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从舞蹈的基本概念来说,它是一种恰当运用肢体语言来展现思想情感,并对其进行情感演绎的一种综合性艺术,其主要的方法是依靠各种肢体动作加之自己的思想情感来有效的完成场景表演,舞蹈教学是高校教学活动中的重要内容,对于学生进行科学有效的情感表现力教育,相关高校和教师要加以足夠重视,并给予科学合理的引导。本文着重论述在高校舞蹈教学各相关环节中大力提高学生的情感表现力的相关办法,希望为相关从业者提供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高校舞蹈教学;情感表现力;教学策略
相对于其他的艺术门类而言,舞蹈有着比较特别的表现形式,它所具有的特殊性,以及独特的艺术美感让社会上越来越多的人都对其越来越喜爱,舞蹈通过优美的肢体动作,能够淋漓尽致的表现人类情感的丰富性,并且借助更多姿多彩的特征和深刻的内涵,更生动形象的表现出人类的个性化情感特征。高校在对学生进行舞蹈教学的过程中,最关键的内容是让学生能够切实有效的体会到舞蹈的真正内涵,从而充分的表现出舞蹈本身所代表的意义特征和独特美感,然后自身对于舞蹈加以进一步的理解和体验,把舞蹈中更具真情实感的精髓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让情感表现力得以升华,从而促进与观众实现共鸣,让舞者和观众能够在最大程度上得到心灵的契合,并有机结合起来,让欣赏舞蹈的观众能够真切的体会到舞蹈本身所具有的震撼力和无与伦比的美感。
1 在高校舞蹈教学过程中注重提高大学生情感表现力的意义
在高校的舞蹈教学过程中,对于学生情感表现力的着重培养,其意义可能比仅仅掌握舞蹈的相关技能更有意义,这对于学生真正的理解舞蹈内涵和体现舞台的表现力等相关方面,都具有着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
1.1 从最大程度上进一步延伸舞蹈作品的真正内涵
在高校的舞蹈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真切的感受舞蹈作品本身所具备的情感意蕴,在此基础上,用心体会舞蹈作品对于自己的冲击,再用自身的肢体动作和肢体语言,把舞蹈作品进一步加以延伸,用自己的舞姿赋予全新的生命力,从而把自身的情感表现力和舞蹈作品融为一体,焕发出新的生机,体现出舞蹈本身真正的思想内涵。舞蹈教师要根据作品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个性化特点,从作品的思想感情意义指向出发,有效指导学生尊重内心体验,在舞蹈表现上尽可能深入优化和理解动作表现力等各个方面,让学生对舞蹈有更加个性化的理解和独特的体验,这样才能把舞蹈所真正传达的思想内涵和气质表现出来,这对于学生有效提升对于作品的真正认识和深入理解,从而进一步延伸舞蹈作品的内涵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1.2 确保舞台表现力得到优化和提升
学生在具体的舞台上真正的进行舞蹈表演,其在表现力方面就要有自身的独特理解和情感支持,有机的结合舞蹈的动作语言和自身的情感指向,让自身的舞蹈动作充分的展现在舞台上面,让自己的情感表现力与观众实现共鸣,这样的话,自身的肢体动作所传递出的情感才能更真切,更能打动人,从而让观众真正体验出舞蹈本身的魅力,提升其对舞蹈作品的真正理解,也让观众对于舞蹈作品产生热爱的心理,在舞者的一个眼神,或者一个动作,甚至一个面部表情中,体会到舞蹈无与伦比的美感。
1.3 从根本上有效提高舞蹈的教学效果
