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德育教育是人生最为重要的一项教育,它既是培养一个人的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也能培养一个人最起码的道德和品质。特别是幼儿时代,更应该加强德育教育,从而让优良的道德操守得到很好的传承。
【关键词】幼儿;德育教育;分析
我们正处在社会改革开放、多种新闻媒体、信息传播、多渠道、多元化,内容五光十色,其中良优参与其中,难分难辨,这对于处于朦胧期的幼儿的心理素质和心理品质的形成和对它的影响千万不能低估与忽视。我们常说“一岁看小,三岁看老。”说明幼儿早期的道德教育具有现实而深远的意义,应当引起全社会的重视和严肃对待。那怎样进行道德教育该注意哪些问题呢?
1 教师要更新自己的认知观,放手培养幼儿的自主能力
我们在幼儿教育中习惯使用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用生态意识分析事物,即“非此即彼”。这是很不可取的,因为感性与理性、好与坏之间并非绝对对立,而是可以对话,并且是一种共存、互补的关系。正是由于幼儿教育中这个辨证观使有些人认为是好的、进步的东西(如过早的培养孩子学习钢琴、绘画,以免自己孩子落后于他人。)而对于那些特定年龄阶段中的特定儿童来说是不好的、不现实的,因而好与坏、进步与落后不是死扛扛,没有一条固定标准,他是因人、因时因环境而定的。
著名的和平主义者罗素他的儿子幼时玩了一个青髻公杀六个妻子的游戏。他是怎样对待这个游戏的呢?他说:“教育在于培养本能,而不是抑制本能。人的本能是很模糊的,可以用很多方法去满足,因此品行教育的秘诀在于向人们提供那类能使他们有利地利用本能的技能。在孩提时代由装扮青髻公所粗糙满足的权利本能。以后便可通过科学发明、艺术创作培养、教育杰出儿童。还可通过其他的任何有益的活动来获得高尚的满足。如果某人只懂得如何打仗,他的权利欲就会使他喜欢作战。但他若有其他的技能,他就可通过别的方式来满足。然而如果他的权利欲在儿童时期就被扼杀于萌芽状态,他将会变得无精打采,即不会做好事又不会做坏事。这种弱者的善不是世界所需要的,也不是我们努力使孩子具备的……如果你能使他们获得高尚满足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就不担心他们会停留在这个水平上。”
2 当重视幼儿的主体地位
外因只有通过内因即幼儿的真实感知、领悟才能起作用。幼儿主体在表现出自主性同时也蕴藏着主动性和创造性,实际上自主性、主动性、创造性和主体性四个概念有同质性。人文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非常重视个体发展所必需的心理安全和自由,他对主体性的最高表现形式――创造性的发展进行了分析,认为“创造性发展的前提是必要的心理自由和心理安全”,即幼儿在心理上避免承受不应有的压力和束缚。创建自由、安全心理的氛围是幼儿主体地位的保护,更是创建幼儿主体性发展乃至身心和谐、全面发展的重要保证。
幼儿的生命是整个生命进化历程的浓缩,其中保存有生命进化历史中的许多奇迹无数珍贵的东西。这种宝库应当由幼儿保存和掌握,应当按其天性与适宜的外部环境进行互动。这样宝库中的种子才能萌芽、生根、成长、开花、结果。我们的责任是:敬畏、认识、探索、珍爱为他们提供适当的物质和精神食粮,应当让他们的本能、兴趣和需要充分地表现、表达、发挥出来,而不压制他们、拔苗助长。要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发展幼儿的独特性。我们要全面而深入地了解每个幼儿的兴趣、爱好、特长、需求、信念、情绪变化、家庭情况、态度等,然后有针对性地帮助他们在无数的生活道路中找到一条最能鲜明地发挥他个人的创造性和个性才能的生活道路。
3 考虑幼儿的年龄特征以及他们的可塑性、仿效性要及时不失时机地进行品德教育
我国近代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六岁以前是人格陶冶最重要的时期。这个时期培养得好以后只需顺他继长增高地培养上去自然成为社会优良分子;倘然教育的不好,习惯养成了就不易改掉,倾向定了不易移,态度决了不易改。”可见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是社会、家长、教师义不容辞的职责。我们还要坚持发展性的幼儿教育,才是解放的幼儿教育,只有发展性、解放性的幼儿教育才能让幼儿的德性潜能得到充分发挥,自主的成长。人原本是一个完整的生命体,把人分为身心两个方面,心又可分为:知、情、意三个方面,整体的幼儿教育也被分割开来。长期以来我们的幼儿教育只重视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行为的养成和情感的培养。幼儿教育为培养完美的人格服务,就要从片面强调知识、情感行为转向知、情、意、行全面协调发展。
4 根据现实条件每个家庭只有一个孩子的情况下要注重特色教育
因为过分溺爱会使老师采取的各种教育黯然失色,严重的会付之东流,前功尽弃。并且那样会使孩子的自尊性太强,而内心极其脆弱,缺乏独立自主能力。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一切都让给孩子,牺牲一切甚至牺牲自己的幸福,这是父母给予孩子的最可怕的礼物。”现实生活中我们看到很多这样的事例,“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自食其果的恶性事件,难道还不能引起我们家长的警惕吗?
