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针对小学生的实际情况,正确把握小学生个体的差异,改变统一的数学教学模式,开展数学分层教学的探索与实践,使数学教学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因材施教,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进每一位学生的持续发展,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通过一定的努力都能获得成功的喜悦,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和探究,从小学数学分层教学的理论基础、分层教学的实施措施、分层教学的效果、分层教学的思考等方面阐述对在小学开展分层教学的探究。
关键词:小学;数学;分层教学
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能力差异、学习兴趣及接受能力不同的特点,对学生进行分层教学,必须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学生分层
要对学生进行分层教学,教师首先必须掌握每个学生的学习现状,这样才能在教学中有的放矢.根据学生的数学基础、学习能力、学习态度、学习成绩的差异及提高学习效率的要求,按教学大纲所要达到的基本目标、中层目标、发展目标这三个层次的教学要求,可将学生分为A、B、C三个层次:A层是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即能在教师和C层同学的帮助下掌握课本基本内容,完成练习和部分简单习题;B层是成绩中等的学生,即能掌握课本内容,独立完成部分练习,在教师的启发下完成习题,积极向C层同学请教;C层是基础较好的学生,即能掌握课本内容,能独立完成习题,完成教师布置的复习参考题和补充题。对各层学生的指导思想是:A层——低起点,补台阶,拉着走,多鼓励。B层——慢变化,多练习,小步走,抓反馈。C层——小综合,多变化,主动走,促能力。分层教学的主体是学生,对学生进行分层要在尊重学生的基础上进行,维护学生的自尊心,为此在分组的过程中尽可能地避免使用“后进生”一词。首先,要做好对学生分层方案的设计,向学生讲清分层的目的和意义,让学生理解分层不是对后进生的歧视,而是在教学中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其次,教师指导每位学生实事求是地评估自己,由学生自愿选择合理的学习层次。学生的层次是可变的,经过一阶段的学习后,由学生提出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作必要调整,最终达到A层逐步缩小B、C层不断壮大的目的。
二、备课分层
对学生进行分组后,教师在备课时便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分层备课,在备课的过程中,对A、B、C组的同学分别提出不同的要求,这必须在备课时体现出来。这样在实际的教学中才能做到有的放矢,不至于使分层教学留于形式。哪些内容对各个组是必须掌握的,哪些内容是只作了解的,对不同小组在作业上有些什么不同的要求等,这些都必须在备课时充分考虑。
三、授课分层
在分层教学中极为重要的一个环节便是对学生实行分层授课,限于客观条件,不可能在同一堂课里将不同层的学生在不同的教室上课。因此,课堂教学时如何进行便是一个问题。课堂教学是教与学的双向交流,调动双边活动的积极性是完成分层次教学的关键所在。在安排课时的时候,必须以B层学生为基准,同时兼顾A、C两层,要注意调动他们参与教学活动的热情,不至于受冷落。一些较复杂的问题,课堂上可以不讲,课后再给C层学生讲。课堂教学要始终遵守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循序渐进的规律,层次落差不宜太大。要保证C层在听课时不等待,A层基本听懂,得到及时辅导,使A层学生“吃得了”,B层学生“吃得好”,C层学生“吃得饱”。从旧知识到新知识的过渡尽量做到衔接自然、无缝,对新知识的理解、知识点的应用和题型的变换等的设计都要照顾各层次学生的思维能力。例如,在授课时我对全班同学说,在今天的例子中,例1和例2是教材中的例题,对A层的同学必须作出要求,用另外的话说,也就是A层的同学对例1和例2必须切实掌握; 对于B层的同学,我除要求它们掌握A层的例题外,还要求它们掌握例3这种较为复杂一点的问题; 对C层的同学我除了要求他们掌握B层的问题外,对C层学生的综合能力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于是我讲了例4,要求C层的同学切实掌握例4的解题思路及能力要求。由于我在教学过程中强调了对各组同学的具体要求,因此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便根据自己的基础掌握不同的内容,学生便不会出现因听不懂例题的内容而在课堂上睡觉现象。
