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对于制冷空调专业而言,院校怎样对其进行教学改革,从而为社会输送质量合格人才,是该专业未来发展需面对的首要问题,而打破以往教学模式中的“非工程化”倾向,更是该专业教学重要改革方向。对此,文章将着眼于专业改革,对学生工程素质培养路径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制冷空调教学;工程素质;改革及培养路径
高等职业教育其核心任务就是发展地方经济,为社会发展提供所需的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出于更好适应现下制冷空调行业的发展形势,满足该行业针对人才方面的实际需求,例如:知识面广泛、较强适应性等,加之达到扩大本专业学生就业范围的目的,针对制冷空调教学展开有效改革是迫在眉睫的。
一、简析制冷空调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一,就原有教学情况来讲,不仅缺乏实践项目并且教学设备相对落伍,技术含量较低,与前沿相比制冷空调实践教学仍存在很大差距,未能与时俱进;第二,部分院校缺少和校外企业合作的机会,或是合作企业单位数量有限,学生在单位实习中主要以参观形式为主,往往是“走马观花”流于形式,很难找到和自身专业知识相融合的学习兴趣点,导致实习效果十分不理想;第三,没有与实践教学相匹配的课本教材,大大提高了“教”和“学”的难度;第四,缺少科学完善的教学评价体系。绝大多数教师在对学生实践学习成绩进行评定时,主要检查学生上交的实习日记与报告等,不仅在评价体系中未能体现工程素质指标,而且也没有顾虑到教学过程、质量以及学生掌握技能真实情况等相关环节,上述这些问题均会在一定程度上对制冷空调教学质量造成影响。
二、培养制冷空调专业学生自身工程素质的途径分析
第一,积极使用现代化教学技术与网络资源,使教育效果更理想。要想切实培养并提升学生自身的工程素质,最重要的就是将学生的能动性充分发挥出来,随着互联网的广泛普及和现代化教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大大提高其可能性。因为现代化技术具备视觉与听觉融合效果,所以可以为学生提供优质课堂学习教环境,这一点已得到广大教育工作者的认可。从某种角度来讲,现代化教学技术已突破了以往教学模式与手段等方面的桎梏,无论对教育思想还是理论乃至于体制都有一定的变革。例如:使用PPT或者是Authorware等对CAI课件进行设计与制作,以动画演示的方式将课本中相对抽象的概念生动的加以描述,使以往死板的理论更加具体化,通过调动学生视觉与听觉使其最大限度地接收信息,同时还可以增强其记忆力提高学习兴趣[1]。教师还需要注意的是,需要积极培养学生自行借助网络资源进行学习的能力。可以为学生推荐一些優质网络资源,为学生介绍知名度较高的专业网站。此处,还可以将网络中具有一定实用性与代表性实际问题引入教学课堂,以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讨论与深入分析,这样就能让学生所掌握的基础知识紧紧和实际应用相结合。而这些路径的唯一目的就是希望学生能够保持浓厚的学习与探究兴趣,进而多方面提升学生工程素质。
第二,提升专业教师自身的工程意识及素质。关于教师,其应在实践教学中使用工程手段体现工程思想,对专业学生的工程素质与素质加以有效培养,但最重要的一个前提条件就是教师能够深入了解工程教育的规律。一方面教师应该具有深厚的专业理论知识、较强的科研能力、丰富的工程经验;另一方面则需具有一定的社交能力与管理能力等。对此院校需依据实际情况科学制订吸引高质量、高层次的工程技术人才的相关政策,可使其能够进行短期讲学或者是长期任教,深入分析与研究国际高等工程教育汲取其当中的先进性因素,而且可以在资格评定与晋升条件中,要求教师需要有一定时间的工程经历以及工程实践能力。对于“学校—学校”这一类型的院校青年教师,应组织企业进行挂职锻炼,如果教师不具备工程师能力,也就不能进入高等工程教育师资队伍中。现阶段,大部分制冷空调专业师资具有十分繁重的教学任务,对于这种情况可以参照国外院校所采用的“学术休假制度”,这样能够为院校骨干教师创造良好条件,在其休假期间能可以进入相关企业单位工作,而且可在其中担任相应职务。要想确保工程素质培养的有效性,不仅要专业教师的不断努力,而且教育部门也应给予其一定引导与必要帮助。现下有关“双师型”的界定仍存在一定争议。就高职院校来讲,“双师型”的界定倾向于教师队伍中具备劳动部授予的技师或者是高级技师资格的。从现阶段我国现行体制来看,部分工程师缺少一定的动手能力[2]。若想切实培养实用型人才,保证人才能够在企业岗位中发光发热,对于专职师资培养而言不仅投入较大而且任务十分艰巨。这是因为当代企业无论是产品还是技术均具有较快的更新速度,仅通过专职教师是难以满足技术与产品发展需求的。因此到企业中聘请有关技术人员兼任教师,一方面能够降低培训费用、设备等方面的投入,另一方面在减少办学成本的同时可让学生及时接触并学习最新的企业产品与有关技术。基于此,有关院校应针对兼职教师建立一个资料库,而且要确保数据库的稳定性,在任何时间段内一定要保证有多位候选教师,能够依据情况变化做好补充,最好一个月保持一次联系,这对提升该专业教师队伍整体工程素质十分重要。
