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无论“走出去”的动因如何,如何安逸地吃上这块国外房地产“蛋糕”,还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伴随着这几年国外“置业潮”的兴起,部分房企投资目标也纷纷转向国际市场,海外“试水”动作时有发生。有分析人士认为,国内房地产市场易受政策影响和人民币汇率的不断攀升,已成为一些房企走出国门的主要动力。
万通领军“走出去”
谈及房企海外投资,对“美国模式”大加赞许的万通是绕不开的话题,而近年来愈显低调的万通,在海峡彼岸的台湾和美国都有不错进展。
万通在中国台湾地区的“台北2011”项目,去年底已在台北、北京、上海三地同时开盘销售。据介绍,该项目由万通国际开发股份有限公司开发,万通国际则由北京万通地产参股在新加坡的投资公司——Vantone Capital Pte.Ltd.在台北设立。
据万通地产总经理云大俊公开表示,按中国台湾地区的相关规定,投资台湾地产业的大陆资本参股不允许超过30%,所以万通地产在Vantone CapitalPte.Ltd.的股份比例为29%。
对于万通在台湾地区的这次“试水”,万通控股董事长冯仑也曾公开表示,“我对台湾有一点偏爱。台湾有永久产权,贷款利息也只有1.67%;同样的产品,放三亚就很贵,可放在台湾就便宜;同时台湾有精致化的生活”。
相比较已进入收获期的“台北2011”项目,冯仑对重建的纽约世贸大厦项目更加上心。早在2010年3月,万通就签订租约,租下世贸大厦1号楼的64层到69层,建筑面积约两万平米,租期20年,定名为中国中心。
只做租户并非初衷,万通很有可能参与到世贸大厦的管理之中。冯仑早前也曾公开表态,“有一家公司中标,它们希望和我们合资,共同管理这个楼,我们在纽约有机会成为收费开发商,对我们来说,建设全球最高最复杂的房地产项目,我们会积累更多专业经验”。
就在不久前,冯仑又对媒体表示,“万通会持续关注纽约市场,接下来还有个5号楼的招标,我们很感兴趣,这是全球最顶级综合房地产项目,位置也无可取代。如果在美国继续,就要在这个地方,其他地方我们没有考虑”。
万通显然已成为房企海外扩张的领军者,一些知名房企也紧随其“走出去”的脚步。
去年5月,海航集团已经与西班牙一家连锁酒店集团NH Hotels公司签署协议,以4.316亿欧元收购其20%的股权,双方还将成立合资公司开发酒店。
去年12月23日,绿地集团与韩国济州国际自由城市开发中心在韩国签署合作备忘录,将以综合性地产开发运营商的身份加盟韩国济州岛国际自由城市的建设,预计总投资近9亿美元。
去年12月26日,碧桂园集团发布公告称,公司同意以每股1马币的价格认购合营公司Wealthy SignetSdn Bhd新股,占该公司经扩大已发行股本的55%。这也是碧桂园首次跨出国门在海外开发房地产项目。
碧桂园在公告中表示:董事会对马来西亚房地产市场持乐观态度,成立合营公司将令公司与一家马来西亚知名房地产开发商合作,且与MAYLAND集团共同开发土地将能充分利用双方的专业知识及资源。
折戟海外非孤例
在2011年房企海外房地产投资案例中,最引人注目的非“中坤集团冰岛投资事件”莫属。
“冰岛事件”之前,这家由黄怒波挂帅的民营房企,最知名项目是位于大钟寺的中坤国际广场及西直门的中坤大厦。而其在国内旅游度假地产项目上最大手笔则是,整合了新疆五地区的旅游资源,并拥有庞大的景区群及多家酒店。
虽然在国内的旅游度假地产行业已有所建树,但这次收购冰岛300平方公里的土地用于旅游度假开发事件,去年8月起冰岛方面便几经反复,至今仍未有实质性进展。
黄怒波也于近期表示,冰岛购地计划虽然暂时“搁浅”,然而海外购地计划并未搁置,着眼国际市场仍是中坤集团的长期战略。其实,当前中坤集团正考虑在芬兰、丹麦等国投资数亿美元用于度假地产项目,但鉴于此前被冰岛政府以“投资面积太大、没先例”为由拒绝,所以这次的投资规模将会相应缩小。
如果说中坤集团由冰岛事件因祸得福,加快了海外投资计划的话,那么中航地产去年底却结结实实地被斯里兰卡政府“涮了一把”。
去年8月18日,中航地产第六届董事会同意公司受托经营管理中航国际酒店(斯里兰卡)有限公司持有的斯里兰卡科伦坡中航广场项目。
然而,11月14日,中航地产突发公告称,公司将停止科伦坡中航广场项目的运作。同时,公司也不再推进拟受托经营管理斯里兰卡科伦坡项目事项。