幼儿的道德启蒙首先是情感的启蒙,应以道德情感教育为起步,始终以他为重心。因为情感是认知的启蒙者为了使幼儿获得对人对事的正确认知和态度,必须唤起幼儿积极的情感经验,根据幼儿的生活经历少、思维具体形象、情绪易受暗示、情感丰富、易激动等特点,从道德情感齐名切入,多次反复,达到移情、训练的效果。移情是人际交往的情感基础,没有移情人就不会有彼此情感共鸣,共存和分享。文学家老舍曾深情地说:“私塾小学到中学,我经过有起码有百位教师吧,其中有给我很大影响的,也有毫无影响的,但是我的真正老师把性格传给我的是我的母亲,母亲并不识字,她给我的是生命的教育。生活中相互尊重、相互谦让,与邻里和睦相处,关心别人,为孩子营造一个温馨和谐的家庭,还要不时地对幼儿的做法、表现作出正确的评价,指导他们做这件事的好与坏,是与非,该不该、方方面面,久而久之孩子们就心有灵犀了。
5 要有个雅致、独特、适合幼儿的美好环境
环境美是幼儿心灵美的催化剂。这里也包括社会环境,既有抽象的,也有具体内容。思想意识、新闻媒体、电视及一些社会现象等,这些无一不对幼儿的心理产生这样那样的影响。幼儿园环境更是幼儿常见常在的活动场所,最易耳闻目染,李岚清同志说过:“美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因素,美对个人素质的影响是很大的,是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对人的成长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注重校园环境美是一个重要的课题,良好的教育环境有助于幼儿良好品德的形成和发展。
作者单位
郑州市向萍幼儿园 河南省郑州市 450000
【关键词】幼儿;德育教育;分析
我们正处在社会改革开放、多种新闻媒体、信息传播、多渠道、多元化,内容五光十色,其中良优参与其中,难分难辨,这对于处于朦胧期的幼儿的心理素质和心理品质的形成和对它的影响千万不能低估与忽视。我们常说“一岁看小,三岁看老。”说明幼儿早期的道德教育具有现实而深远的意义,应当引起全社会的重视和严肃对待。那怎样进行道德教育该注意哪些问题呢?
1 教师要更新自己的认知观,放手培养幼儿的自主能力
我们在幼儿教育中习惯使用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用生态意识分析事物,即“非此即彼”。这是很不可取的,因为感性与理性、好与坏之间并非绝对对立,而是可以对话,并且是一种共存、互补的关系。正是由于幼儿教育中这个辨证观使有些人认为是好的、进步的东西(如过早的培养孩子学习钢琴、绘画,以免自己孩子落后于他人。)而对于那些特定年龄阶段中的特定儿童来说是不好的、不现实的,因而好与坏、进步与落后不是死扛扛,没有一条固定标准,他是因人、因时因环境而定的。
著名的和平主义者罗素他的儿子幼时玩了一个青髻公杀六个妻子的游戏。他是怎样对待这个游戏的呢?他说:“教育在于培养本能,而不是抑制本能。人的本能是很模糊的,可以用很多方法去满足,因此品行教育的秘诀在于向人们提供那类能使他们有利地利用本能的技能。在孩提时代由装扮青髻公所粗糙满足的权利本能。以后便可通过科学发明、艺术创作培养、教育杰出儿童。还可通过其他的任何有益的活动来获得高尚的满足。如果某人只懂得如何打仗,他的权利欲就会使他喜欢作战。但他若有其他的技能,他就可通过别的方式来满足。然而如果他的权利欲在儿童时期就被扼杀于萌芽状态,他将会变得无精打采,即不会做好事又不会做坏事。这种弱者的善不是世界所需要的,也不是我们努力使孩子具备的……如果你能使他们获得高尚满足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就不担心他们会停留在这个水平上。”
2 当重视幼儿的主体地位
外因只有通过内因即幼儿的真实感知、领悟才能起作用。幼儿主体在表现出自主性同时也蕴藏着主动性和创造性,实际上自主性、主动性、创造性和主体性四个概念有同质性。人文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非常重视个体发展所必需的心理安全和自由,他对主体性的最高表现形式――创造性的发展进行了分析,认为“创造性发展的前提是必要的心理自由和心理安全”,即幼儿在心理上避免承受不应有的压力和束缚。创建自由、安全心理的氛围是幼儿主体地位的保护,更是创建幼儿主体性发展乃至身心和谐、全面发展的重要保证。
