数位板等绘画工具帮助实现现场绘制的过程,都是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综上所述,小小的三尺讲台既是教师传递知识的窗口,也是教师运筹帷幄、排兵布阵的战场。如何组织好一场生动的课堂,如何让“低头族”抬头,让“特困生”清醒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面对这样的课堂环境,教师应该首先自我反省,重新思考什么样的课堂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当今学生到底对什么感兴趣?只有对症下药,才能见成效。“以画带述”是一种具有吸引力的授课方式,将知识图像化,视觉化,有趣且易懂,有助于提升教学效率。当然、授课方法上还有许多不同的形式和技巧,以上仅作为抛砖引玉,与大家探讨。
参考文献:
[1] 李伟.实践范式转换与实践教学改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
[2] 杨惠元.课堂教学理论与实践[M].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7.
[3] 王琴.高校艺术设计教学改革的思考[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3.
作者简介:张景(1991—),男,江苏连云港人,助教,淮海工学院教师,研究方向:环境设计。
关键词:“以画代述”;艺术设计;互动课堂
当今艺术课堂中存在着诸多的问题,一部分原因出自学生对知识的渴望、兴趣程度,还有一部分则是教师的责任,老旧的授课方式已经难以让学生们提起兴趣。由于艺术设计的专业的特殊性,教师所教授的不仅仅是具有逻辑性的知识框架,学生审美眼光的提升以及创意思维的开发与培养更是我们所关注的重点。正因如此,艺术设计课堂的教学方法上面需要更为灵活。常规的教学方法的弊端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在艺术设计课堂中,教师常用到的教学辅助软件有ppt、word等。电子化教学本无可厚非,也是广泛普及的一种授课方法,可以将老师想传达的信息快速准确的投射在黑板上,清晰明确的传达给学生,但是这样授课依然有它的不足之处:首先教师在课件的制作过程中,一页课件中常出现大段的文字和图片去阐述一个原理或者介绍一件优秀的设计,在实际的课堂中就变成了由教师单方面的去“推送”知识,而学生只能被动的“接受”。其次,静态的文字和图片早已不能让学生兴奋起来,当教师想让学生了解那些大师经典作品的时候,接受者却懒得抬头看一眼那满是文字的课件。这样的课堂缺少互动和交流,课堂氛围不佳。
第二,课堂上还有另外一种“填鸭式”教学——视频。这里的“视频”不包括教师自己制作、拍摄的视频,主要特指在网上下载的纪录片、应用技术的视频等。当教师讲完准备好的内容时,会放一些教学视频作为补充和扩展,这样的授课形式也是无形中将课堂的主导权让出。虽然视屏比起文字和图片是动态的,但当老师不再能把控课堂,学习的效果全凭学生的自律性时,课堂效率大打折扣。
第三,在这个鼓励创新时代,各个学科的发展需要创新,科研成果需要创新,同样在教学方法上也需要创新。教师可以强制学生必须出勤上课,也需要提高自己的授课方法来吸引学生主动学习。都说一百个观众心中就會有一百个哈姆雷特,每位老师都是有着不同的教育背景和经历,所以同样的课程,特别是在艺术设计这样较为开放的课堂中,不同的老师就会有不同的理解。但是,学术水平上的高低并不能代表授课方法上的好坏,在千篇一律的授方法下,更放大了拥有特殊授课技巧教师的优秀。所以如果依旧“几十年如一日”的教学,那么“老教师”也有可能成为一个贬义词。
“以画代述”是笔者在平时的艺术设计课程中所使用的一种授课方式,主要把上课所需要的某些图片——如经典的产品设计作品、建筑设计、城市规划发展的过程等都以“板书”的形式画出来。“以画代述”的目的是希望脱离教条单一的授课方法,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其优势在于:
第一,艺术设计类的教师大多都是科班出身,有着较为坚实的绘画基础,这也就让“以画带述”成为可能性。艺术设计专业有它的特殊性,“以画带述”在授课方法上的创新会让学生耳目一新,主动跟随着老师的思路去学习。并且在绘画过程有前后主次之分,这就使得在介绍的绘画的内容时可以有一个循序渐进的一个过程,代入感强烈,起到深入浅出的效果。同样的一件设计作品,比如一把经典的椅子,在投影上放一张图片的效果和教师亲自将它画在黑板上的效果是有较大差距的,后者就可以主导课堂,教学风格鲜明。
第二,在“以画代述”的过程中,教师也可以不用完全还原作品的本身面貌,即在讲到一些西方古典人物的油画中,可以将这些非常写实的画作重新“创作”,以一种简笔画风或者“萌”系画风现在黑板上表现出来,然后再将原作投影在黑板上。经过这样两种不同画风的比较,可以给学生的更深的印象。
第三,提高课堂的效率。增强与学生的互动交流。以人体工程学课程为例,教师可以将几位体型差异较大的学生先在黑板上用简笔画的方式表现出来,进行信息的提取与分析,再总结出适合学生的具体尺寸和设计,这样让学生以第一人称参与其中,课程的效果会更好。
当然,“以画代述”是需要精心的备课,甚至花费的时间要更长,因为是现场绘制,需要控制好绘画的时长,才可以合理地组织好课堂。更需要教师有着扎实的专业和绘画基础,对所需要绘制的东西做好充足的准备,既要讲清楚上课的内容,又要画面有一定的美感,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教师也可以将需要准备的图先画出来,记录绘画的过程制作成课件,也可以在课堂上用数位板等绘画工具帮助实现现场绘制的过程,都是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综上所述,小小的三尺讲台既是教师传递知识的窗口,也是教师运筹帷幄、排兵布阵的战场。如何组织好一场生动的课堂,如何让“低头族”抬头,让“特困生”清醒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面对这样的课堂环境,教师应该首先自我反省,重新思考什么样的课堂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当今学生到底对什么感兴趣?只有对症下药,才能见成效。“以画带述”是一种具有吸引力的授课方式,将知识图像化,视觉化,有趣且易懂,有助于提升教学效率。当然、授课方法上还有许多不同的形式和技巧,以上仅作为抛砖引玉,与大家探讨。
参考文献:
[1] 李伟.实践范式转换与实践教学改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
[2] 杨惠元.课堂教学理论与实践[M].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7.
[3] 王琴.高校艺术设计教学改革的思考[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3.
作者简介:张景(1991—),男,江苏连云港人,助教,淮海工学院教师,研究方向:环境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