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阅读教学应注重探究阅读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zb6404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文言文教学中要力求改变传统单一模式,尝试多采用探究性阅读,以学生多读、质疑、深思、感知为中心,让学生边阅读边思考,思考中产生疑惑,疑惑中探究,探究中感知文本,让学生参与整个过程。探究阅读,就是阅读时要整体把握文章,做到心中有整体感知,同时探究性阅读要适当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引导学生掌握比较有效的阅读次序及阅读方法,同时要充分发挥学生个体的创造性思维。
  关键词: 探究性浏览 教师主导 整体驾驭 重视方式 创造性思维
  探究阅读是以学生的熟读为基础,学生边浏览边思考,边思考边浏览,读思统一的一种浏览。前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这就需要在熟读精思的基础上,教师指导学生对文章进行整合开发,鼓励学生大胆探究。探究阅读始终把学生的读思统一放到第一位,用读思促使学生养成质疑问题、深入钻研问题的习惯,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锻炼学生的阅读评价能力。整个过程综合为读一读、思一思、问一问、评一评、悟一悟。
  在传统的文言文阅读教学中,教师普遍采取统一模式:介绍作者及时代背景,朗读课文,解释文言文词语并逐句翻译,归纳段落大意和写作特点。最终将一篇完整的文章分解成支离破碎的零星知识点,导致学生对文章缺乏总体的感知,学生阅读的欲望消失,久而久之心生厌倦,不利于文言文的学习。
  探究阅读在文言文教学中的顺序是:浏览全文,得其大意;边读边思,揣摩字句;入境探幽,联想感悟。这个次序是以学生熟读、质疑、沉思、感知为中心的。与传统的文言文讲授模式,重微观轻宏观、重局部轻整体的理念彻底相反。探究阅读是由读到思、由思到问、由问到评、由评到知的过程。它通过老师的点拨,促进学生阅读,让学生边阅读边思索,思索中产生疑问,疑问中探究文本,让学生自感、自思、自悟、自得。
  一、文言文探究阅读要熟悉学情,以学生内心为出发点,处处以文章为根本。
  探究阅读,就是阅读时要整体把握,心中要有文章的全貌,先从整体上把握文章,再从细微处探究文章;从宏观到微观,再从微观到宏观,从而使学生形成较完整、较准确的感知能力、理解能力和评价鉴赏能力。这样的操作过程符合学生的阅读规律及认知过程,使学生成为阅读的主体,较好地落实文言文阅读教学的目标。
  二、文言文阅读教学应在教师的指导下,注重方式方法,深入探究阅读,这是探究阅读的基本原则。
  探究阅读强调学生的熟读精思,自主阅读,自悟自得,但这一切都必须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教师的主导作用可以避免学生在阅读中的盲目性。教师的主导作用就是教给学生一个相对科学的阅读次序和阅读方式,让学生扎扎实实地阅读,同时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善于诱导学生,启迪他但不硬拖他,激励他但不局限他,让学生“目见全牛”,避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局部感悟,有利于提升整体理解的阅读本领。
  三、文言文的探究性阅读,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联想力,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课堂属于学生,教师要善于将阅读与思考的权利下放给学生,既要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又要给不同学情的学生创造机会。既要肯定学生理解时暴露出来的幼稚思想,又要采取积极的评价措施,保护孩子的思维激情,既要鼓励他们根据自身生活阅历进行大胆创造,使每个学生都有强烈的创造欲,又要避免学生简单复制教师思维模式。让每个学生都具备好奇心与创造心,他们的脑海中就会碰撞出新的疑问,新的感悟。对于每个学生独特的阅读心,教师都要落实到位。整个过程需要学生自评自议,自我整理。只有持之以恒地加以引导与训练,才能促使学生积极思维,创造力得到保护。
  总之,探究性阅读在文言文教学中如果做到恰如其分的运用,便于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与爱好,有利于学生以独特视角深入解读文本,摆脱传统文言文讲授的索然无味,让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2]王珏.文言文教学价值的再认识.语文教学之友,2004.