四、练习分层
练习是学生对学习内容的重复接触和重复反应,能巩固、深化所学知识。对教师来说,练习能及时反馈课堂教学效果,以便随时调整教学。对学生进行分层后,备课时要根据各层次学生的教学目标,设计不同层次的练习,对堂上练习题的安排便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课题内容进行分层设计,对于A层的学生,设计一些基础练习,让学生能在老师或同学的帮助下完成一些与课堂例题近似的简单习题,题量稍多。对于B层的学生,设计一些基础练习和发展性练习,完成一些较课本例题稍有变化的练习,题量适中。对于C层的学生,增设一些综合性练习,完成一些灵活运用方面的习题,题量要少。
五、作业分层
为了巩固分层教学效果,对学生的课堂作业也要分层布置,一般可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是基础性作业,要求A层学生完成;第二层以基础性为主,同时配有略有提高的题目,要求B层学生完成;第三层是基础性作业和有一定灵活、综合性的题目各半,由C层学生有选择地完成。布置作业要精心安排,一般让学生在20至30分钟内能完成为准。作业的批改在形式上除有传统的全批全改做法外,根据不同情况,还有抽批、面批、自批、互批等。在每次批改作业时,都要写上批语。由于学生基础差,学习难度大,作业中出现的问题多,在批改学生的作业时,应更全面、更仔细,针对出现的错误要及时进行补救、指导并做好作业情况记录跟踪。
六、辅导分层
在教学中对学生的学习辅导是学生巩固和掌握知识的一个重要环节。在课堂上我对学生实行分层授课后,在课外的辅导方面我采用了让学生之间相互辅导的办法进行学习辅导。我课外直接对C层的同学进行辅导,B层的同学由C层的同学进行辅导,A层的同学由B层或C层的同学进行辅导,这样,将全体同学的积极性都调动了起来。我对学生讲,自己会做题还不表示你真正弄懂了一道题,只有你能讲解后别人能听懂则说明你自己真正懂了,你们都是老师的助手,你们之间的相互辅导、互相帮助及互相配合,这样才能使我们既在学习上有进步,又在思想上也取得进步,也培养了同学之间团结友爱的精神。另外,我充分利用课余时间,积极开展第二课堂,因材施教,给没有过关的A层学生补基础知识题,给B层学生讲解能力提升题,给C层学生讲解综合能力题,进一步使A层学生“吃得了”,B层学生“吃得好”,C层学生“吃得饱”,形成一种你追我赶的学习气氛。
七、考核分层
为了检查学生学习的效果,考核是用得最多的一种方式。每一单元学完后,均安排一次过关考核,着重测验基本概念和基本技能,根据A、B、C三层次学生的实际水平,拟定出不同层次的单元考核题,提出不同的要求,供三个层次学生按规定要求自由选择完成,学生在考试的过程中都能将自己的水平发挥出来。每次考核后,进步较大的同学可以上升一个层次,而退步的同学则降到下一个层次,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力。同时教师必须及时跟踪各个层次的考核信息,把信息反馈给学生,使学生能及时了解自己学习状况、扬长避短,增强自信心。
关键词:小学;数学;分层教学
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能力差异、学习兴趣及接受能力不同的特点,对学生进行分层教学,必须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学生分层
要对学生进行分层教学,教师首先必须掌握每个学生的学习现状,这样才能在教学中有的放矢.根据学生的数学基础、学习能力、学习态度、学习成绩的差异及提高学习效率的要求,按教学大纲所要达到的基本目标、中层目标、发展目标这三个层次的教学要求,可将学生分为A、B、C三个层次:A层是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即能在教师和C层同学的帮助下掌握课本基本内容,完成练习和部分简单习题;B层是成绩中等的学生,即能掌握课本内容,独立完成部分练习,在教师的启发下完成习题,积极向C层同学请教;C层是基础较好的学生,即能掌握课本内容,能独立完成习题,完成教师布置的复习参考题和补充题。对各层学生的指导思想是:A层——低起点,补台阶,拉着走,多鼓励。B层——慢变化,多练习,小步走,抓反馈。C层——小综合,多变化,主动走,促能力。分层教学的主体是学生,对学生进行分层要在尊重学生的基础上进行,维护学生的自尊心,为此在分组的过程中尽可能地避免使用“后进生”一词。首先,要做好对学生分层方案的设计,向学生讲清分层的目的和意义,让学生理解分层不是对后进生的歧视,而是在教学中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其次,教师指导每位学生实事求是地评估自己,由学生自愿选择合理的学习层次。学生的层次是可变的,经过一阶段的学习后,由学生提出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作必要调整,最终达到A层逐步缩小B、C层不断壮大的目的。
二、备课分层