在高校的教学实践中,要有针对性的着重培养学生的情感表现力,让学生真正体现出舞蹈教学的效果,注重学生舞蹈专业素质的切实提升,掌握过硬的基本功,这是提升其情感表现力的物质基础,学生只有真正的把握和灵活运用舞蹈的相关技能,才能够在舞台上更加灵活自如,在舞台上掌握绝对的主动权,注重学生情感表现力的培养,要循序渐进,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受到艺术的熏陶和情感的淬炼,让自身的学习效果得以更充分的体现,在教学课堂上充分体现出对于舞蹈学习的成效。
2 高校舞蹈教学中对于学生情感表现力的培养策略
我们都知道,舞蹈本身是一个充满情感和美感的综合体,当前,有越来越多的人都能够欣赏和体会到舞蹈的美妙和魅力,对于舞蹈的热爱也与日俱增,正是基于此,高校在对学生进行舞蹈教学的过程中,就要着重加强学生对于情感表现力的领会和培养,着重加强学生对于舞蹈本身所传达出的情感特征加以深入领会,并融会贯通,体现为自己的情感表现。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情感表现力培养的过程中,要针对以下几个方面着重关注。
2.1 更加重视对于作品本身的掌握和理解
通过对于作品持续不断的深入细致研究,可以把作品所真正传达出的内容进行真正的表现,也才能让作品本身展现出所特有的魅力。所以,教师要在学生舞蹈教学的过程中,不能仅仅停留在对于舞蹈相关动作技巧和理论知识的讲授阶段,更重要的是要让舞蹈精神内涵和情感表现力更真切的体现出来,并加以灵活自如的掌握,相关教师要把每一个作品都进行深入细致的教学研究,并引导学生加以牢固掌握,才能把作品创作主旨和教学过程融为一体,通过把作品持续不断的剖析和体验,真正认识作品本身的动人美感。
2.2 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性是舞蹈的内在灵魂,高校教师要把学生的创新能力放在第一位,让学生不断创新,不断突破,在舞蹈表现形式方面求新求变,让创新力成为舞蹈的生命力,这样才能让舞蹈本身更有生机,舞蹈动作的每一个肢体语言都有着自身的优势和独特性,教师积极引导学生牢牢掌握相关的舞蹈知识,并逐步认识和理解,以此为基础,不断创新,不能只是停留在对他人的模仿上,要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运用舞蹈动作来切实体现出生活中的常态,把舞蹈融入生活,让舞蹈能够得到更深层的内容展示。
2.3 让学生真正提升审美能力和审美品位
从根本上来讲,舞蹈本身有着审美的属性,她自身所散发出的魅力和美感就让人沉醉其中。舞者要尽自己最大的能力,把舞蹈的美感用自己的肢体语言表达出来,这需要自身有深厚的审美能力和鉴赏品位,对于舞蹈本身的审美趣味要深入领会,用自身的肢体动作灵活表达。因此,高校舞蹈教学需要在审美品位和审美能力的提升方面,让学生能够对舞蹈审美有更本质的提升。
2.4 进一步健全和改善高校舞蹈的教师队伍建设
高校舞蹈教师是舞蹈教学的最重要的引导者,他们要在自身的舞蹈基本功和对于舞蹈的理解方面有更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之技能,这样才能让学生有更优质的模仿对象,教师也成为学生的奋斗目标和行为指南,教师要针对自身的职业要求不断完善和巩固舞蹈职业素养,把自己的舞蹈经验和舞蹈教学技能深入应用到高校舞蹈教学过程中。学校也要加强对于舞蹈教师的专业培训,以及技能培训,让学校教师的舞蹈教学水平不断提升,从根本上促进高校舞蹈教师的队伍建设。
3 结束语
在高校的舞蹈教学过程中,要更加注重情感表现力的体现,只有具有情感的舞蹈才更有生命力,舞蹈教学要针对舞蹈的生命力不断的加以拓展,要有针对性的对学生做好舞蹈情感表现力的培养,让学生积极积累和沉淀自身的情感体验,让学生的情感表现力通过不断的探索和发现,从根本上得以提升。
参考文献
[1]刘阳.浅谈高校舞蹈教学中学生舞蹈表现力的培养[J].文学家,2011(05):67-89.
[2]王印英.论高师舞蹈教学中舞蹈表现力的培养[J].艺海,2012(10):58-59.