第三,重视实践教学,加大工程基本训练力度。培养学生自身工程素质的核心环境之一就是实践教学,通过实践教学能够让学生深入理解并领会所学的基础知识,而且能够提高其技能操作与分析处理问题的实际能力。对于制冷空调专业而言,其开展实践教学的主要目的就是积极培养学生有效运用所学知识的综合性能力,以此增强其自主思考、动手操作能力。熟练掌握专业所涉及的技能与技巧提高技能素质,使自己成为应用型技术人才与高级管理人才。要想将实践教学作用充分发挥,就需将工程素质与意识培养落实到实践教学整个环节。与此同时,应确保课程设计或是课程实践路径的多元化,积极培养学生使用理论处理现实问题的能力,在训练“工程实现”思想及有关工作方法中培养并加强其自身的工程素质。值得注意的是,有关课程设计不能是纸上谈兵,在选题时应丰富内容,尽可能使用科研单位、实验室等真实项目。在指导过程中应确保其开放性,要留出一定空间供学生自主探索与探索。通过教学与科研相结合,不仅能让学生在科研方法的指导下进行训练,而且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工程素质。 第四,建立并完善工程素质培养评价机制。关于评价,其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与工程素质的关键点也是最后环节,在工程素质培养方面,科学建立具备高职特点的能力与素质培养评价机制,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理想效果。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实现职业岗位与技能培养有关需求相结合,制定合理的工程素质培养目标,具有条理性地列出教学中应该完成的有关项目,明确各个项目中关于基础知识、专业技能、工程素质等要素的评价分值,将其落实到教学环节中,最后依据每一项目的真实评价结果,精准全面对学生综合能力培养情况加以观察。最好不要由教师一人进行课程评价,最好采取教师、企业单位与学生一同参与的评价方式,并且在评价过程中应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评价的核心目的并不是在于学生或是增强学生自身的专业技能,而是要提高学生的工程素质与职业素养,这也是在评价方式上突出互动性的主要原因。例如:教师可将学校举办的技能大赛的结果在班级中展示,这样就能进行全班评价,在学生积极讨论和评价过程中能够达到取长补短的效果,在学生互评中不仅包含了各种技能操作方法还能体现学生的工程素质。这样学生不仅会认可最终的评价结果,而且还能在交流与评价中认识到自身存在的不足,学生可以具体针对性提高,同时还能帮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职业意识、增强其沟通能力提高职业道德素养。
三、结束语
只有打破以往制冷空调专业教育中所体现的“非工程化”倾向,才能更好地推动制冷空调行业的发展,为行业输送高质量人才,这也是专业师资的主要职责。对此,其应做到关注实际应用、与时俱进,进一步突出学科独有的工程及专业特色让其具有浓郁的时代气息,力争和科技发展步调一致。因此,培养学生工程素质不仅是切入点也是重要突破口,一定要提高对其的重视。
参考文献
[1]邢燕.高职制冷空调专业基于空调工程领域的实训教学改革探索[J].科技资讯,2017,15(29):172+174.
[2]余鹏飞,张君,张小松,李冀静,杲东彦.基于CDIO的制冷空调专业实践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实践[J].制冷与空调,2015,15(12):10-12.
[3]呂东谦.空调用制冷技术教学改革探讨[J].山东工业技术,2015(11):189.
[4]周秋淑,刘焕卫,王德法.制冷空调综合实验教学改革与研究[J].科技视界,2014(16):167.
[5]陈明东.空调用制冷技术教学改革探讨[J].宁夏农林科技,2012,53(02):76-77.