对学生进行分组后,教师在备课时便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分层备课,在备课的过程中,对A、B、C组的同学分别提出不同的要求,这必须在备课时体现出来。这样在实际的教学中才能做到有的放矢,不至于使分层教学留于形式。哪些内容对各个组是必须掌握的,哪些内容是只作了解的,对不同小组在作业上有些什么不同的要求等,这些都必须在备课时充分考虑。
三、授课分层
在分层教学中极为重要的一个环节便是对学生实行分层授课,限于客观条件,不可能在同一堂课里将不同层的学生在不同的教室上课。因此,课堂教学时如何进行便是一个问题。课堂教学是教与学的双向交流,调动双边活动的积极性是完成分层次教学的关键所在。在安排课时的时候,必须以B层学生为基准,同时兼顾A、C两层,要注意调动他们参与教学活动的热情,不至于受冷落。一些较复杂的问题,课堂上可以不讲,课后再给C层学生讲。课堂教学要始终遵守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循序渐进的规律,层次落差不宜太大。要保证C层在听课时不等待,A层基本听懂,得到及时辅导,使A层学生“吃得了”,B层学生“吃得好”,C层学生“吃得饱”。从旧知识到新知识的过渡尽量做到衔接自然、无缝,对新知识的理解、知识点的应用和题型的变换等的设计都要照顾各层次学生的思维能力。例如,在授课时我对全班同学说,在今天的例子中,例1和例2是教材中的例题,对A层的同学必须作出要求,用另外的话说,也就是A层的同学对例1和例2必须切实掌握; 对于B层的同学,我除要求它们掌握A层的例题外,还要求它们掌握例3这种较为复杂一点的问题; 对C层的同学我除了要求他们掌握B层的问题外,对C层学生的综合能力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于是我讲了例4,要求C层的同学切实掌握例4的解题思路及能力要求。由于我在教学过程中强调了对各组同学的具体要求,因此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便根据自己的基础掌握不同的内容,学生便不会出现因听不懂例题的内容而在课堂上睡觉现象。
四、练习分层
练习是学生对学习内容的重复接触和重复反应,能巩固、深化所学知识。对教师来说,练习能及时反馈课堂教学效果,以便随时调整教学。对学生进行分层后,备课时要根据各层次学生的教学目标,设计不同层次的练习,对堂上练习题的安排便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课题内容进行分层设计,对于A层的学生,设计一些基础练习,让学生能在老师或同学的帮助下完成一些与课堂例题近似的简单习题,题量稍多。对于B层的学生,设计一些基础练习和发展性练习,完成一些较课本例题稍有变化的练习,题量适中。对于C层的学生,增设一些综合性练习,完成一些灵活运用方面的习题,题量要少。
五、作业分层
为了巩固分层教学效果,对学生的课堂作业也要分层布置,一般可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是基础性作业,要求A层学生完成;第二层以基础性为主,同时配有略有提高的题目,要求B层学生完成;第三层是基础性作业和有一定灵活、综合性的题目各半,由C层学生有选择地完成。布置作业要精心安排,一般让学生在20至30分钟内能完成为准。作业的批改在形式上除有传统的全批全改做法外,根据不同情况,还有抽批、面批、自批、互批等。在每次批改作业时,都要写上批语。由于学生基础差,学习难度大,作业中出现的问题多,在批改学生的作业时,应更全面、更仔细,针对出现的错误要及时进行补救、指导并做好作业情况记录跟踪。
六、辅导分层
在教学中对学生的学习辅导是学生巩固和掌握知识的一个重要环节。在课堂上我对学生实行分层授课后,在课外的辅导方面我采用了让学生之间相互辅导的办法进行学习辅导。我课外直接对C层的同学进行辅导,B层的同学由C层的同学进行辅导,A层的同学由B层或C层的同学进行辅导,这样,将全体同学的积极性都调动了起来。我对学生讲,自己会做题还不表示你真正弄懂了一道题,只有你能讲解后别人能听懂则说明你自己真正懂了,你们都是老师的助手,你们之间的相互辅导、互相帮助及互相配合,这样才能使我们既在学习上有进步,又在思想上也取得进步,也培养了同学之间团结友爱的精神。另外,我充分利用课余时间,积极开展第二课堂,因材施教,给没有过关的A层学生补基础知识题,给B层学生讲解能力提升题,给C层学生讲解综合能力题,进一步使A层学生“吃得了”,B层学生“吃得好”,C层学生“吃得饱”,形成一种你追我赶的学习气氛。
七、考核分层
为了检查学生学习的效果,考核是用得最多的一种方式。每一单元学完后,均安排一次过关考核,着重测验基本概念和基本技能,根据A、B、C三层次学生的实际水平,拟定出不同层次的单元考核题,提出不同的要求,供三个层次学生按规定要求自由选择完成,学生在考试的过程中都能将自己的水平发挥出来。每次考核后,进步较大的同学可以上升一个层次,而退步的同学则降到下一个层次,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力。同时教师必须及时跟踪各个层次的考核信息,把信息反馈给学生,使学生能及时了解自己学习状况、扬长避短,增强自信心。