[3]曾珍.高校舞蹈教学中舞蹈表现力的研究[J]大众商务2009(12):34-36.
[4]彭涛.关于高校舞蹈教学的思考--谈舞蹈表现力[J].才智,2012(19):28-30.
关键词:高校舞蹈教学;情感表现力;教学策略
相对于其他的艺术门类而言,舞蹈有着比较特别的表现形式,它所具有的特殊性,以及独特的艺术美感让社会上越来越多的人都对其越来越喜爱,舞蹈通过优美的肢体动作,能够淋漓尽致的表现人类情感的丰富性,并且借助更多姿多彩的特征和深刻的内涵,更生动形象的表现出人类的个性化情感特征。高校在对学生进行舞蹈教学的过程中,最关键的内容是让学生能够切实有效的体会到舞蹈的真正内涵,从而充分的表现出舞蹈本身所代表的意义特征和独特美感,然后自身对于舞蹈加以进一步的理解和体验,把舞蹈中更具真情实感的精髓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让情感表现力得以升华,从而促进与观众实现共鸣,让舞者和观众能够在最大程度上得到心灵的契合,并有机结合起来,让欣赏舞蹈的观众能够真切的体会到舞蹈本身所具有的震撼力和无与伦比的美感。
1 在高校舞蹈教学过程中注重提高大学生情感表现力的意义
在高校的舞蹈教学过程中,对于学生情感表现力的着重培养,其意义可能比仅仅掌握舞蹈的相关技能更有意义,这对于学生真正的理解舞蹈内涵和体现舞台的表现力等相关方面,都具有着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
1.1 从最大程度上进一步延伸舞蹈作品的真正内涵
在高校的舞蹈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真切的感受舞蹈作品本身所具备的情感意蕴,在此基础上,用心体会舞蹈作品对于自己的冲击,再用自身的肢体动作和肢体语言,把舞蹈作品进一步加以延伸,用自己的舞姿赋予全新的生命力,从而把自身的情感表现力和舞蹈作品融为一体,焕发出新的生机,体现出舞蹈本身真正的思想内涵。舞蹈教师要根据作品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个性化特点,从作品的思想感情意义指向出发,有效指导学生尊重内心体验,在舞蹈表现上尽可能深入优化和理解动作表现力等各个方面,让学生对舞蹈有更加个性化的理解和独特的体验,这样才能把舞蹈所真正传达的思想内涵和气质表现出来,这对于学生有效提升对于作品的真正认识和深入理解,从而进一步延伸舞蹈作品的内涵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1.2 确保舞台表现力得到优化和提升
学生在具体的舞台上真正的进行舞蹈表演,其在表现力方面就要有自身的独特理解和情感支持,有机的结合舞蹈的动作语言和自身的情感指向,让自身的舞蹈动作充分的展现在舞台上面,让自己的情感表现力与观众实现共鸣,这样的话,自身的肢体动作所传递出的情感才能更真切,更能打动人,从而让观众真正体验出舞蹈本身的魅力,提升其对舞蹈作品的真正理解,也让观众对于舞蹈作品产生热爱的心理,在舞者的一个眼神,或者一个动作,甚至一个面部表情中,体会到舞蹈无与伦比的美感。
1.3 从根本上有效提高舞蹈的教学效果
在高校的教学实践中,要有针对性的着重培养学生的情感表现力,让学生真正体现出舞蹈教学的效果,注重学生舞蹈专业素质的切实提升,掌握过硬的基本功,这是提升其情感表现力的物质基础,学生只有真正的把握和灵活运用舞蹈的相关技能,才能够在舞台上更加灵活自如,在舞台上掌握绝对的主动权,注重学生情感表现力的培养,要循序渐进,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受到艺术的熏陶和情感的淬炼,让自身的学习效果得以更充分的体现,在教学课堂上充分体现出对于舞蹈学习的成效。