幼儿的生命是整个生命进化历程的浓缩,其中保存有生命进化历史中的许多奇迹无数珍贵的东西。这种宝库应当由幼儿保存和掌握,应当按其天性与适宜的外部环境进行互动。这样宝库中的种子才能萌芽、生根、成长、开花、结果。我们的责任是:敬畏、认识、探索、珍爱为他们提供适当的物质和精神食粮,应当让他们的本能、兴趣和需要充分地表现、表达、发挥出来,而不压制他们、拔苗助长。要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发展幼儿的独特性。我们要全面而深入地了解每个幼儿的兴趣、爱好、特长、需求、信念、情绪变化、家庭情况、态度等,然后有针对性地帮助他们在无数的生活道路中找到一条最能鲜明地发挥他个人的创造性和个性才能的生活道路。
3 考虑幼儿的年龄特征以及他们的可塑性、仿效性要及时不失时机地进行品德教育
我国近代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六岁以前是人格陶冶最重要的时期。这个时期培养得好以后只需顺他继长增高地培养上去自然成为社会优良分子;倘然教育的不好,习惯养成了就不易改掉,倾向定了不易移,态度决了不易改。”可见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是社会、家长、教师义不容辞的职责。我们还要坚持发展性的幼儿教育,才是解放的幼儿教育,只有发展性、解放性的幼儿教育才能让幼儿的德性潜能得到充分发挥,自主的成长。人原本是一个完整的生命体,把人分为身心两个方面,心又可分为:知、情、意三个方面,整体的幼儿教育也被分割开来。长期以来我们的幼儿教育只重视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行为的养成和情感的培养。幼儿教育为培养完美的人格服务,就要从片面强调知识、情感行为转向知、情、意、行全面协调发展。
4 根据现实条件每个家庭只有一个孩子的情况下要注重特色教育
因为过分溺爱会使老师采取的各种教育黯然失色,严重的会付之东流,前功尽弃。并且那样会使孩子的自尊性太强,而内心极其脆弱,缺乏独立自主能力。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一切都让给孩子,牺牲一切甚至牺牲自己的幸福,这是父母给予孩子的最可怕的礼物。”现实生活中我们看到很多这样的事例,“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自食其果的恶性事件,难道还不能引起我们家长的警惕吗?
幼儿的道德启蒙首先是情感的启蒙,应以道德情感教育为起步,始终以他为重心。因为情感是认知的启蒙者为了使幼儿获得对人对事的正确认知和态度,必须唤起幼儿积极的情感经验,根据幼儿的生活经历少、思维具体形象、情绪易受暗示、情感丰富、易激动等特点,从道德情感齐名切入,多次反复,达到移情、训练的效果。移情是人际交往的情感基础,没有移情人就不会有彼此情感共鸣,共存和分享。文学家老舍曾深情地说:“私塾小学到中学,我经过有起码有百位教师吧,其中有给我很大影响的,也有毫无影响的,但是我的真正老师把性格传给我的是我的母亲,母亲并不识字,她给我的是生命的教育。生活中相互尊重、相互谦让,与邻里和睦相处,关心别人,为孩子营造一个温馨和谐的家庭,还要不时地对幼儿的做法、表现作出正确的评价,指导他们做这件事的好与坏,是与非,该不该、方方面面,久而久之孩子们就心有灵犀了。
5 要有个雅致、独特、适合幼儿的美好环境
环境美是幼儿心灵美的催化剂。这里也包括社会环境,既有抽象的,也有具体内容。思想意识、新闻媒体、电视及一些社会现象等,这些无一不对幼儿的心理产生这样那样的影响。幼儿园环境更是幼儿常见常在的活动场所,最易耳闻目染,李岚清同志说过:“美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因素,美对个人素质的影响是很大的,是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对人的成长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注重校园环境美是一个重要的课题,良好的教育环境有助于幼儿良好品德的形成和发展。
作者单位
郑州市向萍幼儿园 河南省郑州市 45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