其他文献
摘 要: 全国大学生地质技能竞赛是由中国地质调查局、中国地质学会地质教育研究分会主办的面向全国地学类大学生的科技活动,每两年举办一次,是我国地质学科最高层次的竞赛,已连续举办三届,参与赛事的高校数目从第一届的26所高校增至现在的52所。长江大学参加了第二届和第三届的比赛,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同时,通过比赛显现出了与其他综合性大学的差距。以全国地质技能竞赛为契机,加快我校地质学教育的改革步伐,提高学
摘 要: 电影的日益流行,让电影片名的翻译变得举足轻重。本文就如何将中国电影的片名翻译成得体合适且具有观赏吸引力的英语名称提出相关方法。以互文性翻译理论为基本导向,利用直译、意译或文化替代分析电影翻译的几种方法,以期对未来电影翻译有指向作用。  关键词: 互文性 中国电影 翻译  一、 引言  电影,作为休闲娱乐方式,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备受喜爱。很多由中国团队打造的电影不再满足于仅仅在中国市
摘 要: 旅游景点汉英翻译的准确程度,不仅代表了一个景区的管理水准,更代表了一个地区对于旅游市场的重视程度,作者针对英汉旅游景点的翻译特点,从功能主义的视角对于旅游景点汉英翻译的内容进行探讨,以期能够为今后的旅游景点汉英翻译的内容进行深入细致的对比和研究。  关键词: 功能主义 旅游景点 汉语 英语 翻译  旅游作为对外宣传的一个重要窗口,在对外文化交流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旅游景点的介绍、
目的:探讨脑电图、体感诱发电位、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及经颅多普勒超声监测方法对重症脑血管病患者脑功能的评价,寻求找到能够相对客观、准确地预测重症脑血管病患者脑功能的方
摘 要: 翻译腔的问题由来已久,十分普遍。带有翻译腔的译文屡见不鲜,其貌似合理却神离千里。因此,有必要对翻译腔产生原因、表现形式及解决对策有所了解和认识,从而使译者找到摆脱翻译腔的途径,克服翻译腔这一难题。  关键词: 翻译腔 原因 形式 对策  引言  所谓翻译腔(Translationese),是指在进行英汉互译时译文完全照搬原文的句法结构或词序,而全然不顾英语和汉语的基本差异所带来的两种语言
摘 要: 随着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提高,中国渐渐加大了与各个国家的交流与合作,酒店行业在这样的国际大形势中表现得尤为明显,但是不得不说酒店在汉英翻译的方面面临着很多问题亟待解决。本文以功能派理论作为指导,对酒店汉英翻译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相应的解决办法。  关键词: 功能派理论 酒店汉英翻译 理论指导  引言  随着中国的不断发展,中英双语的酒店逐渐成为中国与其他国家之间沟通的纽带,做好酒店汉英
:根据赫兹伯格 ( Herzberg)的双因素和哈克曼 ( Hackman)的工作特征理论 ,运用方差分析和多元逐步回归等统计方法 ,对影响员工工作积极性的有关作业因素进行系统分析 ,得出影
摘 要: 转化型历来是我国刑法所打击的重点,随着侵犯财产违法犯罪案件的增加,转化型抢劫罪现象日益严重。正确认定转化型抢劫罪,区分转化型抢劫罪与典型性抢劫罪之间的界限,有利于对犯罪分子正确定罪和量刑。  关键词: 转化型 抢劫罪 认定  一、转化型抢劫罪前提条件的认定  (一)转化型抢劫罪前提条件的争论  对该前提条件的含义如何理解,即是否必须已经构成盗窃罪、诈骗罪、或者抢夺罪,刑法理论界和司法实践
一、中日法律翻译中的文化融合问题  (一)中日两国的文化背景  1.中日两国基本文化背景  翻译往往和语言背后的文化背景相关,这些文化背景包括社会历史、政治经济、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等多方面因素。文化差异可能会导致准确译文的缺失。如日语中的“刺身”,现在各大餐馆直接以“刺身”来称呼此类料理,实际上这个词的确切含义应为生鱼片、生虾、生马肉或其他类别的生吃肉。对于熟悉日本文化的中国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