2 高校舞蹈教学中对于学生情感表现力的培养策略
我们都知道,舞蹈本身是一个充满情感和美感的综合体,当前,有越来越多的人都能够欣赏和体会到舞蹈的美妙和魅力,对于舞蹈的热爱也与日俱增,正是基于此,高校在对学生进行舞蹈教学的过程中,就要着重加强学生对于情感表现力的领会和培养,着重加强学生对于舞蹈本身所传达出的情感特征加以深入领会,并融会贯通,体现为自己的情感表现。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情感表现力培养的过程中,要针对以下几个方面着重关注。
2.1 更加重视对于作品本身的掌握和理解
通过对于作品持续不断的深入细致研究,可以把作品所真正传达出的内容进行真正的表现,也才能让作品本身展现出所特有的魅力。所以,教师要在学生舞蹈教学的过程中,不能仅仅停留在对于舞蹈相关动作技巧和理论知识的讲授阶段,更重要的是要让舞蹈精神内涵和情感表现力更真切的体现出来,并加以灵活自如的掌握,相关教师要把每一个作品都进行深入细致的教学研究,并引导学生加以牢固掌握,才能把作品创作主旨和教学过程融为一体,通过把作品持续不断的剖析和体验,真正认识作品本身的动人美感。
2.2 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性是舞蹈的内在灵魂,高校教师要把学生的创新能力放在第一位,让学生不断创新,不断突破,在舞蹈表现形式方面求新求变,让创新力成为舞蹈的生命力,这样才能让舞蹈本身更有生机,舞蹈动作的每一个肢体语言都有着自身的优势和独特性,教师积极引导学生牢牢掌握相关的舞蹈知识,并逐步认识和理解,以此为基础,不断创新,不能只是停留在对他人的模仿上,要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运用舞蹈动作来切实体现出生活中的常态,把舞蹈融入生活,让舞蹈能够得到更深层的内容展示。
2.3 让学生真正提升审美能力和审美品位
从根本上来讲,舞蹈本身有着审美的属性,她自身所散发出的魅力和美感就让人沉醉其中。舞者要尽自己最大的能力,把舞蹈的美感用自己的肢体语言表达出来,这需要自身有深厚的审美能力和鉴赏品位,对于舞蹈本身的审美趣味要深入领会,用自身的肢体动作灵活表达。因此,高校舞蹈教学需要在审美品位和审美能力的提升方面,让学生能够对舞蹈审美有更本质的提升。
2.4 进一步健全和改善高校舞蹈的教师队伍建设
高校舞蹈教师是舞蹈教学的最重要的引导者,他们要在自身的舞蹈基本功和对于舞蹈的理解方面有更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之技能,这样才能让学生有更优质的模仿对象,教师也成为学生的奋斗目标和行为指南,教师要针对自身的职业要求不断完善和巩固舞蹈职业素养,把自己的舞蹈经验和舞蹈教学技能深入应用到高校舞蹈教学过程中。学校也要加强对于舞蹈教师的专业培训,以及技能培训,让学校教师的舞蹈教学水平不断提升,从根本上促进高校舞蹈教师的队伍建设。
3 结束语
在高校的舞蹈教学过程中,要更加注重情感表现力的体现,只有具有情感的舞蹈才更有生命力,舞蹈教学要针对舞蹈的生命力不断的加以拓展,要有针对性的对学生做好舞蹈情感表现力的培养,让学生积极积累和沉淀自身的情感体验,让学生的情感表现力通过不断的探索和发现,从根本上得以提升。
参考文献
[1]刘阳.浅谈高校舞蹈教学中学生舞蹈表现力的培养[J].文学家,2011(05):67-89.
[2]王印英.论高师舞蹈教学中舞蹈表现力的培养[J].艺海,2012(10):58-59.
[3]曾珍.高校舞蹈教学中舞蹈表现力的研究[J]大众商务2009(12):34-36.
[4]彭涛.关于高校舞蹈教学的思考--谈舞蹈表现力[J].才智,2012(19):2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