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对于高校来说,高校的主要内容就是培育优秀的学生。学生的根本在于德行的修养,所以高校应该在对学生的教育过程中,贯穿立德树人教学理念。立德树人理念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一定的自我定位,需要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结合适当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以此来实现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的创新,进而为我国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本文以立德树人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主要视角,并通过现实中的例子来分析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完成立德树人教育实践中的不足,并对这些不足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希望能够对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提高有所作用,以帮助我国高校尽早完成立德树人的使命。
关键词: 立德树人;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教育实践
引言;作为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高校的教育教学作用不容忽视。其中立德树人视域下的高校思政教育工作显得尤为重要。目前,以协同育人机制为切入点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内容和形式上的变革非常明显,许多高校开始着眼于学生的个性化成长以及发展要求,将教育教学的重心放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上,通过工作机制的有效创新及研究,为学生的成长成才保驾护航。
1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机制现状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协同育人机制之间的联系有助于立德树人理念的真正落实,但是教师在这一方面投入的时间较少,整体的育人质量不够理想。首先,高校的教育教学评价体系整体体现为重分数轻德育,忽视了思想政治教育体制的有效革新。没有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生的自我发展有效结合,整体的工作思路和方向比较模糊,因此没有真正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教学的根本任务;其次,高校没有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思想政治教育協同育人机制,没有树立起大思政的教育理念和工作格局,各部门单打独斗,甚至认为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是思政课老师的事,就是怎么上好思政课的问题,从而没有真正构建起良好的协同育人机制,没有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落实立德树人的目标任务提供真正有效的制度和机制保障。
2 立德树人视域下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机制的路径
2.1 积极融入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主要是指在某一个领域中兢兢业业、精益求精的思想品质以及理念,能够掌握一技之长并且长期不懈的坚持下去,这一精神对学生的成长成才以及社会的发展稳定有非常关键的影响。为了确保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现进一步的改革与创新,学校开始积极寻求全新的教学突破。将工匠精神以及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融入课堂教学环节,丰富教育教学的思想以及内容,真正实现思政创新教育工作的稳定落实,为学生的成长以及发展保驾护航。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强调,国家需要以技能型、知识型、创新型劳动者的培养为目标,在工匠精神的引导下真正弘扬精益求精以及兢兢业业的社会风尚和敬业精神,体现劳动光荣的教育理念。
以工匠精神为切入点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教学模式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能够更好的体现这一教育教学工作的时代价值以及育人作用。教师需要明确工匠精神的重要价值内涵,了解自身教育与创新人才培育之间的融合发展要求,主动践行工匠精神,将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融为一体。爱岗敬业与思政教育之间的有效融合有助于学生真正树立明确的学习目标,帮助学生奠定扎实的理论基础。精益求精则要求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严格要求自己,坚持高标准和高要求,主动克服生活中的各种困难,勇于攀登高峰。协作精神则要求学生在与外界进行交流以及社会实践的过程中,在团队意识、协作意识以及集体精神的指导下,主动为他人提供相应的帮助,发挥个人的特长。在此基础上,教师需要鼓励学生主动追求卓越,明确创新的具体导向,始终坚持远大的理想目标,只有这样才能够为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更多的指导以及支撑。
2.2 革新思想政治教育体系
在明确了具体的教育教学内容以及要求后,高校则需要主动调整教育教学策略以及方向,抓住工匠精神的核心内涵,在进一步调整策略的过程中确保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大放异彩,为学生的全面成长以及发展提供更多的依据和借鉴。不同教育教学模式的内容以及形式有所区别,学校教师需要注重循序渐进的调整以及分析,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因材施教以及与时俱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及原则。关注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的真实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给予学生更多自主学习的机会,确保学生能够产生由内而外的学习动机。主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导及熏陶,不断发展个人的思想素养以及人文品质。教师需要积极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促进创新人才培育工作的有效落实,紧跟时代发展的要求。着眼于学生的心理需求和现代科学技术的使用条件,积极调整自身教育的策略以及方向,灵活利用新媒体资源以及技术,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以及利用,确保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将更多趣味化的元素融入思政教育体系之中,让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能够大放异彩,吸引学生注意力。
2.3 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生自我发展相结合
学生才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思政教育工作需要以学生为中心。教师需要将思政创新教学与学生的自我发展相结合,关注工匠精神的有效渗透,加深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解以及认知,确保学生能够始终坚持正确的学习理念,保持严谨治学的态度。真正实现精益求精和追求卓越,这一点对学生的成长及发展有非常关键的影响。高校思政创新教学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学校需要明确立德树人的具体内涵,构建科学合理的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机制,分析思政教育创新教学的重要作用以及优势,结合学生的学习能动性,主动革新思政教育教学体系,创新思政教育模式。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生的主动学习以及协同育人机制的构建融为一体,关注工匠精神的有效渗透,了解学生的学习特长,鼓励学生自由发挥、自主实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观能动性。
结语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立德树人的一系列创新性论述,丰富了高校思想政治课的“德育”目标,具有突出的时代价值。高校思想政治课应充分发挥其在立德树人中的重要作用,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把大学生培养成合格的新时代高素质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陈娟,王立仁.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提升研究[J].教育评论,2018( 7) : 90-92.