[6]陶洁.“制冷空调自动控制”课程项目化教学的探讨[J].中国电力教育,2011(29):105-106.
关键词:制冷空调教学;工程素质;改革及培养路径
高等职业教育其核心任务就是发展地方经济,为社会发展提供所需的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出于更好适应现下制冷空调行业的发展形势,满足该行业针对人才方面的实际需求,例如:知识面广泛、较强适应性等,加之达到扩大本专业学生就业范围的目的,针对制冷空调教学展开有效改革是迫在眉睫的。
一、简析制冷空调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一,就原有教学情况来讲,不仅缺乏实践项目并且教学设备相对落伍,技术含量较低,与前沿相比制冷空调实践教学仍存在很大差距,未能与时俱进;第二,部分院校缺少和校外企业合作的机会,或是合作企业单位数量有限,学生在单位实习中主要以参观形式为主,往往是“走马观花”流于形式,很难找到和自身专业知识相融合的学习兴趣点,导致实习效果十分不理想;第三,没有与实践教学相匹配的课本教材,大大提高了“教”和“学”的难度;第四,缺少科学完善的教学评价体系。绝大多数教师在对学生实践学习成绩进行评定时,主要检查学生上交的实习日记与报告等,不仅在评价体系中未能体现工程素质指标,而且也没有顾虑到教学过程、质量以及学生掌握技能真实情况等相关环节,上述这些问题均会在一定程度上对制冷空调教学质量造成影响。
二、培养制冷空调专业学生自身工程素质的途径分析
第一,积极使用现代化教学技术与网络资源,使教育效果更理想。要想切实培养并提升学生自身的工程素质,最重要的就是将学生的能动性充分发挥出来,随着互联网的广泛普及和现代化教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大大提高其可能性。因为现代化技术具备视觉与听觉融合效果,所以可以为学生提供优质课堂学习教环境,这一点已得到广大教育工作者的认可。从某种角度来讲,现代化教学技术已突破了以往教学模式与手段等方面的桎梏,无论对教育思想还是理论乃至于体制都有一定的变革。例如:使用PPT或者是Authorware等对CAI课件进行设计与制作,以动画演示的方式将课本中相对抽象的概念生动的加以描述,使以往死板的理论更加具体化,通过调动学生视觉与听觉使其最大限度地接收信息,同时还可以增强其记忆力提高学习兴趣[1]。教师还需要注意的是,需要积极培养学生自行借助网络资源进行学习的能力。可以为学生推荐一些優质网络资源,为学生介绍知名度较高的专业网站。此处,还可以将网络中具有一定实用性与代表性实际问题引入教学课堂,以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讨论与深入分析,这样就能让学生所掌握的基础知识紧紧和实际应用相结合。而这些路径的唯一目的就是希望学生能够保持浓厚的学习与探究兴趣,进而多方面提升学生工程素质。
第二,提升专业教师自身的工程意识及素质。关于教师,其应在实践教学中使用工程手段体现工程思想,对专业学生的工程素质与素质加以有效培养,但最重要的一个前提条件就是教师能够深入了解工程教育的规律。一方面教师应该具有深厚的专业理论知识、较强的科研能力、丰富的工程经验;另一方面则需具有一定的社交能力与管理能力等。对此院校需依据实际情况科学制订吸引高质量、高层次的工程技术人才的相关政策,可使其能够进行短期讲学或者是长期任教,深入分析与研究国际高等工程教育汲取其当中的先进性因素,而且可以在资格评定与晋升条件中,要求教师需要有一定时间的工程经历以及工程实践能力。对于“学校—学校”这一类型的院校青年教师,应组织企业进行挂职锻炼,如果教师不具备工程师能力,也就不能进入高等工程教育师资队伍中。现阶段,大部分制冷空调专业师资具有十分繁重的教学任务,对于这种情况可以参照国外院校所采用的“学术休假制度”,这样能够为院校骨干教师创造良好条件,在其休假期间能可以进入相关企业单位工作,而且可在其中担任相应职务。要想确保工程素质培养的有效性,不仅要专业教师的不断努力,而且教育部门也应给予其一定引导与必要帮助。现下有关“双师型”的界定仍存在一定争议。就高职院校来讲,“双师型”的界定倾向于教师队伍中具备劳动部授予的技师或者是高级技师资格的。从现阶段我国现行体制来看,部分工程师缺少一定的动手能力[2]。若想切实培养实用型人才,保证人才能够在企业岗位中发光发热,对于专职师资培养而言不仅投入较大而且任务十分艰巨。这是因为当代企业无论是产品还是技术均具有较快的更新速度,仅通过专职教师是难以满足技术与产品发展需求的。因此到企业中聘请有关技术人员兼任教师,一方面能够降低培训费用、设备等方面的投入,另一方面在减少办学成本的同时可让学生及时接触并学习最新的企业产品与有关技术。基于此,有关院校应针对兼职教师建立一个资料库,而且要确保数据库的稳定性,在任何时间段内一定要保证有多位候选教师,能够依据情况变化做好补充,最好一个月保持一次联系,这对提升该专业教师队伍整体工程素质十分重要。
