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表演活动在小学语文童话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 :新课程·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iweiqi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学语文课本中童话篇目占有很大的篇幅,童话教学有着重要意义。浅析了小学语文童话教学中融入表演活动所达成的教学目标: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培养团队意识。
  关键词:童话教学;表演活动;教学目标
  童话中充满了一个又一个美好纯真的故事,让小学生的心灵更加纯真快乐,童话教学有着重要的意义。小学语文童话教学目标包括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培养学生语言文字运用的能力,形成良好的语感;二是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潜能;三是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四是引导学生认识社会,养成健全人格。笔者认为,在童话教学中融入表演活动,不仅能够达成课堂教学目标,更能净化小学生的心灵,培养小学生健全的人格。
  一、表演活动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
  小学生正是求知欲比较旺盛的时期,尤其低年级学生是学习语言的较为关键时期,而语言的掌握需要通过实践来逐步完善。学生语言能力的发展在小学低年级就显得尤为重要。在小学语文课本中有很多适合学生进行表演活动的课文,特别是童话故事。在教学这些课文时,教师要注意抓住学生的语言训练,让学生通过表演来理解课文内容,理解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理解文本所传递的丰富内涵,感受语言文字的奥妙。在安排角色时,教师要因材施教,依据学生的语言发展水平和学生的特点来安排不同的角色,有选择地锻炼学生的语言能力,从而促进低年级小学生的语言发展。在学生进行表演时,主要是运用有声的话语来表达情感,这就是语言能力锻炼的过程。学生对文本有了深刻的理解,甚至能够背诵课文,这也是对语言文字的积累的过程。在评价环节,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相评价也是很好地锻炼语言交际能力的过程。所以说,表演活动的运用,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让学生在快乐的学习中得到锻炼。表演在为学生提供展示机会的同时,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提高学生的语言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二、表演活动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
  新时期的小学语文教学,只关注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是不够的,还同时要关注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培养。小学时期的学生,想象力是非常丰富的,更是值得保护的。
  表演活动在小学语文童话课堂中的运用能够提高学生的想象力。首先,在学生理解感悟文本时,要想象场景、想象角色的内心世界、想象角色的行为动作表情以及所说的话等,在头脑中重复再现课文中出现的场景。其次,学生在进行表演活动时,要根据自己的想象进行展示。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还可以进一步把自己想象成故事中的角色,想象自己所处的情境。尤其是在缺乏道具和场景布置的情况下,就更需要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来完成表演。课本剧的创编表演就更是培养学生想象力的重要途径了,学生对角色的二次创作,给予了学生一定的发挥空间,学生就可以根据自己的想象编排故事内容,给角色赋予新的行为、新的台词,将沉默的文字转化为有声的语言、动作和表情,表演活动凭借丰富的表现力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
  三、表演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团队合作意识
  表演活动是学生在全班甚至全校人面前进行展示的活动,这对学生自信心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台上的表演能够收获观众的掌声,就能够提高表演者的自信心。当观众都沉浸在表演者的表演或朗读之中,对于表演者来说,无疑是最大的鼓励。在表演活动结束后,来自观众的评价和来自老师的评价都能影响学生的自信心。当表演结束后,评价者及时指出表演的成功之处,或者提出改进的建议,都是对表演者的鼓励。特别是对平时比较胆小,不太敢发言的学生,教师适时地给予鼓励,让孩子认识到其实我也很优秀,并且长期坚持下去,这些孩子也一定会喜欢上台表演,喜欢展示自己、表现自己。
  四、童话教学中融入表演活动的问题与局限
  如果语文教师对童话教学方式把握不当,滥用或误用表演活动,就会“事倍功半”。比如童话教学研究文献中多次提到的“表演形式化”的问题,就是由于教师对组织学生“表演童话”这一教学方式操作不当产生的。例如,在教学《酸的和甜的》这一课时,教师在课程结束前安排分角色上台表演这一环节,在原本已经很紧凑的课堂中显得不妥当,没有给予学生充分的练习时间,成了“为表演而表演”,使表演活动形式化,反而没有达到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那么这样的环节设计就是不恰当甚至是无意义的。
  因此,教师要在备课时认真研究,选择恰当的表演时机、合适的表演道具,使学生在轻松和快乐中充分体验童话情境,把握角色形象,获得丰富独特的情感体验,才能让“表演”更有效地为教学服务。然而离开了这样的目的,就容易导致表演失败,也就是“表演形式化”。在小学语文童话教学中融入表演活動一定要避免走进这样的误区。
  参考文献:
  [1]杜艳花.小学语文童话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5.
  [2]胡丽芳.小学语文童话教学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2.
  [3]唐正莲.课本剧表演让小学语文课堂更精彩[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4(9):188.
  编辑 段丽君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激光消融在治疗少量倒睫与大量倒睫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取64例91眼倒睫患者,将患者按少量倒睫和大量倒睫分两组,分别对两组进行激光消融倒睫治疗,观察记录两组
在新课程改革的教育背景下,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独立自主探究知识的意识,从而提高学生自身综合素质成为每名数学教师所面对的核心问题。反思性教学理念是二十世纪八十
在我国,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已开展多年,随此项工作的不断深入,对提高企业管理、产品质量、运行效率等发挥了积极作用。同时,培训档案作为质量管理体系重要的组成部分,进一步推进
目的:探讨小儿心脏探头与普通心脏探头诊断膜部瘤型室间隔缺损(VSD)的价值。方法:利用小儿心脏探头与普通心脏探头经超声心动图诊断小儿膜部瘤型室间隔缺损。结果:小儿心脏探头检
班主任作为班级文化的主要引导者和建设者,其文化领导力决定着班级管理质量、班级凝聚力,以及学生的道德和心理素养的发展,须臾不可轻视。班主任核心素养涉及班主任的教学能
由中华医学会北京分会急诊医学专业委员会举办的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Ⅰ类项目,记20学分)拟于2006年7月在京举办。此班将特邀王佩燕、沈洪、李春盛、于学忠、陈旭岩、刘双、朱继红、付研、张新超、何忠杰、周荣斌等众多国内急诊专家授课。本次研修班主要针对各种急危重症医学的新进展、AHA更新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指南2005,急性心衰、心律失常治疗指南、脑血管急症、严重急症感染等急危重病热点开展讲座,共14个
期刊
摘 要:情境教育在各科教学中正被研究和使用,让学生进入创设的一个个情境之中,不但提高了学习的兴趣,激发了学生探究的愿望,改变了以往冷清的课堂。微作文与情境教育相结合,使学生如在真实的世界,体验着真、善、美,表达内心情感的想法被激发,并生成一个个创作的火花。  关键词:微作文;情境教育;实践  本人在研究微作文时,与情境教育相结合,模拟“跳蚤市场”卖东西写人物;到大自然的怀抱中观察美丽的秋天,吟诵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