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雅茹习作两篇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aqin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最珍贵的传家宝
  有什么是可以恒久保存、永远不朽的?时间长了,陶瓷的金色会泛黄、牛皮穿连的竹简也会断损、精美炫目的银饰也会渐次变得暗黑……而恒常不变的惟有先贤智者那令人敬佩的思想和精神,这是永固于人们心中且可以世代相传的宝物。
  说到传家宝,我们常常联想到的是一些诸如上品翡翠、金玉珠宝等贵重物品,也曾听到某种秘方亦或是某种技艺是传家宝。相较这些而言,我却认为家风祖训才是最珍贵的传家宝。或许有人会说:“这种虚无缥缈的东西不顶用。”诚然,家风祖训作为传家宝并不能增加有形财富,但我却认为这是现今我们最需要并且当竭力传承的珍宝,因为如果我们将这看似虚幻的家风祖训真真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必将令我们世代绵延获益。
  所谓家风祖训,简称家训,乃是指一个家族,从祖先辈一直到现今一代,一以贯之所遵从的道德规范准则,它凝聚了先人的心血智慧和从生活实践中所总结出的经验以及对后辈的劝勉希冀,一代一代传承完善、历久弥新,它言辞中所深蕴的哲理实际上并不亚于现在很多我们朗朗上口的名句,它使人更易明白做人治学处世的道理。
  中国有一句古语常被许多家族写入家训——“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这句家训的意思是——忠厚处世,家族才能经久不衰,勤读诗书践行承继先贤才能长远地流传芳名。这句话明确地劝诫我们,做人之根本当忠厚实在,在此基础上还要勤读诗书,修身养性,腹有诗书气自华……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家训的作用亦在于此,即立下规矩准则以帮助我们真正成为一个对社会、对他人有益的人。铭记家训可以让我们明确方向,登高而望远,少走弯路。家训也在警示我们勿要肆意妄为,而应时时以家训之言鞭策规范自身,让自己努力成为一个真正有用的栋梁之材。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只要心中精神永存,十年如一日,那么最终一定会成功。
  家训所承载的不仅仅是一句话、更是一种精神、一种信仰、一种期待,它当之无愧是我心目中最珍贵的传家宝。
  跛腿的马儿怎能远行
  无意间看到一幅漫画,画中一个少年骑在一只被砍掉了双腿的马背上,两条腿的名字分別叫做“体育”和“德育”。这位少年看上去好像正欲奋力远行,可是这样的马如何能带他远行?这隐喻地揭示了当下教育存在着的一个大问题:文化课的学习超过了一切,智育在脱缰奔跑,体育和德育正渐次偃旗息鼓。
  十六七的少年本应如骏马般挺拔、有活力,他的青春本应五彩缤纷。可是为何我们看见少年如跛腿的马,晦暗阴郁,青春不复,唯只剩下学习?正是教育领域这样的弊政,让现在出现了太多“高分低能的问题孩子”。
  有则新闻报道称,一名十五岁的天才考上清华大学,但不久之后即被劝退,原因是他不习惯群居生活,且生活不能自理。详细了解他的成长经历后才知道,自从他上学起,母亲就对他采取特殊的“军事化”管理,除了学习,什么也不让他干,类似于挤牙膏、洗脸、吃饭,系鞋带这样的事都由母亲为他预先办好,他所要做的只有学习。事实上大家发现,他所会做的也只有学习。现在他重读高中,也许他所在的班级有同学羡慕他的成绩,但对他来说那些“从零”出发开始学习的小事也许更加难,他的结局让人唏嘘,也催人重新审视当今的教育。
  幼童入学伊始,老师就会讲,成材当先成人。如果不能保持身体健康,做一个富有爱心、品行端正的孩子,就算成绩再怎么优秀也算不上是个栋梁之才。随着教育考核片面追求应试成绩,体育和德育好像就越来越被忽略了。俗语云:有脑子的人不可怕,坏人也不可怕,可怕是坏人有脑子。这句话实际是警示我们----只有体育德育健全,心灵正直的人,通过勤思苦读才是成长为栋梁之材;而体育德育缺失,心灵晦暗的“智育佳才”会成为令人悲叹甚或让人痛恨的“害虫”。由此可见体育德育对于青少年有多重要,一旦偏颇便会跌入歧途,误人子弟。
  跛腿马儿不可远行,德、体、智缺一不可,少了任意一项都不可能成为良骥骏马。要想成为可塑之才,需要从小德体智均衡发展,齐头并进才是硬道理。让我们给跛腿马儿补全腿,那么日行千里不是梦!