公告透露,主要是由于斯里兰卡政府取消科伦坡中航广场项目原土地出售计划,将该地块的土地性质由永久产权变更为99年租赁产权。为此,中国航空技术国际工程有限公司决定终止对该项目的投资。有接近中航的人士透露,土地产权变更是终止此次投资的根本原因,因为此前只是意向性协议,所以并没有对中航地产造成实质的投资亏损。
有分析人士指出,对于中坤和中航两家房企的海外投资中断事件,都与他国的政府决策相关。如何将复杂的政治局势排除到商业运作之外,将是我国企业投资海外必须妥善解决的问题。
海外投资刚起步
从美国到西班牙、韩国、马来西亚,再从冰岛到斯里兰卡,房企的这轮“出海”可谓得失参半、悲喜交加。然而不可否认的是,许多房企已经从战略角度认识到,伴随全球化浪潮的推进,在未来十到二十年内,由大型房地产企业转变为大型跨国房地产企业是全行业必须面对的现实。
正如冯仑所说,房企“出海”更需要对原有操作模式进行改变,是一种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过程。其不止一次提到,房企盈利能力并不是简单地来自建筑面积和开工量,而是看每一平米的回报率有多高。
有业内人士提出,虽然海外房产投资在我国才刚刚起步,但或许当前也正是房企尝试海外投资的最好时机。国信证券一位不愿具名的分析师表示,在国内信贷紧张的情况下,许多银行反而在对外投资放贷口径上一松再松,而国外许多土地购地价格相对国内来说,大多也便宜不少。贷款便利、土地便宜,尝试一下,何乐而不为呢?
冯仑也认为,市场效率更高、资产配置多元化需求和海外华人市场壮大,是促成中国房地产企业投资海外市场的三个主要因素。而只需10%到15%的海外地产投资资本金,相对于国内30%的资本金,对房企而言,同样有巨大的吸引力。
也有业内人士直言,开发模式不同,将是国内房企海外投资面临的最大挑战。中国房企已习惯自己解决地产开发各阶段中的难题,而国外则大量使用专业公司来解决各层面的问题,例如融资、建设、销售等都会雇佣相应的公司,中国房企短时间内恐难以适应。
单就商业领域与世界接轨而言,哪怕需要一段时间磨合,也终究无法阻止我国房企走向世界的脚步。但许多国家对中国房地产投资的态度,或许才是真正的“拦路虎”。对此,黄怒波就曾谈到,“中国早已将所有的领域向外国人开放,我们早已被国际化了,但为何我们走出去时就会遭遇这么多的问题,这种偏见是中国企业走出去面临最大的挑战”。
伴随着这几年国外“置业潮”的兴起,部分房企投资目标也纷纷转向国际市场,海外“试水”动作时有发生。有分析人士认为,国内房地产市场易受政策影响和人民币汇率的不断攀升,已成为一些房企走出国门的主要动力。
万通领军“走出去”
谈及房企海外投资,对“美国模式”大加赞许的万通是绕不开的话题,而近年来愈显低调的万通,在海峡彼岸的台湾和美国都有不错进展。
万通在中国台湾地区的“台北2011”项目,去年底已在台北、北京、上海三地同时开盘销售。据介绍,该项目由万通国际开发股份有限公司开发,万通国际则由北京万通地产参股在新加坡的投资公司——Vantone Capital Pte.Ltd.在台北设立。
据万通地产总经理云大俊公开表示,按中国台湾地区的相关规定,投资台湾地产业的大陆资本参股不允许超过30%,所以万通地产在Vantone CapitalPte.Ltd.的股份比例为29%。
对于万通在台湾地区的这次“试水”,万通控股董事长冯仑也曾公开表示,“我对台湾有一点偏爱。台湾有永久产权,贷款利息也只有1.67%;同样的产品,放三亚就很贵,可放在台湾就便宜;同时台湾有精致化的生活”。
相比较已进入收获期的“台北2011”项目,冯仑对重建的纽约世贸大厦项目更加上心。早在2010年3月,万通就签订租约,租下世贸大厦1号楼的64层到69层,建筑面积约两万平米,租期20年,定名为中国中心。
只做租户并非初衷,万通很有可能参与到世贸大厦的管理之中。冯仑早前也曾公开表态,“有一家公司中标,它们希望和我们合资,共同管理这个楼,我们在纽约有机会成为收费开发商,对我们来说,建设全球最高最复杂的房地产项目,我们会积累更多专业经验”。
就在不久前,冯仑又对媒体表示,“万通会持续关注纽约市场,接下来还有个5号楼的招标,我们很感兴趣,这是全球最顶级综合房地产项目,位置也无可取代。如果在美国继续,就要在这个地方,其他地方我们没有考虑”。
万通显然已成为房企海外扩张的领军者,一些知名房企也紧随其“走出去”的脚步。
去年5月,海航集团已经与西班牙一家连锁酒店集团NH Hotels公司签署协议,以4.316亿欧元收购其20%的股权,双方还将成立合资公司开发酒店。
