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文教学是体现语文教学的亮点之一,是语文教学水平的综合反映,是学生语文综合性学习及文化底蕴的具体体现。《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那么,在当前的作文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培养其写作能力呢?
一、在生活中体验
1.关注生活,勤于积累
作家茅盾指出:“我们身边应该时时有一支笔、一本簿,无论到哪里,都要竖起耳朵,睁开眼睛,像哨兵一样地敏锐,把你的所见所闻记录下来。”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我们要让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引领学生有意识地去体验生活,用自己的“慧眼”细心观察,善于发现,学会思考,从而随时随地获取丰富的习作素材。总之不管是好事还是丑事,也不论是喜怒哀乐还是奇闻趣事,只要是学生觉得特别有意义的事情都可以用笔写下来。
2.自由表达,流露真情
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我有意识地积极鼓励学生走向社会亲身感受,说心中话,写身边事,有感即发,有情就写,让学生放飞心灵,纵情表达最本真的自我感受。利用每周习作课,让学生选择自己记录本上的材料,说给“同桌”听。学生记录的内容,有爸爸妈妈的琐碎争执,有自己的撒娇任性,有同学的各种行为……在这样一个五彩缤纷的课堂里,“你方唱罢我登场”,同学们各抒己见,随兴表达。在“真、善、美”的自由感受中,便迫不及待地想“写真情实感”了,有效落实了“我手写我口,我手写我心”写作原则。
二、在训练中提高
因为传统的训练方法过于程序化、封闭式、单一性,很难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写作水平。小学作文训练的实质就是培养学生认识能力,提高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水平,培养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实践证明,拥有刻苦钻研的精神和科学的操作方法,通过有效教学与长期性的开放式训练方式,能充分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让其驾驭语言的能力得以突飞猛进。
1.强化认知
通过强化认知训练,学生对写作活动的本质、目标、内容、特点、规律、方法和途径有了清楚认识,使得学生的写作活动得以有意识地进行。实践表明,学生一旦认识到写作活动的重要本质与意义,就会努力克服写作中诸多错误认识,从而对写作产生好感与兴趣。
2.培养想象
作家王蒙说:“没有精神上的自由驰骋就没有文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发展语言的同时,要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例:教学古诗《游园不值》时,可结合古诗内容诱导学生展开想象:“这首诗中作者借一枝红杏写出满园春色,但满园春色究竟是怎么样的一番盛景,作者并没有把想象到的都诉诸笔端。如果你是一位诗人,你又该如何想象园中的景象呢?请把你的想象描述给同学们听,再扩写下来。”如此训练,在深化古诗内容理解的过程中,有效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提升了其写作能力。
3.训练归因
调查发现,学生在面对不良的写作结果时,往往会表现出自卑、失落的情绪,此时教者就应帮助学生找到真正的失败原因,进行积极归因训练,从而助其克服消极的写作心理,让学生从写作的无助感中解脱出来,重树写作的信心。
三、在评价中发展
1.赏识评价
心理学理论研究表明,少年儿童情绪具有明显的易动性,容易受到外界刺激的影响,常常会有大悲大喜的情绪波动。“赏识是最好的鼓励。”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为了保护学生写作的积极性,教师要变一个挑剔者为一个欣赏者,学会用欣赏的眼光去品味,去肯定。要用“显微镜”去发现他们的优点,用“放大镜”来宣扬他们的亮点,或欣赏其妙语佳句,或欣赏其幽默风趣,或欣赏其独到见解。对于文章表现出的不足之处,教者要用商量的语气或提出建议的方法提示学生改正,从而让学生在老师对其习作批改的关心和重视中增强写作的信心。
2.墙壁发表
实践表明,利用墙壁发表学生的作文,能够激发学生写作的“读者意识”和“发表意识”,使学生懂得真正的“作文”是写给特定的读者看的,是要给报刊发表的,从而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写作的热情。以笔者的教学为例,我经常鼓励学生把生活中那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心里不为人知的小秘密、对长辈的意见、自己突发的奇思妙想等内容引入写作内容,并组织学生将自己写好的文章对着全班同学朗读,还鼓励他们找自己的同伴读,甚至还让他们把自己的习作带回家,让家长欣赏并提出修改意见。这样的作文可谓多姿多彩,充满天真无雅的童趣。此外,我还鼓励家长和孩子一起写文章,发动平行班老师为我班学生写“下水文”,并及时在墙壁上张贴出来。
总之,有个性的作文才有新意,同样个性化的作文教学方法才会显示出学生的灵气和活力。因此需要我们在今后的作文教学中不断实践、不断总结、不断探索。
參考文献:
1.徐蓓春.个性化小学作文教学初探 [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2.严伯益.小学作文教学探索[N].教育信息报.2002年
3.李玉萍.提高小学作文教学三法[J].黑河教育.2002年05期