第三,重视实践教学,加大工程基本训练力度。培养学生自身工程素质的核心环境之一就是实践教学,通过实践教学能够让学生深入理解并领会所学的基础知识,而且能够提高其技能操作与分析处理问题的实际能力。对于制冷空调专业而言,其开展实践教学的主要目的就是积极培养学生有效运用所学知识的综合性能力,以此增强其自主思考、动手操作能力。熟练掌握专业所涉及的技能与技巧提高技能素质,使自己成为应用型技术人才与高级管理人才。要想将实践教学作用充分发挥,就需将工程素质与意识培养落实到实践教学整个环节。与此同时,应确保课程设计或是课程实践路径的多元化,积极培养学生使用理论处理现实问题的能力,在训练“工程实现”思想及有关工作方法中培养并加强其自身的工程素质。值得注意的是,有关课程设计不能是纸上谈兵,在选题时应丰富内容,尽可能使用科研单位、实验室等真实项目。在指导过程中应确保其开放性,要留出一定空间供学生自主探索与探索。通过教学与科研相结合,不仅能让学生在科研方法的指导下进行训练,而且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工程素质。 第四,建立并完善工程素质培养评价机制。关于评价,其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与工程素质的关键点也是最后环节,在工程素质培养方面,科学建立具备高职特点的能力与素质培养评价机制,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理想效果。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实现职业岗位与技能培养有关需求相结合,制定合理的工程素质培养目标,具有条理性地列出教学中应该完成的有关项目,明确各个项目中关于基础知识、专业技能、工程素质等要素的评价分值,将其落实到教学环节中,最后依据每一项目的真实评价结果,精准全面对学生综合能力培养情况加以观察。最好不要由教师一人进行课程评价,最好采取教师、企业单位与学生一同参与的评价方式,并且在评价过程中应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评价的核心目的并不是在于学生或是增强学生自身的专业技能,而是要提高学生的工程素质与职业素养,这也是在评价方式上突出互动性的主要原因。例如:教师可将学校举办的技能大赛的结果在班级中展示,这样就能进行全班评价,在学生积极讨论和评价过程中能够达到取长补短的效果,在学生互评中不仅包含了各种技能操作方法还能体现学生的工程素质。这样学生不仅会认可最终的评价结果,而且还能在交流与评价中认识到自身存在的不足,学生可以具体针对性提高,同时还能帮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职业意识、增强其沟通能力提高职业道德素养。
三、结束语
只有打破以往制冷空调专业教育中所体现的“非工程化”倾向,才能更好地推动制冷空调行业的发展,为行业输送高质量人才,这也是专业师资的主要职责。对此,其应做到关注实际应用、与时俱进,进一步突出学科独有的工程及专业特色让其具有浓郁的时代气息,力争和科技发展步调一致。因此,培养学生工程素质不仅是切入点也是重要突破口,一定要提高对其的重视。
参考文献
[1]邢燕.高职制冷空调专业基于空调工程领域的实训教学改革探索[J].科技资讯,2017,15(29):172+174.
[2]余鹏飞,张君,张小松,李冀静,杲东彦.基于CDIO的制冷空调专业实践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实践[J].制冷与空调,2015,15(12):10-12.
[3]呂东谦.空调用制冷技术教学改革探讨[J].山东工业技术,2015(11):189.
[4]周秋淑,刘焕卫,王德法.制冷空调综合实验教学改革与研究[J].科技视界,2014(16):167.
[5]陈明东.空调用制冷技术教学改革探讨[J].宁夏农林科技,2012,53(02):76-77.
[6]陶洁.“制冷空调自动控制”课程项目化教学的探讨[J].中国电力教育,2011(29):105-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