去年12月23日,绿地集团与韩国济州国际自由城市开发中心在韩国签署合作备忘录,将以综合性地产开发运营商的身份加盟韩国济州岛国际自由城市的建设,预计总投资近9亿美元。
去年12月26日,碧桂园集团发布公告称,公司同意以每股1马币的价格认购合营公司Wealthy SignetSdn Bhd新股,占该公司经扩大已发行股本的55%。这也是碧桂园首次跨出国门在海外开发房地产项目。
碧桂园在公告中表示:董事会对马来西亚房地产市场持乐观态度,成立合营公司将令公司与一家马来西亚知名房地产开发商合作,且与MAYLAND集团共同开发土地将能充分利用双方的专业知识及资源。
折戟海外非孤例
在2011年房企海外房地产投资案例中,最引人注目的非“中坤集团冰岛投资事件”莫属。
“冰岛事件”之前,这家由黄怒波挂帅的民营房企,最知名项目是位于大钟寺的中坤国际广场及西直门的中坤大厦。而其在国内旅游度假地产项目上最大手笔则是,整合了新疆五地区的旅游资源,并拥有庞大的景区群及多家酒店。
虽然在国内的旅游度假地产行业已有所建树,但这次收购冰岛300平方公里的土地用于旅游度假开发事件,去年8月起冰岛方面便几经反复,至今仍未有实质性进展。
黄怒波也于近期表示,冰岛购地计划虽然暂时“搁浅”,然而海外购地计划并未搁置,着眼国际市场仍是中坤集团的长期战略。其实,当前中坤集团正考虑在芬兰、丹麦等国投资数亿美元用于度假地产项目,但鉴于此前被冰岛政府以“投资面积太大、没先例”为由拒绝,所以这次的投资规模将会相应缩小。
如果说中坤集团由冰岛事件因祸得福,加快了海外投资计划的话,那么中航地产去年底却结结实实地被斯里兰卡政府“涮了一把”。
去年8月18日,中航地产第六届董事会同意公司受托经营管理中航国际酒店(斯里兰卡)有限公司持有的斯里兰卡科伦坡中航广场项目。
然而,11月14日,中航地产突发公告称,公司将停止科伦坡中航广场项目的运作。同时,公司也不再推进拟受托经营管理斯里兰卡科伦坡项目事项。
公告透露,主要是由于斯里兰卡政府取消科伦坡中航广场项目原土地出售计划,将该地块的土地性质由永久产权变更为99年租赁产权。为此,中国航空技术国际工程有限公司决定终止对该项目的投资。有接近中航的人士透露,土地产权变更是终止此次投资的根本原因,因为此前只是意向性协议,所以并没有对中航地产造成实质的投资亏损。
有分析人士指出,对于中坤和中航两家房企的海外投资中断事件,都与他国的政府决策相关。如何将复杂的政治局势排除到商业运作之外,将是我国企业投资海外必须妥善解决的问题。
海外投资刚起步
从美国到西班牙、韩国、马来西亚,再从冰岛到斯里兰卡,房企的这轮“出海”可谓得失参半、悲喜交加。然而不可否认的是,许多房企已经从战略角度认识到,伴随全球化浪潮的推进,在未来十到二十年内,由大型房地产企业转变为大型跨国房地产企业是全行业必须面对的现实。
正如冯仑所说,房企“出海”更需要对原有操作模式进行改变,是一种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过程。其不止一次提到,房企盈利能力并不是简单地来自建筑面积和开工量,而是看每一平米的回报率有多高。
有业内人士提出,虽然海外房产投资在我国才刚刚起步,但或许当前也正是房企尝试海外投资的最好时机。国信证券一位不愿具名的分析师表示,在国内信贷紧张的情况下,许多银行反而在对外投资放贷口径上一松再松,而国外许多土地购地价格相对国内来说,大多也便宜不少。贷款便利、土地便宜,尝试一下,何乐而不为呢?
冯仑也认为,市场效率更高、资产配置多元化需求和海外华人市场壮大,是促成中国房地产企业投资海外市场的三个主要因素。而只需10%到15%的海外地产投资资本金,相对于国内30%的资本金,对房企而言,同样有巨大的吸引力。
也有业内人士直言,开发模式不同,将是国内房企海外投资面临的最大挑战。中国房企已习惯自己解决地产开发各阶段中的难题,而国外则大量使用专业公司来解决各层面的问题,例如融资、建设、销售等都会雇佣相应的公司,中国房企短时间内恐难以适应。
单就商业领域与世界接轨而言,哪怕需要一段时间磨合,也终究无法阻止我国房企走向世界的脚步。但许多国家对中国房地产投资的态度,或许才是真正的“拦路虎”。对此,黄怒波就曾谈到,“中国早已将所有的领域向外国人开放,我们早已被国际化了,但为何我们走出去时就会遭遇这么多的问题,这种偏见是中国企业走出去面临最大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