4.翁丞辉.浅谈小学作文教学的体会[J].教育评论.2002年03期
5.张建宏.小学作文教学方法谈[N].教师报.2003年
作者单位:江都市实验小学
一、在生活中体验
1.关注生活,勤于积累
作家茅盾指出:“我们身边应该时时有一支笔、一本簿,无论到哪里,都要竖起耳朵,睁开眼睛,像哨兵一样地敏锐,把你的所见所闻记录下来。”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我们要让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引领学生有意识地去体验生活,用自己的“慧眼”细心观察,善于发现,学会思考,从而随时随地获取丰富的习作素材。总之不管是好事还是丑事,也不论是喜怒哀乐还是奇闻趣事,只要是学生觉得特别有意义的事情都可以用笔写下来。
2.自由表达,流露真情
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我有意识地积极鼓励学生走向社会亲身感受,说心中话,写身边事,有感即发,有情就写,让学生放飞心灵,纵情表达最本真的自我感受。利用每周习作课,让学生选择自己记录本上的材料,说给“同桌”听。学生记录的内容,有爸爸妈妈的琐碎争执,有自己的撒娇任性,有同学的各种行为……在这样一个五彩缤纷的课堂里,“你方唱罢我登场”,同学们各抒己见,随兴表达。在“真、善、美”的自由感受中,便迫不及待地想“写真情实感”了,有效落实了“我手写我口,我手写我心”写作原则。
二、在训练中提高
因为传统的训练方法过于程序化、封闭式、单一性,很难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写作水平。小学作文训练的实质就是培养学生认识能力,提高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水平,培养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实践证明,拥有刻苦钻研的精神和科学的操作方法,通过有效教学与长期性的开放式训练方式,能充分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让其驾驭语言的能力得以突飞猛进。
1.强化认知
通过强化认知训练,学生对写作活动的本质、目标、内容、特点、规律、方法和途径有了清楚认识,使得学生的写作活动得以有意识地进行。实践表明,学生一旦认识到写作活动的重要本质与意义,就会努力克服写作中诸多错误认识,从而对写作产生好感与兴趣。
2.培养想象
作家王蒙说:“没有精神上的自由驰骋就没有文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发展语言的同时,要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例:教学古诗《游园不值》时,可结合古诗内容诱导学生展开想象:“这首诗中作者借一枝红杏写出满园春色,但满园春色究竟是怎么样的一番盛景,作者并没有把想象到的都诉诸笔端。如果你是一位诗人,你又该如何想象园中的景象呢?请把你的想象描述给同学们听,再扩写下来。”如此训练,在深化古诗内容理解的过程中,有效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提升了其写作能力。
3.训练归因
调查发现,学生在面对不良的写作结果时,往往会表现出自卑、失落的情绪,此时教者就应帮助学生找到真正的失败原因,进行积极归因训练,从而助其克服消极的写作心理,让学生从写作的无助感中解脱出来,重树写作的信心。
三、在评价中发展
1.赏识评价
心理学理论研究表明,少年儿童情绪具有明显的易动性,容易受到外界刺激的影响,常常会有大悲大喜的情绪波动。“赏识是最好的鼓励。”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为了保护学生写作的积极性,教师要变一个挑剔者为一个欣赏者,学会用欣赏的眼光去品味,去肯定。要用“显微镜”去发现他们的优点,用“放大镜”来宣扬他们的亮点,或欣赏其妙语佳句,或欣赏其幽默风趣,或欣赏其独到见解。对于文章表现出的不足之处,教者要用商量的语气或提出建议的方法提示学生改正,从而让学生在老师对其习作批改的关心和重视中增强写作的信心。
2.墙壁发表
实践表明,利用墙壁发表学生的作文,能够激发学生写作的“读者意识”和“发表意识”,使学生懂得真正的“作文”是写给特定的读者看的,是要给报刊发表的,从而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写作的热情。以笔者的教学为例,我经常鼓励学生把生活中那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心里不为人知的小秘密、对长辈的意见、自己突发的奇思妙想等内容引入写作内容,并组织学生将自己写好的文章对着全班同学朗读,还鼓励他们找自己的同伴读,甚至还让他们把自己的习作带回家,让家长欣赏并提出修改意见。这样的作文可谓多姿多彩,充满天真无雅的童趣。此外,我还鼓励家长和孩子一起写文章,发动平行班老师为我班学生写“下水文”,并及时在墙壁上张贴出来。
总之,有个性的作文才有新意,同样个性化的作文教学方法才会显示出学生的灵气和活力。因此需要我们在今后的作文教学中不断实践、不断总结、不断探索。
參考文献:
1.徐蓓春.个性化小学作文教学初探 [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2.严伯益.小学作文教学探索[N].教育信息报.2002年
3.李玉萍.提高小学作文教学三法[J].黑河教育.2002年05期
4.翁丞辉.浅谈小学作文教学的体会[J].教育评论.2002年03期
5.张建宏.小学作文教学方法谈[N].教师报.2003年
作者单位:江都市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