其他文献
藕官十八岁那年,被姑母第一次带进了城。  城里可新鲜啦,大大小小的店铺林林总总,花花绿绿的霓虹灯闪闪烁烁,藕官抓紧了姑母的手,生怕在车水马龙间跟丢了,迷失在这一个光怪陆离的大城市里。来这城市的第一个晚上,姑母带她到一家百货公司去,里面分外明亮,暖黄色的灯光有种魔力,能使每个人看上去都要比往常漂亮。藕官凑近了贴着精美壁纸的墙壁上挂着的一面镜子,藕官以前还从没见过这样大的一面镜子,她注视着镜子里映出的
期刊
这里的“任务”型,某种意义上讲是需要阅读与写作共同合作,从而完成特定目标的一种课型。这里强调的是阅读与写作的协同发展,交互作用,共同参与。这种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读写结合”的局限性,能促使其结构向纵深发展。  一、挖掘素材,寻找读写“生成点”  根据一定的语境以及要求,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创造性地综合运用阅读文本中的素材,实现阅读文本功能的最大化和最优化。这里的“任务”,需要寻找阅读与写作的“生成
心灵是一方广袤的天空,它包容着世间一切;心灵是一片宁静的湖水,偶尔会泛起阵阵涟漪;心灵是一块皑皑雪原,辉映出一个缤纷的世界。心灵的成长,使你懂得了享受生活,体味生活,让人不会一生无味,给生活增添了许多欢乐。  许多人在办公室和书房墙上悬挂“宁静致远”的字幅,将“非淡泊无以明志”作为自己的座右铭,却常常因“人在江湖”而身不由己。特别是喧嚣的名利场和种种的诱惑,总是让身处滚滚红尘中的人们难以保持内心的
期刊
语文学科不仅要带给学生知识,还要发挥其人文性的特点,注重在文本学习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情感意识,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价值观,这就是新课改对现在的语文课堂的要求。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为情感教育创设良好的情境,同时优化自己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思考、感悟的过程中把握文本中传递的情感,从而强化学生的情感认知。  一、创设情境,感知情感  情境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通过营造良好的情境,可以让学生
一、观察劳动过程,为作文积累素材    有这样一个例子,家长让学生暑假去学游泳,学生极其不愿意,并郑重表示:只要是带“学”字的都不去。但是家长话语稍转,说让他去“玩水”,他就痛痛快快地答应了。可见,在教授知识的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极其重要的,教学的方式方法得当,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把学习从被动变为主动。  小学作文题材多数是关于人、物、事或是景色的描写。在农村学生的天地里,没有游乐园、公园、动
喜欢陆蠡,喜欢陆蠡的散文。好多年前读陆蠡的散文集,就感动于他情感的纯朴、真挚与坦诚,惊讶于他文笔的雅净、流畅与优美。读他的散文,有如围炉听他夜话,温暖而亲切。然而《
鲁迅的《故乡》是其代表作之一,初接触这篇文章时,因过长的篇幅,学生容易产生厌学、畏难的心理,这给教学的开展与对全文的理解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为了解决文本深入解读的问题,教师应该在整理文章整体脉络的基础上,活用插图等元素,让情节的发展更加生动形象,引导着学生走进“故乡的过去”,审视“故乡的现在”,憧憬“故乡的未来”。  一、追忆过去,“画”出神奇  《故乡》中的“我”追忆起过去,便联想到“深蓝的天空、
如果说批判者是将危楼拆给你看,那么建设者就是让全新楼宇拔地而起。我们既不能在危楼中消极地承担风险,又不能对着一片片废墟无动于衷。批判和建设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实际上,我们这个时代是不乏批判的。网络,广播等各色媒体时时刻刻充满着对社会的不满与批判。有些自以为是之人,甚至以评头论足为乐,通过对或有或无之事大肆炒作,以賺取他人关注。这不是真正的批判。  成为一个批判者,需要思考。需要有通过物种减少看
期刊
关于《囚绿记》的主题,教参认为“写出了作者的生存状况和真挚心愿,含蓄地揭示了华北地区人民面临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苦难命运,象征着作者和广大人民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要让学生的阅读更为深入,教师就必须把握好学生的阅读心理,进行适当引导。教师可以利用格式塔心理学,研究学生的直接经验和阅读行为,让学生在阅读中产生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