关键词: 立德树人;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教育实践
引言;作为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高校的教育教学作用不容忽视。其中立德树人视域下的高校思政教育工作显得尤为重要。目前,以协同育人机制为切入点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内容和形式上的变革非常明显,许多高校开始着眼于学生的个性化成长以及发展要求,将教育教学的重心放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上,通过工作机制的有效创新及研究,为学生的成长成才保驾护航。
1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机制现状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协同育人机制之间的联系有助于立德树人理念的真正落实,但是教师在这一方面投入的时间较少,整体的育人质量不够理想。首先,高校的教育教学评价体系整体体现为重分数轻德育,忽视了思想政治教育体制的有效革新。没有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生的自我发展有效结合,整体的工作思路和方向比较模糊,因此没有真正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教学的根本任务;其次,高校没有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思想政治教育協同育人机制,没有树立起大思政的教育理念和工作格局,各部门单打独斗,甚至认为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是思政课老师的事,就是怎么上好思政课的问题,从而没有真正构建起良好的协同育人机制,没有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落实立德树人的目标任务提供真正有效的制度和机制保障。
2 立德树人视域下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机制的路径
2.1 积极融入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主要是指在某一个领域中兢兢业业、精益求精的思想品质以及理念,能够掌握一技之长并且长期不懈的坚持下去,这一精神对学生的成长成才以及社会的发展稳定有非常关键的影响。为了确保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现进一步的改革与创新,学校开始积极寻求全新的教学突破。将工匠精神以及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融入课堂教学环节,丰富教育教学的思想以及内容,真正实现思政创新教育工作的稳定落实,为学生的成长以及发展保驾护航。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强调,国家需要以技能型、知识型、创新型劳动者的培养为目标,在工匠精神的引导下真正弘扬精益求精以及兢兢业业的社会风尚和敬业精神,体现劳动光荣的教育理念。
以工匠精神为切入点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教学模式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能够更好的体现这一教育教学工作的时代价值以及育人作用。教师需要明确工匠精神的重要价值内涵,了解自身教育与创新人才培育之间的融合发展要求,主动践行工匠精神,将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融为一体。爱岗敬业与思政教育之间的有效融合有助于学生真正树立明确的学习目标,帮助学生奠定扎实的理论基础。精益求精则要求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严格要求自己,坚持高标准和高要求,主动克服生活中的各种困难,勇于攀登高峰。协作精神则要求学生在与外界进行交流以及社会实践的过程中,在团队意识、协作意识以及集体精神的指导下,主动为他人提供相应的帮助,发挥个人的特长。在此基础上,教师需要鼓励学生主动追求卓越,明确创新的具体导向,始终坚持远大的理想目标,只有这样才能够为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更多的指导以及支撑。
2.2 革新思想政治教育体系
在明确了具体的教育教学内容以及要求后,高校则需要主动调整教育教学策略以及方向,抓住工匠精神的核心内涵,在进一步调整策略的过程中确保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大放异彩,为学生的全面成长以及发展提供更多的依据和借鉴。不同教育教学模式的内容以及形式有所区别,学校教师需要注重循序渐进的调整以及分析,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因材施教以及与时俱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及原则。关注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的真实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给予学生更多自主学习的机会,确保学生能够产生由内而外的学习动机。主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导及熏陶,不断发展个人的思想素养以及人文品质。教师需要积极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促进创新人才培育工作的有效落实,紧跟时代发展的要求。着眼于学生的心理需求和现代科学技术的使用条件,积极调整自身教育的策略以及方向,灵活利用新媒体资源以及技术,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以及利用,确保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将更多趣味化的元素融入思政教育体系之中,让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能够大放异彩,吸引学生注意力。
2.3 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生自我发展相结合
学生才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思政教育工作需要以学生为中心。教师需要将思政创新教学与学生的自我发展相结合,关注工匠精神的有效渗透,加深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解以及认知,确保学生能够始终坚持正确的学习理念,保持严谨治学的态度。真正实现精益求精和追求卓越,这一点对学生的成长及发展有非常关键的影响。高校思政创新教学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学校需要明确立德树人的具体内涵,构建科学合理的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机制,分析思政教育创新教学的重要作用以及优势,结合学生的学习能动性,主动革新思政教育教学体系,创新思政教育模式。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生的主动学习以及协同育人机制的构建融为一体,关注工匠精神的有效渗透,了解学生的学习特长,鼓励学生自由发挥、自主实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观能动性。
结语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立德树人的一系列创新性论述,丰富了高校思想政治课的“德育”目标,具有突出的时代价值。高校思想政治课应充分发挥其在立德树人中的重要作用,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把大学生培养成合格的新时代高素质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陈娟,王立仁.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提升研究[J].教育评论,2018( 7) : 9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